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结合《桃花源记》全文,并认真阅读选文,说说孔子与陶渊明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原因何在.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9 07:21:56
结合《桃花源记》全文,并认真阅读选文,说说孔子与陶渊明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原因何在.
孔子讲究入世,而陶渊明则因出世而闻名 渊明具有“大济苍生”之才,性格不羁 旷达,不屑于做小官,更不屑于官场礼仪 而孔子则极其尊敬与他人,讲仁智礼义信,一心为国为民
原因:渊明性格不羁,随遇而安 孔子心怀天下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附文(便于理解): 中国古代哲学里,儒、道两家最盛,对后世影响也大.儒家是入世的哲学,
道家讲究出世,表现出的是绝然不同的两种世界观.而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上向来
不那么单纯,不爱做非此即彼的选择.这种天生般的包容性使中国人的人格构成
变得复杂有趣.就拿儒道两家来说,虽则迥异,却能够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
  比如,诸葛亮积极入世的态度是儒家的,他的军事、政治作为体现最多的也
是儒家思想.但这个人却喜欢标榜自己的道家风范,喜欢峨冠鹤裳,借东风时更
是身披道衣,跣足散发,一副道家打扮,手法也是道家那一套.这属于在儒家方
面成功后有意表现一些道家的出世态度,显得格调清奇,少些世俗,骨子里却是
儒家的东西;陶渊明又是一个特例,他同时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
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年轻时怀着“大济
苍生”的愿望,却没有诸葛亮那么幸运,辗转流离做了不少的小官吏,这哪里能
满足他的志向?所以十三年的仕途生涯仍以怀才不得志的心境弃官回家种豆了,
过起道家的生活来.陶渊明以儒家失败,而以道家名世.
  于丹说“儒家思想传承下来,使我们历史上又出现了很多内心富足的君子”,
以她最擅长的讲故事的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在方法上无所谓对错,但她举了一
个极其不恰当的例子.她拉出了陶渊明,给陶渊明戴了一顶儒家思想的传承者的
帽子,并封为“内心富足的君子”.
  但陶渊明是这样一个人吗?
  于丹推崇的是弃官后“躬耕自资”时陶渊明,我们就先看陶渊明的弃官.陶
渊明自以为具有“大济苍生”之才,却屡屡以小官加身,起郁闷心情可知,尤其
看到比自己才学能力小的人都有比自己官做得大的,心里自然很不平衡.他最后
的弃官,就是这种不平衡心理的一次爆发.当时的陶渊明正做着他根本看不上的
彭泽令的小官,偏偏上级来视察,属吏提醒他“当束带迎之”.他留了句“岂能
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就授印而去.
  从这一作为来看,这时候的陶渊明身上已经没有了儒家的影子.如果孔子处
理这件事情,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论语》记载,孔子“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
以貌”,见了当官的就会表现出庄重的表情以表示尊重;还记载孔子“式负版
者”,“式”通“轼”,这里是动词,就是做在车上手扶扶手正立以表示敬重.
对谁敬重呢?“负版者”,背着文书的人,不过是个一般的公务员罢了.孔子平
时遇见国家工作人员还要表示出敬重,更不要说上级来视察了,他肯定不用秘书
提醒就“束带迎之”去了.而陶渊明的表现恰恰是对儒家这一思想的放弃和颠覆.
  而“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这句话至少隐含着两种情绪.“乡里
小儿”的说法,显然是看不起这个来视察的官员,这与讲究等级观念的孔子大相
异趣;“五十斗米”,流露出对自己官职微小的不满.而孔子是不会在意官职大
小的,孔子说: “苟富且贵,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能够得到符合道义的
富贵,即便做个“执鞭之士”,我也是可以的.“执鞭之士”通常有两种说法,
一是下等的管理者,犹如今天的城管,一是赶车的人.而陶渊明追求的是大有作
为,根本看不上这些下等官吏的,还哪里有儒家的影子呢?
  陶渊明被后世推崇的是弃官后“性本爱丘山”式的境界,这时候的陶渊明内
心已经完成了从入世的儒家向出世的道家的彻底转变.孟浩然在《仲夏归汉南寄
京邑旧游》中写道:“赏读《高士传》,最佳陶征君”,后世推崇的是成为十足
的隐士的陶渊明.《论语》中记载了很多孔子遭遇隐士的故事,几乎所有隐士都
对孔子持否定甚至讽刺的态度.
  《论语·微子篇第十八》:“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
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
言.趋而辟(避)之,不得与之言.”这位隐士从孔子车子旁边经过的时候高声
唱起来:“凤鸟啊,凤鸟!为何德性如此衰颓?你过去做过的事不能改变,将来
的事你还来得及改正啊.算了吧,算了吧,如今从政者都是岌岌可危啊!”这个
隐士讽刺孔子不识时务,并且有所劝慰.孔子想下车聊几句,人家疾步走开,理
都不理了;这一篇里还记载孔子让子路向长沮、桀溺打听津口所在,长沮讽刺说:
“孔先生连‘大道’都知道,应该很清楚小小的码头在哪里吧!”桀溺也不正经
回答,还劝子路别跟孔子这样的人瞎混;而还有一位隐士则直接讽刺孔子“四肢
不勤、五谷不分”.
  可见这些与陶渊明志趣相投的隐士们对孔子本人和他的学说的态度,而孔子
则对这些人很尊重,甚至也表露过隐居的心思,但他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
也!”意思是“假若天下有道,我孔丘怎么会费心来改变它!”这正是儒家的社
会使命感.孔子理解隐士,但隐士很不认可孔子,这是历史事实.如果孔子遇见
陶渊明,估计还不会得到什么好脸色.拿道家人物来证明儒家思想,如果不是于
丹不了解陶渊明,那就是不了解孔子.而于丹生硬地把陶渊明拉来,本意是想让
陶渊明对孔子表示声援的,没想到陶渊明却狠狠地打了孔子一记响亮的耳光.
  尽管孔子和陶渊明在人生哲学观点和实践上大不相同,但两个人却是难兄难
弟,有着相似的悲剧命运.前半生,陶渊明和孔子一样追求实现个人理想的机会,
但都以失败、失望乃至绝望而告终;后半生,孔子则回到鲁国做学问教学生,还
在鲁国“中央顾问委员会”挂了个虚职,实际上已经远离政治,也算是一种隐居
的方式吧.所不同的是陶渊明选择的隐居田园,而孔子则是“大隐隐于市”.
  或许是于丹看到了这一点,才为《论语》选择了陶渊明这个极其不恰当甚至
具有副作用的代言人.更为莫名其妙的是,于丹牵手陶渊明,竟然是用他来解说
“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陶渊明后半生的生计都成问题,贫则贫矣,何乐之
有?陶渊明最终还是在贫困的煎熬及郁郁不得志中忧愤而死;富未曾富过,如果
当小官吏时算做“富”,那他拂袖而去的做派也谈不上“好礼”.于丹所谓的
“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陶渊明是一点也搭不上茬儿的.或许“我
们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内心富足的君子”.但即便让孔子来验证,东晋大诗人陶渊
明肯定也不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