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品茶和沏茶的注意事项品茶和沏茶有什么注意事项?比如...忌讳...之类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9 18:41:18
品茶和沏茶的注意事项
品茶和沏茶有什么注意事项?比如...忌讳...之类的
茶的冲泡与品饮(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
唐以前人们如何饮茶? 茶,自被人们发现和利用至今,经历了咀嚼鲜叶、生煮羹饮、晒干收藏、蒸青做饼、炒青散茶,乃至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红茶等多种茶类的发展过程.茶叶何时真正成为饮料,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但是至少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茶叶就已经作为饮料饮用.三国时期魏人张揖在《广雅》中记载了当时制茶与饮茶的方法:“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掺和之意)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是我国关于制茶和饮茶方法的最早记载.它告诉我们:当时饮茶方法是“煮”,是将“采叶作饼”的饼茶,烤炙之后捣成粉末,掺和葱、姜、橘子等调料,再放到锅里烹煮.这样煮出的茶成粥状,饮时连佐料一起喝下.已经明确指出茶叶是作为醒酒的饮料饮用的.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唐代,只是更加讲究.
四季饮茶应不同吗? 茶叶的功效与季节变化有密切关系,不同的季节饮不同品种的茶,对人体更有益.故饮茶之道是四季有别.春,雪化冰消,风和日暖,万物复苏.此时,以饮香馥浓郁的茉莉花茶为好,用以散发冬天积聚在体内的寒邪,促使人体阳气生发,使“精”、“气”、“神”为之一振.夏季,气候炎热,佳木繁荫,盛暑逼人,人体的津液大量耗损.此时,以饮用性味苦寒的绿茶为宜,清汤绿叶,给人以清凉之感,用以消暑解热.绿茶内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含量较多,有刺激口腔粘膜、促进消化腺分泌的作用,利于生津,实为盛夏消暑止渴之佳品.秋季,天气凉爽,风霜高洁,气候干燥,余热未消,人体津液未完全恢复平衡.此时,以饮用乌龙茶一类的青茶为好,此茶性味介于红、绿之间,不寒不热,既能消除余热,又能恢复津液.在秋季,也可红、绿茶混用,取其两种功效;也可绿茶和花茶混用,以取绿茶清热解暑之功、花茶化痰开窍之效.冬季,北风凛冽,寒气袭人,人体阳气易损.此时,以选用味甘性温的红茶为好,以温育人体的阳气,尤其适用于妇女.红茶红叶红汤,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红茶可加奶及糖,故有生热暖胃之功;红茶有助消化去油腻之功,于冬季进补肥腻时有利.
儿童应如何饮茶? 一般家长给儿童饮茶,认为茶的刺激性大,怕伤孩子的脾胃.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目前认为,只要合理饮茶,茶水对儿童健康同样是有益的.一般要求是:每日饮量一超过2-3小杯(每杯用茶量为0.5克-2克),尽量在白天饮用,茶汤要偏淡并温饮.首先,通过饮淡茶,可补充儿童一引起维生素、蛋白质、糖及无机物锌、氟等的需要.其二,适当饮茶能消食除腻,加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可随时纠正儿童因贪食出现的过饱现象.其三,茶叶“苦寒”,具清热降火之功.儿童坚持每日饮茶,可避免大便干结以至肛裂带来的痉.其四,茶中氟含量较高,儿童适量饮茶,或用茶水漱口,不仅可以强化骨骼,而且还能预防龋齿的发生.当然,儿童饮茶应当适度,越小的儿童越是如此,不能过量,更不要饮浓茶和凉茶.饮茶过多,会使儿童体内水分增多,加重其心肾负担.饮茶过浓,会使孩子过度兴奋,而使心跳加快、小便次数增多,并引起失眠.茶泡的时间也不要太久,可使鞣酸蛋白而凝固沉淀,从而影响消化吸收,使孩子食欲降低.
