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化学 > 作业

(2010•南海区模拟)“嫦娥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化学作业 时间:2024/06/12 00:58:17
(2010•南海区模拟)“嫦娥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过氧化钠还能与盐酸、水等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氧气)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
制取CO2的装置,应从下列图1、图2、图3中选择______.

(2)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______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3)设计A、B装置的目的是净化导入的纯净且干燥的CO2.其中,①A装置的具体功能是______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B装置的具体功能是______,其瓶内液体应是______;
(4)为了确定CO2跟Na2O2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最后还要采用的验证实验操作是______.
(5)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______.
(6)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一般考虑是固体与液体,还是固体与固体反应,需不需要加热等条件.二氧化碳的制取是用的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图2
(2)只要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就严密.故答案为: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
(3)因为制二氧化碳用的是稀盐酸,而盐酸容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因此需要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而设计了A、B装置.故答案为:①除去氯化氢气体的;HCl+NaHCO3=NaCl+H2O+CO2↑②吸水干燥作用;浓硫酸
(4)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即可.故答案为: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处,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5)C装置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了二氧化碳有剩余.故答案为:C装置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6)水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H2O+2Na2O2=O2↑+4NaOH
(2010•南海区模拟)“嫦娥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 (2008•淮北模拟)“嫦娥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 “嫦娥一号”奔月成功 “嫦娥一号”奔月成功,实现了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关于我国航天事业 (2014•南海区二模)2012年“神九”的成功发射与安全返回,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飞跃.“神九”飞船上载有活性炭材料的 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 (2008•德庆县二模)新闻资料:“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是我国迈出地球的第一步,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大里程碑.新短短 新闻资料: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迈出地球的第一步,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大里程碑. 嫦娥2号”探月卫星于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9时成功发射,这是继“嫦娥一号”后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嫦娥二 金属过氧化物常作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2011•宜兴市模拟)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新闻资料:“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是我国迈出地球的第一步,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大里程碑.新中国短短50多年就走完了工业 新闻资料: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迈出地球的第一步,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