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中华鲟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9 03:40:12
中华鲟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它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方,为了保护它门我过做了哪些事
半布了哪些法律
中华鲟
大熊猫 丹顶鹤 金丝猴 扬子鳄 中华鲟 朱鹮 麋鹿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远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鲍鱼.它的嘴尖突,口小无牙,身体呈椭圆筒形.口前有四条触须,用来搜寻水底的无脊椎动物、小鱼和其他食物.
中华鲟鱼是大型泅游性鱼类.它们像游牧民族,生在江河里,长在海洋中,在那里成长、发育,成熟期约需9—1.2年.完全成熟后,再迁移到我国浅海地区进入河口,在那里肥育、栖息.秋季,顺长江逆流而上,直至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幼鱼孵出后,便跟随着亲鱼远征,向河口、海洋游去.中华鲟鱼的寿命很长,可活一二百年.鱼体可长达2米以上.雌鱼体重约二三百千克.
中华鲟鱼肉质肥美,卵可制鱼子酱,是珍贵食品;鳔和脊索可制鱼胶,所以过去一直遭到过度捕捞.许多水利工程由于忽视生态平衡,也使这种鱼类自然资源遭受严重影响.
目前,中华鲟鱼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因此要求严加保护.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属鲟形目,鲟科,鲟属.俗称:鳇鱼、鲟鱼、腊子、鲟鲨、鱣(《尔雅》)、鱣鲔(《诗经》).英文名:Chinese sturgeon , Green sturgeon .
濒危等级:易危.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中华鲟所属的鲟鱼类都是在距今约1.4亿年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垩纪出现的,现在世界上的鲟鱼类共有25种,它们集中分布于北半球.在我国有9种:黑龙江有鳇和施氏鲟,图门江有库页岛鲟,新疆额尔齐斯河有小体鲟和西伯利亚鲟,伊犁河有裸体鲟,而达氏鲟和白鲟定居在长江淡水中,中华鲟为世界鲟科鱼类分布最南的一种.近代分布于近海及长江、珠江、闽江、钱塘江、黄河等大江河.目前黄河、钱塘江均已绝迹,闽江口偶尔可见,珠江数量极少,仅长江的现存量较大.国外朝鲜西南部和日本九州西部有记载.
中华鲟的形状奇特,与一般鱼类差异很大.体梭形,头大呈长三角形,眼睛以前部分扁平成犁状,并向上翘.口在头的腹面,成一条横裂,口能够自由伸缩.上下唇具有角质乳突.口前方并列着4根小须.眼睛很小.眼后有喷水孔.鳃孔大,鳃膜与峡部相连.鳃耙呈短柱状,薄而尖,14-28枚,一般为18枚左右.幼鱼皮肤很光滑,没有鳞片,有5行大的菱形骨板,背部1行,体侧及腹侧各2行,体侧骨板数为24-37块,背鳍位置很后,背鳍条54-66.尾巴的上叶长下叶短,成为一个歪形尾鳍.全身骨骼为软骨质.肠子的构造很奇特,里面有7-8个漏斗状的螺旋瓣.头部和身体背部青灰色或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各鳍灰色.这些特征都表明鲟鱼类属于低等的硬骨鱼类.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最大个体曾记录过一尾约重680公斤.中华鲟平时生活在东海、南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在海中生长发育.当雄鱼长到9至18岁,体长为170厘米,重为50公斤以上,雌鱼长到14至26岁,可达到初次性成熟.这些性成熟的中华鲟在7-8月间由海洋进入江河繁殖.产卵场都在江河的上游.中华鲟进江后,必须在江里滞留一年,于第二年10月到达产卵场所.在这一年里,中华鲟并不是一直溯江而上,而是时游时停,有时在河道坑洼处潜伏几天不动.据渔民说,当刮南风,江中水位稍有涨落时,鲟鱼就往上游;而当刮北风,水位涨落大时,鲟鱼就潜伏在江中深水处.古人有“鱣出江、淮、黄河、辽河深水处”,“其居也在堆石湍流之间”的记载.中华鲟在长江里要溯游三千多公里,到达金沙江下段,在四川省宜宾市往上的600公里的江段里繁殖.生殖季节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鲟鱼卵受精后被江水冲散并粘附在江底的石头上,一星期后孵出幼苗.幼鱼随江水漂游而下,第二年夏天7月份到达长江口,进入海洋生长发育,待长大后再回到它的出生地繁殖下一代.产完卵的亲鱼和幼鱼一样仍然返回海洋生活,过几年后再回到江河作下次繁殖旅行.鲟鱼繁殖力很大,1尾雌中华鲟的怀卵量为30-130万粒,但产出的卵有90%以上被铜鱼、黄颡鱼等鱼类吃掉,能够活下来的那一点点都是掉在石头缝里的.不过小中华鲟生命力很强,一旦孵出小鱼苗,就会赶紧往水面上漂,然后游到水很浅的地方,似乎知道产卵有危险,能够长大成熟再回来繁殖的个体只占出生总数的2-3%.