妇女“四期”如何饮茶? 女性由于生理物点的不同,饮茶另有讲究,平时以饮一般浓度的茶为宜,但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更年期(四期)间,以饮淡茶为主,尤其不宜饮浓茶.因浓茶中含有较多的咖啡碱,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月经期间饮茶过多或饮浓茶,易致痛经、经期延长或经血过多;同时茶中所含的鞣酸,在肠道中易与食糜中的铁或补血药中的铁结合,从而产生沉淀,妨碍肠粘膜对铁的吸收,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妊娠期,孕妇身体发生了各种变化,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不仅要满足自身生理功能的需要,还要经胎盘输送到胎儿体内,以供胎儿生长发育.妊娠期饮浓茶,不仅易患缺铁性贫血,影响胎儿营养,而且浓茶中的咖啡碱还会加剧孕妇心跳和排尿,从而增加孕妇的心、肾负担,也于胎儿健康不利.哺乳期过量饮茶或饮浓茶,茶中所含的咖啡碱通过乳汁被新生儿和婴幼儿吸入后,可兴奋其呼吸、胃肠等未发育完善的器官,从而使呼吸加快、胃肠痉挛,婴幼儿会出现地缘无故地哭闹;浓茶中的高浓度鞣酸被胃肠粘膜吸收入血液后,可起收敛作用,会抑制母亲乳腺的分泌,使乳汁分泌减少,致使婴幼儿“缺粮”而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哺乳期妇女,由于劳累、消耗大,需要更多的休息,才能消除疲劳.如饮浓茶,特别是夜间饮茶,由于咖啡碱等的兴奋作用,可导致母子均难入睡,于母亲的恢复及孩子的生长发育均不利.进入更年期妇女,除月经紊乱外,还可出现心动过速、失眠、烦躁、易激动发怒等症状.此期如常饮浓茶,会使更年期症状加重,不利于妇女顺利地度过更年期.
老人应如何饮茶? 陆羽《茶经》中记载:“宁可终身不饮酒,不可三餐无饮茶”.闲来品茶,如今已成为老年人的一大乐趣.科学研究和实践均证明,老年人适当饮茶,有益于健康长寿,如饮茶不当,反会给身体带来不利,因此,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饮茶,应因人制宜,有饮茶嗜好的老年人,也不要一次过多饮茶,一般每次以不超过30毫升为宜,更不可长期大量饮浓茶,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影响身体健康.对老年人来说,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饮茶切忌过量过浓,因为摄入较多的咖啡碱等,可出现失眠、耳鸣、眼花、心律不齐、大量排尿等症状.部分老年人,随著年龄的增加,心肺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如果短期内大量饮茶,较我的水分被胃肠吸收后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可使血容量突然增加,加重心脏负担,有时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不舒服的感觉;如老人原有冠心病、心病等,过量饮茶,严重时可诱发心力衰竭或使原有心衰加重.因此,有上述心脏病的老人,饮茶宜温宜清淡,晚上不饮茶,晚饭后以喝白开水为好.老年人随著年龄的增长,消化系统的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使消化功能减退.如果大量饮茶,会稀释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时胃酸也被稀释,使胃肠道的杀灭病菌的防卫功能降低,一旦致病菌进入,易感染胃肠道疾病.老年人大多牙齿不好,含纤维的蔬菜吃得较少,加上他们活动较少,致使肠蠕动减慢,易发生便秘.如果常饮浓茶,茶鞣酸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块状的消化吸收的蛋白质,会更加重便秘.老年人肾功能逐渐衰退,常出现尿失禁等症状.饮茶过多过浓,茶咖啡碱等的利尿作用,必然加重肾脏负担及尿失禁症状,会给老人带来更大的痛苦.
