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9 02:53:41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一、“心”指“意向”,“物”指“事”.\x0d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x0d又说:“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於事亲,既事亲为一物,意用於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於读书,即读书为一物,意用於听讼,听讼为一物.凡意之所用,无有无物者: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矣.物非意之用乎?”\x0d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当沉浸在一本兴味极浓的书中,周围世界的喧嚣便像不复存在似的;当我们出神地思考、这认真地做一件事时,便会忘记周围的环境.\x0d二、对于个体来说,心便是整个世界.\x0d《传习录》记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x0d又载:“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什么教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又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具无了?’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x0d对个体来说,没有了“心”,便没有了整个世界.\x0d三、从“万物一体”来理解.儒家有“万物一体”的说法,认为人是宇宙的精灵,人又是一个“小宇宙”,心是人这个“小宇宙”的灵魂.造物主在造人的时候,已经把“理”塑在他的“心”里,宇宙万物又通过视、闻、嗅、味、触、第六感观等感应通道触发人的“心”,激发人心的“理”.\x0d贝克莱有句名言:“天上的星辰,地上的山川,宇宙中所含的一切物体,在人心灵以外都无独立的存在,它们的存在就在于其为人心灵所感知.”这是著名的“存在即被感知”论,与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有同工异曲之妙.\x0d既然“存在就是被感知”,而感知又是通过“心”并存放于“心”,那么,“心外无物”了.\x0d四、人的一切“行”,要通过“心”来指挥.\x0d我们的视、闻、嗅、味、触、第六感观等感应,要通过“心”来实现;我们通过“心”来思考;我们用“心”读书、学习;我们作决策,要凭“心”而断;我们听取意见,要用“心”聆听;我们做事后总结经验,要问“心”无惭.\x0d事实上,我们读书、理解知识,也是“我注六《经》”式的,是用自己存在于“心”的知识背景来理解新的知识.\x0d既然“行”是物,一切“行”,都是通过“心”这个载体来完成的,所以,“心外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