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西欧中世纪建筑风格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9 11:14:43
西欧中世纪建筑风格
罗马风与哥特式
西欧自西哥特人占领罗马之后就进入了中世纪,文明直到公元9世纪才重新开始发展.新的建筑风格在此时形成,由于它比较多地模仿了罗马时代的风格,后人称之为“罗马风”(Romanesque),或者译为“似罗马的”风格.
教堂仍然是这时建筑的主要题材.由于在中世纪的西欧曾经有一个“千禧年”(Millennium)传说,说基督将在公元1000年时重新降临.类似的毫无道理的头脑发热我们在2000年也遇见不少.可是时间到了,天堂并没有开启.大家现在终于明白尘世生活是不可避免的,建造教堂的热情前所未有的高涨起来.不能再将就了.
这时的教堂布局大多是厅堂式和十字式的一种结合.对此我举一个典型的实例:意大利的比萨教堂(Pisa Cathedral,右图,建于公元11-13世纪).著名的比萨斜塔其实是这座教堂的钟楼,就在它后面.十字式教堂的交叉处仍然有大穹窿,而十字式教堂的翼廊现在变成了厅堂,而且其中一个特别大,和它相对的一翼变成了龛.所以也可以说是原来的厅堂式长出了两个小翼和一个大穹窿.两种样式的结合是明显的(平面图见左).而之所以说它模仿了罗马时代的建筑,我们可以从正面的拱门看出来.另外,原来的厅堂式教堂都只是梁柱结构,但比萨教堂的整个大厅都是用拱建构的.
为了更好地观察罗马风教堂的内部,我们可以看看另一座典型建筑――建于公元11-12世纪的法国卡昂的St Etienne教堂.值得注意的是拱在这时又有了不小的进步.首先,原来由两个筒拱交叉得到的十字拱现在多了一个兄弟,就是由三个筒拱交叉得到的“六分拱”.在右图中左上角我们可以看到拱顶处交叉的有六条棱,如果是十字拱的话应该只有四条棱.其次,建筑师们发明了“肋”(Rib),也就是说他们在有意地加强拱交叉处的那六条棱,其目的仍然是为了加强拱的承重能力,这从右图中可以看得很明显.
罗马风教堂的另一个创新之处是在教堂正面的两旁加上了钟塔.我们可以看看建于12世纪的法国的Angouleme教堂(右图).其后,钟塔越来越高,简直成了各城市之间的比赛.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看上面提到的St Etienne教堂的正面(左图).
除了教堂,罗马风时期建筑的另一个主要题材是修道院.修道院的布局基本上和教堂是一样的,只是多了由连续的十字拱或者六分拱组成的四方形的回廊(Cloister).左图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种回廊在有关中世纪的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表现.我们可以想象罗密欧和朱丽叶就是在这样的回廊下商量那致命的计划的.
这一时期建筑中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城堡.大大小小的城堡下曾经上演了无数骑士的功勋和恶梦.最初,封建领主们在山头上建立他们的住处,用城墙围起来.里面有作坊、商店,完全是自给自足的.教堂当然也少不了.周围的农民经常会在发生战争时躲进去,后来就渐渐定居在里面或者附近.这样,这些石头城堡就慢慢催生出最初的城市.右图是法国的卡尔卡松城(Carcassonne),可以明显地看出由一个城堡演变而成的痕迹.

哥特式(Gothic)建筑的名声一直不好.但实际情况是无论在建筑风格上,还是建筑结构上,哥特式都表现得相当不错.在技术和艺术的和谐一致上,哥特式达到了希腊-罗马风格达到的高度.和它相比,罗马风可以说是简单而粗糙的.哥特式在当时确实代表着文明和进步.
最早的哥特式是从罗马风自然地演变过来的.以教堂为例,在布局上哥特式一直跟从罗马风:结合了厅堂式的十字式、两个高钟塔都没有什么变化.哥特式的精髓在于肋.
这里不能不提法国的St Denis教堂.1134年,闪电引起的大火烧毁了教堂的一部分.教堂的主持人,本尼迪克修道院的院长苏格(Suger,1081-1151)开始考虑如何重建它.这位院长是自维特鲁威之后第二位建筑史上不能不提的人物,因为他把自己改建St Denis教堂的过程写成了一本书,而这本书很幸运地保存了下来.他天才地在这本书中强调了肋的重要性,说是可以增强人们对宗教的敬仰.且让我们先看看经他改建的St Denis教堂中所使用的肋(右图).
