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请结合自身实际,如何理解以人为本,怎样做到以人为本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8 19:27:44
请结合自身实际,如何理解以人为本,怎样做到以人为本
人类社会,当然是人的因素第一.而所谓人类社会,其实也就是人这种动物在地球上的生活和生存方式的总和而已.其发展变化的方式和规律当然不可能离开人的必然性生理需要,不可能变得与人的需要无关.所以,有了这样生理结构的人,就必然要有这样的人类社会,也就必然要有这样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和规律.所以,必须以人的需要,人的合理和谐生活,人的幸福平等自由等等,总之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社会制度形式等如所谓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形式等任何其他因素为中心考虑,安排,设计人类社会中的一切规章,制度,规划和发展等等问题,这就是"以人为本"!也是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所永远不可逾越的最根本规律.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及"学校教育,学生为本"等,都是从"根本"这个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本"这个概念的.
"以人为本"思想是我们党摒弃了旧哲学人本思想中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缺陷,借鉴国际经验教训,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
"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是分不开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不讲根本动力,或者只讲根本动力,不讲根本目的,都不符合唯物史观发展观而提出来的.
就我们国家而言党中央十分明确地指出,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某个人,某些人.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这里讲的人和人民,是同一个意思.在中国历史上,"人"和"民"有时通用,人本也即民本.但在当代,作为一种哲学价值观,人本和民本又是不同的.前面指出,人是相对于物和神而言的.人本是讲人与物,人与神的关系,而民本则是讲人与人的关系.民是相对于官而言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中国儒家政治哲学的集中.
在我们国家,"以人为本",就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确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但它和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根本不同.因为从性质上说,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它来自人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同人民群众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完全不同于旧中国君同民之间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我们讲民,是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自觉地做人民的公仆,坚决克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思想,反对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命令主义.对于我们党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在从学校管理方面来谈一谈,校园中的"以人为本":
学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其中的"人"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而这里的人应该指的是一个方面,一种利益,因此,这里的"以人为本"完整的叙述应为"以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本".那么,在具体的工作中,就应围绕这个"本"做文章.
(一)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
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学校管理应该"教师第一",在"以人为本"中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这是学校在非理性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理念.树立"以师为本"的思想,其实质就是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以师为本"就是要让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这一方面可以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激发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认同,使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归属感,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教职工明确到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提高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重视人文精神教育,创建"以人为本"的学校育人环境
宽松的学校教育环境可使人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各个因素得到较好的发展,创新性,独立性,学习性等高层次的素质也会得以加强.在学校教育管理中渗透民主平等,集体合作,团队精神,规则意识等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的准则,有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教育关系的发展.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设计,使学校的每一处地方都发挥育人功能,使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增强自我,教育的意识.
(三)更新观念,创建全新的用人机制
传统的用人机制,往往以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对老师和学生以"管"的方式来管理.这往往形成了僵化的思维模式,僵化的教师关系以及僵化的师生关系,难以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创建全新的用人机制,建立包括校长竞聘制,全员聘任制,教师待岗制在内的一整套人事制度,通过层层聘任,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等措施,形成竞争上岗,优化组合,职责清楚,各负其责的用人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用人原则上,不论亲属资历,唯德才而用.这样就增强了全体教师的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激发了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实施.
(四)建立规范化,民主化的管理制度
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原理,建立全面性,规范性,操作性强的学校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上,加强"情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通过定期的情感沟通,政治学习,思想交流,广泛联系群众,缩短领导和群众的心理距离,密切干群关系.在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上,实行操作性强的,人性化的"严"制度,"软"管理,严宽结合,情理相济,注重工作效果,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从而形成一种融洽,和谐,愉悦,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育人坏境,以形成教职员工讲奉献,比成绩,争先进的良好风气.
(五)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因斯坦指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学校要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平等地交往,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学习,生活动态,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兴趣,同时要创设民主,平等,参与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引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对学生要坦诚相待,热情关怀,形成师生共同成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环境,这是充分发挥学校非理性管理作用的必要条件.在现代管理中,关心,爱护员工是最起码的要求,但仅有关心爱护还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管理中越来越强调对员工的尊重."士为知己者死"这充分强调了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心理力量是何其强大.学校管理者必须要学会尊重,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在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要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的环境这样一来,学校中的教师就可以怀着一种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从上而下的成员都做到自己管好自己,实现学校的自动化管理.
创建多元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是单向度的或双向度的,而多元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以学校,家庭,社会,课堂及其他隐性或显性教育教学坏境的多元互动为基础的.它是在经历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特别是当前正在全国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借鉴当前西方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重构,学校重构的思想创建起来的.它以学生为主体,使其懂得自我发展,学会学习,创造,自我评价;它以情感为纽带,建立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和谐团结,协调合作的人际关系;它尊重每一位学生,使具有各种差异的个体得到整体提高;它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学校建设,课堂建设和新型师生关系的建设,把学生的发展权真正还给学生.
总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是要达到"没有管理的管理",这既体现了新世纪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互动教育的需要,又是新世纪教育管理的主要思想之一.管理模式由治到不治,由管到不管是需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提高自觉性,积极性,互动性,达到默契,最终促进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