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如何认识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发展困境?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8 12:04:24
如何认识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发展困境?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农民工群体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富士康半年来连续发生员工坠楼事件更加暴露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社会因素、企业因素及个人因素是导致这些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报道,去年全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29亿人,其中年龄在16岁至30岁的占61.6%,总数高达1.41亿.可以说,目前中国有这样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在支持着经济的发展,然而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富士康连发13起员工坠楼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笔者结合这一事件,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被学术界认为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春光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就是进城从事非农产业的80后、90后青年农民.他们既不完全属于城市,也不完全属于农村,而是处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具有双重身份的边缘人.这在中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中显得有点特殊,而“新生代”这个词则被用来区别于他们的父辈——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涌进城市的第一代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的根还结结实实地扎在农村,他们没有更多的奢求,他们很清楚自己不属于城市,最大的梦想往往就是赚些钱回家盖房子,让家人过更好的日子.
  而新生代农民工有的就出生在城市,他们的根已经不在农村,有的从小在农村受过一定的教育,相当一部分是高中毕业,他们对农村的背离更加决绝,对城市则更加渴望.但是现实却像一堵墙挡在他们面前——他们并不属于城市.户籍、就业、福利和保障,还有别人看待他们的眼光,这给他们贴上了一个无形的标签:农民工——当了工人的农民,但依然是个农民.这就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显著特点.
  今年4月份,广州市总工会联合《广州日报》在全市范围抽样进行的新生代农民工状况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较高,渴望融入城市,重视社会保障,维权意识更强.
  二、目前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困境
  (一)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社会环境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双重身份,使得这些农民工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是游走在农村和城市之间.
  就农村而言,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乡土中国所赖以存在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考上大学的,花光了父辈们辛苦一辈子的积蓄,也不一定能在城市找到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于是上学之初就把户口留在了家里,最起码还有一份田地;考不上大学的,更无法如祖辈般务农,只有沿着父辈的打工路,继续前行.他们都明白,农村没有社会保障,靠农业不足以过上富足的日子,甚至都无力养家;农产品不值钱,农民唯一的财产——土地不能交易,有的土地升值了被征收,使得这部分人成了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唯一的资本就是劳动力.另一方面,随着土地承包责任制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已不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使得农村富余了大量的劳动力.只有把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去,才能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
  就城市而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尤其是沿海开放城市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些农民工进城刚好解决了不少企业的用工问题.但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也给没有准备好接纳条件的城市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诸如住房、社会保障、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由于中国实行二元制的户籍制度,使得这些农民工替城市的美好拼命,却无法享受城市的基本福利,他们只是稍稍蹭了点城市的公共设施.
  (二)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企业环境
  中国被称为世界的加工厂,这个地位是在全球化格局下形成的.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出口企业为中国赢得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而出口企业的产品优势就在于这些企业既有低福利的优势,又有低工资的优势,于是在全球化竞争中以制造业独占鳌头.
  在这些制造企业的内部,一般实行罗泰制的管理模式.富士康就是其中之一.富士康硬设备以及对员工待遇不错,但是制度和管理有缺失.例如员工上班不能说话;厂房除单调机器声之外,没有其他;由于工时长,还要加班,工人回到宿舍时,室友不是加班,就是正在睡觉,因此很少交谈.长久下来,富士康员工感觉与社会隔离,非常苦闷.此外,农村青年来到城市,不受尊重,适应不良,也加重他们的苦闷.换句话说,新生代农民工不仅仅需要的是企业提供的符合标准的硬环境,更需要以人为本的软环境,而这恰恰是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企业的缺失.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素质教育缺失
  军事化管理、碎片化生存成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写照.对于这些员工来说,自他们走出家门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像其父母被那样想过再回家做农民,就此而言,他们是踏上了一条进城打工的不归之路.当看不到打工通向城市安家生活的可能性的时候,打工的意义轰然倒塌,前进之路已经堵死,后退之路早已关闭,身陷这种处境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认同方面出现了严重危机.一些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的新生代农民工就选择了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些上世纪90年代前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没有像其父辈一样完全经历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也没有经历过像现代海军陆战队一样的磨练,一旦现实生活与自己的梦想有偏差,心理素质就表现出了较弱的一面.
  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的,并且只有一次,所以每一个来到世界上的人都要好好活着,珍惜生命.古人讲得好:人最大的不孝就是先于父母而去.纵观这些用极端方式结束生命的新生代农民工短暂人生,他们所受的教育与其所尽的孝道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我认为,在现代的教育体制下,分数成了学生唯一追求的目标,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有很大的缺失,这也是造成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素质较差的原因.
  三、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生存问题的途径
  (一)政府应切实履行其社会职能,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阀”.而大多数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为借口,以平均低于第三世界的工资水平来支付他们的劳动报酬,使他们无法在城市中安家生活,漂泊徘徊于城市与农村之间,过着无根无助、家庭分离、父母无人照顾、孩子缺少关爱的没有尊严的生活.在这方面,政府的社会职能缺失.我认为,政府应该切实履行其社会服务职能,关爱这些农民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譬如提供大量的廉租房、为农民工解决养老、工伤、医疗等保险,为其子女提供和城市居民子女一样平等的教育机会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消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为农民工融入、扎根城市创造条件,让他们成为真正的“社区公民”,分享他们亲手创造的经济发展成果.
  (二)企业应切实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到资本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制约,中国选择了廉价劳动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那么,在GDP已经居于世界前几位的今天,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发展模式,转向内需导向型经济.与之相适应的是,企业除了注重硬环境的建设外,更要注重软环境的建设.即要改善管理方法,照顾员工的精神需求,切实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素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些励志语言应该伴随着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在教育方面,教育机构不仅要重视课本上知识的教育,还要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现代科技的学习教育,还要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社会学也是一门大学问,员工自己也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耐受力、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压力下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