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将去洛阳 灯下感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8 04:47:42
请老师详细地赏析一下下面这首诗,非常感谢! 将去洛阳,灯下感赋 [清] 陈维崧 露幌风帘思不禁,巡檐背手重沉吟。 一城汉苑隋宫地,几夜零砧断杵心? 菊到将离分客瘦,天因离别酿秋阴。 偃师明发应回首,洛水嵩云深更深。 注:请从内容鉴赏, 写作特点,作者简介,创作背景, 白话译文, 字词注释等角度来分析,再次表示感谢!
解题思路: 注意诗句中关键词语的分析,联系老师所教知识,从常见意象所代表的意义及情感出发
解题过程: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p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 pre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ab-stops:45.8pt 91.6pt 137.4pt 183.2pt 229.0pt 274.8pt 320.6pt 366.4pt 412.2pt 458.0pt 503.8pt 549.6pt 595.4pt 641.2pt 687.0pt 732.8pt;font-size:12.0pt;font-family:"Arial","sans-serif";} span.HTMLChar {font-family:"Arial","sans-serif";} div.WordSection1 {page:WordSection1;}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即将离别洛阳时的留恋与感伤。首联“思不禁”直接点明诗人离开洛阳前心绪不宁、浮想联翩的情形,“巡檐背手”“重沉吟”则将作者内心情绪具体化、动作化。颔联借洛阳汉苑隋宫的遗迹、牵人魂魄的断续捣衣声的描写,间接表现诗人对洛阳的留恋。
写作特点及运用的手法
①拟人手法,菊花因离别在即而分外寒“瘦”,天气因离别在即而“酿”出秋阴,移情于物,化静为动,渲染了离别在即感伤与留恋。
②借景寄情,菊花分外寒瘦,天空秋阴浓厚,哀景寄托了离别在即的感伤与留恋之情。
③哀景衬托哀情,分外寒瘦的菊花、秋阴浓厚的天空衬托了诗人离别在即的感伤与留恋。
④情景交融,诗人因离别在即而神情黯然,菊花因深秋来临而分外寒瘦,天空因深秋来临而阴云浓密,情景水乳交融。 翻译: 夜深露重,帘子被风吹起,我的思绪不禁越飘越远
在房檐下背着手,不由沉吟起来
原来满城是汉家之地,现在却已经成了隋朝的宫廷,每夜心里都像被刀砍杵磨一般
菊花也到了将要开落的季节,分外萧条;天也因为离别而成了阴天
明天要出发的(军队)队伍应该回头看看,洛山上的云层有多深” 作者简介:陈维崧(1625-1682),清文学家。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家世清贵,祖父陈于廷官左都御史,东林党人;父陈贞慧,为南京"四公子"之一,复社中坚,明亡埋身土室,离群索居。他少逢国变,又遭地方侵夺,外出依如皋冒襄,应乡试不中,中年落拓走南北。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不四年而卒。