肋明显地比以前复杂了,加固的对象也不只是棱.它现在不仅有承重的功能,还有装饰的意义.装饰现在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主的殿堂”,这在以前思想禁锢的年代是不可能的.到了后来,肋的复杂程度简直令人难以想象.左图是14世纪英国的格罗切斯特大教堂(Gloucester Cathedral)里的肋.
也是由于肋的增多,肋组成的网络就足以承担重量,拱柱之间的墙承受的压力就小了,所以苏格创造性地用彩色玻璃马赛克组成的大窗替代了墙.光线就这样第一次以瑰丽的形式进入了原来教堂里阴暗的空间.信徒在这样光线下,怎么不会产生接近神灵的感觉?
1144年,在庆祝St Denis教堂重修完成举行的典礼上,各国的主教们吃惊地发现这种建筑形式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于是25年之后,凡有代表参加过庆典的地区都出现了哥特式教堂.左图是当时建造的英国的坎特伯雷大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
如果说复杂的肋网络是哥特式建筑的第一个特点,大面积玻璃窗的出现是第二个特点的话,拱形状的改变就是第三个特点.我们前面谈到的所有从真拱中演变出来的结构―― 筒拱、十字拱、六分拱,包括穹窿、内角拱、帆拱,其横截面都是半圆形或者一段圆弧.但是到了苏格手里,拱终于有了尖顶的样式(Pointed Arch,或者干脆称为Gothic Arch,右图).这是分辨哥特式与其之前风格的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很多人都认为尖拱是伊斯兰教因素的影响,因为这在东方是常见的.但苏格以及后来的追随者使用尖拱造就了全新的效果.
尖拱很明显可以使承受到的重量更快地向下传递.这样一来,侧向的外推力就小了,整个建筑更容易建成竖长的样子,在垂直的方向上也能建得更高.右图为法国亚眠大教堂(Amiens Cathedral)的中厅,建于13世纪,高度为43米.尖拱本身也给人以往上冲的印象.同时,罗马风时期已经开始的钟塔高度竞赛现在得到了技术上的支持,越发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其中最高的恐怕是德国的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左图),1248年始建,最高的西侧塔楼建成于1880年,高度150米.
有时,高度竞赛并不是由正面的两个钟塔担当的,而是把十字式中心的穹窿往上加高.比如建于14世纪初的弗赖堡大教堂(Freiburg Cathedral,右图),高度为116米.
现在要提到的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建于13世纪的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Paris,左图).很多哥特式教堂的特征都在它身上汇聚起来了.有一点要指出:它的钟塔不是尖顶的,而是平顶的.这种钟塔在法国很流行.从外面我们就能看见巨大的玻璃窗和尖拱,而哥特式的第四个特点就体现在它的门上.由于整个建筑的重量最终还是靠最下面 一层的墙承担的,所以底层的墙非常厚.为了让群众在进教堂时不至于对墙的厚度感到不舒服,建造者经常把大门设计成层层推进的(右图为巴黎圣母院的后门),并雕刻上圣徒的像分散人们的注意力.
哥特式建筑的最后一个特点是所谓“飞扶壁”(Flying Buttress).建筑越来越高,虽然采取各种减轻自重的办法,但重量还是太大,由此产生的外推力需要被抵销.而扶壁就是为了这样的目的建造的.原来的扶壁都是实心的墙,这时出现的这种轻巧的结构,既分散了重量,又十分有跃动感.巴黎圣母院的“飞扶壁”是有名的(左图).
和马赛克给拜占庭建筑打上烙印一样,哥特式建筑也有其特有的装饰艺术――外形酷似尖拱的各种各样的窗棂(Tracery).“Decorate”的原意就是指窗棂上的花样.有时这些花样之复杂让人怀疑它们是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个落后的中世纪的作品.不过,可以想见的是象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这样的经院哲学家,就是在这样精密细致的窗下构思那些精密细致的哲学的.
最后,我们欣赏一下哥特式建筑中和圣母院齐名的精品――建于13世纪的法国兰斯大教堂(Rheims Cathedral),这里是历代法国国王加冕的地方.哥特式的各种特点在这里得到了浓墨重彩式的表达.外表粗重,像骷髅堆积起来的石头建筑(巴黎圣母院曾经让马克思感到压抑),走进去才发现一切似乎都高不可攀、轻灵浮动,好象随时要拔地而起、飞上天去的样子.
另外,一些建筑史上有名的著作大家也可以找来看看,但是要注意其观点和视角并非一点问题没有.有中译本的我写在下面:
维特鲁威(古罗马)的《建筑十书》;
勒·柯布西耶(法)的《走向新建筑》;
罗伯特·文丘里(美)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查尔斯·詹克斯(英)的《后现代建筑语言》;
汤姆·伍尔夫(美)的《从包豪斯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