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2010年6月学业水平测试政治、地理、历史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9 10:59:33
2010年6月学业水平测试政治、地理、历史答案
20.由图可知(D)
A.1800年前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差距大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始终少于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
21.有关城市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城市化导致建设用地增加
B.城市化改变了居民就业机构
C.城市化改变了人口空间分布
D.城市建筑物的高度改变了太阳高度角
22.下列有关南亚季风叙述正确的是(A)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南亚季风的原因之一
B.南亚夏季风主要受亚洲高压影响
C.受南亚夏季风影响时,印度西南部温和少雨
D.手青藏高原阻拦,我国不受南亚季风影响
23.纬度30°-40°之间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B)
A.终年高温少雨 B.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终年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4.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的是)(B)
A.我国东部自南向北出现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景观
B.非洲从赤道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景观
C.珠穆朗玛峰北坡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草原--荒漠--冰川景观
D.我国中纬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25.某城镇盛行东南风,拟建一化工厂(如图4示意),下列布局方案较为合理的是(D)
A.① B.② C.③ D.④
26.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A)
A.城市化推进速度快,人均耕地减少 B.珠江口咸潮加剧,影响粮食生产 C.夏秋季节多台风,粮食生产不稳定 D.工业污染严重,粮食产量下降
27.低碳经济谋求低能耗,低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应大力开发(D)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28.图中说示的环境问题是(C)
A.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 C.水土流失 D. 全球变暖
29.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A)
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30.地中海沿岸地区所属的自然带主要是(B)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31.某日某时,地球朝向太阳一侧的所有地区,短波通讯几乎全部中断,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A.太阳活动引发地球大气电离层扰动 B臭氧层破坏引起地面紫外辐射
C.火山爆发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 D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变化
读图6,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2-34题.
32.如果该图表示南大西洋洋流模式,则(B)
A.洋流①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主要是在西风影响下形成的
C.洋流③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寒流
33.如果该图表示海路间水循环模式,丙处为陆地,丁处为海洋,那么(B)
A.环节①为蒸发蒸腾 B环节②为径流
C.环节③为水汽输送 D.环节④为降水
34如果该图表示局部大气环流,则(C)
A.甲乙两处气压相等 B.丁处为晴朗天气
C.丙处为高压 D.丙处温度较丁处高
35.大洋洲某岛屿附近漂浮着一座巨大冰山,为了航行安全,需对此进行动态监测,
可采用的最佳手段是(A)
A.3S(RS.GIS.GPS)技术 B大比例尺地形图量测
C.实时录像监控 D.实地调查
36.下列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小的是(D)
A.武汉 B.广州 C.西安 D.井冈山
读“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示意图”(图7),完成37-39题
37.关于图中箭头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B)
A.实线箭头代表资源和能源 B.实线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
C.虚线箭头代表资源和技术 D.虚线箭头代表资源和能源
38.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带来的可能影响有(C)
A.大量公司总部向粤西地区转移 B.不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C.减轻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 D.大量廉价劳动力向珠三角转移
39.为缓解我过西北地区农业用水不足问题,最可行的措施是(C)
A.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冰雪融水量 B.限制畜牧业发展,大力大战林业
C.因地制宜,发展节水农业 D.人工降雨,增加地表径流
40.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有(D)
A.气象灾害减少 B.南极冰川面积扩大
C.全球温度带北移 D.海平面上升
41从地转偏向力考虑,理想状态下,下列示意图中(图8,空心箭头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实际运动方向),能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A)(图8)
A.① B.② C.③ D.④
42.下列关于广东省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扩大温带水果种植面积 B.大力发展陡坡地种植业
C.进一步扩大商品粮基地规模 D.重点发展水产品养殖与加工业