淡茶浓茶各有所需吗? 经常适量饮茶,对身体有益无害.对于一般人来讲,为了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目的,饮茶宜淡不宜浓,而且淡茶温饮对人体更为有利.所谓“淡温茶清香养人”、“淡茶温饮保年岁”,也就是这个意思.过量饮茶,特别是喝过多的浓茶,对人体不利,即所谓“过量饮茶人黄瘦”.但浓茶有清热解毒、润肺化痰、利水通尿、消食去腻等功效,在有些情况下,有些人饮浓茶反而有利.如“上了火”的人和嗜烟、酒的人,浓茶可起清热解毒、醒酒的作用;吃大鱼大肉者,饮一杯浓茶,有助于消化去腻;对于小便不利的人,喝浓茶可起利尿消肿的作用;口腔发炎、咽喉肿痛的人,饮浓茶可起消炎杀菌的作用;对于患窦房结传导阻滞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冠心病人,由于心率很慢,饮浓茶可提高心率,有治疗作用.
吃茶好吗? 吃茶,就是把茶叶当作一般食物那样,吃进肚子里去.这对多数饮茶者来说,似乎不太好理解.其实,这种吃茶方式,在有些地区、有些国家中也是常见的.我国湖南的一些地区,喝完茶后连茶渣一起吃下去.杭州的一道美味名菜“龙井虾仁”,就是用开水泡开的龙井茶叶和虾仁配炒而成.此菜红绿相间,味美可口,可连同茶叶一起吃下去.日本人有饮用抹茶的习惯,就是连汤带茶一起喝下去.按照日本人饮用抹茶的方式,可以将茶叶磨成极细的粉末,调入其它食品中食用,是大有开发研究价值的.吃茶好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吃茶,不仅把溶于茶汤中的营养保健成分吃下去,而且把茶汤中不溶或难溶的营养保健成分也一起吃下去了.茶叶中水不溶性或成分,有脂溶性维生素A、E、D、K,无机物钙、镁、铁、硫、铜、碘等,有机物叶绿素、胡萝卜素、纤维素、蛋白质等.其中有些身体需要的物质如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含量很高,吃进去对身体大有益处.所以确切地讲,吃茶比饮茶更有益于身体健康,特别是以吃春茶更为适宜.
您知道泡茶用水的传说吗? 好茶用好水,古人对此非常讲究.“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幅楹联说明了名茶伴美水,才能相得益彰.根据名诗人温庭筠《采茶录》中记载,湖州刺史李季卿因公泊扬子驿,慕名陆羽善煮茶,差人召见.刺史命一士兵划船到江心汲取南酃水(认为此水泡茶第一).陆羽用杓子舀了一杓说:“这水是长江水,可不是南酃水”.士兵认错说:“我从南酃提到岸边,因船摇晃,水失一半,怕被责骂,就随手向江里补满”.刺史听了非常佩服,又据民间传说,王安石患痰火之症,需要用阳羡茶和瞿塘水中峡水,才可治.苏东坡因公过三峡,王安石便托他带一瓮瞿塘中峡水.东坡因鉴赏三峡风光,船到下峡才想起取中峡水的事,怎耐水流湍急,无法回溯.只好将就汲了一瓮下峡水,充作中峡水.王安石指出其伪,东坡大惊,问何其知之.王安石说,此水泡茶半晌方有色,以是知为下峡水,东坡叹服.以上虽是故事传说,但说明茶和水有密切关系.
泡茶用水以泉水最好吗? 对于中国人来说,泡茶用水历来是很讲究的.唐《梅花笔谈》中的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下耳”.可见,泡茶用水是非常重要的.泡茶用什么水最好?唐代陆羽的《茶经》中指出:“其水,用山水(即泉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所以概括地说,沏茶以泉水为最好.这是因为泉水是经过很多砂岩层渗透出来的,相当于多次过滤,不再存有杂质,水质软,清澈甘美,且含有多种无机物;以此种水沏茶,汤色明亮,并能充分地显示出茶叶的色、香、味.