陈维崧性豪迈,自负才情,诗、骈文皆工,尤擅填词,生平所作达一千八百馀阕。词宗苏、辛,感时怀古,记游赠答,多牢落不平之气,词情激烈,骨力遒劲,大大开拓了词之境界。有《湖海楼全集》。 一)词作的分期 陈维崧词的创作可分三期:(10) 1、早期 这段作品期从写作是顺治七年(1650)到顺治十三年(1656),陈维崧父陈贞慧病逝为止。根据其四弟陈宗石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湖海楼词》的跋文云: 伯兄之词富矣,伯兄之遇穷矣,伯兄少年见家门烜赫,刻意读书以谢郎捉鼻,麈尾时挥;不无声华裙屐之好,故其词多为旖旎语,未几鼎革。先大人裹足穷乡,誓墓不出,家日以促。至丙申先大人弃世,家益落且有视予兄弟以为釜中鱼,几上肉者。各散而之四方。 丙申是顺治十三年(1656),陈维崧父陈贞慧去世,是陈维崧词早期的分界线,早期因“家门烜赫”,则“声华裙屐之好,故其词多为旖旎语”。连陈维崧自己都说,后来看当年“狼藉旗亭北里间”的作品,“辄头颈发赤,大悔恨不止”(《文集·任植斋词序》卷二)。 顺治十七年(1660),他早期的四十首词,被选入邹只谟评、王士禛共同署名的大冶堂刊本《倚声初集》。蒋景祁《陈检讨词钞序》云:“(陈维崧)刻于《倚声》者,过辄弃去,间有人诵其逸句,至哕呕不欲听。”《倚声初集》共选陈词四十首,其中三十一首为今各本不见,邹只谟评语明言“其年少作”,(11)他的早年作品已被自己整理删除过。可见《倚声初集》所选的是他少年较艳丽之作。 2、中期 从顺治十三年(1656)年底到康熙七年(1668)《乌丝词》问世,前后共十二年。今按季振宜《乌丝词·序》: 去冬顾我,寒夜论文,烧烛惟嫌其不长,……双鲤忽传于江北,……集曰《乌丝》。(12) 由文中“去冬”是丁未年,可推知《乌丝》出版是戊申年(康熙七年)。此期以“如皋八年”为重心的湖海漂泊困顿期;陈维崧在《张儒子诗序》云: 戊戌冬,陈生初至如皋,……时如皋诸公争交欢陈生。(《文集》卷一) 戊戌是顺治十五年(1658),陈维崧三十四岁到如皋依附冒氏。癸卯年(1663),他三十九岁有《将发如皋留别冒巢民先生》诗: 我父与先生,秦淮旧兄弟。有子葬未能,见颜类狗彘。先生为助之,……感激在心脾,料理到微细。(《诗集》卷一) 诗中感激冒氏对他的照顾,之后他往扬州与王阮亭唱和,又往返如皋、宜兴两地间,这期间的词流露为生活所困,以及期盼有人提携。如《洞庭春色》甲辰除夕怀西樵司勋阮亭主客:“四十男子悲老大,……看人奴笞骂,一半封侯。”(《湖海楼词集》卷二十四)又用《沁园春》调填《赠别芝麓先生即用其题乌丝词韵三首之一》: 四十诸生,落拓长安,公乎念之。……古说感恩,不如知己,卮酒为公安足辞。吾醉矣,才一声河满,泪满珠徽。(《词集》卷二十四) 康熙七年,陈维崧四十四岁,他上京城,就去投谒父执辈东林社社友龚芝麓。龚芝麓曾填词相赠,也曾资助陈维崧,他更期望龚能加以提携。他在《金缕曲》序云: 戊申(康熙七年)余客都门时,风尘沦落,而合肥夫子填词枉赠。