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历史(和同为一家)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5/01 03:02:39
请将七年级下 第五课 和同为一家 讲一下 我上课没听明白 谢谢 请详细讲一下.
解题思路: 下面是第五课的学案,从这里你可以学到老师所讲的内容。
解题过程: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教材从唐朝与各民族保持密切关系的表现引入主题──“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教材首先介绍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吐蕃赞普的上书,说明了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密切关系。其次介绍了回纥、、南诏等民族与唐朝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说明唐朝民族交往的广泛性。
  本课的难点,是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唐朝与吐蕃的和亲、唐玄宗册封回纥、、与南诏等少数民族首领的政策都是开明政策的体现。可以从开明政策对唐朝和少数民族相互发展的好处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此难点。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以从对唐朝的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等有关问题的提问,引出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这一节课。也可以这样设计: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2.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应作为重点学习的内容。在学习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的有关内容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小学社会课上有关内容或今天藏族的生活情况,以理解吐蕃人的生活内容。在学习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的有关内容时,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步辇图》、大昭寺内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壁画、大昭寺建筑画像、小学社会课上提供的藏族民歌、教材中的文成公主传播中原文化的有关内容等等),让学生讨论如下问题: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唐太宗为什么同意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文成公主为什么受到吐蕃人乃至藏族人民的喜爱?也可以指导学生编演唐蕃和亲的历史剧,以加深理解。
  3.唐朝与其他民族也保持着比较友好的关系。在学习唐朝与回纥、、南诏等民族交往的有关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比较唐玄宗的册封政策的相同点,从而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还可以组织学生比较回纥族的服装、族的都城建筑、南诏的千寻塔等有关内容,从而概括唐朝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特点,并理解中国历史上民族友好交流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交流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发展的问题。
  4.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十分丰富,建议教师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进行教学。
  5.在分析唐朝开明民族政策这一难点时,可放在学习唐朝与吐蕃关系的过程中进行,也可提示学生从开明政策对双方的好处来分析这一政策。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出现开明政策的原因,也有助于学生掌握开明政策的影响。
  6.建议教师与学生共同制作唐朝与各民族交往状况表,进行本课的小结。
