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7 06:41:1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教学目标模糊、虚化,教学效率不高.
解决策略:
1、要把对《课标》的研读作为校本教研教师业务学习长抓不懈的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将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2、综观课标学段目标,把握好学段教学重点,明确各学段的阶段目标,才能把握好阶段训练重点,避免盲目教学.
3、统筹考虑教材编排体系,把握单元训练重点.每一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要把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情感方法、习惯态度等融为一体,进行整合训练,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研读课文,了解学生,把握每课教学目标.根据课文特点和学段目标要求准确确定教学目标.目标既定,课堂教学所有的学习活动都要为实现达成教学目标服务,教学的重点要深究精练浓墨重彩,与目标关系不大的则可捎带而过轻描淡写.
在教学中把握住了学段重点、单元重点及每课教学重点就能做到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对重点处不惜时间精力进行训练,做到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备课设计教学时,教师对文本细读感悟不深入不透彻,对文本蕴涵的情感体会肤浅冷漠,不能准确提炼设计语文基础知识、语文能力训练的内容,导致教学质量的低下.往往既没有学生情感熏陶感染升华的心灵感动也没有扎实的语文知识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解决策略:
1、教师备课要克服照搬照抄现成教案设计,过分依赖教师教学用书的弊端,要树立“细读文本才是最好的备课”的思想,通过细读体味文本情感,通过细读品味语言.
2、阅读教学中精读感悟是最重要的环节,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运用积累都在这一环节体现,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也是贯穿其中,而抓哪些词句进行品析感悟,品析感悟出什么只有细读才能明确;“读什么、怎样读、读到什么程度”等等,教师在细读文本中都要明确这些读的目标和定位,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3、在细读文本中把握教学重点,设计有价值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引领学生展开有效阅读.
三、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导致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得不到发展.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读书时间不充分,学生参与学习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不高、学生参与学习的面不够宽等.
解决策略:
1、进一步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要致力于“学”服务于“学”.教学中要还文本于学生,还读书权于学生,还读书时间和空间于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享受读书快乐.多读是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整体形成和谐提升的最有效途径和手段.
2、学习方式的灵活变化影响着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与提高.低年段适合于朗读表演式、情境体验式等,随着年级的逐步升高,要培养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根据教材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探究”式阅读、“推想”式阅读、质疑式阅读、辩论式阅读、读写结合式等等.
3、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关键.要和学生平等对话,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张扬自己的各性,让学生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所有孩子都有兴趣参与学习中,都有表达展示的机会.
四、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关系处理不够得当.
解决策略:
1、把握语文教学的根本和实质,语文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
2、克服重人文轻工具的做法,既要关注对人文内涵和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更要抓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等基础知识的夯实,在借鉴文本语言,掌握组织语言的方法,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习文本表达方式写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
五、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处理不够得当,教学反馈和评价能力不强.
1、教师在备课进行教学预设不但要深入研读教材,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情,用学生的眼光去思考,用严谨的预设和扎实丰富的知识积淀对生成的“意外”巧妙做出应变.
2、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要有示范作用、导向作用,有针对性、有启发性.能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更要引领学生学习的正确方向.
六、教师的语文底蕴和积淀不够丰厚,语文教学的基本功和教学技能不扎实.
解决策略:
1、教师要加强学习,加强读书,和学生一起读书,增强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一个语文素养高的教师本身就是最鲜活的语文教材,是对学生最直接的学语文用语文的示范.
2、教师要积累背诵名篇佳句,首先熟读教材,特别是要背诵教材中的好篇章、好片段,和学生一起积累,既对学生言传身教,也加强自身对教材的熟悉掌握,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习作等的指导就有了源头活水.
3、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特别是朗读能力急需提高,要发挥教师示范朗读的作用,提高教师习作指导的能力,教师要勤于动笔,坚持写下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