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计算机检索有什么优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9 15:57:52
计算机检索有什么优点
从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的概念入手,论述了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将长期共存.
摘 要:从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的概念入手,论述了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将长期共存.
关键词: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文献信息
中图分类号:G252.7 文献标识码:A
1 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的概念
手工检索(ManualRetrieval)简称手检,是人们在长期的文献信息检索实践中沿用的传统方法,是人们直接凭头脑进行判断,借助简单的机械工具对记录在普通载体上的资料进行检索的各种方法的通称,是由检索者通过书本式目录、卡片式目录以及后来出现的穿孔卡片目录等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线索的过程.手工检索是由人的手工操作完成的,其匹配是人脑的思考、比较和选择,其最常见、最基本的方法是追溯法、工具法、混合交替法.
计算机检索(Computer-basedRetrieval)简称机检,是指利用计算机通过各种数据库查找所需文献信息的方法,检索过程是由人操纵计算机完成的,其匹配是由计算机进行的.在检索过程中,人是整个检索方案的计设者和操纵者.计算机检索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信息服务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于80年代中期,90年代后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2 手工检索的优势
(1)手工检索能了解标引规则,按规则进行各项的著录,便于检索者根据文献标引规则查阅相关文献.
(2)手工检索能了解各类检索刊的收录范围、专业覆盖面、特点和编制要点,检索回溯期长,可以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
(3)手工检索灵活性高、费用低.
(4)手工检索也便于检索策略的制定和修改,所得到的文献信息一般能符合检索者的信息要求,并且手工检索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地修改和提出.手工检索过程中,直接查找任务的是人,在查找过程中,人的思维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检索者可以在检索过程中,结合检索的结果不断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和不断地修改自己的检索提问.检索提问标识与检索系统中文献特征标识的组配完全可以做到内容、概念和形式上的一致,而无须严格的字面的组配.因此,检索到的文献信息一般能符合检索者的信息要求.
(5)在载体内容的直观性方面,手工检索也优越于计算机检索.利用手工检索工具,人们无须借助任何转换设备便可一目了然地判读具体文献的描述内容,也能够比较准确地了解其全部.而计算机检索则不然,必须借助于相应的读取工具,如计算机、光盘阅读器等,才能得以判读.
3 手工检索的缺憾
3.1 检索速度慢
要检索某一课题,科研人员一般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花费读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一般只需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便可以完成.
3.2 检索受时空的限制
首先,受图书馆开馆时间的限制,一般图书馆每天的开馆时间都是固定的,每天8小时,而且周六、周日还休息.这样留给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时间就很少,读者要查阅某一课题的资料,只能在开馆时间内去,在开馆时间外,读者不可能查到任何资料.其次,受空间即地域的限制,科研人员检索某一课题时,不可能走遍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所有图书馆.
3.3 检索受馆藏资源的限制
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把人类历史上所有学科的所有资料收藏全,科研人员要检索某一课题或开发某一项目,利用手工检索就要往返于多个图书馆之间.即便是这样,科研人员也不可能查全所有的资料.
3.4 更新周期长
图书、期刊文献从印刷到图书馆的采购、加工、上架、流通一般需两三个月,甚至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时间,由于图书期刊资料更新周期长,使读者获得信息资料的新颖性和时效性大大降低.
3.5 检索途径少
手工检索只提供目录、文摘、引文、主题、作者等一般信息,而计算机检索除提供以上信息外,还提供关键词、基金、机构、全文等多种信息.
4 计算机检索的优势
(1)检索速度快.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其存贮介质的存贮信息量大,故检索时速度快,特别适合检索大规模课题的情报资料.手工检索需要数日甚至数周的课题,计算机检索只需要数小时甚至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大大地提高了检索文献信息的检索速度,节约了读者的检索时间,提高了检索效率.
(2)检索途径多.一般来说,计算机检索除具有手工检索中采用的途径外,还能满足多途径交叉检索的需要,对于综合性课题的检索其优势尤为突出.手工检索文献信息的途径较少,一般只提供分类、主题、著者等检索途径,而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信息除能提供手工检索文献信息的各种途径外,还能提供如题名、关键词、基金、机构、中英文摘要、全文等检索途径.
(3)更新周期短.通过手工检索的文献信息更新周期长,一般需要数月甚至半年,利用计算机检索的文献信息更新周期及短,光盘多为每月更新一次,网络则每天更新一次.