主要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与唐朝交往情况 吐蕃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和亲 回纥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靺鞨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南诏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和有关文字资料,培养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2.指导学生对唐朝与边疆各族交往关系进行概括时,要引导学生从相似方面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2.回顾小学社会课学过的藏族人民的生活,想想与吐蕃人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藏族与吐蕃人相同的地方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种植青稞和小麦等作物;饲养牦牛、马等牲畜;冶铸业和纺织业水平高;能歌善舞。
  3.如果你跟随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
  可以传授内地的文化(历法、绘画等);可以传播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优良品种(如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养蚕缫丝、纺织刺绣、房屋建筑等;茶叶、谷物和蔬菜种子);可以帮助松赞干布管理文书奏章,等等。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1.小调查:你们班上或周围有少数民族同学或小朋友吗?了解一下他们的风俗习惯,并想想应如何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
  可结合本班情况自由发挥。
  2.看图分析:书前彩页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你能从这幅图上指出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禄东赞吗?然后,从他们的表情、神态,对他们的心情进行适当的分析。
  在步辇上端坐的是唐太宗,在左边的第二人就是禄东赞。禄东赞的表情有些紧张,神态十分恭敬,说明禄东赞把求婚的事情看得极其重要。唐太宗的表情自然,神态安详,说明唐太宗对与吐蕃和亲之事已经胸有成竹,准备答应吐蕃的求亲。
  (注意,回答此问题,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王宏伟)
  参考资料
  突厥汗国的建立与分裂
  突厥最初活动地在准噶尔盆地之北,约在今叶尼塞河上游,后来迁移到高昌北之北山(今新疆博格达山),掌握冶铁技术。5世纪中叶,漠北柔然族强大,占据高昌一带,突厥人被迫迁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他们主要从事游牧业,随水草迁徙,以毡帐为居室,食肉饮酪,冬裘夏褐,披发左衽,善骑射。有冶铁、铸铜、造车等手工业,能纺织葧(bó,白蒿)布(用蒿草纤维织成的粗布)。6世纪初,柔然衰落,突厥乘机发展势力。大统十七年(557年),西魏文帝把长乐公主嫁给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突厥与中原王朝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西魏废帝元年(552年),土门发兵大败柔然,在我国北方建立起以漠北为中心的突厥汗国,自立为伊利可汗。可汗牙帐(汗庭)设在于都斤山(又作乌德、郁督军山,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之北山,此山被操突厥语的部落视为圣山)。木杆可汗在位时(553—572)消灭柔然,威服塞外诸族。
  隋初,佗钵可汗(木杆可汗弟)病死,汗室内讧。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沙钵略在其妻北周千金公主鼓动下,为北周报仇而攻陷临榆镇(今山海关)。隋文帝一面筑长城,屯兵自卫,一面对突厥实行“远交近攻,离强而合弱”的反间政策(《隋书·长孙晟传》《隋书·突厥传》)。开皇二年(582年),沙钵略率诸路可汗兵马进攻隋朝。开皇三年(583年),隋出兵反击,突厥败走。军事失败,使突厥内部进一步分裂,形成东西两个汗国。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  
  唐对东突厥、西突厥的战争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东突厥颉利可汗乘唐太宗即位不久,国内政局动荡之机,与其侄突利可汗合兵十余万长驱直至渭水便桥北。颉利一面列阵渭水北岸,一面遣使入长安以观虚实。唐太宗与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驰至渭水南岸,隔水责颉利负约。继而唐军毕至,旌甲蔽野,太宗指挥诸军布阵,独留与颉利对话。唐太宗“啖以金帛”(《资治通鉴》),颉利于是请和。隔日,太宗至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于渭水便桥之上,突厥退兵。
