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浙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2课在沙漠中心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7 19:07:34
浙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2课在沙漠中心
①给课文分三段并概括主要内容.
②本文要表达的思想是“我”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却又写了“我”“平静地面对死亡”,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
③阅读“我不抱怨.三天来,……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回答这些问题.
⑴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⑵“海风滋味”有什么特殊含义?
⑶同样是死亡,作者为什么说“在郊区火车上,我感到的垂死的感受和在此地的感受大不相同”?为什么“我”死在“这里”,就是“死得其所”?
⑷作者为什么不喜欢斗牛士?他对冒险有什么看法?
④你如何理解“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这句话?
⑤请找出属于心理描写的句子,并对其进行归类.
帮你找到下面有关的课文资料和内容,
22 在沙漠中心
赵序行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增加语言积累,并感悟和运用.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并感受作者的心理活动.
3.反复诵读课文,品味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敢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通过教学,联系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练习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活动.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
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学会生存.
2.练习快速阅读课文,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增加语言积累,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书面语言和口头表达能力对多数低年级学生而言,是语文学习的瓶颈,应加强训练.
教学方法
诵读法.本文主要记录了作者在被困于沙漠之中一夜之间的所思所想.重点是把握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学习作者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进一步理解一些关键句的深层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家作品;增加语言积累,并感悟和运用.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并感受作者的心理活动.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对沙漠描写的优美诗词句,其中有被国学大师王国维赞其为“千古壮观”之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了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而又一轮恍然红日出入于长河之中,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使整个画面显得雄奇瑰丽,给人以无限的向往之情.然而在当今,沙漠已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圣艾克絮佩里在他的《人类的大地》中就揭示了这样的现实,我们今天来学习这一作品的节选——《在沙漠中心》.(板书课题)
设计(二):
多媒体展示文字内容
据统计,60年代特大沙尘暴在我国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而90年代至今已发生过20多次,并且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现将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的几次主要大风和沙尘暴天气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993年:4月19日至5月8日,甘肃、宁夏、内蒙古相继遭大风和沙尘暴袭击.
1994年:4月6日开始,从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西部刮起大风,北部沙漠戈壁的沙尘随风而起,飘浮到河西走廊上空,漫天黄土持续数日.
1995年:11月7日,山东40多个县(市)遭受暴风袭击,35人死亡,121人失踪,32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亿多元.
1996年:5月29日至30日,自1965年以来最严重的强沙尘暴袭掠河西走廊西部,黑风骤起,天地闭合,沙尘弥漫,树木轰然倒下,人们呼吸困难.
1998年:4月5日,内蒙古的中西部、宁夏的西南部、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带遭受了强沙尘暴的袭击,影响范围很广,波及到北京、济南、南京、杭州等地.4月19日,新疆北部和东部吐鄯托盆地遭瞬间风力达12级的大风袭击,部分地区同时伴有沙尘.
1999年:4月3日至4日,呼和浩特地区接连两天发生持续大风及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发生时,遮天蔽日,能见度极低,空气中充满了微细的沙粒.
2000年:3月27日,沙尘暴袭击北京城,局部地区瞬时风力达到8至9级.
2002年:3月14日在阿拉善形成.3月15日下午沙尘飞至北京,持续时间达49小时,分布高度为3500米左右.3月20日第二次袭击北京,时间持续长达51小时,此次沙尘暴北京总降尘量高达3万吨,相当于人均2公斤.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范围最大、强度
《在沙漠中心》记叙了“我”在沙漠中由“痛苦、绝望”到“平静、乐观”的心理过程,通过对沙漠奇景的描绘和“我”内心的独白,表现了“我”战胜困难、走出沙漠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