乾隆皇帝封了哪两个“天下第一泉”? 清代,生平嗜茶的乾隆皇帝,一人就封了两个“天下第一泉”,这就是北京的玉泉和济南的趵突泉.乾隆皇帝为品茗择水,选取全国多处饮水,用特制的银斗称重,结果表明 :玉泉水少,比重最小,同样一银斗水,它的重量轻.于是,乾隆就定北京玉泉水为最好的品茗用水,称玉泉为“天下第一泉”.玉泉水质,实属上等,用来泡茶,确使茶生辉不少.济南历来多泉,素有“泉城”之称,趵突泉是其中的一处名泉.趵突泉,水质清净、甘冽,用于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用于煮水品茶,香正味醇.宋代文人曾巩,用趵突泉水煮茶品评后,盛赞它是“润泽真茶味更真”.
“天下第一泉”还有哪些? 宋朝,抗金民族英雄扎营于镇江,在多次品尝了镇江中泠泉水后,写道:“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渊”.中泠泉位于江苏镇江金山以西的石弹山下,属于由地下水沿石灰岩裂滴而成的上升泉.泉水清澈甘冽,滴水沸腾,气泡翻滚,景色壮观.此水煮茶最好,此地为历代名家煮茶品茗之处.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周游全国名山大川后,来到云南安宁,当他考察了当地的碧玉泉后,认为在所见过的温泉水中碧玉泉可谓第一.明代诗人杨升庵,前后流放云南40多年,根据他的长期实践,也认为碧玉泉实为“四海第一汤”.并题《温泉诗》一首曰:“泉水澄清,天然石凹,浮垢自去,不积污垢,温凉适宜.可以沏茶,可以烹饪”.位于云南安宁县以北螳螂川畔的碧玉泉水,为地壳深部的地下水,水质清沏明亮,无色无味,泡茶最好.此外,清人邢江,把四川的玉液泉也誉为“天下第一泉”.玉液泉位于峨眉山金顶之下的定桥边,那里的泉水有“神水”之称,泡茶第一.起码至今日,仍有许多游客来此,以汲水品茗.
虎跑泉水泡茶第一吗? 目前认为,水质好坏,直接影响茶的品味,水质不美,茶味顿失.许多茶学工作者,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手段,用比较对照的方法,根据各地提供的水源,去寻找宜茶用水.上海市的评茶专家,曾用杭州虎跑泉水、上海市内深井水、自来水以及蒸馏水作比较,先煮沸水评定水质,再冲泡成茶汤后试评.虽方法有二,但比较的结果是一致的,均以虎跑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馏水第三,自来水最差.杭州的茶学专家曾做过实验,将虎跑泉山、西湖水、井水、天降水和自来水,分别冲泡同级龙井茶.开汤评审结果:茶叶的汤色、滋味和香气,均以虎跑泉水冲泡的为最好,其次为天降水、西湖水、井水,自来水最差.由于虎跑泉水从石英砂岩中渗出,含矿物质不多,总矿度只有每公斤0.02-0.1克;又因此泉水中富含二氧化碳,而氯化物极少,故水质优良,极宜冲泡茶叶,素有“龙井茶,虎跑水”之美称.
自来水应处理后再泡茶吗? 城市的自来水,因用漂白粉消毒过,带有较重的氯味,直接用来泡茶味不好.泡茶前,应先除去氯味,其方法是:将自来水贮放在无盖的缸盆中,放置24小时,即可除去氯味;亦可用净水器处理后再使用.经处理过的自来水烧开后泡茶,基本上能保持茶叶应有的色、香、味.
硬水应烧开后再泡茶吗? 水分硬水和软水两种.凡每升水中钙、镁离子含量超过8毫克的称为硬水,而不足8毫克的称为软水.用软水泡茶,汤色明亮,香气高爽,滋味鲜醇;而用硬水泡茶,则汤色变深,失去鲜爽味.所以,以应用软水泡茶为好.在生活中,我们应用的水,除雪水和天降水外,江水、河水、湖水、泉水、溪水、井水、自来水等均属硬水.但这些水所含的成分,主要是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它们经高温煮沸后,会立即分解沉淀,在水壶和水瓶中见到的水垢,就是此种沉淀.所以,经煮沸的水硬度下降,多数变成软水,我们称此种水为暂时性硬水.所以,以上的一些暂时性硬水,一定要煮沸后才能用于泡茶,使茶叶基本上保持原有的色、香、味.