43.商业网点布局规划适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A.GIS B.GPS C.RS D.RS和GPS
44.人类活动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域类型是(C)
A.海洋 B.乡村 C.城市 D.草原
45.下列岩石中,最有可能找到化石的是(B)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46 下列货物运输与所选择的运输方式对应最合理的是(B)
A 50万吨煤炭从山西运往天津----水路运输
B 从北京运往美洲海地的救援物质-----航空运输
C 北京郊区水库的活鱼运往城内市场-----铁路运输
D 20万吨粮食从大连运往广州-----公路运输
47.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区域划分依据相同的是(A)
A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 山东丘陵
B 长江流域 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 干旱地区
C 亚热带 中纬度 亚欧大陆 东北平原
D 广东省 湖南省 广州市 湿润地区
48.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地矛盾最剧烈的时期是(C)
A采猎时期 B农业时代 C工业时代 D后工业时代
49.图9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可能是(A)
A滑坡 B修建大坝 C 风化作用 D侵蚀作用
50.应对淹塞湖危害最佳措施是(C)
A撤离淹塞户上游居民 B加固淹塞体 C开挖泄洪通道 D一次性摧毁
二.单选选择题
51 图10为城市某功能区一天内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示意图 由图可知该功能区功能是(B)
A 商业区 B 住宅 C工业 D行政
52.城市中心商务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C)
A气候因素 B宗教因素 C经济因素 D地形因素
53.图11为海陆风示意图,此图表示的昼夜状况和风向是(C)
A.白天,海风 B.夜晚,海风
C.夜晚,陆风 D.白天,陆风
54.下列解决青藏高原牧区能源问题的最合理措施是(B)
A.樵采天然植被 B.开发利用太阳能
C.大力发展薪炭林 D.加大煤炭的开采
55.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A.降水 B.地形 C.土壤 D.热量
读“甲、乙两类工业生产成本构成示意图”(图1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57题.
56.甲类工业生产成本比重最大的是(D)
A.原料运费 B.产品运费 C.工资投入 D.科技投入
57.乙类工艺部门最可能是(A)
A.制糖工业 B.印刷工业 C.航天工业 D.电子装配工业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西藏墨脱县,是我国目前唯一不通公路的县,正在建设中的墨脱公路将于2010年建成通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8-60题.
58.墨脱公路建设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C)
A.终年多雨 B.植被茂密 C.地质条件复杂 D.公路设计等级高
59.该县境内雅鲁藏布江河段航运价值低,起主要原因是(B)
A.封冻期长 B.落差大 C.流量小 D.含沙量大
60.墨脱公路建成后有利于(B)
A.发挥该县的交通优势 B.加强对外物资和文化的交流
C.改善生态环境 D.将经济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
三、双项选择题:
61.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此时BD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C.是每年的一月初 D.是每年的七月初
62.下列地理过程属于分化作用的是AB
A.植物根系撑大岩石裂隙 B 烈日暴晒岩石破碎
C 风力侵蚀星辰风蚀蘑菇 D 暴雨冲刷形成冲沟
63、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BC
A 诚实化水平是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比值
B 城市化过程中,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用地
C 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
D 城市化影响工业化,工业化对城市化不产生影响
64 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是CD
A 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
B 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烃制冷物质
C 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D 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65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有利于AD
A 航运、发电和灌溉
B 防治水污染,净化水源
C 鱼类洄游产卵,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D 调节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抵御洪水
66 城市中大面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AD
A 净化城市空气 B 减轻酸雨危害
C 防治水土流失 D 减轻“热岛效应”强度
67 图13为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随时间变化示意图,据此判断BD
A 甲表示劳动力数量因素
B 乙表示原料因素
C 乙表示信息因素
D 甲表示市场因素
68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是CD
A 人口压力大 B 人口分布不均
C 经济技术水平低 D 环保法规不完善
69 近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快,主要表现在BC
A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 城市规模扩大
C 城镇数量增加 D 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
70 区域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列组合合理的是BD
A 四川盆地-----绿洲农业 B 宁夏平原-----灌溉农业
C 长江三角洲----大牧场放牧业 D 洞庭湖平原----水稻种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