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求一篇高一地理小论文,关于人口的,800字以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9 13:36:27
求一篇高一地理小论文,关于人口的,800字以上
城市农民工、流动人口与社会发展
十几年来,城市农民工、外来工、流动人口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城市中的众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中的众多制造业、服务业工作是由这个群体完成的.虽然他们在城市中并不居于核心地位,客观地说他们只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但是,毋庸置疑,城市农民工、流动人口的问题,意义却极为重大.它涉及未来50年中国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和社会能否长治久安的基本问题.
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使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人群集中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上述诸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使得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所谓“现代化”成为同样的一个历史进程.这样,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即多数人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即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而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由此可以看到,由于矛盾长期积蓄,中国城市化任务的压力就显得无比沉重,需要在短期内解决长期积蓄的问题,出现了短期内城市化需要加速发展的局面.显然,这会带来新的发展上的不协调.此乃城市化困境之一.
迄今为止,中国社会是一个差异性极大的社会.此种差距已有长久的历史,今日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仍然是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同处在一个历史时期,既有非常原始的农耕社区,也有达到欧美水平的后工业化发达社区,比如上海的浦东社区.差异如此悬殊的社会结构,在世界上并不多见.一般说来,城市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等,都是农村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中西部落后的农村与东部一些发达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为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倍数大约为2.6-2.8倍,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城乡经济差距曾经有所缩小,从指标上看,降到2.2-2.3倍.但到了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此种差距又有回归的趋势,即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的2.8-3.0倍左右.90年代中期,差距扩大到3.3-3.4倍,到了90年代末、21世纪初叶,两者的差距更扩大到了超过3.5倍的水平.城乡之间的巨大经济差异,是导致农民大量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基本动因.
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大,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城市化就处于不同的阶段.一些发达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已出现了生活富裕起来的阶层从城里向郊区迁移的趋势,也就是说,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市郊化阶段”.然而,绝大多数地区,却仍处在第一阶段,即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阶段.由于不同发展阶段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这样,政策上就无法统一,顾及了第一阶段的对策,必然就与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对策相忤逆,反之亦然.此乃城市化困境之二.
此外,根据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内地人口总数已达12.658亿,即使按照较高的指标计算,城市人口也仅占到总数的36.09%,这样,即使达到不太高的标准:60%的人口城市化,也面临着完成3亿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任务.如此巨大人口的城市化,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这不仅面临着城市多方面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任务,而且还面临着使数亿人改变生活方式的艰巨努力.此乃城市化困境之三.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战略问题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采取的是一律严格控制的对策,即在对策上不鼓励任何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后,采取的是鼓励发展小城市战略,同时,对于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正式居民人口仍然实行比较严格控制的做法.当然,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放开了暂住型的流动人口,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因此,实际上,农民工还是更多地流向了大城市.
户籍制度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的分析
像中国这样实施严格户籍制度的国家在世界上是很少的.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要建立起严格的户籍制度呢?
户籍制度在当时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对策.从本质上看,户籍制度是一种“社会屏蔽”制度.其核心是在为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秩序.1949年以后,我们曾尝试了打碎阶级的实验.先是在50年代初进行了土地革命.接着,在1956年实行了城市私营经济的改造.到了50年代中后期,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经济意义上的阶级关系了.从法律上说,财产资源属于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了.然而,全民所有与集体所有究竟应该怎样实现,却是件难事.因为,财产、资源的分配需要一定的规则或秩序.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建立起一种社会屏蔽的机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户籍制度便应运而生了.该制度将人口的大多数限制在农村,仅允许居住在城市的人享有城市的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在城市和农村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倾向就是试图最大限度维持较多农村人口和较少城市人口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放松了对于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限制,加之产权、文凭、技术证书等作为社会屏蔽和筛选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户籍制度的社会功能已经大大削弱,中国才开始从人口的城乡逆向流动,转变为城市化的正向流动.尤其是在1982年以后,由于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允许农民进城开店、设坊、兴办服务业,提供各种劳务”的经济政策,农民工流入城市骤然增多,从此出现了持续不断的民工潮.
从宏观结构的角度看,大量农民工的流入城市,表现为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变迁.农民工的流入城市并不是政府计划运作的,而是农民工自主的一种选择.对于农民工的流动,我曾在四川、重庆地区十余个县对于外出农民工的家庭做了问卷调查.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农民工在市场流动中实现的劳动力配置,确实与政府、单位的计划管理没有太大关系,政府组织的流动仅占3%,而90%以上都是农民工自己或亲友运作的.
在市场环境下,劳动力流动有两条基本规律:第一、劳动力总是从价格低的地方流入价格高的地方;第二,流动人口的经济活动能力高于流出地人口的平均水平.我们的调查数据印证了这两条定理.首先,我们发现,远距离迁移、到本省以外去打工的占大多数.我们知道,四川、重庆位居我国西部,而收入较高的地区大多在东部沿海、所以,多数人为追求高收入,自然是远距离外出.对于此数据的进一步分析证明,外出地点排在第一位的是广东,可见是经济规律使然.
其次,流出的人口多是具有较强经济活动能力的,这一点在年龄结构上展现得一目了然.35岁以下的外出农民工占到总数的88%,所以说,外出的几乎都是高能量的劳动力.所以,在国内的招工告示中,我们常常看到对于应聘条件的限制,如“年龄在35岁以下”等等,这种对于年轻劳动力的规定,在全世界其他国家很少见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外出劳动力的年轻特点.
所以,市场配置的结果是将十分有活力的年轻劳动力与资本密集的东部沿海区域相结合、与投资高度密集的城市区域相结合,此种结合的结果,当然会创造较高的效益.
采用市场手段配置劳动力当然也存在不少问题,比较典型的问题就是,大量高素质、高经济活动能力的劳动力流入了收入较高的城市地区,从而使得农村中出现以老人、儿童、妇女居高的人口结构问题.但是,反过来看,如果产业的升级、经济的跃进已经使得资本聚集到了沿海地区和城市地区,那么,远离资本的劳动力既不能获得收入也不能创造效益,我们确实没有道理让强壮劳动力呆在农村守穷,所以,不流动反而是对谁都不利.
关于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
在市场条件下,市场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优胜劣汰,于是,市场形成的第一次分配往往非常残酷,即优胜者与失败者之间形成巨大差异,优胜的企业可以成为亿万资产的集团,失败的企业则一文不名,甚至宣布破产.然而,在市场体制下,分配绝不是仅仅通过这样一次环节,而是要经过多环节的再次分配.比如,税收制度、个人所得税制度、社会福利制度、贫闲线制度、医疗保障、失业救济制度等等.在再次分配的多环节中,比较多的是体现出分配结果上的公平因素.
然而,当我们考察流入城市的八千万到一亿农民工时,我们却发现无论在初次分配环节,还是在再次分配环节和多次分配环节,城市农民工均处于不利的地位上.以往多次调研证明,相对于农民工所付出的劳动而言,农民工的收入是较低的.在不少国营工厂里,农民工的收入,仅相当于正式职工的一半甚至更少.
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所完成的初次分配中只能获得较小的份额.市场分配的原理告诉我们,在市场分配的体制中,应通过多次分配的途径,使得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得到应有的补偿,这样,在体现社会公平的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