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宋史 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第二十六〈 陈恕传〉全文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7 13:46:58
宋史 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第二十六〈 陈恕传〉全文翻译
好长啊,不知道1万字够不够用.
  陈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小时候做过县吏,改变旧习,发愤读书.江南平定后,礼部侍郎王明做洪州知府,陈恕穿着儒生的服饰去见他,王明跟他聊天,感到非常惊奇,所以出资让他赴京会试(计偕为进京赴试,预为参与,令是让他,句意有重复,所以就不每个字都翻译了).太平兴国二年考中进士,担任大理评事、洪州通判,陈恕以自己家在洪州辞官(各朝几乎都有规定不得在家乡为官).改任澧州通判.澧州自唐朝起就是节度使兼管,官吏很多利用公文欺上瞒下,投机图利.陈恕揭发其中的所有弊端,郡中都称赞他精明强干,以才能闻名于世.
  后来被召入京师,为右赞善大夫,同判三司勾院,又升为左拾遗,兼任度支判官.与判使王仁赡在上朝的时候争论本司事务,说得仁赡理屈词穷,被贬官;提升陈恕为度支员外郎,仍担任度支判官.
  后来又升为工部郎中、大名府知府.当时契丹人经常侵犯边境,他受皇帝命令深挖护城河,从民间征收物资不太及时,陈恕立刻抓了大名府中一个土豪,召集兵将官吏要当众杀他,那人的宗族亲属以及其他官员都来求情,那人磕头磕得流血,说次日一定完成任务,否则甘愿受死.陈恕让他带着镣铐游街示众,百姓们都很害怕,没有敢误期的,工程几天就完成了.
  正好赶上契丹撤军,召入朝庭为户部郎中、户部副使,升为右谏议大夫、澶州知州.在上任的路上又奉圣旨任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宋太宗教他屯兵的方法(所谓农战,其实就是屯田),陈恕回答说:“古时候兵从百姓中临时征集,没有军情就种地,敌寇来了就当兵打仗.现在的战士都是招募来的职业军人,补给都要依靠官府,如果让他们冬天持兵器抵御敌寇,春天拿着锄头种田,万一有什么变故,后悔都来不及啊.”太宗说:“那你先去上任吧,我再想想.”陈恕走了好几天,果然有诏书,只让士兵修缮完善城堡、疏通防护沟渠而已,屯田的想法就搁置了.不久做了代州知州,可以参与吏部考选举士,铨选职官,拜盐铁使.陈恕有心计,将积久的弊政清理一空,太宗深深地器重他,亲笔在殿柱上题词:“真盐铁陈恕”.
  升为给事中、参知政事.几个月后,太宗提到户部使樊知古的部下有阳奉阴违的.陈恕与知古共事,关系非常好,偷偷地把太宗的话告诉了他,想让知古整顿一下.(谁知道)知古到太宗那儿解释,太宗对陈恕泄露宫庭中的话,罢了他的官.很快出京任江陵府知府,揭露很多官吏不法行为,很多人被判充军、流放、停职、撤职,一郡之内极其恐惧.
  淳化四年,太宗听了魏羽、段惟一的请示,分三司为十道,置左右计使,用魏羽、董俨分别为主官;召陈恕为工部侍郎,充任总计使,决断左右计使事的公务.左右计使分判十道的事务,凡是有议论、审计等一并让陈恕等参预.陈恕因为各部门各有所属,政令各有所出,难以持久,竭力陈说其不可行.过了一年多,果然中止了,又生新任命陈恕为盐铁使.
  当时太宗留意国库,召三司吏李溥等二十七人到崇政殿,询问掌管财政、赋税、贸易等事务的官署各项利弊.李溥等人说内容繁多,做不到随口应答,请让他们书面回复.太宗派中黄门(把所询事项)送到相府,限期五天把所有内容写成条陈交上去.李溥等共上交七十一项,太宗下诏把其中四十四项交付官府实行,另外十九项给陈恕等讨论是否可行(咦?还有八项哪里去了?).派知杂御史张秉、中使张崇贵监议,令中书盘查这些事,专门负责检举,不要出现搁置而不实施的现象.赐李溥等人白金缗钱,全都补侍禁、殿直等官职,并任实职.太宗对宰相说:“李溥等人上奏的事很有些优点.我曾对陈恕等人说,如果让他们写好文章考察古代的事迹,这些人固然不能指望;但如果是钱粮上的利弊,他们自幼至今,长期地处于其中,必然详细地知道根本所在.你们只要给他们些好脸色,让他们剖析陈述,必然有所收获.(只是)陈恕等人性格刚强,始终不肯屈意询问他们.”吕端回答说:“耕种的事应该问农民,纺织的事应该当问农妇.”寇准说:“孔夫子到太庙,指凡遇到不懂的事,都问别人,是不耻下问,这是各个部门各司其职的道理所在啊.”
