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题西林壁》描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7 20:27:21
《题西林壁》描绘
苏东坡《题西林壁》
  苏东坡《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禅宗自南朝竺道生倡导佛性论、顿悟论逐渐演变发展,到唐朝已分为两支:北方的神秀主渐悟,南方的慧能主顿悟.后来慧能承传了禅宗的衣钵,成为佛教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禅宗六祖.
  慧能不重视禅定而强调顿悟,于是就产生了禅宗的顿悟境界.这一境界要求人们返观自身自心,去发现“自家宝藏”,人可以在刹那间领悟到佛教至极玄妙的根本道理,从此由凡人变为快乐无忧的佛.顿悟的要义有三:一是悟得自心即佛,主张“顿见真如本性”;二是悟得无心无佛,真正做到“云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三是悟得不必修行,这正是禅宗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所谓“无心有所希求,宝藏自然而至”,重视本体,强调通过人内心的顿悟,从而达到成佛的境地.
  中唐以后,禅宗正式形成.禅宗“顿悟”说所包含的“离相无念”、“自性顿现”、“法由心生”等内容,也被越来越多的作家、艺术家所接受.一些著名的诗人谈禅论禅,作诗表达禅理禅趣.到了宋代,禅对诗词的单向强烈渗透和深入浸染,使得一些文人奉佛参禅或与名僧相交往,作诗时多掺杂着佛理甚至取材于禅宗语录.而宋代的以禅入诗比唐代更加执着理境,多夹有议论.大诗人苏轼的诗词就深受禅宗顿悟境界的影响.苏轼曰:“***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不须以日月为断也”.在苏轼身上,既有传统儒家积极入世、弘毅坚忍的人格内涵,又广泛吸收了佛禅道玄诸家超越世俗、达观适意的境界取向,它们共同构成了苏轼洒脱无拘、随缘自适的人生哲学,为后代士大夫解决出处进退的心灵纠葛提供了绝好的范型.据说苏轼常与友人辩论禅理,对方曾讥笑他过于浅薄,其实判断理论之高下,并非仅有高深或浅显一个标准.至于将玄虚的哲理化为实践,以一己的行动证明之,并在文学作品中出以形象化的表达,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比得上苏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平日参禅学艺惯于深悟熟识的苏轼并未把时间和精力耗在毫无意义的唇枪舌剑中,而是把对顿悟成佛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通过诗歌形式表现出来,创造出极富禅味的哲理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名为《题西林壁》的诗是苏轼于1084年游庐山西林寺(又名乾明寺)时的题壁之作.这是一首参禅的偈语诗,它哲理鲜明,内涵丰富,生动晓畅,广为流传.
  《题西林壁》的绝妙之处在于它“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即寓理于生动的情景之中.“理”是宋诗共同的特点,“妙”则是苏轼诗歌特有的意趣.“理”与“妙”在这首诗中珠联璧合、浑然天成.苏轼把长期的生活经验与禅宗的顿悟教义渗透融合,根据人们对庐山的热爱和思索,依托顿悟成佛的大智慧,通过诗歌形式表达出豪情理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给人的直观印象,告诉人们单凭横看、侧观、远望、近察或者取其某一角度去观照庐山都是难以得出正确结论的.自古写庐山的诗很多,惟有诗人独辟蹊径,由注重感官验证转向了注重内心感悟,把旧题写出新意,用精练的诗句出色地描绘了庐山那横岭侧峰、参差交错、变幻无穷、气象万千的景象,表现了苏轼不会局限于一隅去描绘事物的博大胸怀和开阔眼界,充满豪迈气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在对具体景物进行形象描绘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即使自己已对庐山的奇峰怪石、清泉古木作了精细入微地描绘和探究,但是如果不从大的方面进行总括,缺乏宏观把握,最终仍难以准确地概括和确切地描绘庐山的真正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一句完全吻合禅宗的顿悟境界,体现了禅宗“彻悟言外”的特性,是对整首诗思想内容的深化,它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题西林壁》所描绘的庐山恰好证明了这点.诗人从横看侧观山形不同的现象,悟出了世界万物因主体观察角度不同而结果相异的道理.横看是岭,侧看是峰,远看高峻,近观低小.同一庐山,同一游者,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居然对庐山景物的认识屡屡发生变化,甚至因为观察次数越多,观察得越仔细,越是觉得难以把握庐山的真面目.而实质上,庐山仍旧是庐山,它本身并未改变,只是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不断地变化,人们的认识在深入,认识在升华,由于“悟”从而“得”,它提示人们要在变化发展中寻求各观察点之间的联系,把无数的点和面综合成一个立体的空间,只有在多角度全方位立体交叉式的观察、研究、揣摩和总结之后,庐山的真正面目才会被认识.
  苏轼既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哲学家.《题西林壁》正是诗人的含蓄和哲学家的睿智完美结合的产物.作为描写庐山的绝唱,苏轼并未局限于卖弄思辨,而是高屋建瓴,把宏观认识与微观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对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和扑朔迷离的自然景观观察思考,结合禅宗顿悟教义进行了理性升华,并把顿悟所得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达到新意与妙理完美地统一,锤炼出充满哲理禅趣,思想上和艺术上均令人耳目一新的杰出诗篇.
  诗歌创作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如同司空图强调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由禅宗的顿悟境界来解读《题西林壁》,使我们真正理解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不仅认识到了庐山的真面目,领略到它那丰富深邃难以穷究的和谐之韵和自然之美,同时也使我们得到哲学上的启发:一个人,如果只局限于个人的狭小范围,没有从各个角度统观全局,缺乏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虚怀若谷的胸怀,就不可能全面而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探究到它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