  贞观三年(629年),乘东突厥内部不和,连年雪灾,杂畜多死,人民冻饿,唐太宗命李靖统一指挥十余万大军,分六路进攻东突厥。在大军压境的形势下,突利可汗入朝请降。翌年正月,李靖率三千精骑,夜袭定襄(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大破突厥,颉利狼狈逃遁。李靖选精骑一万,带20日粮,追至阴山,李军继其后,与突厥会战阴山,大获全胜。颉利率残兵万余欲退往漠北,路上为唐军俘获,送往长安,东突厥灭亡。东突厥灭亡后,唐太宗在东起幽州西至灵州一带,设置了顺、、长、化四个都督府,以安置十多万内附的突厥人民。又在颉利可汗所统辖的今内蒙古地区置定襄、云中两个都督府,下设六个州,任用原来的突厥酋长为刺史,来管理当地的突厥部落。当时突厥人迁居长安的近万家,突厥贵族被唐朝任命为将军、中郎将等五品以上官吏的达百余人。
  由于西突厥统治者称霸西域,奴役当地各族,阻碍了中西商路,威胁着唐朝,为了维护对西域的管辖,保护中西商路,唐跟西突厥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第一步先取西域天山南路诸国──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削弱西突厥在西域的势力。第二步,657年唐高宗派苏定方灭西突厥。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设置
  都护府是唐朝设置在边境地区的军政合一的最高权力机关,有完整的组织机构,官职分设都护、副都护、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录事、诸曹参军事、参军事等。都护的职责是招抚安置归附的各部族,维护本地区的统治秩序,对付外来侵扰,考察所属官员政绩,给予赏罚,镇压叛乱。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平定高昌以后,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治所在西州交河(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古城址),统辖高昌故地。天山以南,原为西突厥役属的各国先后归附唐朝,唐以其地设置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在今新疆和田)、焉耆(在今新疆焉耆)四军镇,隶属安西都护府。显庆二年(657年)平贺鲁,在西突厥故地设置羁縻蒙池、陵二都护府,各领都督府州若干;次年,安西都护府升为大都护府,治所移到龟兹,并在天山以北设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为管理天山以北的西突厥故地,唐朝在显庆年间设置金山都护府,治所设在庭州,管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金山以西、两河流域以东的广大地区,隶属于安西都护府。龙朔元年(661年),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原为西突厥役属的西域16国也全部设置都护府,管理80州、110县、120个军府,并由安西都护府统领。
  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景云二年(711年),北庭都护府升为大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归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辽阔地区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管辖的地区历史上都是中国的领土。  
  吐蕃的社会生活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蕃,在此处既可读作bō,也可读作fān。当前,多数人将“蕃”读作bō。早在旧石器时代,青藏高原就有人类居住。从战国到东汉,诸多西羌部落,如越(即牦牛部)、发羌、唐旄羌等先后进入西藏地区,并逐渐同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吐蕃人的祖先。隋朝时,在今西藏和青海西南等地分布着苏毗(今藏北和青海西南)、羊同(今藏西北)、女国(今藏西、葱岭南)、附国(今川西和西藏昌都地区)、牦牛部(今西藏山南地区)等部落和政权。其中,以牦牛部落建立的吐蕃政权实力最强。约在隋末唐初,吐蕃赞普(赞普,藏语,意为有权势的君王,沿用为吐蕃国王的专称)朗日论赞兼并了苏毗。六七世纪之交,吐蕃人已经经营农业,有小麦、青稞麦、荞麦等农产品,但畜牧业仍是重要的生产部门。家畜有牦牛、马、羊、猪和独峰驼等,取牛羊乳酪为食,用毛织衣,住毡帐中。矿产有金、银、铜、铁、锡。人民爱用赭(zhě,土红)色涂面以避风寒。乐器有海螺和鼓。用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十二属(鼠、牛、虎……)纪年,以麦熟时为一年的开始。