(《词集》卷二十八) 生活仍无改善,他有《贺新郎》秋夜呈芝麓先生词云:“我在京华沦落久,恨无盐只点愁人发。家何在,在天末。”(其一)又用同调填《席上呈芝麓先生》“话到英雄方失志,老鹘飞来杰杰。又一半、疏星明灭。归去焚书应学剑。”(《词集》卷二十六)又《将之中州留别芝麓先生再叠前韵二首之一》: 叹世上,非公知我,几成怪物。此外半生谁鲍子,负此真非豪杰。 又之二: 华筵散,此身饮罢,茫茫安托。……今日事、何人所作。漫对西风增感慨,且臂鹰、跃马河朔。功名志,总萧索。(《词集》卷二十七) 词句中都一再强烈的表明风尘沦落,感慨颇深,急须仰靠龚芝麓帮助提拔。 又有《念奴娇》送子万弟之睢阳:“兄作楚囚,弟成秦赘,枕上鹃啼血。”(《湖海楼词集》卷十七)又《沁园春》广陵客邸送纬云弟之归德: 兄往淮阴,弟游河北,两地翻飞立马催。……我赋偏哀。(《词集》卷二十四) 这阶段的词另有如《石州慢》感旧,《满江红》怅怅词五首,大都自伤沦落、感怀今昔。 另一部份为与男歌者紫云狎昵之作,如《极相思》夜饮友人所,阿云待余不至,留词而去,归后和之,《贺新郎》云郎合卺为赋此词,及《醉春风》记艳、《摊破丑奴儿》记艳等等。 3、后期 陈维崧后期的作品是从康熙八年(1669)到康熙二十一年(1682)五月他逝世,为时十三年头。据蒋景祁《陈检讨词钞序》云: ……然《乌丝词》刻而先生志未已也。向者诗与词并行,迨倦游广陵归,遂弃诗弗作。伤邹、董又谢世,间岁一至商邱,寻失意返,独与里中数子晨夕往返,磊砢抑塞之意,一发于词。诸生平所诵习经史百家古文奇字,一一于词见之。如是者近十年,自名曰《迦陵词》。 这阶段是他词最辉煌期,创作数量多,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化。 (二)康熙八年后始写社会词 然而到底陈维崧何时才开始写关心民生疾苦之词?应是在康熙八年以后。 检视陈维崧的词作有:1、刻于顺治十一年(1654)的《倚声初集》,收其作至少四十阕;2、康熙七年(1668),编入《十五家词》的《乌丝词》,收词二百六十六阕。3、在《乌丝词》刻成后,至完成《迦陵词》。如蒋(序)所云:“先生志未已也。向者诗与词并行,迨倦由广陵归,遂弃诗弗作。……磊砢抑塞之意一发之于词。诸生所颂习经、史、百家古文奇字,一一于词见之。如是者近十年,自名曰《迦陵词》。” 在《倚声初集》中三十一首词,陈维崧自己看后“辄头颈发赤,大悔恨不止”的早期作品,里面是没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 《乌丝词》共四卷,有二百六十六首词,成于康熙七年(1668),其中怀旧悼往之词占全篇三分之一,既有早年贵公子的生活,也有在如皋期间与男歌者徐紫云狎昵之作,以及陵谷变迁的痛苦,其中并没有悲悯民生。虽有《满江红》江村夏咏: 野水濛濛,掩映处,烟扉三两。羡门外,黄云□(禾罢)□(禾亚),麦场如掌。叱叱村头驱牛犊返,瀰瀰江口叉鱼往。喜田园四月不曾闲,人劳攘。嫩晴后,桑阴敞。老屋下田歌漾。更芋区新灌,鹅群初放。婆饼焦啼秧马活,社公雨过缫车响。笑吴侬原住五湖边,曾呼长。(《词集》卷十一) 等十首词,都只是诉说农村生活的恬静美好,没有提到民生痛苦之事。 