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求龙应台《百年思索》读后感65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30 07:23:43
求龙应台《百年思索》读后感650字,
百年思索读后感1.
花了三四天的时间,终于看完了龙应台的《百年思索》.喜欢她的作品,当初还送给朋友一本她的野火集.
初读她的作品是《目送》,写亲情,叙友情,语言温柔婉转,透露出无限的浓浓思情,又恰似“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文笔细腻,展现出女作家的优势.
从今次接触到的书中,发现这时她的写作境界已转往深沉,潺潺叙述中夹杂着细致的描写与生动的对话,更有自己心灵深处的思考.旅遍欧洲,她细心地观察,体会欧洲的文化,历史,现状.在敬佩欧洲举国上下庆祝文化名人冥诞时,或怜惜巴勒斯坦动荡地区生活着的贫困大众时,或惊讶于德国法庭上被告与法官,检察官平起平坐,拥有正当的公民权时,她都会设身处地地反思我们与别人的差距,通过她的视角,读者也开始了百年思索,她如一位引领者,带你走进近代化的这百年历史.
其实龙更适合去当一名驻欧的资深记者,写文化,历史专题,更可以做人物专访,用敏锐的视角,亲和的沟通力,丰富的文化背景,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当然,也可以去当一名政客,作家写出的作品可以影响读者,但只会有一小部分真正深受感染.如果成为一名政客,才可以将个人思想和立场付诸实践,后者才可以使得小老百姓受惠.但人毕竟不是完美的,当好一个知名的作家已经不容易了.
再问: 字数不够。还有其他的吗?还是十分感谢
再答: 花了三四天的时间,终于看完了龙应台的《百年思索》。喜欢她的作品,当初还送给朋友一本她的野火集。
初读她的作品是《目送》,写亲情,叙友情,语言温柔婉转,透露出无限的浓浓思情,又恰似“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文笔细腻,展现出女作家的优势。
从今次接触到的书中,发现这时她的写作境界已转往深沉,潺潺叙述中夹杂着细致的描写与生动的对话,更有自己心灵深处的思考。旅遍欧洲,她细心地观察,体会欧洲的文化,历史,现状。在敬佩欧洲举国上下庆祝文化名人冥诞时,或怜惜巴勒斯坦动荡地区生活着的贫困大众时,或惊讶于德国法庭上被告与法官,检察官平起平坐,拥有正当的公民权时,她都会设身处地地反思我们与别人的差距,通过她的视角,读者也开始了百年思索,她如一位引领者,带你走进近代化的这百年历史。
其实龙更适合去当一名驻欧的资深记者,写文化,历史专题,更可以做人物专访,用敏锐的视角,亲和的沟通力,丰富的文化背景,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当然,也可以去当一名政客,作家写出的作品可以影响读者,但只会有一小部分真正深受感染。如果成为一名政客,才可以将个人思想和立场付诸实践,后者才可以使得小老百姓受惠。但人毕竟不是完美的,当好一个知名的作家已经不容易了。
继续追读龙的作品......
再答: 书百卷雅俗共赏,物百类分门别类,事百件云遮雾绕,随着社会的进化,已经很难正面看到一些事情了。大家为了安全,都像植物一样把自己伪装了,直抒胸臆的愤慨类作品,弦断又有谁听呢?
《百年思索》是龙应台1999年在台大的演讲,通篇没有一处直观。一遍粗看,毫无味道;两遍通读,依然没有发现;但是,静心回味,便好像数字和数轴一样,文章的每一个文字,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点。下面就是从中理解到的内容。
从文学到描写的选择
我们知道,写作分为五个描写方法,环境、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最直接的是心理描写,就好像学会读心术一样,对方的内心活动非常清楚透彻,有素材可以写,没有素材可以想象,只要合理和逻辑,都是可以写出来的。接下来就是动作描写,这是粗略观察的一种表现,一般的我们只要有素材,或通过观察,也可以描绘。以上两种方法,可以使我们的文章达到合格水平。
上面说过,好的文章都通过倒映点来反映事实生活的真理(在《半年思索》中就是通过湖面看白杨树的倒影),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些语言描写(限于不直接讲道理,通过雨气语调反映问题)来让读者分析逻辑,写出这类作文,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作品,深入发现深入体验,把自己当做文章中的某个个体来发掘可以写的东西。 另外,更隐晦的描写方式就是环境描写和神态描写,通过反衬(衬托、烘托)和细节性的观察,达到叙述事理,渲染氛围的效果。
可见,“白杨树的湖中倒影”可以告诉我们写作中各种描写的协调比例(可以稍微变化创造自己的风格)。
通过观察和提问解决问题
在哲学方面,作者使用了树篱迷宫的比喻,通过观察星空来达到确定自己位置和走出迷宫的目的。但是我认为,并不是每时每刻天上都有星空在指引,但是每时每刻身边都有同伴的陪伴。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观察,更主要通过提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篱迷宫的出路)。而且我们在不知道办法的情况下,不要因为被提问者的条件而埋下这个困惑,有可能因此而两面为难。
历史等于知识
文章中的邻居,看不见沙漠玫瑰复发朝气的历史,于是他无知地认为这是一团地衣。也就是所谓的“不知道”,没有谁能够明确知晓未来,所以事件全部是历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是不了解历史,所有的知识都在历史中产生。
世间万物善变,而万变不离其宗,知晓文学、哲学、历史,就是懂得表达、获取和理解,这样为什么还恐知音少?
再答: 可以了吗
再问: 嗯嗯, 谢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