  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松赞干布是吐蕃王国的创建者,629年继位为赞普,当时年仅13岁。他父亲朗日论赞在奴隶主集团相互争夺中被毒死,国内混乱,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举兵公开叛乱,与羊同、苏毗诸部内外呼应。松赞干布“骁武多英略”“少年奋发”,在叔父论科耳和宰相尚囊等帮助下,查出阴谋进毒为首诸人,将其满门抄斩,消灭了宫廷内部的敌对力量。他团结支持王朝的力量,经过二三年的准备,组织训练了一支精锐军队,随即出兵平叛,攻取了判乱者所据地区。平定内乱后,决定迁都逻些,因为那里形势险要,原野秀美。布达拉山居高临下,雄峙原中,就在布达拉山修筑王宫,即碉堡式的布达拉宫。迁都后真正据有了西藏高原的心脏地区,接着又征服了强大的苏毗、羊同等部,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起吐蕃王朝。
  为稳定内部,巩固王权,松赞干布仿照唐朝的府兵制,在吐蕃建立了四个被称为“如”(藏语意为部或翼)的军政组织。此外,还有四个禁卫军千户所分镇四个如。每个支如的马匹呈不同毛色,旗帜也各不相同,以示区别。千户所统兵一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行政组织。军队的百夫长、千夫长等平时就是地方行政长官。军法很严,战时前队皆死,后队方进。以战死为荣,几代都战死的人家被视为高门大族。在政治制度上,松赞干布仿唐朝的官制。赞普是最高统治者。赞普之下设大相、副相各一人,总管全国政事。其下又设都护一人,主持管理属部、军事征讨等事务。设内大相、内副相、内下相各一人,主管王朝内部政事。主管王朝司法事务的官员是刑部尚书、整事大相、副整事、小整事各一人。这些官员都是父死子继,无子则由近亲承袭。担任官职的人,通常在其名字前面冠以“论”或“尚”的字样。“论”是与王室有直接亲属关系的大臣;“尚”是和王室通婚的大贵族出身的官员,原义是舅舅。由赞普及赞普以下三部分组成的统治机构,藏语称“尚论掣逋突瞿”,意思是由王室和贵族掌握着的吐蕃全部政权。赞普与群臣每年举行一次小盟,三年举行一次大盟,通过盟誓,使臣下保证世代无条件地效忠王室。松赞干布在大相噶东赞(《新唐书》作禄东赞)的协助下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其法律的内容大致是“对争斗(者)罚款,对杀人者依死者的地位罚命价。对盗窃的人罚赔8倍,连同原物共为9倍。对说谎的人拔断其舌头……对贤良的人和出身高贵的人,不能与他们争斗,要听他们的吩咐……按期还债,称量时勿行欺骗”(《王统世系明鉴》第61页)。吐蕃刑法严峻,“虽小罪必抉目,或刖,劓,以皮为鞭抉之,从喜怒,无常算。其狱,窟地深数丈,内囚于中,二三岁乃出。”(《新唐书·吐蕃传》)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在位的时候,创制了吐蕃文字,即今天的藏文。制定官制、兵制和法律。原来寂寞无闻的中国广大西部地区,因强有力的吐蕃奴隶制政权的出现,变得有声有色了。  
 文成公主入吐蕃
  年轻的松赞干布决心跟唐朝建立友谊。贞观八年(634年)第一批吐蕃使臣访问长安,唐朝使臣很快到吐蕃回访,成为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良好开端。松赞干布遣使献贵重礼物向唐王室求婚,唐太宗未允。贞观十四年(640年),又命大相(宰相)禄东赞为使官,以黄金5 000两及珍宝数百件作聘礼,请许婚。唐太宗允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出嫁到吐蕃。
  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命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吐蕃。公主携带大批丝织品、手工艺品,还有史书、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医方100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医学论著4种。又带了耐寒抗旱的芜菁(通称大头菜)种子和其他谷种。还带着通晓所带书籍的文士和制造各种物品的工匠以及乳娘、宫女、乐队等。
  松赞干布到吐蕃东部边境亲自迎接公主。公主到逻些时,吐蕃人民穿着节日的盛装,迎接这位远道而来的赞蒙(藏语王后)。松赞干布说:“我父祖没有和上国通婚的,我能娶大唐公主,深感荣幸,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他在逻些为公主修筑了唐式宫室。松赞干布也改服唐人服装,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入太学学习诗书,聘请唐朝文士掌握与唐往来的文书。到长安学习的吐蕃人很多取得成就,如唐高宗时吐蕃使臣仲琮,唐中宗时使臣明悉猎,都是著名的汉学者。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近四十年(680年逝世),为汉藏两族的友谊做了许多工作。随公主入藏的工匠,把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传入西藏。吐蕃的农业技术原来比较粗疏,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没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汉族农业技术传入后,吐蕃劳动人民开始挖畦沟,田野间阡陌纵横,大大提高了产量。公主带的水磨,深受劳动人民欢迎,公主和她的侍女,还把纺织、刺绣技术传授给吐蕃妇女。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汉藏两族的友谊和吐蕃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布达拉宫还保存着他俩结婚的洞房遗迹,大昭寺前的唐柳传说是公主亲手所栽。藏族的史书用大量篇幅来记载公主的事迹。  
