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台风是怎么形成的?需要什么条件?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4 18:54:39
台风是怎么形成的?需要什么条件?
请给我一个准确的答案 最好是有视频讲解的答案 请讲解的细腻一点
台风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最主要有3个.一是需要较高的海水温度,因为台风只生成在水温26 27℃以上的广阔洋面上.二是要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即地球自转产生的改变风向的力(北半球向右).地转偏向力随地理纬度的降低而减小,在赤道地区为零.这就是纬度低于5°海洋上没有台风生成的原因.三是要有一个原始涡旋,这样在台风形成初期不致因四周气流直接流入低涡中心,使之迅速填塞而消失.还有,在台风生成区高低空风向风速差别要小,这就是20°纬度以上不易生成台风的主要原因.参考资料:1.台风和飓风是一回事吗?是的.台风是诞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大气涡旋.它有许多地方名称,例如,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的称台风;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以及东北太平洋上称飓风;在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称热带风暴;澳大利亚称热带气旋,等.此外还有更地域性的名称,如菲律宾称碧瑶风等.有趣的是,我国清代以前也称飓风,因为“飓风者,具四方之风也”,即台风过境时,风向会从北、西、南、东旋转一圈.也有说,“一曰惧风,言恐惧也”.还有人说,因为我国广东台风最多,“台风”是从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的.2.台风是怎样命名的?20世纪以前,台风命名是比较随意的.1953年美国开始固定用女性名字命名台风.可是因为台风是一种巨大灾害,不断遭到妇女运动的反对,终于在1979年达成用一男一女名字交替命名.事先拟好4列88个,用完后轮流使用.卡特里娜就是其中一个.2000年元旦起,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统一在台风编号后面再加上台风名字.台风名字是由该地区14个国家(地区)共同提供的(大多是美好事物),每个国家(地区)提供10个,共140个,编成10组.第一组用完后用第二组.因为每年台风不过20个左右,因此一年中不会发生重复.台风命名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因各国台风编号不一致而造成混乱.如果台风造成了特别巨大的灾害,可以停用该名字(例如云娜台风),另选新名.3.台风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最主要有3个.一是需要较高的海水温度,因为台风只生成在水温26 27℃以上的广阔洋面上.二是要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即地球自转产生的改变风向的力(北半球向右).地转偏向力随地理纬度的降低而减小,在赤道地区为零.这就是纬度低于5°海洋上没有台风生成的原因.三是要有一个原始涡旋,这样在台风形成初期不致因四周气流直接流入低涡中心,使之迅速填塞而消失.还有,在台风生成区高低空风向风速差别要小,这就是20°纬度以上不易生成台风的主要原因.4.什么是台风眼?台风是个结构十分特殊的天气系统,其中最特殊的是它有个台风眼.台风眼位于台风的中心,直径一般10 50公里,多数为圆形.眼区中气流下沉,所以常天气晴好,风速很小.但台风眼的四壁是高耸的云墙(台风眼壁),一般厚几十公里界中的一.5.一次台风从生成到消亡要经历哪些阶段?台风从生成到消亡一般经过3个阶段.第一个是生成阶段(大多数台风消失在这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成熟阶段,一般有一个完整的寿命一般2 7天,平均约124小时.6.台风是如何消亡的?台风消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登陆后因切断了海水潜热能源供应,加上陆地摩擦力大,大量消耗了台风的动能.另一种是台风北上到达较高纬度时后部进入了冷空气,热带气旋变成温带气旋而消亡.7.世界上哪些区域哪些国家台风最多?全球热带海洋上热带风暴)1178个,平均每年28个(20 40个).登陆我国的台风42年中共有297个,平均每年7.1个(3 12个),居世界各国之首.8.台风强度是如何确定的?台风强度是以台风中心最大风力来确定的,共分为四级,即中心最大风力6 7级、8 9级、10 11级、大于等于12级时,分别称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有报道说,今年9月11日登陆浙江台州的卡努台风最大风力达17级.这是因为日常发布风力预报时,凡32.7米/秒以上都称为12级了.9.我们如何监测台风?自从60年代气象卫星雷达.根据它发出的无线电脉冲被台风云雨滴反射回来的强度可以测量台风(云雨)的强度.多普勒雷达还能探测台风中的风场.雷达的探测距离可以达到400公里.我国沿海已建成从南到北的雷达台风警戒网.此外,陆地,海岛,船舶和浮标等常规地(海)面气象站网可以提供气压,风速,温度等许10.气象台在什么时候发出台风消息、警报和紧急警报?当远海出现台风,但预计在48小时内一般还不会影响气象台责任区时,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发布台风消息,报道编号台风的有关情况.预计未来48小时和24小时内将影响或登陆气象台预报责任区(出现8级大风或暴雨)时,气象台就会分别发布台风警报和紧急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