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关于弟子规的辩论赛...正方,反方的资料都要 对于当代学生,是好是坏.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8 23:46:33
关于弟子规的辩论赛...正方,反方的资料都要 对于当代学生,是好是坏.
辩论赛要用...急...
反方:
  我们知道,《弟子规》、《三字经》等众多儒家经典,虽然它们凝聚了历史古人们的道德理性、涵盖了悠久历史文化内涵,但毕竟它们受到了时代的限制,更包含着许多封建道德礼教内容的宣扬.
  如果要用这些所谓的国学经典去加重孩子们的负担,让他们也象古人那样去死记硬背《四书》、《五经》,这种死搬硬套的僵硬诵读方式只会害了孩子而让他们成为白痴,是不可取也没有必要的.
  是为统治阶级培养驯服的人才,是一种变相的愚民方略.
  传统丧葬礼仪中包含着大量封建迷信思想,容易造成精神污染.传统丧葬礼仪重视大操大办,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
  这种思想给后世的直接影响便是读书人常常自谦过头,有时这种谦虚甚至掩盖自己的无知.
  1、宗法性因素的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庭和家庭成员关系的协调,这自有它的长处.但是,中国古代的家庭,始终保持以父权为中心,以长子继承权为中轴的宗法制的特性,家长拥有专制的特权.这种家长独裁模式,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础.封建国家就是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君主就是放大了独裁家长.儒家为此设计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关系,规定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为君、为父、为夫的.于是,整个封建社会,不仅是以家庭为本位,而且被严密地罩上了一张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等级观念为特色的封建伦理网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家长制作风、等级观念、独裁制度,与人人平等的现代民主观念、民主制度格格不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民主意识、民主风气的形成.因此,需要对传统文化予以民主化、法制化的改造.
  2、非理性因素的消极影响.中国古代虽然取得了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科学技术成就,但历代封建统治者,实际上都把科学技术当作雕虫小技、奇技淫巧,认为“小人能之”,君子是不屑去做的.由于封建统治者轻视科技和科技人员的价值,绝大多数士人因此把精力都投入读经,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失去了内在驱动力量.同时,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法重直觉、重经验,忽略了抽象的思维和理论的创造,也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内容带有“迷信”的色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愚昧了广大民众,毒害了民众的心灵.这些反科学的因素,既不利于我们科学精神的培育和科学素养的提高,也不利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化、科学化、技术化的改造.
  3、保守性因素的消极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也时常闪耀着强调变革进取的思想火花,但古人对世界的总体见解,却相信“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宇宙观,崇古薄今是整个古代社会普遍的心态.崇古薄今,往往表现出对传统的盲目尊崇,而轻于创新.所以,在中国古代,“一仍旧惯”被认为是一种美德,而“标准立异”往往被车斥为“离经叛道”.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反进步性的因素,造成了国民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和夜郎自大、盲目排外的心理.我们常听人感叹“人心不古”,这实际上也是以“古”作为评价道德高低的标准.崇古薄今的取向,将阻碍我们创新意识、开拓精神的形成,也不利于竞争观念、开放意识的养成.所以,要以创造的精神,开拓的勇气,竞争的观念,开放的意识重新解读传统文化.
  正方:
  营造幸福人生,构建和谐社会,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族群,每一个家庭,乃至每一个世人,所致力谋求的理想境界,然往往事与愿违.尤其是在当今社会,西风日盛,功利炽然,诚信脆薄,道德沦丧,以致灾祸频繁,世局混乱,家庭不和,人心惶惑无依.究其根源,实由废弃圣贤教育,无有智慧,不明因果报应之理,不能敦伦尽分所致.所谓是“人不学,不知道”,故《礼记.学记》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而教学首重德行的教育,《弟子规》便是落实德行教育,做人根本的理想教材,也是入佛道之由户,成圣作贤之根基.蔡礼旭老师讲于香港、台南、澳洲共一百二十次之“幸福人生讲座”的讲演,生动活泼地阐述了五伦大道、《弟子规》的要理经义,并以自己求学、从教的亲身经历,风趣幽默地演示了遵循五伦大道、实践落实《弟子规》,对于净化社会人心,实现人与人、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利益,深受四众同修及社会大众的喜爱,印证了“道不远人人自远”的真理,诚为济世病之良药,化浊世之清风,明人心之慧日,确乃幸福人生必听的一堂课.
  学习弟子规后,很多干警都有礼貌地对服刑人员说:请坐.干警学习弟子规后改变了态度.干警和服刑人员开会时说:过去我有很多地方对不起你们,我向你们表示歉意.以后我要像父母一样对待你们关心爱护.
  父母要先学弟子规,才能以身作则.父母早上很晚起床,很爱看电视,平时有很多不好的习惯,他们对自己的老人也不是很孝敬,这样的父母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吗?虽然他也教孩子读弟子规,但是他没有自己做好,没有自己做到,怎么能让孩子做到呢?
  父母教弟子规,一定要自己做得正,把弟子规当做剧本,演出来,父母呼应勿缓,孩子在旁边看到了,就学你的做法 ,如果自己没有做到,拿着弟子规让孩子背,这样你发号司令,那是不好使的,反而激发孩子的叛逆心理,父母自己要立志,为儿女做好样子,为社会,为这个世界培养出一个人才来,培养圣贤来,这样的父母才叫公德无量 .构建和谐.
  这一学期,我读了《弟子规》中的其中一篇—入则孝.这一篇章令我颇有感受.
  如今,许多孩子都是父母的独生子,总是被父母护着、宠着、溺爱着,所以,有些孩子便逐渐淡忘了—“孝”这个字眼.
  也许,许多人都读过《弟子规》,而真正能按按照书上说得去做又能有几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名,行勿懒”父母都对孩子体贴之微,千依百顺.左一声“妈妈”又一声“爸爸”让父母为了自己的一点小事奔波劳累.但是当父母请你帮着买个东西,干个家务,却总找个借口辞掉.
  “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需顺从.”有时,父母出于关心,多叮嘱两句,做错了事多教育两句,我们就会不厌其烦的说父母过于唠叨,有时还顶几句嘴,狡辩是非,“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侍候父母安眠.这就是这句话的意思.子女要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要让他们感到舒适.而现在,大多是父母对子女关爱有加,这样照顾着我们,又有多少子女能这样的照顾自己的父母呢?是父母养育了我们,是父母教育了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父母是世上最爱我们、最疼我们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的一举一动无不牵扯着父母的心.而惟有“孝”才能报答父母,报答他们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让每一个子女都报答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