  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以亲王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并赐锦帛数万匹,大批杂伎工匠及龟兹乐队。工匠将生产技术传到吐蕃,至今拉萨还保存着许多唐代乐器。《毛诗》《礼记》《左传》《文选》等书籍也在这时传入吐蕃。汉族文化进一步传播,唐蕃关系更加密切。开元十八年(730年),尺带珠丹给唐玄宗上书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旧唐书·吐蕃传》)  
  回纥人的生活与习俗
  “回纥”是团结、联合、协助的意思。唐贞元四年(788年),自请改汉字译音为“回鹘”。鹘是一种凶猛的鸟,“回鹘”含有“回旋轻捷如鹘”的意思。回纥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善骑射”。回纥人使用突厥语、突厥文,已发现的三通回纥可汗碑,碑铭就有突厥文。在文化上,回纥人深受突厥的影响,风俗与突厥相近。8世纪中期,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回纥有了农业、商业,开始建筑城市和宫室,考古工作者发现回纥人使用的铁犁铧,出现了犁壁,可见农业已发展至相当水平。在漠北有若干城郭是属于回纥汗国时期建造的,例如色楞格河畔的富贵城,鄂尔浑河畔的哈剌巴剌合孙。后者是回纥汗国的都城,城址占地25平方公里,废墟上还残存着城堡土墙及堡中的浴池残迹。城堡的墙垣现在残存的还高达10米。碉楼高达12米,城堡中心耸立着望楼,高达14米。发掘出来的宫廷建筑物,属唐朝中原地区的风格。回纥贵族既习惯于城市生活,这就为后来在西域定居打下了基础。《九姓回纥可汗碑》碑文用古回纥文、汉文、突厥文三种文字,证明回纥人民已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回纥采用了开元历,直到西迁后仍继续使用。  
  回纥的强大与西迁
  唐初回纥受东突厥的统治。回纥人曾在其首领菩萨的率领下,以5 000骑兵击破东突厥颉利可汗10万大军,对唐朝灭亡东突厥有很大帮助。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同唐的接触密切起来。天宝三年(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了回纥各部,建立起东自黑龙江上游,西到阿尔泰山的强大汗国。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9世纪中期,回鹘内部发生严重的变乱,可汗和贵族之间进行了连续八九年的战争。又出现了严重的瘟疫和稀有的大雪,人畜死亡很多。居住在西北边的黠戞(xiá jiá)斯人乘机发动进攻,开成五年(840年)回鹘可汗被杀,政权瓦解,大部分回鹘人西迁:一支迁葱岭以西;一支迁河西走廊;一支迁西州。迁到西州的回鹘人曾建立高昌回鹘政权,后被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所降服,西州回鹘也改称“畏兀儿”,就是今天维吾尔族的先人。  
  唐与回纥的关系
  回纥汗国存在96年共13名可汗,其中12名接受了唐朝册封。安史之乱时回纥两次出兵援助唐政府。自唐肃宗的幼女宁国公主出嫁回纥可汗开始,唐朝前后三次将公主(宁国公主、咸安公主、太和公主)嫁给其可汗。回纥吸取自匈奴以至突厥失败的教训,知道和好比战争有利,始终遵循不同于任何漠北强国的态度来与唐建立关系。唐玄宗设边防节度使,也不把回纥列为敌人。唐与回纥为邻,北方边境平静无事,双方建立了一种历史上罕见的和好关系。
  唐与回纥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回纥经常用马匹交换唐的丝织品、茶叶和粮食,每年往往用几万匹马从唐朝换回几十万匹丝织品,并把其中的一部分转运中亚出售。
  双方在文化上相互交流。长安、洛阳汉人喜穿回鹘服装,出现“回鹘衣装回鹘马”的景象。  
  族的生活
  是一个居住在白山黑水间的古老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同中原内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各部常以所居地的山水命名,如居住在粟末水(今松花江)流域的称粟末,居住在黑水(今黑龙江)一带的称黑水。他们依山负水,掘地为穴,架木复土,群聚而居。夏日出逐水草,冬天入居穴中。大多以射猎为生,善养猪,富者有数百头,吃猪肉,穿猪皮。还经营一些原始农业,种植粟麦等,用米酿酒,饮之亦能醉人。7世纪中叶以后,形成黑水和粟末两大部,粟末部文化较高。  
  渤海国(海东盛国)