所以陈维崧写悲悯民生词,是后期的作品,从圣祖康熙八年(1669),四十五岁,他从洛阳,先后到偃师,登风度少室崿岭、密县、汴梁、鄢陵、许昌。中与侯叔岱、仲横游。经凤阳、滁阳,到广陵、如皋、梁溪回宜兴。(13) 康熙九年(1970),陈维崧四十六岁,这年他到河南,经郏县、尉氏、洧川、叶阳、南阳、宛城、汝宁、覃怀等。有《郏县经三苏台》、《南阳怀古八首》、《宛城咏古六首》、《汝宁杂感八首》、《汝南咏古五首》、《覃怀署中作》等诗。 康熙十年(1671),到康熙十一年,陈维崧来往河南与宜兴间,至康熙十二年,因吴三桂叛变,江南局势不稳,陈维崧一直住在宜兴,甚至妾在商丘生一子也无法接回,至康熙十五年,才再来往宜兴与河南之间。这段时间经过战争,来往各地,又屡试不中,生活穷困,更能感受到民生疾苦。 一直到康熙十八年(1679),五十五岁,清圣祖开博学鸿词科,天子亲试入一等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一直居住北京直到逝世。这其中他写《贺新郎》岳州大捷,词中自序:上以二月二日宣凯门外,是日至值大雪,恭记。又在《贺新郎》辛酉除夕恭遇两宫徽号覃恩,臣妻亦沾一命,感怀纪事,仍用前韵。,虽说了许多对统治者感激涕零的话。但他的生活仍是困顿,他在《宋既庭孝廉余三十年老友也。客岁夏秋间与余先后被召入都,又同下榻广平,夫子寓庐几一载矣。秋日南归,赋五言古诗二十八韵送之》: 嗟余乃滞留,金门守穷饿。浮荣何足多,得归为君贺。(《诗集》卷七) 羡慕别人能得归故乡,自己仍滞留京城,守著虚名却穷苦不堪,又有何用。在第二年庚申年《送王仲昭舍人赴兰陵郡守幕》:“只余臣朔忧心惔,金门索米苦饥饿,百态总非儒者谙。”又《送子万弟还黎城暑》诗:“阿兄索米尤堪哂,可及哦松格调清。”(《诗集卷七)又《送侯大年还其三》:“所急在米价,男儿苦饥饿,去住总悲吒。”(《诗集》卷七)这些时候生活必是仍困顿,诗中都谈论到饥饿,及生活所需米的问题。 陈维崧虽授职翰林检讨,纂修明史,但史馆俸给不多,以致生活一直要靠人资助,直到康熙二十一年(1682)卒,年五十八岁。他的医药费、丧葬费都要故旧友人资助。徐乾学《陈检讨维崧志铭》云: 阅四年,年五十八而病作,疔发于面,已患滞下积四十余日,诸同年故旧问饷延医供药饵不绝,卒而哭之,咸尽哀。余偕旧相益都公及诸士大夫出赀助含敛治丧,无缺于礼。(14) 所以他写悲悯百姓词是在康熙八年以后,生活一直在颠沛困难中,东奔西走、比较有机会接触百姓,而写出有如杜甫《三吏》、《三别》的作品。 (三)社会词时间可考者 陈维崧写悲悯民生之社会词,其中时间可考的有《贺新郎》纤夫词: 战舰排江口。正天边、真王拜印,蛟螭蟠钮。徵发棹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骤。叹闾左、骚然鸡狗。里正前团催后保,尽累累、锁系空仓后。捽头去,敢摇手! 稻花恰称霜天秀,有男丁、临歧诀绝,草间病妇;此去三江牵百丈,雪浪排樯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亟倩巫浇酒。神佑我,归田亩。