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谁有谈美书简的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30 12:04:44
谁有谈美书简的读后感?
800字左右
读《谈美书简》有感
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毫无意外地,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确切答案.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虽然这个答案不一定正确,但至少比毫无头绪要高明许多.
许多人都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但所有的这些都比较浅显的,而深入研究,又是望尘莫及的事了.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也有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我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
这本书是以信件的方式组成的,大多都是给读者的回信.(这一点,书中也有提到过)因此也就比较浅显易懂.在“知识链接”一栏中,编者提到了许多有关学术方面的美的知识.这让我们也提前了解了一些有关美的知识.
虽然此书不是一本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帮助.
例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此段有些摘录于原文)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在此也就不一一详谈了.
朱光潜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委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这很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
一天的光阴转瞬即逝,而在这一天,我却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时光:我用一天的时间读完了13封信,而这13封信让我对美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这就是朱光潜先生在83岁高龄写给青年的美学入门读物《谈美书简》.
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开拓者和创新者,在美学领域是全国的权威,他主张美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明了美和美感的规律、美范畴等一系列问题.
在前言中,朱光潜告诉我们怎样学美学,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在于,他对我们人生观的引导,如在前言中朱光潜写到“正路并不一定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哪个重要的科学实验一次就能成功呢?“失败者成功之母”.失败的教训一般比成功的经验更有益”……这些都呈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通篇读来,其中具有开创性的观点比比皆是,现在简要归纳辑录如下:

人是审美的主体,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人在审美中具有最高的意义,美离不开人.

学习美学的方法应是:在应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同时,应多结合其他流派的观点考察美学.

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劳动,在审美中,人有意识的依据美的规律来创造美和发现美,所以,美也是一种生产劳动.

美是有阶级性的,但同时,美更本质的性质是人性,阶级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这及时的更正了人们关于美的错误意识.

美与生理状态的内在联系,并认为美的文艺作品中应有思想性的渗透,但不是直接,而是间接从作品中表现出来.

现实主义从客观出发,而浪漫主义从主观出发,并据此认为我们不能容忍一个人因一点小过错而失败,从而产生出悲剧感,惊恐和哀怜是悲剧的情感基础,悲剧更为本质,好的喜剧作品中一定有悲剧性.

崇高是我们由压抑而产生的,它是由恐惧转为振奋的,并在其中体会到一种自尊或愉悦.崇高侧重于对立和冲突,而秀美侧重于平衡和和谐.
13封信,行云流水,读来浑然天成,却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明晰的认识.每一封信都是那么亲切自然,知识在这种脉脉温情的态度中传达出来,其间没有美学中那种概念的堆砌,却使人们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美丽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态度,所以,每个人多应读一读这13封信.
二选一,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