(4)检索范围大.手工检索由于受制于书本式检索工具的出版、保存等方面的原因,无论在文献量、时间区间、学科种类、地域范围和语种等方面都是相当有限的.而计算机检索则不然,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高和数据库存贮量大,特别是对于计算机国际联机检索来讲,计算机技术、通迅技术和高密度存贮技术三位一体的发展与应用,使得计算机检索具备了实效性、完整性、广泛性和准确性的特点,能在短时间内检索世界范围内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料,真正达到了人类知识的共享.手工检索文献信息的最大缺点是受时间和空间以及当地资源量、用户量的限制,而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则彻底打破了以上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通过网络检索共享服务器上的数据库.
(5)特性检索功能强.尽管计算机不能代替人脑,但它能够查找题名、文摘、标引词等中所包含的某一特定检索词的资料,还可以根据检索者需要,随心所欲地打印信息用户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6)服务方式多.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能够提供回溯性检索报务(简称RS)、定题服务(简称SDI)和联机订购服务方式,使得计算机检索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7)检索便加方便灵活.可以用逻辑配符将多个检索词组配起来进行检索,也可以用通配符、截词符等进行模糊检索或组合检索.
(8)检索结果可以直接输出.可以选择性打印、存盘或E-mail发送检索结果,有的还可以在线直接订购原文.
(9)原版全文显示,界面友好、效果好.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信息,无论是光盘数据库还是网络数据库,其检索到的文献信息都是原版全文显示,而且其检索界面也非常友好.
(10)学科覆盖范围广.无论是光盘数据库还是网络数据库,其信息资源的学科覆盖范围都比较广泛,不仅包含了经济、政治、法律、文史哲、教育、社会科学综合等,而且还涵盖了医药、卫生、农业、电子技术、信息科学、数理科学等.
5 计算机检索的缺憾
(1)投资大、检索费用高.仅上机费,一般科研课题需几百元,省级科研课题需上千元,国家级科研课题则需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2)回溯文献少.无论是光盘数据库还是网络数据库,其文献的回溯期都不长,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据库美国的ORBIT系统,其文献最早的也只不过是1949年,而国内影响最大的两个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文献才回溯到1994年.
(3)读者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和图书馆学方面的知识.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信息的读者,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了解计算机检索文献信息的检索界面,掌握检索策略.不仅如此,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图书馆学方面的知识,对主题、关键词、机构、全文、题名等一般的检索概念和检索途径要有所了解和掌握.
(4)计算机检索文献信息不一定能符合检索者的信息需求.在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过程中,计算机不具备人脑的思维能力,因此,检索提问标识一经输入检索系统,便无法结合系统检索的具体情况不断明确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修改用户的检索提问标识.同时,在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中,检索提问与文献特征标识的组配完全是一种字面组配,即计算机将两种“标识”完全作为“字符串”来进行类比运算.因此,必须要求检索提问标识在形式上与文献特征标识保持一致才能“ 匹配”.这种字面上的组配,使检索出的文献记录只在字面上与检索提问标识保持一致,而在内容上或概念上就不一定符合用户的信息需求.
6 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的关系
尽管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1)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是文献检索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阶段.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这两个发展阶段的划分是由于计算机的介入而导致的.
(2)手工检索方法与计算机检索方法在原理上是相同的,手段上是相异的.从检索原理来讲,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并无差别,因为二者都必须遵循有序化这一基本原则.手工检索工具一般是指经过人工排序或者说有序化组织了的检索点的集合.文献输入计算机时,数据的先后次序可以是随机的,但经过机器自行处理后的结果就有了前后联系,这就是计算机的有序化.
(3)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将长期共存.手工检索是计算机检索的基础,计算机检索是手工检索发展的高级阶段.现在的计算机检索的基本理论和检索方法都是从手工检索发展而来的.而且目前手工检索工具在所有的检索工具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某些学科和科研课题的检索利用手工检索也较为方便,同时,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相比查全率和查准率更高、灵活性高、费用低,又能与计算机检索互为补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手工检索和检索方法,仍是重要的检索手段.了解重要的手工检索工具及其检索方法仍然有其必要性.
总之,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应对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便在所需资料的检索过程中,根据课题情况、费用情况、保密情况等,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合理选取检索手段和检索方式,使从事的科研工作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http://www.chnlib.com/Zylwj/tsgxdjishu/200801/7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