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求一篇创新思维论文 不要太雷同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4/30 09:37:22
求一篇创新思维论文 不要太雷同的
大学生创新思维论文 就是对该门学科的论述概括之类的 2000字左右
1、【 正 文】
早在2001年1月10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即指出:“法制属于政治 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在2002年的“5•31”讲 话中,他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2002年7月16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讲话中 又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 ,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把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 个基本目标,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更加趋于成熟和完善.那么,从江泽 民同志关于政治文明的论述中应该得到哪些启示,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新思维呢?
第一,应确立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明程度可以相互比较的新思维.从 政治文明的基本指标来看,虽然人们认识还不尽统一,但在总体上,它作为人们改造社 会所取得的政治(法律)成果,应该包括政治(法律)意识、政治(法律)行为、政治(法律) 制度和政治(法律)组织四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又各自存在一系列先后相继的具体特征, 共同构成政治文明进化的一个完整链条.比如,在政治制度上,人类社会就经历了一个 从君主制到君主立宪制再到民主共和制这样一个完整的进化过程,在政治意识、行为、 制度、组织等方面也是一样.这样不同政治制度以其在四个方面甚至更多领域所体现出 来的特征进行对比,便不难得出特定政治文明是先进还是落后的客观结论.
第二,应确立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明可以相互借鉴的新思维.在政治 文明的层面既可以相互比较,更可以相互借鉴.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要赢 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劣,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 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精神的先进经 营方式、管理方法.”所谓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当然也应包括政治文明成果.党 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 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可以说,政治文明框架的确立 为我们借鉴西方政治文明中的有益成果打下了基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必将起到 积极的作用.
第三,应确立政治文明可以共创共享的新思维.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发展程度 的人们的政治活动对政治文明的进步都起着重大的作用.不仅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活动以 其所创造的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等等在历史上推进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社会主义 国家的政治活动所创造的人民民主、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也为人类政治 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样,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以其富有民族特色的政治活动也为人类 政治文明增添了光彩.因此,在政治文明的框架下,应善于总结自己政治活动的经验, 使其升华为符合本国本民族政治活动规律的意识、行为、制度、组织,推动本国本民族 政治文明的进步,并丰富人类政治文明的内涵.
第四,应确立新的政治文明的创新思维模式.人类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 样,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本身呈现出明显的发展阶段性的同时,自身也通过不断吸取各 国各民族政治活动的经验、规律而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完善.政治文明的演进也 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使人类政治文明一步步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君主制走向了 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制,从早期的城邦民主制经过近代民主制走到了今 天的现代民主制.这种创新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视角来说体现为政治意识、行为、制 度、组织文明的演进,同样从特定国家的特定民族这样的中观层面看,也表现为这些国 家和民族在政治意识、行为、制度、组织方面的创新和进步.当然,这种创新也可以体 现在更为微观的层面上,比如公民个人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民主风 气的养成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看,政治文明框架的确定给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政治活动的规律提供了新的视 角和方法,我们应当逐步转变传统的政治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更快地把 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www.51lunwen.com整理提供
2、
关键词: 课堂改革 教学模式 创新思维 学生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创新氛围
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理论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秩序和阶段.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而逐步形成的.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多年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传承,把传承性教学置于中心位置,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因此采用的模式是以老师为主体,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学生只需在下面认真地听和记.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全面系统地为学生打好各学科的知识基础.它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完完整整地把一门门学科学好.但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教过的不敢做.它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书本、对权威的迷信.极易束缚和压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出的人才大多缺乏批判性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培养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即发挥师生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这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课堂气氛.如在《机械CAD技术基础》这门课中,讲授VistualFoxpro6.0数据库时采用了由学生上讲台来“show一show”的方法,学生主动申请上台结合书本上的实例讲建立数据库的过程,同时下面的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讨论.最后,教师讲评.这样使复杂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地过程,学生会不断地与教师、同学进行心理互动,交流思想和情感,正是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目的.
