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文章格式,是一种非常严格的注重格式的文体.每篇文章的格式非常标准,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7 09:01:13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文章格式,是一种非常严格的注重格式的文体.每篇文章的格式非常标准,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等组成部分.在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部分,各有两股互相对应的文字,共有八股,所以称八股文.请结合历史,你如何看待这种“八股取士”的选取制度?
八股取士,还对后期封建社会中的社会心理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首先,它使“学而优则仕”成为普遍社会心理和风尚.读书人以能读书为荣,不能读书的人羡慕读书的人.其根本原因,不在于读书可以获得知识,而在于读书可以做官.读属于做官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从而使官本位意识大大增强,大大强化了人们的当官心理,刺激了人们读书的热情.一个人,即使满腹经纶,但只要科举考试不中,就不能跻身于统治阶层,不能显荣于世.如果科场高中,即使“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目强不能对”,呆如木头,也会受到人们的羡慕. 其次,受做官心理的制约,读书做官成了光宗耀祖的手段,增强了宗法心理.知识分子案牍劳形,皓首穷经,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心灵的充实、个性的丰富和视野的开拓,而是为了对得起列祖列宗,为了光耀门庭.结果,人成了手段,而不是目的. 再次,强化了重道轻器的社会心理.儒家经典讲“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要求人们执著于对道的追求,而轻视忽视对器的探索.这妨碍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探索,对科学技术的学习、掌握.八股取士正是对这一价值取向和思维原则的强化. 为了走进官场,为了得到功名利禄,“知识分子”毕生了精力也就浪费在它上面了.考生做文章,在内容上只能是鹦鹉学舌,八股文以及科举出生的官吏,固然大多是不学无术的蠢才,可是,由于受儒学人格模式的影响,他们却是封建统治得以维持的得力奴才.清朝乾隆时人徐大椿,曾经对明朝以来的八股取士,发出如下浩叹:“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计.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尾摆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八股取士制度,把当时的读书人搞成这个样子,无怪乎顾炎武非常沉痛的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曾非常愤慨地批评八股文说:“八股原是蠢笨的产物”.一来是考官嫌麻烦——他们的头脑大半是阴沉木做的,——甚么代圣贤立言,甚么起承转合、文章气韵都没有一定的标准,难以捉摸,因此,一股一股地定出来,算是合于功令的格式,用这个格式来衡文,一眼就看得出多少轻重.二来,连应试的人也觉得又省力,又不费事了.” 总之,八股取士对中国封建社会文人身心产生了深远了影响.瞿秋白同志说得好:“科举式的封建等级制度,给每一个“田舍郎”以“暮登天子堂”的幻想“;……这是“千百年来的“空前伟大”的烟雾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