  隋唐之际,七大部落中以粟末最为强大。隋大业元年(605年),粟末首领突地稽率八部大众自夫余城(今吉林四平)西北内附于隋,被安置于柳城(今辽宁朝阳)一带。留在故地的粟末人在唐总章元年(668年)内迁营州(今辽宁朝阳)。圣历元年(698年),粟末首领大祚荣在东牟山(今吉林敦化东北)和奥娄河(今牡丹江上游)一带建立震国。大祚荣自立为震国王。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派郎将崔忻,以摄鸿胪卿的身份,敕持节宣慰使的名义,前往震国,册封大祚荣为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统辖的地区为忽汗州,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从此专称渤海。渤海正式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享有自治权的羁縻州。忽汗州都督府即渤海郡,是唐朝在东北地区设置的最高军政机构之一。宝应元年(762年),唐廷诏令渤海为国,以大钦茂(大祚荣之孙)为王,进检校太尉。从此,渤海与唐朝关系更加密切,不断遣使朝献。渤海国在辽太祖天显二年(926年)为辽所灭,先后传至15王,历229年。渤海的疆域,初限于的部分故地,“方二千里”。经过大祚荣、大武艺父子两代的扩充,疆域逐渐扩大。第十代宣王大仁秀(其四世祖野勃是大祚荣之弟),被称为渤海中兴之主,广开土宇,“南与新罗、与唐为界,东至海,西临契丹,东北至黑水,西北至室韦,地方五千里”(金毓黼《东北通史》,社会科学战线出版社1981年版),即包括今吉林、黑龙江、辽宁及俄罗斯滨海地区和朝鲜咸镜北道、南道、两江道、慈江道、平安道的全部或部分地区。首都初在“旧国”(今吉林敦化一带),唐天宝末迁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县东京城)。此后除唐贞元年间一度徙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外,一直定都于上京。渤海是以粟末为主体并有高丽、汉、突厥、契丹、室韦等民族在内的多民族政权。建国初期有编户十余万,人口数十万,后期人口逐渐增至三百万左右。从而获得了“海东盛国”的称誉。大钦茂时期,渤海政权仿效唐朝典章制度,在渤海建立三省六部,确定五京,推行京、府、州、县的郡县制度,军事上也仿唐十六卫制,有法律监狱等。  
  渤海与唐的关系
  渤海在政治上接受唐的封号和官职,成为唐廷藩臣。此后历世诸王继位都经唐廷的册立,终唐之世遣使朝唐一百数十次。其间除大武艺之世一度与唐发生军事冲突外,对唐始终和好。采用唐朝的政治军事制度。受中原先进生产技术的影响,社会经济显著发展,同内地贸易岁岁不绝。不断派遣诸生到长安太学“习识古今制度”,不少人在唐朝参加科举考试,有的考中进士。他们之中很多人,后来在渤海政府担任要职,大力传播中原文化。从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的著名诗篇也可以看出,渤海与唐的亲密关系。诗中说:“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渤海政权的建立,对于东北地区的开发以及东北各族和汉族的融合,都有推动作用。  
  南诏的统一
  唐朝时候,云南一带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主要有白蛮和乌蛮,白蛮是白族的祖先,乌蛮是彝族的祖先。唐初,乌蛮不断向洱海地区侵入,征服了当地的白蛮,先后成立了六个诏(当地称王为诏,意即大首领大酋长。六诏即六个部落),其中蒙舍诏处于最南方,所以也称南诏。在吐蕃威胁下,五诏常依附吐蕃,南诏归附唐朝。在唐朝支持下,皮逻阁统一了六诏,征服当地各部落,并西败吐蕃。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封皮逻阁为云南王。第二年,皮逻阁徙居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定为国都,各种制度也相继形成,正式建立了南诏政权。南诏的统一,使洱海地区部落间长期的纷争结束了,有利于洱海地区各族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云南王成为唐朝在洱海地区统治的地方长官。通过这一措施来管理西南边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南诏与唐的关系
  南诏是一个奴隶主政权,和唐朝关系密切。国王继位都受唐册封。皮逻阁曾派他的孙子凤迦异到长安,唐玄宗把一个宗室女子嫁给他,并送给他许多文物和胡部、龟兹两个大乐队。在唐朝后期,南诏不断选送子弟到成都学习,50年中,总计不下千人。南诏一度攻入成都,掳去手工业工匠数万人,从此手工业发达起来,水平与蜀地不相上下。南诏城邑建筑也大多模仿唐朝,现存的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就是汉族工匠恭韬、微义设计建成的,在建筑艺术上有很高的价值。它是汉族、白族、彝族的祖先们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南诏共统治了165年,它的建立,促进了云南各族的融合,密切了边疆与中原的联系,开发了云南地区,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学术动态
  对“吐蕃”一词的由来的不同看法
