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有关《余秋雨读本》的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30 23:53:21
有关《余秋雨读本》的读后感
我是分为上卷.中卷.下卷来看书的 分别写读后感.请看过的人帮我分别写3篇作为参考.感激不尽、 还有、 点评怎么写啊?
评《余秋雨散文集》
我不知道能不能算作看过一本书,也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作一本书.想必人们对余秋雨的散文所作的评论已是多如繁星的了,我此举不免有班门弄斧之嫌.我没有看过很多所谓的世界名著,只因自己没有这么高的品味.然而对这些著作等身的大作家评足论道,又不免太肤浅了.终究还是忍受不住激情的诱惑,心灵的撩拨.
秋雨散文历史的气息很浓.像《酒公墓》、《寂寞天柱山》、《阳关雪》等许许多多的篇章其中浓缩了历史,浓缩了人生.秋雨是年轻的,他能冲着王维的《渭城曲》而去寻访阳关雪,仅仅是为了一个多年的梦,为了一份童真.因而他又是洒脱的,试想在各种现代文明的烦扰下,又有谁有这么的一份闲情逸致呢.谁心中无一个饶撩的梦想,但谁依然有这么的一份纯真呢?我们对很多在年轻的心中是新奇的东西已见惯不怪了,甚至对于诸如抢劫、盗窃的现象也视而不见,不知道这些能不能看作麻木不仁,但至少说明我们已经失去了那份童真,我们的心已经老了.
秋雨是年轻的却又如一位睿智的老人.在秋雨的心中历史虽然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更多的是给我们无穷的悔恨.在《道士塔》心中透露的就是这样一种情绪.人们往往把敦煌石窟的罪人归结为王道士.从一个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是当时的那种所谓“官员”的官员的错,一个国家都如此的了,又何况一个如此无助的人呢?王道士为生活的所迫也只能如此的了.作为华夏子孙莫不对此感到悲愤的,却很少人像秋雨那样洞察更深层的原因.对于往事的描述,秋雨能如一位老人用历史的心态看待,平和而非柔弱,悲愤而能决无忘其所然.秋雨应该对历史有很深刻的了解.
有纯真的童真,有老人的睿智,秋雨也不乏丰富的情感.在《老师》一文中,为在自己老师面前大声喧哗却能听于劝阻的学生表示感激.为昔日叫老师的绰号而悔疚.文中有这么一段“许多非主课老师却实在有点认不得了,这些非主课老师大多也早退休;今天特地赶来,静静地站在路旁,站在楼梯的拐角处,期盼往日的学生能认出他们.我的目光与他们一碰撞,立即感受到他们的期盼,便快步赶上去,一边呼喊着“老师”,一边试图以最快的速度回忆起他们的姓氏.”由此可见秋雨心中更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友情对秋雨来说也有重要的地位,如他写道“日子一年年过去,连我们也渐渐老了.三十人的班级,已有四个同学去世,每次追悼会,同学们哭得像家属一样伤心.”也正如他所写的那样“来一次世间,容易吗?有一次相遇,容易吗?叫一声朋友,容易吗?仍然是那句话——学会珍惜,小心翼翼.”
读秋雨散文,就如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更有万象的人生世态和丰富的个人情感..秋雨的心是年轻的,他的心又是迟暮的.有着儿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向往新奇的心,有了发自内心的对历史的感悟.因此他的人生应是美丽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写的那样他应该是一个“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会有一颗年轻的心的.
秋雨对梦想的初衷,对历史的感悟.更是由于他对人类历史的重视.他追寻的心中的“阳关雪”,他对对待敦煌文明隐没的遭受蹂躏的过去不再如别人所云的那样将罪过归咎于一个无力回天的王道士.历史的失落该有历史的更深层的本质的.历史的源远流长也正是因为它有令人悲痛的过去.有了老人的睿智,有了儿童的心情,方有正视历史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