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A点拉着绳通过一定滑轮吊起质量m=50kg的物体,如图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1 09:51:35
质量均为m的物块ab通过滑轮相连,a放在倾角为37度的固定斜面上,不计滑轮质量及一切摩擦

如果b静止的话,张力为b重再问:你好,为什么啊再答:哦,对不起,刚刚没看清楚它们质量相同。既然它们质量相同,那么它们就不可能静止。因为在斜面上的物体重力在斜面上分力小于b的重力这样的话,b就会向下加速

如图所示,AB两球分别套在两光滑的水平直杆上,两球通过一轻绳绕过一定滑轮相连,现在将A球以速度v向左匀速移动,某时刻连接

将A、B的速度(肯定是沿着直杆方向)分解成沿着绳子和垂直绳子的两个方向.两个小球在沿着绳子的方向上速度相等.所以vAcosa=vBcosb再问:呃答案是AD吗?再答:A自然就是对的,而B就错了。随着A

将一定滑轮改为动滑轮使用,则它的机械效率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 A,一定提高 B,一定降

答案:B解析:定滑轮如果忽略摩擦,机械效率是接近100%的;而改装成动滑轮之后,提物体时,要同时将滑轮提上去,额外功较大,机械效率变小.不明追问.

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用一滑轮组将物体B吊起.已知,当左边滑轮两绳的夹角为120°时,物体A和B处于静止状态,若A物体的质量

物体m受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故T=mg;再对绳子上与滑轮接触的一小段绳子受力分析,受两个拉力和重力,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G=T=mg故M=m故答案为:m.

如图所示,硬杆BC一端固定在墙上的B点,另一端装有滑轮C,重物D用绳拴住通过滑轮固定于墙上的A点.若杆、滑轮及绳的质量和

绳的拉力与重物D的重力相等:T=mgAC段绳的拉力沿AC斜向上,CD段绳的拉力沿CD段竖直向下绳对滑轮的压力为F,将其分解为Fx和Fy:Fx=TACsin60°=√3mg/2,水平向左Fy=TCD-T

某滑轮组在吊起重物时的机械效率为70%,它表示.?

你的总功分成了有用功(在重物上消耗的功)和额外功(滑轮重绳子摩擦等消耗的功)机械效率为70%说明70%是有用功剩下的30%为额外功

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用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吊起建筑材料(如图).绕在滑轮组上的钢丝绳最大拉力为6×103N,不计滑轮、吊

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数出承重绳子的股数n=3,则物重G=nF=3×6×103N=1.8×104N;实际使用该滑轮组,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的存在,实际吊起的建筑材料G′=5.4×103

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用起重机吊臂上滑轮组吊起建筑材料.绕在滑轮组上钢丝绳最大

(1)G=nF=3*6×103N=1.8×104N(2)P=FV=F*nv物=6×103N*3*1m/s=1.8×104w(3)η=G/nF=5.4×103N÷3*6×103N=30%(4)减小再问:

(2012•遵义二模)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通过定滑轮将重物A竖直吊起,在吊起重物的过程中,关于重物的

设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将小车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沿绳子方向的速度等于A的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vA=vcosθ,车子在匀速向右的运动过程中,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减小

如图所示,某人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提升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开始时人在滑轮的正下方,绳下端A点离滑轮的距离为H.人由静

人移动时对绳的拉力不是恒力,重物不是做匀速运动也不是做匀变速运动,故无法用W=Fscosθ求对重物做的功,需从动能定理的角度来分析求解.当绳下端由A点移到B点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为:h=Hsinθ−H=

人在A点拉着绳,通过一定滑轮吊起一质量m=50kg的物体。开始时,绳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60°,在匀速提起物体的过程中,

解题思路:功的计算问题,解答时要注意人对绳子做功和绳子对物体做功相等。解题过程:解析:设绳子对物体拉力大小为F,则由题意和物体平衡条件可得:在人通过绳子对物体做功的过程中,绳子无能量储存或转化,所以人

人在A点拉着绳通过一定滑轮吊起质量m=50kg的物体,如图所示,开始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度,当人匀速提起重

是人匀速还是重物匀速?再问:重物匀速再答:这要简单一点,重物只增加了重力势能,只要求出高度变化就可以了。以AB两个位置可作出两个直角三角形,用高度h可表示出两三角形底边长,它们之差为2,可解得高度h,

通过分析受力 求功质量分别为3kg和5kg的物体A,B,用轻绳连接跨在一定滑轮的两侧,轻绳正好拉直.且A物体底面接触地面

由开始运动到B着地,系统的机械能守恒Mb*gh=Ma*gh+(1/2)Ma*V^2+(1/2)Mb*V^2V^2=2[(Mb-Ma)gh]/(Mb+Ma)=2*(5-3)*10*0.8/(5+3)=4

牛顿运动定律水平桌面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A,桌面边沿有一定滑轮,物体B质量m=2.5Kg,AB通过一跨过滑轮的细线

一楼、二楼的回答看起来都有道理,可是结果不同.所以如果不是两位中至少有一位的回答是错误的,那就是这个题目有问题.在我看来,是后者.楼上两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所用的理论没有错误,计算过程也没有错误,

如图所示,人在A点拉着绳通过一定滑轮吊起质量m=50kg的物体,开始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当人匀速提起重物由A点沿水

设滑轮距地面的高度为h,则:h(cot30°-cot60°)=sAB①人由A走到B的过程中,重物G上升的高度△h等于滑轮右侧绳子增加的长度,即:△h=hsin30°-hsin60°②人对绳子做的功为W

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A以0.6m/s的速度匀速上升.装置中的物体A重200滑轮B重10N,滑轮B重10N,滑轮C

每段绳子的速度v1=2×0.6m/s=1.2m/s;因为与定滑轮C下面相连接的是三段绳子,所以人拉绳子的速度v=v13=1.2m/s3=0.4m/s;与地面连接的绳子的拉力F1=200N+10N2=2

已知物体A重1000牛,与地面的摩擦力是300牛,人通过滑轮组拉动物体使其在10s内匀速运动1m,如果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百

物体所做的功W=FS=300*1=300(J)因为滑轮的机械效率是60%所以人做的功为W=300/60%=500(J)人的拉力为F=W/s=500/1=500(J)人拉绳子的功率为P=W/t=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