最早评天下好水的人是谁? 据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记载,最早提出鉴水试茶的是唐代的刘伯刍,他“亲揖而比之”,提出宜茶水品七等,开列如下: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苏州虎丘寺石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松江水第六;淮水下第七.
陆羽如何品评天下水? 根据张又新的记述,陆羽根据自己亲身实践,把天下宜茶水品,评品次第如下: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泠,状如龟形,俗云蛤蟆口水第四;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扬子江南零水第七;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水第八;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庐州龙池山岭水第十;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一;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吴松江水第十六;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郴州圆泉水第十八;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
古人是怎样选水的? 1、择水选源.如唐代的陆羽在《茶经》中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明代陈眉公《试茶》诗中的“泉从石出情更冽,茶自峰生味更圆”.都认为试茶水品的优劣,与水源的关系甚为密切. 2、水品贵“活”.如北宋苏东坡《汲江煎茶》诗中的“活水还须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清”.宋代唐庚《斗茶记》中的“水不问江井, 要之贵活”.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的“茶非活水,则不能发其鲜馥”.明代顾元庆《茶谱》中的“山水乳泉漫流者为上”.凡此等等,都说明试茶水品,以“活”为贵. 3、水味要“甘”.如北宋重臣蔡襄《茶录》中认为: “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说: “味美者曰甘泉,气氛者曰香泉”. 明代罗廪在《茶解》中主张:“梅雨如膏,万物赖以滋养, 其味独甘, 梅后便不堪饮”.强调的宜茶水品在于“甘”,只有“甘”才能够出“味”. 4、水质需“清”.如唐代陆羽的《茶经·四之器》中所列的漉水囊,就是作为滤水用的,使煎茶之水清净.宋代“斗茶”,强调茶汤以“白”取胜,更是注重“山泉之清者”.明代熊明遇用石子“养水”,目的也在于滤上面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宜茶用水,以“清”为本. 5、水品应“轻”.如清代乾隆皇帝一生中,塞北江南,无所不至,在杭州品龙井茶,上峨眉尝蒙顶茶,赴武夷啜岩茶,他一生爱茶,是一位品泉评茶的行家.据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记载,乾隆每次出巡,常喜欢带一只精制银斗,“精量各地泉水”,精心称重,按水的比重从轻到重,排出优次,定北京玉泉山水为“天下第一泉”,作为宫廷御用水.以上诸家,对宜茶水品选择,都有一定道理,但不乏片面之词.而比较全面评述的,要数宋徽宗赵佶,他在《大观茶论》中提出:宜茶水品“以清轻甘洁为美”.清人梁章钜在《归田锁记》中指出,只有身入山中,方能真正品尝到“清香甘活”的泉水.在中国饮茶史上,曾有“得佳茗不易,觅美泉尤难”之说.多少爱茶人,为觅得一泓美泉,着实花费过一番功夫.
