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关于墨子的论文2000字左右的关于墨子学说的论文,不想要dowm的,哪位大哥大姐有以前写过的?不是百科上的,是对其想法进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31 06:54:05
关于墨子的论文
2000字左右的关于墨子学说的论文,不想要dowm的,哪位大哥大姐有以前写过的?
不是百科上的,是对其想法进行一些阐述或议论的~
哇 你太幸运了 我们作业要求刚写了一篇 是原创啊...字数有2700多,不知道你能用不?要给我加分哦...呵呵:
特立独行的侠客们——墨者
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在先秦时候曾经是个非常显耀的学派,影响非常大.墨家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异别”,反对儒家所提倡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这样,墨学很快成了儒学强有力的对手.
韩非子曾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可见当时墨家的思想是可以和儒家分庭抗礼的.可是汉代以后墨家几乎有失传的味道,直至清代以后,墨学才又渐渐重回学术界的视线内.在现今处处高呼“复兴国学”的潮流下,墨家和其他学派一样俨然成了众人追捧的香饽饽.对于墨家学派我没有做过很深入的研究,只能浅谈我印象中的墨子和墨者.
我觉得在诸子思想中,墨家是一支很独特的哲学派别.虽然和儒家并称显学,但他们的风格差距很大.儒家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儒雅的谦谦君子的形象,而墨子和他学生却是一群义勇兼备、特立独行的侠客.这种勇敢、侠义的风格和气质使得墨家成为一枝独秀.
说墨家独特,首先创始人墨子的身世就是个谜.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也只有寥寥数笔的记载: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他的生卒年无据可考,甚至姓名都有不同的说法,因为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姓墨的人,有人说他叫翟乌,有人说因受墨刑而得姓墨,还有人说是因为墨子脸黑而姓墨.关于他的籍贯更是莫衷一是甚至荒诞不经,司马迁说他是宋人,有人说是鲁人,有人说是楚人,还有人甚至说他是印度人,阿拉伯人.这侠客来路不明,就更增加了他的神秘感.
其次,墨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挑战孔子的第一人.《淮南子》里说,墨子最初是儒家的门徒,后来他认识到儒者的礼繁琐而不切用,反对儒家提倡的厚葬,于是毅然决然地背弃儒家,自立门派,自树旗帜,而且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他的学派及思想,到了战国中期孟子之时已经弥满天下,甚至有压倒儒学之势.我们知道,儒家是靠很多人、群体的力量弘扬开来的,前有孔子,后有曾子、子思,然后是孟子,孟子下面还有荀子,而墨家就只有一个墨子.墨子几乎是靠他一个人的力量在和儒家一个强大的团队在作对抗,他提出“背周道而用夏政”,由孔儒的思路来个反向思考,别立一派成一家之言,这种特立独行的精神,也正是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的侠客作派.
再次,墨家学派是非常讲究刻苦自励的,能够跟着墨子当学生的人,都是非常有吃苦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墨子自己就身体力行的奔走四方,亲自劳作,生活条件尽量减低.荀子评墨子为“瘠墨”,孟子曾说“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这些评语生动描写出墨子苦行者的形象.墨子的这种人格特质和他出身下层社会是有密切关系的.孔子虽然出身没落的贵族,但好歹还是统治阶级.而墨子已经彻彻底底是个手工业者(姑且当他的职业是木匠),是被统治阶级了.他的平民出身,不仅决定了他的文化取向,也影响了他的人格特质.墨子的非礼、非乐、非儒,主张节用、节葬,都是平民阶层孕育出来的思想.
墨子的坚忍不拔、清苦自守使墨家学说经由他的生命践履成为一种人生的教化,这种教化引导人们在有生之年勤勉节俭、摈绝歌舞和音乐,死后只需粗衣薄棺、不求厚葬久丧.这样的教化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但墨子还是凭借自身力行精神感召了数百徒众,墨者的团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行动团体,是一个有作为的实干团体.
墨子对勇敢也是大加赞赏的,所以墨家满门勇士.《淮南子》载:“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化之所致也.”这记载的是楚国吴起之难中,为阳城君守城殉难的墨者达180多人,而他们本来是可以弃城自全的,这足以说明墨家勇敢惨烈的侠义作风.写到这,我不由的想起了电影《墨攻》中墨者革离的形象,带领梁城百姓,抵抗赵国庞大军队的攻击.电影中人物的造型就是具有墨家的外貌标志和人格特质:草鞋、麻布粗衣,辛苦奔波,勇敢侠义,以救世为职志.
最后,墨家这个学派从体制上和儒家、道家、法家都不一样,其它学派都只是学问上的传承,老师带学生,他们之间只有学问上的联系,没有组织上的联系.但是墨家学派有严密的组织架构和严格的制度.组织里最高的首领叫“巨子”,墨子生前有没有叫“巨子”我们无从得知,但他死后,他的弟子—禽滑离算是墨家学派的第二号人物,他就是“巨子”,以后一代代往下传,有点像后来禅宗传衣钵一样.“巨子”对手下的学生和组织里的人,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双重身份,第一是老师,教学生学问;第二,他是首领,安排你做事,指派你任务.
墨者团体组织的严密性和对巨子的绝对服从性让我很惊异.学生不仅仅要“自苦为极”,手足胼胝,吃的是最粗糙的食物,穿的是破破烂烂的衣服,拼命的帮老师干活,干活挣来的钱都交给老师,最恐怖的是“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服从到跳进火海在刀刃上走路,你杀死他,他脚后跟都不转一下,是迎着死亡上去的.这固然有点夸张,但给人一点黑社会、恐怖组织的味道.而墨子学派最终不是恐怖分子也不是黑社会,因为他们有一个东西在支持着他,这就是“侠”,是“义”.
墨者团体之所以有一致的行动,对首领可以说惟命是从,这是建立在有共同的目标和思想基础上的.前面为阳城君守城集体战死的例子说明他们的行动是以非攻为手段,以达成兼爱的共同理想.墨子为什么反对进攻别人的国家?因为墨子认为进攻别人的国家,就好似强占别人的东西,是不道德的.既然是不道德的,我就要反对你,哪怕这件事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你是不义的,我就要反对你,这就是“侠”的作风.
《墨经》上讲“任侠”有这样两句话:“士损己而益所为,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不惜损害自己的利益,或者是要做自己厌恶的事情,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这就叫做“侠”.墨家学派确实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后来梁启超曾有一段话:“古今中外,同情心之厚,义务观念之强,牺牲精神之富,基督而外,墨子而已.”基督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佛教讲“普度众生”也是这样的精神.由上述可以看出,墨家学派除了是一个学术流派,是一个严密的组织,同时也有非常强的宗教性,有宗教的特征.
开头我们说过墨家在汉代已经衰微,而秦汉后两千多年也没有再出现过一个真正的墨者,因为不论是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或是墨者团体的性质,与专制帝王的利益都是相冲突的,必遭灭绝的命运,这是历史的必然.但墨者所表现的宅心公正,以显正直,欲伸张民间的委屈,欲伸张社会的正义的侠义精神,却潜伏在下层社会,继续滋长着,遗爱人间.
墨子和他的墨者们是在乱世中奔波的侠客,他们是孤独的,终其一生反对侵略战争和不义之战.战乱时代,他们发出和平的号召,这些侠客值得我们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