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跪求5段有关山水的文言文及翻译 200到250字左右即可!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31 19:19:34
跪求5段有关山水的文言文及翻译 200到250字左右即可!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lè).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就)听到了水流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那样清脆悦耳),我心里感到很高兴.(于是)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看见(有的翻译为出现 见:通“现”出现)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潭用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形成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石头(各种不同的形状).(岸上)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迅速.好像在同游人逗乐.向水潭的西南望去,(那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9],
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
溪流的岸势(两岸的样子)像狗牙一样相互交错着,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寂静冷落没有旁人,(那幽深悲凉的气氛(这样的环境)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的环境里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我)记下小潭这里的景象便离开了.
《醉翁亭记》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chú)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者胜,觥(gōng)筹(chóu)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在它西南的各个山峰中,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远望去树木茂盛、(景色)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在山中行走六七里,渐渐听见潺潺的流水声,远远望去(看见)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就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靠近在泉水边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亭子取名字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们来这里饮酒,稍微饮上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席间最大的,所以给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的景色.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至于太阳出来时,树林间的雾气就消散,烟云聚拢,山谷洞穴就显得昏暗了;(或)阴暗(或)明亮交替变化的景象,是山中早晚的景色.(到了春天)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到了夏天)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浓郁的绿荫,(到了秋天)秋风高爽霜色洁白,(到了冬天)溪水滴落山石显露的景色,就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前往(山里),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致不同,因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出游.靠近溪边来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清洌而酒色香醇,野味野菜,交错地在面前摆放,这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玩投壶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大声喧哗的是宾客们欢乐的样子.(有一个)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人),(那个就是)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夕阳挂在山上,人和影子散乱一地,太守回家而其他宾客跟从.树林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鸣叫,这时游人离去而禽鸟却在欢乐.但是禽鸟懂得山林的快乐,却不懂得人的快乐;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一同游玩很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客们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郡的欧阳修啊.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翻译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 水都流入济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中溪).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去.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黄岘xiàn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峰).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天边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就是)东海.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照不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