宜茶水品有哪些? 1、山泉水山泉水大多出自岩石重叠的山峦.山上植被繁茂,从山岩断层细流汇集而成的山泉,富含二氧化碳和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而经过砂石过滤的泉水,水质清净晶莹,含氯、铁等化合物极少,用这种泉水泡茶,能使茶的色香味形得到最大发挥.但也并非山泉水都可以用来沏茶,如硫磺矿泉水是不能沏茶的.另一方面,山泉水也不是随处可得,因此,对多数茶客而言,只能视条件和可能去选择宜茶水品了. 2、江、河、湖水它属地表水,含杂质较多,混浊度较高,一般说来,沏茶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远离人烟,又是植被生长繁茂之地,污染物较少,这样的江、河、湖水,仍不失为沏茶好水.如浙江桐庐的富春江水、淳安的千岛湖水、绍兴的鉴湖水就是例证.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 “其江水,取去人远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唐代白居易在诗中说:“蜀水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认为渭水煎茶很好.唐代李群玉曰: “吴瓯湘水绿花”,说湘水煎茶也不差.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更进一步说:“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浊者土色,澄之即净,香味自发”.言即使浊混的黄河水,只要经澄清处理,同样也能使茶汤香高味醇.这种情况,古代如此,现代也同样如此. 3、雪水和天落水古人称之为“天泉”,尤其是雪水,更为古人所推崇.唐代白居易的“扫雪煎香茗”,宋代辛弃疾的“细写茶经煮茶雪”,元代谢宗可的“夜扫寒英煮绿尘”,清代曹雪芹的“扫将新雪及时烹”,都是赞美用雪水沏茶的.至于雨水,一般说来,因时而异:秋雨,天高气爽,空中灰尘少,水味“清冽”,是雨水中上品;梅雨,天气沉闷,阴雨绵绵,水味“甘滑”,较为逊色;夏雨,雷雨阵阵,飞砂走石,水味“走样”,水质不净.但无论是雪水或雨水,只要空气不被污染,与江、河、湖水相比,总是相对洁净,是沏茶的好水.可惜,近代不少地区,特别是工业区,由于受到工业烟灰、气味的污染,使雪水和天落水也变了质,走了样. 4、井水井水属地下水,悬浮物含量少,透明度较高.但它又多为浅层地下水,特别是城市井水,易受周围环境污染,用来沏茶,有损茶味.所以,若能汲得活水井的水沏茶,同样也能泡得一杯好茶.唐代陆羽《茶经》中说的“井取汲多者”,明代陆树声《煎茶七类》中讲的“井取多汲者,汲多则水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明代焦竑的《玉堂丛语》,清代窦光鼐、朱筠的《日下归闻考》中都提到的京城文华殿东大庖井,水质清明,滋味甘洌,曾是明清两代皇宫的饮用水源.福建南安观音井,曾是宋代的斗茶用水,如今犹在. 5、自来水自来水它含有用来消毒的氯气等,在水管中滞留较久的,还含有较多的铁质.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超过万分之五时,会使茶汤呈褐色,而氯化物与茶中的多酚类作用,又会使茶汤表面形成一层“锈油”,喝起来有苦涩味.所以用自来水沏茶,最好用无污染的容器,先贮存一天,待氯气散发后再煮沸沏茶,或者采用净水器将水净化,这样就可成为较好的沏茶用水. 6、纯净水现代科学的进步,采用多层过滤和超滤、反渗透技术,可以将一般的饮用水变成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纯净水,并使水的酸碱度达到中性.用这种水泡茶,不仅因为净度好、透明度高,沏出的茶汤晶莹透澈,而且香气滋味纯正,无异杂味,鲜醇爽口.市面上纯净水品牌很多,大多数都宜泡茶.除纯净水外,还有质地优良的矿泉水也是较好的泡茶用水
说说景德镇茶具? 中国的陶瓷艺术,集中于景德镇.景德镇拥有优质制瓷原料——“高岭土”.景德镇真正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瓷业中心始于明代.永乐的“甜白瓷”、宣德的“祭红”、“淡黄釉”、成化的“青花斗彩”、嘉靖万历的“五彩”等,都是我国制瓷史上的空前杰作.气势宏伟的大龙缸和精巧无比的薄胎瓷的成功烧造,标志着当时制瓷技术进入了相当高超的水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茶具,无论是工艺、品种、质量、产量和技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雍正、乾隆的“珐琅彩”、“胭脂红”、“乌金釉”、“天蓝”、“霁蓝”、“茶叶末”、“三阳开泰”、“窑变花釉”等颜色釉的问世,极大丰富了陶瓷茶具的装饰,显示出景德镇瓷工对各种装饰技法及色料的运用已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嗣后的“珠山八友”将中国画运用于陶瓷装饰,独创“落地粉彩”、“水点桃花”等瓷绘技法,形成了一代画风,其余辉至今犹存.明清的饮茶风尚大异于前代,转为泡饮,因此对茶具的要求出现了很大的转变.明以后,茶具“兼贵于小”,茶碗、茶瓯之说极少再提,茶杯的记述增多,以达到和茶盏并重,进而出现“杯盏”的目的,为了便于观赏汤色,茶盏由尚黑变为尚白,流行一种短流、鼓腹、有盖有把手的茶壶.清代饮茶,还常用别具特色的盖碗.