  对“吐蕃”一词的由来,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汉文古文献的“吐蕃”一称,很可能是由我国北方最早使用文字的突厥人和突厥语言传过来的。汉文古文献中的“吐蕃”一词中的“吐”,很可能就是古突厥语“TuP”一词的汉语音译。
  另一种意见认为,唐宋元时期汉文汉语正式法定文稿都称“吐蕃”(Tu-bo)不叫Tu-Fan,系用中古“中原变音”前的古文语音。明清前有“补过切”。语义系来自当时的藏民自称,原意是“大蕃(bo)”。此词的汉文字面音读,因有涵义和其后的衍化、扩展产生的影响,则表现出唐代汉族人民对当年西藏地方藏族先民的颂祝和赞美。
  图画说明
  突厥骑兵
  导入框中的突厥骑兵图是根据日本《东洋文化史大系》第二卷第287页上的插图绘制的。本图是叶尼塞河斯列窟岩壁画中的一个画面。画面上的突厥人身穿深似钵形而便于骑射的盔甲,脚蹬长靴,双手持枪,骑在高大的马上。突厥人胸前和背后,挂着用柳条编制的盾或木制的板甲,用以保护心脏。  
  大昭寺
  大昭寺建于647年,是拉萨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松赞干布统一吐蕃以后,先后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由于这两位公主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松赞干布因此决定修这座收藏佛像和经书的宫廷佛堂。大昭寺大殿坐东向西,高四层,上覆金顶,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收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两侧配殿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的塑像。大昭寺正门前还立有823年镌刻的唐蕃会盟碑和文成公主手植的柳树,这是汉藏团结的历史见证。  
  回纥贵族
  这两个人都是新疆伯孜克里克石窟壁画中的人物。左(男)是高昌回鹘贵族的世家望沙利家族的人,头戴波斯式的尖头金高冠,身穿红底、绿白花曳地长袍。他面部表情冷漠严峻,留着八字胡,头后梳着长辫。右(女)是一位回鹘公主的形象,脸部皮肤白净,细眯缝眼,是内地北方人的形象。她头顶如意云金丝冠,前后耸起,冠后有红绸垂带,直拖至地面。身穿金黄色长袍,领口有红花纹饰,长袍中间有一串珍珠。此图现藏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  
  渤海石灯塔
  石灯塔又称石灯幢或石浮屠,现存黑龙江宁安光隆寺内,是渤海政权遗留下来的著名佛教石雕艺术品。全塔高16米,用12块经过雕凿的玄武岩叠垒而成。基座为八角形,束腰上刻有唐武门。基座为莲瓣覆盆,上面立着粗壮的圆柱。柱上置一朵盛开的巨莲,撑托着八角形的灯室,灯室上覆盖着圆形尖状类似屋顶的灯罩。整个石灯雕刻别致,比例匀称,硕壮有力。虽然经历了千余年的风雨剥蚀,仍然保存得相当完好。石灯的形制和雕饰,是渤海文化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实物例证。  
  千寻塔
  千寻塔耸立在云南大理县城西北崇圣寺内。崇圣寺,是国内外闻名的南诏名胜之一,是一座建于六诏时的古刹。现在寺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有寺前三塔仍巍然屹立。千寻塔在三塔中最大,位于南北两座小塔前方中间,所以又称中塔。塔的全名为“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唐代南诏保和年间。塔高6913米,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楼梯可以供人攀登。通体自上而下有两重塔基和塔身。塔身16层,每层正面中央开券龛,龛内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两边龛为窗洞,两级窗洞的方向交替错开,解决了塔内的采光通风问题。塔檐越往上间距越小,自第三、四层起逐层向内收束,最后集束于塔顶。因此塔身的外形轮廓不是僵硬地直线向上,而是微凸,形制与西安小雁塔相同。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龙妖水怪。塔下有明朝黔国公沐氏楷书“山海大观”四个大字,每字纵横四丈,用文石凿成。塔的底层高约13米。
  大塔后面的南北两座小塔,都比千寻塔矮。南小塔高38.25米,北小塔高38.85米,都是实心砖塔。每层分别雕券龛、佛像、莲花等。它们的建筑时代晚于千寻塔,大约在五代时期。
  三塔建筑规模宏伟,设计水平高超。虽经一千多年的风雨剥蚀和无数次地震的摇摆,塔基仍很坚固,塔身也未见倾斜。据《南诏野史》记载:塔上有一万一千多尊铜佛,用铜40500斤。明朝正德十年(1515年)五月六日大地震和1925年大地震时,大理城内房屋十有九塌,三塔却安然无恙。1978年政府拨款维修三塔,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千寻塔顶有纯金观音像、金质释迦牟尼坐像等几百尊,及大量珍珠、玛瑙、水晶、珊瑚、绘画等。这些都是研究南诏和大理国经济、文化十分珍贵的文物资料。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