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俄有诈伪者事泄,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帝曰:“朕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流,是④示天下以不信.卿欲卖狱乎?”胄曰:“陛下当即杀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1 16:53:00
俄有诈伪者事泄,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帝曰:“朕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流,是④示天下以不信.卿欲卖狱乎?”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有司,臣不敢亏①法.”帝曰:“卿自守法,而令我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于法,此乃忍②小忿而存大信也.若顺忿违信,臣窃为陛下惜③之.”帝曰:“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亏:(2)忍:(3)惜:(4)是:
2.翻译下列句子.(1)朕下敕不首者死(2)卿欲卖狱乎(3)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4)法有所失,公能正之
3.选文与《强项令》的内容均涉及了权与法的问题.在捍卫国法的问题上,戴胄的做法与董宣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
4.同是皇帝,文中的唐太宗与《强项令》中的光武帝在对待执法严明的臣子的态度上有何异同?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亏:违背(2)忍:容忍,克制(3)惜:为.感到惋惜(4)是:这是
2.翻译下列句子.
(1)朕下敕不首者死:我已下了命令,不自首的人一经查实就判死罪
(2)卿欲卖狱乎:是你受贿后想要枉法断案么?
(3)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法律史用来向天下树立威信的
(4)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我执法上有缺点,你能把它纠正过来
3.相同之处:均能够做到不畏强权,严格执法,维护法律的尊严,最后均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肯定与支持.不同之处:戴胄主要是抗言直谏,据理力争,以理服人;董宣则是先道明事情原委,后以死明志,表明自己宁死不屈,捍卫法纪的决心.
相同点:起先都想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想以皇权强迫臣子屈从自己
的权威,后经过臣子据理力争,最终理解了臣子并转而支持执法者,维护
了法律尊严.不同点:唐太宗虽然有怒色,但最终能克制自己,承认法律
是“布大信于天下”的事情.光武帝起先不问青红皂白便欲菙杀董宣,直
到董宣痛陈理由,以死抗争后,虽然有所退让但顾及皇家尊严仍以强权迫
使臣子就范,在董宣宁死不从之后方才明白个中道理.
俄有诈伪者事泄,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帝曰:“朕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流,是④示天下以不信.卿欲卖狱乎?”胄曰:“陛下当即杀之 英语翻译有诈伪者事泄,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太宗曰:"朕初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胄曰:"陛下当即杀之, 有诈伪者事泄,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太宗曰:"朕初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 英语翻译有炸伪者事泄(干的坏事败露),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帝(指唐太宗)曰:“朕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流(流放),是示天下以 "今复税之,是示天下以不信也"的解释 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有司,臣不敢亏法.” 英语翻译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 英语翻译“陛下法与天下画一,岂使臣杀无辜以希盛旨哉?”;“獠夷难亲,备之且不信,况易之哉!”;“怀古不欲厚愧宣道,使人驱 英语翻译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而欲攻秦.秦相应侯曰:“王勿忧也,请令废之.秦于天下之士非有怨也,相聚而攻秦者,以己欲富 英语翻译陛下曰:“我已与其断当讫,但当与死罪.”胄曰:“陛下既不然,即付臣司法.罪不合死,不可酷滥,陛下作色遣杀,胄执之 孟子>原文.故曰,(),(),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