  后来过了几天,太宗又说:“国家每年收入是唐朝的好几倍.唐朝中期叶以来,藩镇各自为政,征赋大多不交给朝庭,在下者凌驾于上,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国家制度毁坏.如果前代治理成功,现在早就天下太平,怎么会再让我烦心焦虑啊.”所以召来陈恕等人斥责他们耽误公事.陈恕等人回答说:“现在疆土广阔,事务繁多,国家支出和军费开支,所需要的钱粮很多,再加上各州只要遇到灾害,一定会免除他们全部的租税.我们每拿出一个增加财政收入的举措,朝廷一定会顾虑是不是侵害了百姓的利益,都阻止而不施行(这样的朝庭怎么会不强盛!大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富强的一个王朝,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比那些嘴上叫着代表了人民的利益而实际上干着与民争利的事的某些人强得太多了).纵然让耿受昌、桑弘羊复生,也力不能及啊.我们能力低下,只能尽力做好文书工作,终究不足以辅佐您的圣治.”太宗说:“你们清高而不通达,墨守成规,终究不能为国家规划,剖析和解决烦杂疑难的问题.就拿京城仓库来说,主管官吏应当改职了,文书中只要有一处不齐全,就会拖个十年五年办不完,以致贫民得不到资助,只能等死.这是你们的过错,岂能不伤天地的和气呢?”陈恕等磕头谢罪.淳化五年,赏赐三司铜钱百万,招募能说出本单位缺点不足的官吏,让陈恕等人按事情大小,给他们赏钱,钱用完了可以再领.
  至道二年,要合并三司,任命一个总判.勾院、磨勘、理欠、凭由、支收、行帐、提点等司,让陈恕写一个书面报告.陈恕奏章上说:“我认为国土广阔,钱粮事务繁杂,三司之中,文书堆集,朝廷的设立的法度,对此督责又尤其严格,官吏补过失都来不及.要是为三部各设主司,挑选人才并不难,办事也容易.事情办了,过错少了,不让官家您烦心,这也是一时的良策啊.勾院、磨勘两司,是沿袭旧制所设,警戒防御的重要,没有大过这个的.理欠、凭由二司,虽然不是旧制,但自从欠负官物帐籍没了章法,官物支付事务散落,才设立了这二司专门掌管.法规制度都齐备,编制设置有条理,拖欠的没有不被处理的,官物发放很少流散的弊端,实在也是重要的部门,不可废除.如果两司合并任命一名官员,这才涉及设立一名判官的事.主辖支收司,要从京城支出财物,转输外地,那边收到入帐,这边就从帐目上消除,查验拖延延误,如果京城中得到一名贤良的主史,让他主管此司,专门进行检辖,只要是支出下拨官物,就给出销帐文书,在所司设置帐薄记录,等收到入帐的文书到了,就勾销帐簿记录这是走捷径的方法,也比较妥当.行帐司最近一段时间先暂时搁置,等他们处理完旧帐.帐目都没有了,此司自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提点司是官家亲笔下旨特设,检点三司因懈怠而失职的事务,这不是官吏敢讨论的事情.”太宗下圣旨令三司都凭由、理欠司合并为一处,任命官员兼判.各地官员拖欠的官物,令三司逐个部门清理,理欠司只需要汇总所拖欠的数额督促他们还清.其余的都按陈恕奏章办理.
  陈恕要设立茶法,召集茶商数十人,让他们各自书面陈述利弊,陈恕看了把这些条陈分为三等,对副使宋大初说:“我看下策固然草率粗略没有可取之处,但上策取利太过了,这些东西可用于商业行为,不可用于朝廷法度.只有中策公私兼济,我琢磨着,可以长期施行.”于是开始设置三项法案施行,货物财富开始流通.
