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4/27 09:59:33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一个拥有非武装与武装的舰船的国家,让其船只离开本土,远航于他乡,不久就会感觉到船只依赖于和平贸易、避难场所和供给的观点是有必要的。在今天,虽然陌生但不失友好的港口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只要世界和平得以延续,它们所获得的保护就是足够的。然而,事情并非永远如此,和平也不会长久存在。
——马汉《海权论》(1890-190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权理论产生的背景。(8分)
材料二 海权论的引入对晚清海防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03年,梁启超发表了《论太平洋海权及中国前途》一文。他说:“今日之世界,生计竞争之世界也。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者。而商务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此自昔所已然。而今日其尤亟者也。故太平洋海权问题,实为二十世纪第一大问题。今后百年间惊天动地之剧战,今始开幕。交绥其优胜劣败之结局,未知若何。观其起点,亦发人深省之一要端也。……海军者,所以保护旅外之国民,保护殖民地保护商业保护商船也。
——摘编自周益锋《海权论的传入和晚晴的海权思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防工业体系快速建成,海防从“岸上防御”、“近岸防御”进而发展到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近海防御”,海防的核心任务仍是保卫领海区域和防止外部势力从海上的军事入侵……中国工业布局是“内向型”,以自给自足为目标,在资金、技术提升、产品和市场等方面不依赖外部世界,所以,虽然进入了工业化阶段,但工业布局的思维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型的小农思维,从小而全发展到大而全,因此,防止来自海上的军事入侵对这种“内向型经济结构”的破坏是海洋安全的核心所在。
——倪乐雄《中国海权战略的困境》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材料一、二对西方海权的认识,并予以评析。(17分)
(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2分)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进一步推动人类走向海洋,(2分)国家进行海外贸易、开拓殖民地等等的需要,对海洋的依赖加深(2分),国家之间的竞争导致海洋上的竞争。(2分)(答满4点即可得满分8分)

(2)态度:欢迎引进并且积极宣传。(2分)

评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促进了知识界对海权以及海军的认识的改变(2分);提升国防实力、抵抗外国侵略的需要(2分);发展远洋运输、保护海上生命线的需要;(2分)保护海外华人及商业利益的需要;(2分)。

态度:中国不可能成为海权国家。(2分)

国防方针制约着中国海权的形成;(2分)内向型的工业布局决定了中国对海权的使用;(2分);传统农业社会型的小农思维使海洋国土观念的淡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