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朱雀桥边野草花的下句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7 15:50:27
朱雀桥边野草花的下句是什么?
乌衣巷口夕阳斜
  ————————————————————
  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他还继承了乐府诗的现实主义传统,注意反映民生疾苦和重大事件,风格刚健爽朗.他的一些怀古诗,也凝练含蓄,含不尽之意鉴于言外.有《刘梦得文集》.
  [注释]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是东晋大贵族王导、谢安家族的聚居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寻常:平常、普通.
  [译诗、诗意]
  朱雀桥边丛生着野草、乱开着野花,
  乌衣巷口夕阳西上.
  从前在王、谢贵族的高楼大厦中筑巢的燕子,
  现在已经飞入平常的百姓家.
  赏析]
  这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
  诗歌开头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秦淮河南岸.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住在这里.“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可以想见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盛况.但而今桥边却只有“野草花”.一个“野”字,揭示了景象的衰败荒凉.而“乌衣巷”又处在夕阳斜照之中.“夕阳”之下,再加一“斜”字,有力地渲染出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
  诗歌开头用了工整的对偶句,写今日的衰败景象,它与昔日的繁荣盛况,形成强烈对照.
  三、四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如今旧世族的楼台亭阁荡然无存,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诗人在第三句开头特地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巧妙地赋予燕子以历史证人的身份.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晋代豪门世族的覆灭,暗示当代的新贵也必将蹈此覆辙.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加一字议论.诗人从侧面落笔,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乌衣巷
  乌衣巷位于夫子庙西南数十米,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原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旧时王谢子弟善著乌衣,因而得名.为纪念王导、谢安,在乌衣巷东曾建有来燕堂,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仕子游人不断,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地方.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对此处的感叹.从此乌衣巷便名播中外,游人不绝.
  王导在今紫金山前占有良田八千多亩,谢安的大量财富也集中到建康,他们是扶持东晋政权的擎天双阙.
  王导(276一339年),字茂弘,琅琊临沂人,是东晋王朝的实际创立者,西晋未年,八王内讧,匈奴入侵,西晋王朝大厦即倾,分崩离析.王导认为天下大乱,能振兴晋室的唯有司马睿,“遂倾心推奉,为之谋划.”他极力劝司马睿移镇建康(今南京),为东晋立国打下基础,公元317年,王导依赖北方士族,团结江南士族,协助司马睿建立了偏安江左的东晋政权,他历晋元、明、成三帝为宰辅,用“镇之以静,群情自安”的方针,保持东晋的安定局面.晋室南迁之时,内外交困,矛盾重重,江南士族不与合作,“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于是王导和扬川刺史王敦一起演出了一幕为琅琊王树立威望的盛大出游仪式.他们利用上已节(三月三)让司马睿乘大轿威风凛凛地行走在庆祝的队伍前,王敦、王导及南迁的北方大族恭敬地尾随其后,江南豪族见到琅琊王在北方大族中有如此威望,便纷纷前来投靠.为了缓和南北大族间的矛盾,王导一方面积极拉拢土著豪门,许以高官厚禄,另一方面又在南方豪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立侨川、侨郡、侨县安置北方大族和移民,使土著与侨民各得其所,矛盾缓和,晋室转危为安了,以后,王导又先后平定了王敦、苏峻的叛乱,进一步巩固了东晋王朝.王导因扶持晋室有功,晋元帝对他说:“卿,吾之萧何也.”民间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既说明了王导为司马睿的晋室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点明了王家权势之大.
  谢安是南迁大族中的佼佼者.谢安(公元320一385年),字安石,陈郡(今河南太康)人,曾隐居会稽东山,以山水、文籍自娱,然胸怀韬略,留心时政,人喻之为诸葛孔明,都希望他出来主持政局.晋文帝时谢安已40多岁了,因国运每况愈下,他才“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为晚”,由会稽赴建康接任丞相.谢安性沉静,临危不乱,温雅有儒将风度.他曾与大书法了王羲之登冶城(今朝天宫附近)“悠然逼想,有高世之志”.谢安在建康20多年,做了两件大事,从而名垂青史.一是他巧妙地阻上了桓温的篡位活动,避免了内战的爆发:一是指挥了著名的淝水之战.晋文帝时,炙手可热的桓温掌握着军政大极,曾多次觊觎帝位,都因谢安、王坦之巧妙机智地从中斡旋才未能得逞.晋文帝死后,谢安又趁桓温不在建康,拥立司马曜为帝.对此桓温怀恨在心,率领大队人马赶回建康,并指定谢安、王坦之到新亭迎候、这不啻又是一场“鸿门宴”.王坦之惊慌失措求教于谢安.谢安神色自若,坦然他说“晋室存亡,在此一行.”及见桓温,王坦之汗流浃背,诚惶诚恐慌乱中竟倒执笏板.谢安则不慌不忙,从容就席,并严肃地对桓温说.我听说诸侯的职责是守在四方,您为何重兵压境,剑拔弯张呢?桓温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只好撒下伏兵.谢安这才与桓温举杯,风卷幕帐,露出了藏于帐后偷听的桓温谋士郗超,谢安见此微微一笑道:“郗生真可谓是入幕之宾啊.”一句话说得郗超羞愧满面,无地自容.桓温也面红耳赤,尴尬万分.桓温知道在道义上是不能压倒谢安的,武力也不能使他屈服,谢安代表了支持晋室的一批世家大族,不敢贸然行功,只好强按怒火,握手言和,晋室凭借着谢安的机智勇敢又得以维持.晋大元八年(338年).前秦统治者苻坚率兵号称百万,挥戈南下,直取东晋.当时符坚曾夸下海口“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当苻坚大兵“入于淮肥,京师震恐”之时,谢安受命于危难之中,担当起抵抗入侵的重任.他派出谢石、谢玄、谢瑛等将领,率八万北府精兵赶赴前线,并亲自“指授将帅,各当其任”,审时度势,缜密安排.决战前夕,谢安带着家人,陪着朋友,到离建康城二十里的东山“围棋峭墅”,以此来安定民心.晋军与苻坚相遇于淝水,采用谢安的诱敌移动之计,趁强敌布阵方乱,脚跟未稳,一举击溃苻坚97万人军.崩溃的秦兵,湟湟如惊弓之鸟,争相逃命,“自相蹈籍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望“八公山草木,皆以为晋兵.”苻坚本人也差点做了刀下鬼.谢安决策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它奠定了南朝200多年安定和平的政治局面.后人写诗推崇他,“高卧东山四十年,一堂丝竹败苻坚.至今墩下萧箭雨,犹唱当时奈何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