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帮写一篇作文.“在兰亭谈生死”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30 20:18:19
帮写一篇作文.“在兰亭谈生死”
要通过景物描写喻示哲理·高中生水平,
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的一篇传世名作.在这篇文章中,王羲之借兰亭集会的盛况委婉地提出了一个始终困扰着我们的问题——人总是要死的,总是要归于无的,而人只能在生与死之间徘徊.
是的,对于生命,我们只能感叹它的短暂,只能感叹世事无常,没有人可以改变它,因为这是自然的规律.或许有一天科学可以使我们超越生死,但我相信自然的法则应该不是那么容易就会改变的.我认为,永生并不一定比死快乐,死只是人生的另一段历程,一个没有死亡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而且,当一个人活着已经没有意义了,那还不如去死,去沉睡.一切的自然规律都是为了达到一种平衡,生与死同样也是.生与死是为了达到人口的平衡,善与恶的平衡,青春与衰老的平衡,还有很多很多的平衡.
因此,死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但人往往都不愿意接受死亡.古代就有很多帝王为了长生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炼丹药,最后不过是白忙活了一场,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这个道理.“死生亦大矣.”这话说得太棒了.诞生是对生命的礼赞,死亡也是对生命的歌颂.我们静静地来,悄悄地去,平静地过完我们的一生.这不得不让我想到老子,他骑着青牛来,留下五千言,又骑着青牛离去,没有人再见过他,只留下那让人永远也参悟不透的五千言.有人说,老子不是说不应表现自己吗,那为何又留下五千言呢?我认为,这正是老子的高明之处,无为并不等于不为.如果真的什么也没留下就死去了,那才叫碌碌无为,而且也浪费了一身的才学.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才学流传下去,这才是最高明的.总有人说老子那套是消极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无为而治只是顺应了自然的规律,可以说它不偏向任何一种极端.
其实,王羲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东晋黑暗混乱的社会现实没有让他施展自己政治才能的舞台,他却超然豁达,寄情山水,吟诗作赋,苦练书法,终成令人思慕的一代“书圣”.西汉时的张良也正是因为急流勇退才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而韩信却不知道这个道理,最终只能身首异处.
顺应自然的规律,高兴了就笑,伤心了就哭,成功了也不得意忘形,失败了不垂头丧气,等到该表现的时候就把自己的一切都表现出来.随缘顺道,抱朴守真,这便是我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