(卷二十七) 关于此词的背景有三种说法,一、顺治九年(1652),清廷派敬谨亲王尼勘率师南下,进攻占领湖南的李定国军,在江浙一代,广徵民夫为战船拉纤事;(15)二、指顺治十六年,郑成功、张煌言合师入长江,攻克镇江,进兵南京城下,清廷急筹江防,抓民夫为船只拉纤事;(16)三、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等起兵抗清后,清廷先后命顺承郡王勒尔锦进军湖南,安亲王岳乐进军江西,简亲王喇布镇守江南,在长江一带组练水师、徵集水手事。(17) 检视康熙七年所刻的《乌丝词》,里面没有此词,可见此词应写于第三种说法,非顺治年间所完成,而是康熙十三年,吴三桂等起兵抗清后,清廷先后命兵平定之事。又有《金明池》丙辰秋日书事: 落落门摊,寥寥间架,报道新添赋额。小市对、蜗庐马磨,绮陌傍、朱扉画戟。总和他、絮铁钱醪,一例载、少府泉刀税籍。有铜山兔脱,金穴蝇营,只算黔娄陋室。 瘦巷空壕风萧瑟,遁逃无术。人竞说、天家榷酤,谁解学、仙翁点石。使天边、月府清虚,怕未稳琼楼,难安桂魄。见敬业坊前,奉诚园外,多少题门卖宅?(卷二十九) 丙辰是康熙十五年(1676),陈维崧五十二岁,词中的“敬业坊前,奉诚园外”,敬业坊指作者所居处邻舍街坊,(18)奉诚园在安邑坊,元稹《奉诚园诗》:“萧相深沈奉至尊,旧居求作奉诚园。”自注:“奉诚园,马司徒(燧)旧宅。” 这年秋后,写下《塞孤》宣武城外书所见: 北风如箭吼,城门启不断,香车流水。侧卷绡廉,拖燕尾。巫鼓唱、蛮箫赛。乌孙别、紫台人,黄鹄寡、青溪妹。粉襟儿畔,多少红泪。  谁唱敕勒歌?诉尽销魂事。绣镞残骸攒猬,树腹崖根潜老魅。招蜀魂,呼湘鬼。鹃已叫,洛阳城;鹤未返,辽西市。总春闺、梦中夫婿。(卷十四) 宣武是河南商丘。陈维崧曾多次来往宜兴与商丘间,到底那年去宣武呢?因为词中“绣镞残骸攒猬”,指战争的情形。康熙十二年(1673)起,吴三桂反于云南,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反于福建。康熙十五年,耿精忠投降,从康熙十二年到康熙十五年秋前,因为战争的缘故,陈维崧都没到过宜兴,这首词是哀悯战争戕民之事。直到康熙十五到秋杪,他到河南商丘去探视其妾所生的唯一爱子。 何以知道他是康熙十五年到河南商丘去?在《采桑子》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获读纬云弟京邸春词,因和其韵,声情拉杂,百感风生,风声一夕,遂得十首,不自知其所云也:“有人来自尚书墓,燕子楼中,红粉成空。”(之七)“昨冬并说西樵死,送尽英雄,只盛衰翁。”(之八)按龚芝麓、王西樵皆死于康熙十一年,故推知这词是写于《采桑子》康熙十二年,而《采桑子》之六又云: 添丁屈指今三岁,未识尔翁,谁去朦胧。呼耶语句工。 关河梗绝书难达,何日相逢。绣褓亲缝,颠倒天吴短褐中。(卷二) 可知陈维崧的妾生一子,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而三年中他们并没又见面。因为康熙十二年,吴三桂的叛乱,十三年耿京忠相继为乱,他在《一剪梅》感慨战事: 无枝乌鹊……今夜故国荒原,长江怒浪,悲啸鱼龙发。俗煞重阳节,纵然高望,战旗一片明灭。(《湖海楼词》页95) 可见战火仍然没有结束,以致他无法去商丘探亲。 康熙十四年仍是战火连天,他在《水龙吟》乙卯暮春云臣斋头看牡丹: 多少倚阑心事,怅神州,斜阳战垒。