中华鲟为肉食性鱼类,在长江中、上游江段生活的早期幼鱼以摇蚊幼虫、蜻蜓幼虫、蜉蝣幼虫及植物碎屑等为食;到了河口咸淡水域中的幼鱼则以虾类、蟹类及小鱼为食.《本草纲目》中对其食性的记载为:“其食也,张口接物,听其自入,食而不饮,蟹鱼都误食之”.实际上中华鲟是靠口膜的伸缩将食物吸入,食物对象多数是生活于泥表或陷藏在泥渣中的各类小型动物.中华鲟从海洋进入江河的整个洄游和滞留期间,基本上不摄食.因此,中华鲟在淡水中的能量消耗和性腺发育所需的营养,依靠它在进入淡水前体内积累的大量脂肪等物质.因而,在淡水中,愈接近成熟的个体,身体就愈消瘦.
中华鲟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经济鱼类,四川渔民有“千斤腊子,万斤象”的谚语.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每年的捕捞量为50公斤以上个体约400-500尾,产量在6-8万公斤之间.近几十年来,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野生状态个体的数量明显减少,目前已处于易危状况.同时,中华鲟在学术和科学上有一定的价值,我国政府将中华鲟列入国家Ⅰ级野生保护动物.
20世纪80年代初期,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后,截断了中华鲟由海入江繁殖的洄游通道,对中华鲟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影响.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长江流域规划时,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必须对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对鱼类的洄游及产卵场的影响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当时有一批科技人员和主管部门领导坚持要在大坝上开一个口子,增加一个12米宽的过鱼设施――鱼道.中科院院士伍献文、曹文宣两位科学家根据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二十多年来在长江进行鱼类资源调查所积累的丰富科学资料和数年来水生所、水利电力大学等单位开展的“鱼类克服流速能力”的实际数据,并查阅、考察了前苏联、欧美等鲟鱼生产国家所采取的系列保护与增殖其资源的补偿措施,顶住了来自社会个方面的舆论压力,毅然提出“葛洲坝枢纽修建不会对家鱼产卵场带来明显影响”,“葛洲坝枢纽阻隔了中华鲟的洄游通路,对这一鱼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必须加以救护”,“主要应采用人工繁殖放流措施而不应当修建过鱼设备”.“中华鲟个体大,上溯时对水流条件要求十分苛刻,何况相对于宽阔的江面和湍急的江水,中华鲟是无法找到12米宽的鱼道”.根据长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水文资料,大胆推断大坝修建后,中华鲟有可能在坝下形成新的产卵场,进行自然繁殖.这就是当时轰动全国的“葛洲坝鱼道之争”.伍献文院士将这一观点写成建议书上报中央,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采纳.这一建议为国家节约了5300万元的投资,成为当时科学家、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特大新闻.事实证明,进江繁殖的中华鲟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在葛洲坝下江段形成了新的产卵场.
葛洲坝水利枢纽修建后,虽然中华鲟有了新的产卵场所,但这个繁殖场所已今不如昔,从过去的600公里江段变成只有7公里的江段.而随着三峡工程的启动,一旦工程建成运行,10月份的三峡水库的大量蓄水,水库水位提高到175米,那么下泄的水流量将减少41%,这么一来,中华鲟宜昌产卵场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产卵江段的面积也将再一次缩小.为了保护中华鲟这一珍稀动物永远生存下去,自1980年以来,我国正在加速中华鲟人工繁育的研究,并每年向长江放流1-2万尾人工繁殖的幼鲟;福州市政府也于2001年12月向闽江投放7000尾幼鲟.根据专家估计,要想达到恢复中华鲟的资源增殖效果,每年至少必须向长江放养中华鲟幼鲟10万尾以上,并且辅以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全面禁止对中华鲟的捕捞,严格限制科研用鱼,最大限度地保存产卵鲟鱼群体.
中华鲟为高蛋白、多脂肪性鱼类.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6.42-20.41%,脂肪为3.05-4.32%;肝脏中蛋白质含量为10.31-16.26%,脂肪为16.63-27.58%;卵粒中蛋白质的含量为24.90-29.70%,脂肪为18.06-24.00.肌肉和卵粒中均含有可以测定的17种常见的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除因酸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