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环境污染如何治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8 01:35:01
环境污染如何治理
转:治理城市环境污染的建议\x0d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 城市化进程加快.1978 年到2004 年, 城市数量由193 个增加到661 个, 建制镇由2173 个增加到20312 个, 市镇总人口由1.7 亿人增加到5.4 亿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9%提高到41.8%.如此迅速的城市化, 必将对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构成更大的冲击.巨大的人口压力、日益紧缺的资源和环境质量的恶化, 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城市化模式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 城市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在显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不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x0d一、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x0d一是城市水污染仍十分突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生活污水排放量迅速增长,1998 年首次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2001年, 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00.7 亿吨,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27.7 亿吨, 其中生活污水COD 排放量比上年增长8%, 而同期工业废水COD 排放量则减少13.8%.目前, 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只有34.3%.城市河道成了纳污沟.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使城市水环境恶化, 七大流域城市河段都形成明显污染带,还有一些城市的饮用水源也受到污染.\x0d二是以北方城市颗粒物和南方城市酸雨为特征的城市大气污染依然比较严重.全国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只有60.2%, 相当多的城市仍以煤炭为主要民用燃料, 大量燃煤造成煤烟型污染, 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占21%.许多城市受到酸雨侵害, 城市裸露地面多、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渣土垃圾粗放收运使得城市空气中颗粒物常年居高不下.在全国重点监测的338 个城市中,63.5%的城市达不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x0d三是生活垃圾未得到妥善处置, 严重影响地表水、地下水的环境质量.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约1.18 亿吨, 仅有60%得到不同程度的处理处置, 每年有7900 万吨生活垃圾简易填埋或露天堆放在城市郊区、江河沿岸, 破坏城市( 特别是城乡结合部) 的自然景观.另外, 各城市第三产业、居民生活产生的各类废物都是混合收集的,医疗垃圾等特殊废物多没有专门的集中处理设施, 普通生活垃圾的处理或堆放, 成为传播疾病和污染环境的隐患.\x0d四是大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越来越突出.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第四大生产国和第三大消费国, 2004 年汽车保有量达到2742 万辆.近几年, 虽然采取了淘汰含铅汽油、限制汽油中其他有害物质含量、新车采用电喷加三元催化、出台新的排放标准等措施, 单车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减少.但由于机动车数量上涨很快, 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在增加.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郑州、沈阳等城市氮氧化物污染较重, 交通干线两侧一氧化碳严重超标, 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类型已经由煤烟型转变为复合型.此外,道路增长与车辆增长不匹配, 现代化交通管理手段不足, 机动车行驶常处怠速状况,也是造成机动车污染加剧的重要原因.\x0d五是噪声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环境问题.交通、社会生活、建筑施工是主要的噪声污染源, 目前, 交通对城市噪声污染占70- 80%.在开展交通噪声监测的214 个城市中, 31.3%的城市处于中度或较重污染水平.在开展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的176 个城市中, 55.6%的城市处于中度或较重污染水平.一些城市在建设高架路桥改善交通状况时, 却往往未能很好解决高架路两侧的降噪隔声问题, 交通干线两侧居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x0d除此之外, 城市绿化、城市人口等方面因素也是城市环境面临的重大问题, 城市生态失衡问题不断严重, “城市热岛”、“城市荒漠”等问题突出.同时, 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 加剧了资源环境供给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这些城市环境问题不解决, 将严重制约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x0d二、解决城市污染的主要建议\x0d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从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整体功能出发, 运用综合的对策、措施来整治、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 以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生态平衡, 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 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 以协调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x0d1、合理规划, 完善城市功能.遵循生态规律, 从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保证能力出发, 制定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 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 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逐步解决城市功能区混杂问题,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x0d2、治理城市水污染.所有城市都要制定改善水质的计划, 重点保护城市饮用水源.20 万人口以上城市要建立水源地水质旬报制度, 环保重点城市要实施生活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报告制度.采用截污、治污、清淤、保证城市河湖用水、加快水体交换、维护城市湿地等措施, 使城市地表水按功能达标.综合运用价格、行政、科技和工程措施, 推行城市节水、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 创建节水型城市.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 严禁超采地下水.\x0d3、治理城市大气污染.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 改善能源结构, 大中城市要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在人口稠密的市区逐步取消直接燃用原煤.促进西气东输沿线城市积极利用天然气.加快城市供热、供气能力建设.禁止在城市的近郊区内新建燃煤电厂和其它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企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鼓励开发和使用清洁燃料车辆, 逐步提高并严格执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大中城市以及城市群地区要综合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物的相互影响.按照生态要求进行绿化、美化、硬化, 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 有效控制城市扬尘.建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制度.\x0d4、治理城市垃圾污染.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 在优先进行垃圾、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基础上, 推行垃圾无害化与危险废弃物集中安全处置.建立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体系.2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医疗废物必须全部实现安全处置,鼓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x0d5、治理城市噪声污染.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限制机动车、火车市区鸣笛, 对造成敏感建筑物声环境超标的交通重负荷路段, 采取降噪措施, 控制交通噪声污染.\x0d6、做好重点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综合考虑城市规模、性质、区域分布和环境状况等因素, 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扩大到113 个,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继续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 提升模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完善公众、社区和媒体参与城市环境管理的机制, 建立城市环境污染应急响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