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化学 > 作业

混合物质中怎样萃取我们所需要的部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化学作业 时间:2024/05/01 20:30:30
混合物质中怎样萃取我们所需要的部分?
液-液萃取时两种溶剂对被萃取物的溶解性质及两种溶剂互相溶解的程度是选择溶剂的出发点;液-固萃取可以用回流法或索氏提取器法\x0d可以点击放大看下面:\x0d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用来提纯和纯化化合物的手段之一.通过萃取,能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化合物.这里介绍常用的液-液萃取.基本原理:\x0d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x0d分配定律是萃取方法理论的主要依据,物质对不同的溶剂有着不同的溶解度.同时,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加入某种可溶性的物质时,它能分别溶解于两种溶剂中,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下,该化合物与此两种溶剂不发生分解、电解、缔合和溶剂化等作用时,此化合物在两液层中之比是一个定值.不论所加物质的量是多少,都是如此.用公式表示.CA/CB=K\x0dCA.CB分别表示一种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地溶剂中的摩尔浓度.K是一个常数,称为“分配系数”.\x0d有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一般比在水中溶解度大.用有机溶剂提取溶解于水的化合物是萃取的典型实例.在萃取时,若在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如氯化钠),利用“盐析效应”以降低有机物和萃取溶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常可提高萃取效果.\x0d要把所需要的化合物从溶液中完全萃取出来,通常萃取一次是不够的,必须重复萃取数次.利用分配定律的关系,可以算出经过萃取后化合物的剩余量.\x0d设:V为原溶液的体积\x0dw0为萃取前化合物的总量\x0dw1为萃取一次后化合物的剩余量\x0dw2为萃取二次后化合物的剩余量\x0dw3为萃取n次后化合物的剩余量\x0dS为萃取溶液的体积\x0d经一次萃取,原溶液中该化合物的浓度为w1/V;而萃取溶剂中该化合物的浓度为(w0-w1)/S;两者之比等于K,即:\x0dw1/V =K w1=w0 KV\x0d(w0-w1)/S KV+S\x0d同理,经二次萃取后,则有w2/V =K 即(w1-w2)/S\x0dw2=w1 KV =w0 KVKV+S KV+S\x0d因此,经n次提取后:\x0dwn=w0 ( KV )KV+S\x0d当用一定量溶剂时,希望在水中的剩余量越少越好.而上式KV/(KV+S)总是小于1,所以n越大,wn就越小.也就是说把溶剂分成数次作多次萃取比用全部量的溶剂作一次萃取为好.但应该注意,上面的公式适用于几乎和水不相溶地溶剂,例如苯,四氯化碳等.而与水有少量互溶地溶剂乙醚等,上面公式只是近似的.但还是可以定性地指出预期的结果.\x0d附加搜索相关内容:\x0d液-液萃取操作\x0d液-液萃取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先将溶液与萃取溶剂由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盖好盖子,把分液漏斗倾斜,漏斗的上口略朝下,右手捏住漏斗上口颈部,用食指压紧盖子,左手握住旋塞,振荡.\x0d振荡后,保持漏斗倾斜,旋开旋塞,放出气体,使内外压力平衡(尤其是在漏斗内盛有易挥发溶剂如乙醚、苯等,或用碳酸钠溶液中和酸液时,振荡后更应注意及时旋开旋塞,放出气体).\x0d振荡数次后,将分液漏斗放在铁环上,静置,待混合液体分层.振荡有时会形成稳定的乳浊液,可加入食盐至溶液饱和,破坏乳浊液稳定性.也可轻轻地旋转漏斗,使其加速分层.长时间静置分液漏斗,也可达到使乳浊液分层的目的.\x0d当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旋转上口盖子,使盖子上的凹缝对准漏斗上口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旋开旋塞,让下层的液体缓慢流下.当液面分界接近旋塞时,关闭旋塞,静置片刻,待下层液体汇集不再增多时,小心地全部放出.然后把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入另一个容器里.\x0d在萃取过程中,将一定量的溶剂分做多次萃取,其效果要比一次萃取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