二、要鼓励和启发学生发挥想象
创造离不开想象,创造必须以想象为基础,想象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大多能预示着可能的后果,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被证实,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要珍惜他们的好奇心,要努力把学生的想象激发起来,通过一系列具有逻辑因果关系的想象活动,大大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增长.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思维的起点,疑问是创造的源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难以解决或感到疑惑的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但是由于受我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和教育不甚得法的原因,我们的学生自幼开始较多地学会“服从”两字,不敢越雷池一步.当教师在一堂课教完后,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时,几乎很少有发问的.不善发问,既有长期以来学生发问的心理障碍,也有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或根本不动脑思考去发现问题等情况.这样的教育,学生哪有创新?社会岂能进步?教育是要培养善于质疑,有独立见解的人才,而不是墨守成规,唯唯诺诺的奴才.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疑问是思维的契机.学生能提出疑问,说明学生能独立思维,深入思考,这其中就包含着创新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动脑筋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不迷信老师、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久之,学生由质疑到释疑,思想活跃了,意识加强了,课堂内外越来越多的创新思维火花就会迸发出来.
同时教师要提高运用“以问题为主线”的授课艺术.一要善于置疑,讲究设问艺术.常见的设疑方法有:在两个事物的比较中设疑;依据事物发展过程在追根溯源中设疑;结合学生现实学习中的各种热点问题设疑;在容易出现误解处设疑.二要善于激疑,讲究提问艺术.教师应善于运用思维科学积极探索思维兴奋点,抓住关键,巧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识冲突,诱其入“境”,做到以需引思,以疑促思,以趣诱思,以难激思,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三要善于释疑,做到适时、适度释疑.适时,指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要遵循思维发展规律,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待其考虑成熟,再予以解答或请学生代答.适度,指解答问题应把握一个度,释疑忌全盘托出,忌总是给予清晰、明确的答案,而应有意识地适当保留,以利学生继续研究与探索.第四,引导和培养学员“善问”.培养问题意识,光敢问还不够,应使学员“善问”,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就要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能领悟出书本字里行间看不见的东西,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捕捉疑点.
四、引导学生善于合作,集智取长
一个人要有创造,除了个人的努力钻研及具有开拓精神外,还要具有真诚开朗的性格以及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能处理好与他人的协作关系,搜集群体人的智慧,取长补短,是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近年来,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证明,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议、多讨论,使学生彼此交流,相互启迪,对于启发学生发散性的思考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较多的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上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培养学生善于合作,集取众长.
五、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将现代化的多媒体引入课堂,进行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时代发展所趋,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飞跃.而且,这种多媒体教学,能创造思考的情境,制造良好的氛围,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能把一些静态物景动态化,能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能把枯燥无味的问题趣味化.这不仅极大地刺激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理;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了想象力,极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钻研精神,化被动学习为主动自主自觉地学习,主动创新为一种自主自觉追求创新的心理取向.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闯、敢于创新,不畏艰苦、不怕失败;使学生的思维独创灵活,观察敏锐,善于发现,想象丰富,以创新为乐,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发展要求,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层次高水准高素质的创新型的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安连锁.创新教育与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02
[2]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06
[3]贾元华.高等学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
3、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 教学观念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摘要】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作为计算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养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文章从计算机教学方向探讨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讲话时指出:“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 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所以,作为计算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养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为他们以后发展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计算机教学的日益普及,会带来教育手段的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带来教育观念的变化,也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更新教育观念.www.qiqi8.cn
(一)树立正确的新职能观
为迎接知识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计算机教师的主要职能不能只是地单单停留在传授书本知识上,构建基本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是我们当前教育最主要的职能.这两种能力虽然也是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只有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行的,而更多的要依靠学生自己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如传授思维、创新的技巧与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自主学习和研发性学习等等.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育的职能是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来实现的.只有建立与新教育职能观相适应的新教学观才能为教育职能的实现提供保障.过去,人们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教学就是智育” ,“教学就是教书”,这些看法是片面的.教学是教书育人的活动,它的任务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我们教学的重点应该转移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去获取知识,从而逐步建立和培养他们自主创新的能力,那种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型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三)计算机教学的特殊职能
