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调查植被情况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7 20:46:03
调查植被情况
草原过度放牧及鼠害,使其面临荒漠化.再加上因为过度放牧,牧草资源减少,而非牧草植物形成优势种群,并占据牧草生存空间,使草原丧失其基本功能——放 牧.比如云南省香格里拉的高山草原就因为过度放牧,使草原变成一片“花海”.这些植物开花时,看上去很漂亮、很壮观.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是草原退化的重要 表现.这些植物的汁液有毒!它足以把羊毒死!那些搞生态的看到这些时,心都在滴血!这些“花海”除了能够让人们按下相机快门之外,已经 没有任何意义了.那些牧民也会因而丧失生活来源.
荒漠面积扩大,再加上荒漠地区的不合理放牧(有些荒漠地区也有荒漠植被)使植被进一步减少.
热带雨林、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 、夏履(落叶?)阔叶林由于伐木及毁林开荒使其面积减少,树种变得单一,生态系统脆弱,病虫害严重.当然有些地区也受酸雨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什么是植被
什么是植被?植被就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所谓植物群落,是指据一定地段的植物的总体,如森林、灌丛、草丛、果园、玉米地等.一棵树木、一 株草、一棵玉米等都是植物的概念,而不是植被.毛主席说过有些人“只是树木,不见森林”,是比喻“只见局部,不见全部”,所以植被对植物个体来说,它是一 个整体,全面的概念.
我国的植被研究工作开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植被分类标准主要以建群植物的外貌(即生活型)为主,同时还要考虑空间层次(即空间层片)和时间层次 (即时间层片,主要是指栽培群落),以外还要考虑土壤基质和生境.在植被分区方面,不仅要考虑天然原生植被,同时还要考虑天然次坐植被和栽培植被.在植被 与环境条件的联系方面,不仅要考虑大气候环境,同时还要注意基质(即地质和土壤)条件.
我国位于北半球欧亚大陆的东部,东面面临太平洋,西部深入大陆腹地.最北到达北纬53°,即漠河,南到北纬4°,即曾母暗沙,即寒温带、温带、 亚热带、热带.在植被上的表现主要就是:寒温带落叶针叶林、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雨林等.当然,热量带 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如把温带划分成温带和暖温带,将亚热带划分成过渡亚热带和典型亚热带,将热带分成过渡热带和热带等等.
我国的水分状况,或者说湿度状况,由东南向西北逐渐趋向干燥.我国夏季盛行东南季风,这时全国绝大部分受北太平洋热带湿润气团控制,雨量主要集中 在7、8、9三个月,并且常常有台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大部分国土受西伯利亚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少雨雪,并且常常发生强大的寒流.由于我国的降水主 要来自东南季风,因而自东西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湿度则由湿润逐渐变得干燥,这样大致可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极端干旱地区等五个地 区.在植被分布上的表现就是:森林地带、草甸草原(或森林草原)地带、草原地带、荒漠地带、裸露荒漠地带等.
当然,由于我国土地辽阔,气候状况是很复杂的.例如新疆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主要受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因而年降水量有所增多,干旱中心出现在新 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我国南面隔印度次大陆不远便是印度洋,因而从广西西部经云贵高原到西藏南部,主要受印度洋季风控制,年降水量也很多,并且在青藏高原 上年降水量表现出自南向北递减的趋势.
我国的地形条件也是很复杂的.我国山地和高原占国土面积的80%以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形成了独特 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植被.其它还有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等,海拔多在1000-2000米以上,对植被也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我国有许多超过海拔2000米和3000米的山地,在高原面上的山地有很多超过5000米和6000米.山地气候和山地植被的特点是垂直变化 很明显.而且高大的山脉对气候和植被的区域分异也有影响.例如,川西山地、太行山地、大兴安岭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恰与夏季东南季风方向垂直,因而 这些山地东侧较西侧湿润,成为植被上东西分区的界线.而东西走向的山地,则是不同温度带的界线,如秦岭,是亚热带与温带的界线,天山是温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等等.另外,我国西部山地有许多冰川、雪山,为荒漠绿洲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对发展干旱地区的农业、畜牧业有重要意义,这是世界上其它国家所少有的.我国干 旱地区的绿洲农业,是没有旱灾的.如西南亚、北非、澳大利亚、美洲等,都很少具备这种条件.当然,山地对人类有不利的一面,但我们要利用其有利的方面,扬 长避短地利用山地.
我国的土壤条件也很复杂.我国土壤的复杂性,一方面与地带性气候和植被型有关,如寒温带和温带针叶林地区的灰化森林土,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棕色森林 土,草甸草原的黑钙土,典型草原的栗钙土,荒漠地区的棕钙土、灰钙土,亚热带的红壤、黄壤,热带的砖红壤等,此外,还有山地土壤的垂直变化等.另一方面, 我国土壤的复杂性也与我国复杂的地质条件有关,往往在一个地区,或甚至在很小范围内,土壤就有很大变化.例如在亚热带地区,有酸性的花岗岩区、沙臭岩区和 碱性的石灰岩区;有酸性红色粘土、酸性紫色土沉积层,也有碱性即石灰性的钙质紫色土沉积层.同时我国的花岗岩除酸性的外,在干旱地区还有石灰性的,这也是 一种很有趣的地质现象.这些不同的土壤母质决定着土壤性质,往往使土壤在很小范围内交错分布、重复出现,有时在几公尺范围内就可变化很大.这对植被的发育 和分布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反观印度、澳大利亚、美国、非洲以及欧洲等地,其地质和土壤条件都不如我国复杂.
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我国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一般所公义的纬向变化、经向变化,在我国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我国, 植被的分布是水、热状况综合作用的结果.植被带的走向,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即所谓华夏式走向,递变的方向是东南-西北向,与东南季风的方向一致.
我国的植被分布规律既不能说以纬向变化为主,也不能说以经向变化为主.我国东半部的森林植被,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很明显.但就全国来说,是从东南向 西北递变的,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和裸露荒漠.青藏高原上的植被,也不是像从前有些人所想象的“寒原一块”,其植被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异,大致是东 部和南部高原边缘为森林地带,向西北依次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
植物的生长,或者植被的发育,是受生态因子(即自然条件)控制的.生态因子主要是阳光、温度、水分、矿物质(土壤)、氧气、二氧化碳等.其中地区 性变化较大,而且有一定分布规律的,是前面四个因子,即阳光、温度、水分、矿物质.也就是说,植被的分布主要与气候和土壤有关系.人类对植被的改造利用, 同样不能脱离一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