……任英雄老了,花还赚我,且逢花醉。(《词集》卷二十一) 又在《贺新郎》乙卯端午云: 往事思量否,……楚天一片惊涛吼,沸中流,锦袍雪舰,笳鸣鼓奏,错认兰桡争吊屈,惹起鱼龙僝愁,……罨画从来无竞渡,也幸无,下濑戈船走,渔父醉,唱铜斗。(《词集》卷二十七) 乙卯是康熙十四年,写到“怅神州,斜阳战垒”,及南方因战火错把军舰当作龙舟,感伤时局。因为战争,三年无法去商丘探视妾与儿子。 到康熙十五年,他才能去,他在《与王阮亭先生书》之一云: 崧年来失一仲弟,又丧一姑母,骨肉之惨,略亦同之,惟五十之年,始生一子。今年秋杪挈过家园,惟此一事稍可为知己慰。(《文集》卷四) 他在《西江月》喜见狮儿之三: 儿已健如黄犊,翁何此日才来。怒涛雪浪吼长淮,兵火连天四载。  细听吴音小却,戏投粔籹旋徊,怪娘奁畔有于思,笑问客家何在。(《词集》卷四) “兵火连天四载”,指吴三桂叛于康熙十二至今四年。而其子已能“笑问客家何在。”因为这次去接妾与儿子所看到因战争伤害社会的情形。 另外一组的如《南乡子》江南杂咏六首之五: 鸡狗骚然,朝惊北陌暮南阡。印响西风猩作记。如鬼,老券排家验钤尾。(卷一) 这首应写于康熙十三年前,因为“印响西风猩作记”、“老券”“钤尾”,即是当时用“官用印信钤盖契纸”的税收情形。而《清朝文献通考·征榷六》云: (康熙)十三年禁止契纸契根,并停徵收税课议序之例奉。 谕旨民间买卖田房,例应买主输税交官,官用印信钤盖契纸,所以杜奸民捏造文券之弊,原非增课也。……嗣后听其自便,不必投契用印,收取税银,其地方官徵收税银多者,停其议叙。(19) 因为(康熙)十三年禁止契纸契根,并停徵收税课议序之例奉。所以这词应是康熙八年至十三年前发生之事。 三、写社会词之原因 陈维崧出身明代东林之后,满腔抱负,“少志观光,许身稷契。意谓庶几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乌丝词序一》)(20)他在《浙西六家词序》云:“倘仅专言浙右,诸公固是无双,如其旁及江东,作者何妨有七。”(《迦陵俪体文集》卷七)可见其抱负,有爱国匡世之心,无奈明亡后,家道中落,浪迹天涯,过了知命之年才被召考试,受翰林院检讨。不过他在翰林院检讨纂修明史,仍时时匮乏,一生景况,生前落魄,身后凄凉。因为国变后,他避乱家居,过了多年的漂泊生活,有机会接触贫苦百姓,及他本身对词有存经存史的观念,加上悲天悯人的心,便写有悲悯民生词,这是词史中值得重视的一件事,探析原因有三: (一)词为存经存史 陈维崧写词是有目的,即要存经存史,这观念可从他一序列的序跋文中看出,如《词选序》云:   又见世之作诗者,辄薄词不为曰:为辄致损诗格。或强之,头目尽赤。是说也辄又大怪之。……客亦未知开府《哀江南》一赋,仆射《在河北》诸书,奴仆庄骚,出入左国,即前此史迁班椽诸史书未见礼先一饭,而东坡、稼轩诸长调,又駸駸乎如杜甫之歌行、与西京之乐府也。   盖天之生才不尽,文章之体格亦不尽,上下古今,如刘勰、阮孝绪以暨马贵与郑夹漈诸家所胪载文体,廑部族其大略耳,至所以文不在此间。鸿文巨轴固与造化相关,下而谰语危言,亦以精深自命。要之穴幽出险以厉其思,海涵地负以薄其气,穷神知化以观其便,竭才渺虑以会其通,为经为史,曰诗曰词,闭门造车,谅无异辙也。   ……选词所以存词,其即所以存经存史也夫。