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构成与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大相径庭.数学、物理这类学科体系内部知识点呈线性连接,教学从基础知识开始,一环扣一环,前一环节的学习是后一环节学习的基础,循序渐进.而计算机学科体系内部知识点呈网状连接,学习计算机知识可以从任一知识点切入,这是其一;其二,计算机技术发展异常迅速,比其他学科知识的更新速度要快得多;其三,计算机学科与语文、英语、数学、物理等多门学科相关,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我们计算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找出一套与全新教育教学观念相整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被教育理论家们称为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确定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它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有了教学目标,教与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就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经过大量的调查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对知识没有求知欲和探索欲,那么即使教师传授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也很难有实际的、有价值的创新突破.因此,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我们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在计算机教学中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既要有认知目标,更要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好像我们实际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东西,好多学生并不知道它们的实际制作流程和制作过程,我们用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些活生生的实例,启发和引导他们产生学习和求知的欲望,这样就为以后教学的开展做了很好的准备工作.例如:在Photoshop 软件这门课程的讲授中,当讲到图形基本编辑这节时,我找到一些大公司的标志图给学生们展示,当他们看了这些设计独特又大方的公司标志图时,有的学生都已经开始在电脑上实际绘制.于是我就几个简单的设计图给他们进行了概括性的讲解,讲完后,让他们自己进行单独实践,独立进行思考和设计.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气氛当中,学生们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不仅正确绘制出标志图,而且有的学生还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出各式各样的精美的标志图.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教学情境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在计算机实际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接近生活的、形象生动的画面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我在讲授flash的遮罩功能时,运用日常生活中几个简单的实例,以课件的形式展现了各式各样的遮罩效果,在学生们欣赏效果的同时,我又运用遮罩的基本技巧对这几个画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们在理解的同时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实践.而且,在教学实践中,我还体会到,把计算机引入各科教学中不仅可加大教学的密度,节省时间,而且还能将一些抽象化的知识生动化和具体化.数学中的几何教学和生物中的植物生长演变就是很好的例子.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绝不仅仅是为了博得学生的笑声、掌声、情绪的高涨,它旨在追求知与情二者的美妙结合,使知识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股力量,唤起学生求知、向往、探索、创新的热情.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决定: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渗透思想教育和科学观点教育,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继而促进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从而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
开展第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在形式上是集体授课,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给那些课堂上知识吸收不好和有更高学习目标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环境和机会,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感兴趣的方向和学科,也可以互相探讨、交流,使每个人的思路更开阔、更清晰,而教师的主要职能则是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我们学校,计算机第二课堂的内容有五笔打字,flash动画制作,网页设计,软件程序设计等等.这样对相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方向自主地确定自己的进度和方向,他们可以参考老师的题目,也可以自己找题目,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深入和学习,从而进行一些网站编辑,动画制作,软件程序设计,而教师主要是在学生出现困难和问题时,给学生进行指导或者让学生自己参照一些资料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同时,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机知识技能比赛,并通过赛后优秀作品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达到培
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充分发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子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创新动机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开发的精神动力;创新个性是创新能力培养和开发的动力源泉;创新情感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开发的纽带;创新意志的磨炼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由于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高技术化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人际关系越来越错综复杂,人们的生活方式日趋紧张,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人,培养非智力因素是教育固有的属性.计算机教育实践的开展,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丰富的计算机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使其智力获得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以及责任感、意志力、开拓求新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计算机教育实践中,教师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记忆的存储库,学生才不至于把学习作为负担,而是自身乐于从事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摆脱厌烦情绪,使学生自主地去学习,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得到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R].1999.
[2]李才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探[M].重庆出版社,2006.
[3]李明良,曾方.创新教育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2,(12).
[4]吴宁.谈21世纪高等教育视野中的非智力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