  峡西各州,沿袭孟氏旧政,赋税各地轻重不均,阆州税是一千八百钱为一绢,果州是六百钱为一绢.百姓不断上告,持续了20年,皇帝下诏让当地官员调查,但他们相互推托,置之不理.转运副使张晔年轻气盛,正好接到皇帝诏书让他审查核实,他就自行决断处理.陈恕参奏他擅自修改规定,算下来果州一年少上供绢万余匹,张晔被免职.
  陈恕每次在偏殿奏事,太宗有时没有深查,当面发怒,他就收回手板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不断后退,直到大殿墙边,好像无处容身.等皇帝气消了一点后,又恭谨地上前奏事,不改变自己立场,像这样的事很多,太宗因为他的忠心,大多都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提升至礼部郎中,真宗即位,加户部郎中,命令他把京师内外的钱粮统计一下上报.陈恕许久不报,皇帝催促多次,陈恕说:“陛下年轻,如果知道府库充实,恐怕生出奢侈之心,臣因此不敢上报.”真宗很赞许.
  咸平二年,真宗北巡,让陈恕担任行在转运使.不久陈恕以母亲老了为由请求解任,真宗任命他为吏部侍郎,管理通进银台封驳司、审官院.陈恕上奏说:“通进银台封驳司的职务,实在是给事中之职,隶属于左曹.虽然另外建立了机构,但不能失去它的旧制.请官家任命我做门下省封驳事隶属银台司.”真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咸平五年,负责科举考试.陈恕因为自己是洪州人避嫌,凡是江南的贡士都被清退.又援引“贡举非其人”(就是“枪手”)的律条,所以取士很少,而所取中的举人以王曾为首,等到廷试糊名考试,王曾又考了第一等,当时人们都称赞陈恕所举得人.陈恕常自叹说:“我得到的王曾,有闻名于世的才华,不愧于人说我能知人了.”
  陈恕对母亲很孝顺,母亲亡故,过度哀伤思慕,不吃荤腥,以至于瘦弱不堪.守孝期满后复职办公,升为尚书左丞、代理开封府知府.陈恕已经有病,还勉强亲自办公,几个月后病情加剧,上表请求任学士之类的闲职,获得的俸禄来贴补家用.真宗说:“你找一个可以代替你的人,就听任你离开.”当时寇准被罢枢密使一职,陈恕就举荐他代替自己,真宗就任寇准为三司使,陈恕为集贤殿学士、判院事.寇准就查寻陈恕前后改革兴立的事务,归纳成册,加上陈恕出的榜文,重新刻印,亲自到至陈恕家请陈恕题字.陈恕也不谦让,一一为他签字,从此担任三司主官的官员都遵循他的旧制.直到李谘当了三司使,才修改茶法,陈恕的规制格局渐改变了.
  皇帝很重视陈恕,下诏让太医为他诊疗.过了百日,主管官员请求停止他的俸禄,皇帝不许,不久,陈恕死了,终年五十九.陈恕将死的时候,口述遗奏以及交待后事,送终的器物,没有不想到的.真宗悼惜陈恕之死,停止上朝,赠吏部尚书.录用他的儿子陈执中为太常寺太祝,陈执古为奉礼郎.
  陈恕对史传多有涉猎,知道很多典故,精于为官之道,为人刻薄少恩,大家不敢循私.前后共掌大权十余年,强力干事,各级官员对他都很敬畏,有称职的美誉.善于谈论,听他说话的人会忘掉疲倦.一直不喜欢佛家,曾请求皇帝废除译经院,言辞十分激切.真宗说:“三教之兴,由来已久,前代毁之者很多,只要存而不论就行了.”
  陈恕生性吝啬,对儿陈淳私自用钱很气愤.在病重的时候,上书皇帝说陈淳不听教导,很多时候与不良子弟一起游玩,平常习武,请让陈淳出京做外州的军校.真宗说:“做军官带兵,不是丞相家的子弟所应该做的事.”任陈淳为滁州司马.陈恕死后,又把陈淳召回复职,最后竟因为收贿被处置.陈执中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另外有传记;陈执古官至虞部员外郎;陈执方、陈执礼都做了太子中舍.
  终于翻译完了,四千多字,好累啊,要多加点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