说说我国的茶具发展史? 喝茶自然要用茶具,而且,从茶艺欣赏的角度来说,美的茶具比美的茶更为重要.茶具的产生和发展是和茶叶生产、饮茶习惯的发展和演变密切相关的.早期茶具多为陶制.陶器的出现距今已有一万二千年的历史.由于早期社会物质文明极其贫乏,因此茶具是一具多用的.直到魏晋以后,清谈之风渐盛,饮茶也被看作为高雅的精神享受和表达志向的手段,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茶具才从其它生活用具中独立出来.考古材料说明最早的专用茶具是盏托,如东晋时盏托两端微微向上翘,盘壁由斜直变成内弧,有的内底心下凹,有的有一凸起的圆形托圈,使盏“无所倾斜”,同时出现直口深腹假圈足盏.到南朝时,盏托已普遍使用.唐代,我国茶的生产进一步扩大,饮茶风尚也从南推广到北方.此时瓷业出现“南青北白”的局面,越窑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此时的茶碗器形较小,器身较浅,器壁成斜直形,适于饮茶.北方的茶碗,较厚重,口沿有一道凸起的卷唇,它与越窑茶碗“口唇不卷,底卷而浅”的风格有明显区别.越窑除了具备釉色,造型也优美精巧.我国茶具,直到陆羽《茶经》问世,才第一次有系统和完整的记述.《茶经》中讲述的这套茶具涉及陶、冶、竹、木、石、纸、漆各种质地共28件.陆羽对茶具的设计不仅讲究实用价值,式样古朴典雅,有情趣且有明显推行“茶道”的意图,给茶人以美的愉悦.史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而且,宋代的陶瓷工艺也进入黄金时代,最为著名的有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因此,宋代茶具也独具特色.在宋代,茶除供饮用外,更成为民间玩耍娱乐的工具之一.嗜茶者每相聚,斗试茶艺,称“斗茶”.因此,茶具也有了相应变化.斗茶者为显出茶色的鲜白,对黑釉盏特别喜爱,其中建窑出产的兔毫盏更被视为珍品.到元代,散茶逐渐取代团茶的地位.此时绿茶的制造只经适当揉捻,不用捣碎碾磨,保存了茶的色、香、味.及至明朝,叶茶全面发展,在蒸青绿茶基础上又发明了晒青绿茶及炒青绿茶.茶具亦因制茶、饮茶方法的改进而发展,出现了一种鼓腹、有管状流和把手或提梁的茶壶.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紫砂壶具应运而生,并一跃成为“茶具之首”.其原因大致因其造型古朴别致,经长年使用光泽如古玉,又能留得茶香,夏茶汤不易馊,冬茶汤不易凉.最令人爱不释手的是壶上的字画.最有名的是清嘉庆年间著名的金石家、书画家、清代八大家之一的陈曼生,把我国传统绘画、书法、金石篆刻等艺术相融合于茶具上,创制了“曼生十八式”,成为茶具史上的一段佳话.清代,我国六大茶类即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及黑茶都开始建立各自的地位.宜兴的紫砂壶、景德镇的五彩、珐琅彩及粉彩瓷茶具的烧制迅速发展,在造型及装饰技巧上,也达到了精妙的艺术境界.清代除沿用茶壶、茶杯外,常使用盖碗,茶具登堂入室,成为一种雅玩,其文化品味大大提高.这时茶具已和酒具彻底分开.直到今天,我国的茶具已是品种纷繁,琳琅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