(《文集》卷二) 《词选序》作于康熙十年(1671),陈维崧是以“天之生才不尽,文章之体格亦不尽”,“为经为史,曰诗曰词,谅无异辙也。”直接把词的地位提升至经、史的地位,把历来被视为末流、小道、艳科的词,视为经史,这是很突破的观念,而且他认为选词是为存经存史,因此他写关心民生的词当然是为存经史。 他又在《蝶庵词序》云: (史云臣)谓余曰:今天下之词亦极盛矣,然其所为盛,正吾所谓衰也。家温韦而户周秦,亦抑金荃、兰畹之大忧。夫作者非有国风美人离骚、香草美人之志,意以优柔而涵濡之,则其入也不微而其出也不厚。人或以淫亵之音乱之,以佻巧之习沿之,非俚则诬。(《文集》卷二) 他赞同史云臣所谓写词者要有“国风美人离骚、香草美人之志”,先有心志,否则“其入也不微而其出也不厚”,也反对词风的萎靡,“家温韦而户周秦”,便成大忧。 因此他认为词是要有香草美人之志有寄托,若只是雕饰词藻,无病呻吟,便失去真意,因此他认为“词非小道”,(21)他在《贺新郎》题曹实庵《珂雪词》道: 满酌凉州醢。爱佳词、一编珂雪,雄深苍浑。万马齐喑蒲牢吼,百斛蛟螭囷蠢。算蝶拍、莺簧休混。多少词场谈文藻,向豪苏、腻柳寻蓝本。吾大笑,比蛙黾。(《词集》卷二十八) 他极力赞美曹贞吉的词,雄深苍浑,激昂奔放,对只谈文藻,不重讽喻,只知从前代作家寻蓝本,没自出新意者,他是认为如蛙鸣,毫无价值。又《贺新郎》》赠成容若:“不值一钱张三影,尽旁人、拍手揶揄汝。何至作,温韦语。”(《词集》卷十八) 他又在读曹贞吉《珂雪词》的《百字令》咏史“三台鼎峙”阕,评曰: 置此等词于龙门列传、杜陵歌行,问谁曰不如?彼以填词为小技者,皆下士苍蝇声耳! 再一次认定以词为小技者,皆是“下士苍蝇声”。又读《满庭芳》和锡垞李晋王墓作评曰: 每读《五代史》至《伶官传》,辄为涕下沾襟也。今于词亦然。(22) 从这些批评可知他的论点完全以存经存史,读词如同读五代史的伶官传,令人潸然泪下。又在康熙十三年(1674),(23)《任植齐词序》: 此二十余年以来,人事日非,江河渐下,……然则斯词也,以为《金荃》之丽句也,抑亦《梦华》之别录也。(《文集》卷二) 说明词是具有存史的意义。又在《董文友文集序》云: 彼以《香奁》、《西昆》之体目文友者,是岂知吾文友者乎?离乱之人,聊寓意焉。君子谓可以“观”矣!(《文集》卷二) 陈维崧填词是以立志为本,是用来“寓意”,使君子可以观。所以社会词中必抒发民怨、宣泄民情。因此蒋景祁在《陈检讨词钞序》说: 读先生之词者,以为苏、辛可;以为周、秦可;以为温、韦可;以为左、国、史、汉、唐宋诸家之文亦可。 指出陈维崧的词,可当作读“左、国、史、汉、唐宋诸家之文亦可”,在他的词中可以读到经、史,因此陈维崧的词是有意记录贪官污吏的剥削,百姓的悲苦,有如存经存史,引发共鸣并促使注意。 (二)个人遭遇 1、生活困顿 陈维崧年轻过的是公子哥儿的生活,遇到国破父丧,顿失支柱。顺治十五年(1656)年底,前后八年,曾在如皋作客,以后的生活都是四处奔走、困苦。他在《满江红》乙巳除夕立春之二: 父念儿耶?珠泪并,溪水同涨。屈指算,四时作客,三秋抱恙。山左未寻周栎下,广陵且觅王贻上。乍榴花时节载愁还。堪谁饷? 弱女嫁,罗衣漾;诸弟隔,羁鸿唱。又匆匆去买,高邮雪酿。寒夜才归阳羡棹,灯前拟试金焦杖,向泉台泣数一年间,飘零状。