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为什么说细节决定成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30 14:38:55
为什么说细节决定成败?
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展开决战.此役将决定锁定英国王位新的得主.战前,马夫为国王备马掌钉.铁匠因近日来一直忙于为国王军队的军马掌钉,铁片已用尽.请求去找.马夫不耐烦地催促道:“国王要打头阵,等不及了!”铁匠只好将一根铁条截为四份加工成马掌.当钉完第三个马掌时,铁匠又发现钉子不够了.请求去找钉子.马夫道:“上帝,我已经听见军号了,我等不及了.”铁匠说:“缺少一根钉,也会不牢固的.”“那就将就吧,不然,国王会降罪于我的.”结果,国王战马的第四个马掌就少了颗钉子.
  战斗开始,国王率军冲锋陷阵.战斗中,意外的不幸发生了,他的坐骑因突然掉了一只马掌而“马失前蹄”,国王栽倒在地,惊恐的战马脱缰而去.国王的不幸使士兵士气大衰,纷纷调头逃窜,溃不成军.伯爵的军队围住了国王.绝望中,国王挥剑长叹:“上帝,我的国家就毁在了这匹马上!”
  战后,民间传出一首歌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毁了一个王朝.
  故事告诉我们:小事也会影响历史.一些看似细节的东西不容忽视,有时细节也能决定事情的成败.重视研究蝴蝶效应,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许多细节对企业的生死存亡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曾名噪一时的三株集团的覆灭,就是功亏一篑的典例.
  细节决定成败 苏轼“以诗识人”
  苏轼的贤内助王弗极会“幕后识人”,苏东坡和客人谈话之时,王弗立于幕后,往往听得数言,就能断定客人是否值得交往,是哪类人,而且准确率相当高,可谓是闻言识人的典范.
  比起夫人来,为人旷达的苏轼待人接物显然粗疏得多,但是他也擅长识人.今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譬如苏轼,他就很会从细节看一个人的品质.
  这里姑举几例.
  谢景温原来和苏轼关系不错,有一次两人在郊外行走,一只受伤的小鸟从树上掉下来,谢景温抬腿就把这只小鸟踢到一旁.他这个看似漫不经心的动作,让苏轼心凉半截:这一定是个轻贱生命、损人利己之徒,不可深交.谢景温的妹妹是王安石的弟媳,所以深得王安石的重用,王安石提拔他任侍御史知杂事一职,他见王安石与苏轼不和,为讨好王安石,便加害苏轼,诬陷苏轼运售私盐,企图将苏轼治罪.
  还有一位叫章敦的,早年和苏轼过从甚密,无话不谈.宋人笔记《高斋漫录》中记载了两人相交的一则轶事,很能说明苏轼由细节看透章敦的智慧.
  苏轼
  任凤翔府节度判官,章敦任商州令的时候,两人在山中游玩,游到仙游潭的时候,前面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根独木桥相通,独木桥下深渊万丈,章敦提出让苏轼过桥,在绝壁上留下墨迹,苏轼不敢.章敦神色平静地轻松走过,用绳子系在树上,以玩杂技般的高难度手法在陡峭的石壁上写了“苏轼章某来此”几个字,苏轼不由抚着他的背长叹:“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章敦大笑.苏轼认为,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也不会珍惜别人的生命.就是这位章敦,后来当上宰相,大权在握,整治政敌毫不手软,他甚至提出掘开司马光的坟墓,暴骨鞭尸.他因与苏轼政见不合,对苏轼也大下辣手,把苏轼贬到偏远的惠州,苏轼在惠州以苦为乐,写诗曰:“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诗传到京城,章敦睡不着觉了,他嫌苏轼在逆境中也能这么逍遥,就再贬他到更偏远的儋州(今属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岛是仅比满门抄斩罪减一等的事,由此可见章敦之狠.《宋史》以章敦入《奸臣传》,可见其为人所不齿.
  这是两个反面的例子,当然,苏轼也有识得好人的一面.比如1085年苏轼在登州做官的时候,有一个主簿每次来报告事情都特别啰嗦,苏轼厌烦.有一次,主簿
  又来长篇大论地禀报,苏轼嫌烦,就敷衍他道:“晚上来吧.”到了晚上主簿单独来了,苏轼勉强出来见他,苏轼正看杜甫的诗,就故意问道:“‘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这‘白鸟’指什么?是指鸥鹭一类的鸟儿吗?”主簿马上答道:“白鸟,并非指鸥鹭,而是指蚊蚋之类的虫儿.以此暗喻吸人血的赃官,如今世界,君子太少小人太多啊!”苏轼本来是想用“白鸟”来嘲讽主簿说话像蚊蚋那样嗡嗡不止,让人烦厌,哪知主簿不但很有学问而且心地正直,从此对他另眼相看,特别厚待他.
  从这则“以诗识人”的小事,也看出苏轼知错就改的品性.苏轼以细节识人,大都无误,是和他自身的言正身端分不开的.
  一、忽视细节——导致失败
  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临近黄河岸边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一天,有个老农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那么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田了.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始而渗透,继而喷射,终于冲决长堤,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田野.这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的来历.
  2、亡于铁钉的帝国
  国王查理三世和公爵准备拼死一战,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进行战斗的当天早上,查理派一个马夫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
  “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
  “你得等等,”铁匠回答,“我前几天给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我得找点儿铁片来.”
  “我等不及了.”马夫不耐烦地叫道.
  铁匠埋头干活,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钉了三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掌了.铁匠本准备砸钉子将最后一个马掌钉好的,但在马夫的催促下,只好将马掌挂在蹄子下.
  两军交锋了,查理国王就在军队的阵中,他冲锋陷阵,指挥士兵迎战敌人.远远地,他看见在战场另一头自己的几个士兵退却了.如果别人看见他们这样,也会后退的,所以查理快速冲向那个缺口,召唤士兵调头战斗.他还没走到一半,那只挂着的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查理也被掀在地上.国王还没有抓住缰绳,惊恐的畜生就跳起来逃走了.查理环顾四周,他的士兵纷纷转身撤退,公爵的军队包围了上来.
  他在空中挥舞宝剑,“马!”他喊道,“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
  英国国王理查二世与里奇伯爵准备决一死战,决定谁来统治英国.决战当天,理查派马夫去准备战马,马夫让铁匠给国王的战马打掌.铁匠说:“我早几天给军队的战马全部打了马掌,马掌和钉子都用光了,要重新打.”马夫不耐烦地说:“我等不及了,你有什么就用什么吧!”于是,铁匠找来4个旧马掌和一些钉子.可最后一只马掌只打了两枚钉子,马夫又等不及了,认为两枚钉子应该能够挂住马掌,就牵走了马.结果在战场上,理查的马掉了一只马掌,战马失足把理查掀翻在地.理查被里奇伯爵活捉,他的王国也随之崩溃.后来,人们评价说:细节决定成败,帝国亡于铁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