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读《爱的教育》有感1.概括介绍自己读了什么文章.(略) 2.简单介绍读的文章的主要内容.(略) 3.联系实际说自己的感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7 22:21:29
读《爱的教育》有感
1.概括介绍自己读了什么文章.(略) 2.简单介绍读的文章的主要内容.(略) 3.联系实际说自己的感受.(详)
《爱的教育》之所以吸引我的是这特别的书名,是那加在“教育”之前的定语——“爱”.是啊,用饱含着爱的教育来给予孩子,那么孩子们得到的这种教育必将转化为对爱的理解,自然而然地,他们也一定会明白如何去付出爱.这是多么美好的一种循环啊!
也可以这么说,这本书的书名也可以改为:一个意大利市立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一学年只纪事.就是说,此书是以一个三年级小学生的语气、日记的形式来写的,其中也有他父亲的修改以及佳人的附言,还有孩子入中学后重读此册的感受深入其中.这是这本书的另一个特别指出.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每一天都会有一个小标题,让人感觉又似乎像一个个小故事,平凡、幼稚、不乏有趣,而且耐人寻味,可以引发一大串故事之外的感觉.
整本书围绕这小男孩安利柯而展开.安利柯就好像是一个邻家小弟弟一样生活在我们周围,很亲、很近,他也会对去学校产生恐惧,他所喜欢老师离他而去他会伤心落泪,两天的休假之后他会觉得似乎好久没见好朋友卡隆,他会和姐姐吵架,会……总之,当我们在哪个年龄时,与安利柯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与其说主人公是三年级生安利柯,不如讲是在他周围的用全身心的爱倾注于他以及他一样的孩子们身上的师长们.他们的言行中洋溢着爱的氛围.所以,孩子们也变得可爱、纯洁起来.
安利柯的母亲是个富于同情心的妇女.她会带着孩子们送布给报上记载的穷妇人.而且她十分体贴他人,善解人意.当安利柯发现这户穷人正是同学克洛西的家事,她又不时的强调:“不要作声!”以免伤害到男孩的自尊.当克洛西看到他们,她又暗示儿子去与同学打招呼,使克洛西十分感动.她还很会借机教育孩子.在告诉安利柯“万圣节”的意义时,她不会告诉他,他要用感恩的心去纪念许多英雄.
安利柯的父亲似乎是从来都不对孩子“火”的,他总是会用很温和的语气来“训人”.当安利柯抱怨“先生的态度不好、”时,他给儿子分析先生是事出有因,并非有意,病房告诉他,要谅解别人的一时无礼,还应敬爱辛苦的先生.学期结束,他会提醒儿子去向朋友们告别,以及去向曾对不起的人谢罪请求饶恕.他也很关心其他所认识的人的情况,生活里充满欢笑.
安利柯的先生当然也不能不提.他对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关心,一点点的小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对犯错之后又认错的孩子从不多家指责,只是说一句:下次不要在再做这种事了.他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家人,并告诉孩子们,这个办事他们的又一个家.他对自己的行为从来都负责,自己犯了错,即使是芝麻点儿大的事,他也不会忘记道歉说:“对不起.”
还有许多可爱善良的孩子们,他们正学着相互关爱,是整个世界充斥了一种叫作“爱”的空气,轻轻飘荡着,萦绕在每一个地方.这种有意无意有形无形中,孩子们以及每一个人学会——爱.
读完整本书,不仅明白了如何去给予爱,更明白,原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很多人的思想、情感,所以更注意一言一行.《爱的教育》,不仅描述了安利柯所受的“爱的教育”,现实生活中的我更是受益匪浅.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记录的是安利柯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上的故事.
  在爱的海洋中,我感受着浓浓的友情.《友情》、《好友柯雷蒂》、《卡伦,好朋友》、古路非》等几篇日记中友情是多么美好呀!看见柯雷蒂在劈柴,安利柯赶紧过去帮忙,多好呀!如果没有爱心,是不会这么做的,多感人的友情啊!
  在爱的海洋中,我感受到了爱国心!从《年轻的爱国心》、《爱国心》等几篇日记中,我感受到祖国不可辱,爱国心不可少.明知道自己需要钱,可听到别人骂自己的国家时,乞丐男孩宁愿不要钱,也不能让别人侮辱自己的祖国!
  书里处处都有爱:母子情、师生情、同学友谊、同情心、孝心……每种爱都是感人肺腑的.
  爱是冬天里的一条围巾.有一次,我出去玩,那时,有些冷,妈妈跟在后面,带着围巾,我一会儿跳,一会儿跑,满头大汗,等我停下来的时候,寒风吹着,我不停地打喷嚏,妈妈看见了,赶紧将围巾绕在我的脖子上.
  爱是在你伤心哭泣时送上的纸巾.当愿望没能满足,或遇到困难,或不想拉二胡时,我的眼泪会不由自主地滑落下来,这时候,妈妈会不理我,只是在旁边默默地递一张纸巾给我,等我安静下来,才给我细细讲道理,让我惭愧不已.
  爱是妈妈煮的饭,爱是紧握着我冰冷的小手的爸爸的大手,爱是妈妈生病时我送上的一杯开水,爱是老师的谆谆教导,爱是同学间的互相帮助……
  读了《爱的教育》,我明白了: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