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为什么实行不抵抗政策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8 05:26:31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为什么实行不抵抗政策
第一:蒋没有下达不抵抗命令,下命令的是张学良.张学良晚年在美国亲口证实了.
著名华人历史学者唐德刚应张学良之邀,为他录载他的口述历史.唐记载了张学良回答他询问“九一八事变”不抵抗问题的一段谈话.张学良与唐德刚谈话记录中,对“不抵抗命令”有如下一段记述:“我要郑重地声明,就是关于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不但书里这样说,现在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中央的命令,来替我洗刷.不是这样的.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绝对不是的.”张学良说:“那个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我下的所谓不抵抗命令,是指你不要跟他冲突,他来挑衅,你离开他,躲开他.”他解释当时他为什么下令不抵抗:因为过去对日本的挑衅,一直“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当时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东北那么大的事情,我没把日本人的情形看明白,……我就没想到日本敢那么样来(指用武力侵占整个东北——引者注),我对这件事情,事前未料到,情报也不够,我作为一个封疆大吏,我要负这个责任.”张学良说明:“这就是我给你的解释.不抵抗,不能把这个诿过于中央.”
唐德刚教授笑着感慨道:“我们听了五十多年了,都是这个说法呢,都说是蒋公给你的指令呢!”“……都说蒋公打电报给你,说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民族国家于不顾.又说你拿着个皮包,把电报稿随时放在身上.”唐教授探询地问张学良.张学良回答说:“瞎说,瞎说,没有这事情.我这个人说话,咱得正经说话.这种事情,我不能诿过于他人.这是事实,我要声明的.最要紧的就是这一点.这个事不是人家的事情,是我自个儿的事情,是我的责任.”
第二:蒋未必不想抗日
当时黄河以北是张学良的地盘,蒋无一兵一卒在北方,张不抵抗,蒋亦无可奈何.
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即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悍然发动一二八事变,驻上海的中国第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将军的指挥下奋起抵抗.当时蒋已下野,中央政府群龙无首张皇失措,被迫请蒋复出.而蒋一复出立即急调中央军第5军驰援上海,与十九路军并肩作战.战况激烈时,连蒋的大舅子宋子文的私人武装税警总团都拉上了前线,和攻上来的鬼子拼上了刺刀.一二八抗战虽然最终失利了,但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迫使日军数易主帅,最后竟出动到大将来指挥作战,和仅有几个佐级军官就搞定的九一八事变大不相同.
第三:攘外必先安内没什么不对的.
历史上哪个国家在四分五裂时能够抵御外辱?从中国历史上看,无论是汉唐的赫赫武功还是蒙古满请的崛起,哪一个不是在结束了残酷的内战后才进行的?汉有白登求和之辱,唐有降顺突厥之耻,在国家民族真正统一之前,他们对外敌哪一个不是忍辱求和的?以成吉思汗之神勇,在蒙古部落统一前不也对金国纳贡称臣吗?不也要先把部落统一的内战进行到底吗?
第四:即使蒋放弃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他的敌人会让他专心抗战吗?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迅速作出反应,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行动起来.武装保卫苏联.
1931年9月22日,中供中秧发表了《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
《决议》对事变的定性是:
“这严重的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积极殖民地政策之产物,是日本武装占领整个满洲及东蒙的企图最露骨的表现,是将满洲更殖民地化,而作更积极的进攻苏联的军事根据地的实现.”
《决议》认为:
“满洲事变对于中国事变发展的前途,将给予决定的影响.日本帝国主义残酷的暴行,毫无疑义地将激起广大的劳苦群众的民族觉醒.在党的正确的领导之下,这个民族的觉醒能够很迅速的转变到革命的反帝国主义的争斗,正在急剧高涨中的反帝述动的高潮将以更大的力量向前开展.农民的饥荒与土地争斗的紧张,城市工人运动争斗进攻与政治性质之日益明显,士兵群众情绪的动摇与不安,给苏维埃运动与红军的争斗以极大的顺利,造成了全国革命危机先决条件更进的成熟.这事变给予中国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以新的重大的打击,群众的民族的觉醒与革命争斗的剧烈,北方军阀的巨魁张学良的军事的财政上的丧失,民族的武断宣传的破产,国民党政府对于帝国主义的投降屈服与无耻的揭露,这些将更加促进国民党统治的崩溃与破产,及胜利的革命争斗的顺利的客观环境.”
《决议》号召:
“党在这次事变中的中心任务是:加紧的组织领导发展群众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大胆地警醒群众的民族自觉,而引导他们到坚决的无情的革命争斗上来.抓住广大的群众对于国民党的失望与愤怒,而组织他们引导他们走向消灭国民党统治的争斗”“估计到在这次事变后士兵情纺的动摇和不满,这些士兵在经常军官的保国卫民的欺骗宣传之中,而一旦地身历了国民党的卑鄙无耻,反抗与愤懑的情绪是必然增涨的.党应该加紧士兵中的工作,各省委应该派大批的同志到白军中去发动他们的争斗,组织他们的游击战争.这是真正的武装拥护苏联及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之方法之一.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全国临时中央人民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继续提出了“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在中央苏区,战士每天早晨出操都要高呼“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1932年11月7日出版的《红色中华》,刊载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周年纪念宣言》.宣言称:“准备和组织着自己的力量,随时同帝国主义军队直接作战;并领导全国工农劳苦群众和红军武装保卫中国革命的朋友——苏联.”
1932年1月28日,上海事变爆发,驻守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及奉命增援的第五军奋起抵抗日本海军的进攻,得到了广大上海市民和国内舆论的广泛支持.然而,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却相信,“国民党各派军阀及中国资产阶级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他们充其量不过是在“弄各种各样的把戏来愚弄劳苦群众”,乘机“来侵吞民众的捐款”.这个时候,恰好是发动民众起来革命,号召士兵“杀掉你们的长官”,号召近郊农民武装起来,夺取土地,“进行游击战争”,进而“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民众自己的政权”的最好时机.《中国共产党中央为上海事变第二次宣言》,1932年1月31日;《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为上海事变宣言》,1932年1月31日;《中央关于上海事件的斗争纲领》,1932年2月2日.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公开发布了对日作战宣言.这一宣言的目的非常清楚,根本上仍旧是号召民众“积极进行革命战争,夺取中心城市,来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因为它坚信:“推翻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是“顺利发展民族革命战争,实行对日作战的必要前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1932年4月15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册,第639-640页.
呵呵,这是不是另一个版本的攘外必先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