(卷十一) 乙巳是康熙四年(1665),陈维崧四十一岁,除夕在父亲灵前痛陈漂泊大江南北凄凉情形。他在山左、广陵、高邮、京口(金、焦山)等地飘泊,这一年刚好是他结束如皋依附冒氏的生活。 陈维崧离开江淮,游食黄河南北,在河南曾遍历宛、洛、汴、郑各地,又往返宜兴和河南。生活仍是潦倒惆怅。他的心境在《秋夜对月示弟纬云仍用前韵》表达清楚:“但歌罢、仰天裂眼,识卿何物。穷矣男儿失路,复壁谁识英杰。拚潦倒、身名灰灭。”《又·题郁东堂词仍用前韵》:“叹客里、无多暇日,我歌君酢。……只有诉、两人沦落。”(《词集》卷二十六)写尽英雄失路,穷途潦倒,沦落天涯的悲情与无奈。又有《法曲献仙音》咏铁马,同云臣赋:“流落到而今,踠霜啼、寄人篱下。潦倒余生,尽闲身、蛛丝同挂”。虽咏檐前的铁马其实是写人,想到自己流落,寄人篱下,穷途潦倒的悲伤。 康熙十年(1671),他四十七岁,所作《岁暮客居自述,访渭南体,柬知我数公》诗十首之七中有“三年糊口东京道”之语;又康熙十一年所写题作“连年中寒腰脚病,今岁入春寒愈甚,辛盘苦受恶风刮。……贫托常鑱以为命,”(《首春留宿恭士斋头几及十日别后长歌奉怀用昌黎寒食日出游韵并柬荃伯牧仲景炎介子诸君》),又在康熙十一年《春从天上来》壬子元夕:“梁宋飘零,卧酇邑残桥,下县荒亭”等语。 他在《儒人储氏行略》云:“总计四十年间,其在家者,一岁中仅可二十余日耳,曾一日逼除抵家,孤篷单舸,小泊蒙蒙,芦苇中夜雾四塞,迷失舟港,都不辨柴门所在,拂晓视之,则夜来泊处,距余舍才隔一寻,盖余一生旅况之苦如此。” 除了生活困顿,他的手足又自幼分离,唯一的儿子狮儿亦早夭,他在《与王阮亭先生书之一》云:“崧年来失一仲弟,又丧一姑母,骨肉之惨,略亦同之。”《与王阮亭先生书之二》云:“崧老矣,年逾五十,一子复殇,自分此生,已无意人间世矣。”(《文集》卷四)他一生可谓是“孤危拓落,奔走四方”。 2、屡试不中 陈维崧满腔才华,他自己曾在《浪淘沙》题园次收纶濯足图云:“龙窝蛟窟莫相猜。我有珊瑚竿不用,不是无才。”(《词集》卷四)却屡试不中,曾在《儒人储氏行略》自述: 余七试省闱不遇,门对妇,奋苒底几,歌所作《怅怅词》以自悲。”(24) 他在《张儒子诗序》云: 庚子秋,陈生年三十六下第不能归,复佯狂而游于如皋焉。(《文集》卷一) 庚子是顺治十七年(1660)。接著是康熙二年(1663),他曾写《酬别渭公》: 锁闱红烛玲珑夜,驿路青枫窈窕秋。乱后功名获落,归来风雨对淹流。(《诗集》卷一) 这几句疑为落第之作。在宗元鼎所写《乌丝词序》云:“丙午之秋,余与陈子其年俱落第”,丙午是康熙五年(1666),陈维崧又落第。 康熙六年丁未,陈维崧四十三岁,眼见会试放榜,自己仍功名无望,写《春日杂感诗四首之三》云: 辇路迢遥彩仗开,君王扈跸有邹枚。已听天上莺初啭,又报云中骑早催。柳拂六街迷玉树,花飞百尺见金台。怜予独宿春城暮,潦倒深惭作赋才。 (时春榜初放)(《诗集》卷二) 诗中自伤不遇,以致满腹经纶无法发挥,生活也无著落,穷愁潦倒。 (三)个人的性格特质 陈维崧有著豪放、谦冲、刚猛、柔和、悲悯的混合的个性特质。 1、悲天悯人 陈维崧在《王怿民北游草序》就清楚表达他悲悯的特性,他说: 吾虽不遇矣,譬如象犀珠玉,虽暂困尘壤,而久必为世所贵用。是故于其所至也,见漕艘之络驿,黄河之奔放,凡有关于国计民生也,尤必咨嗟再三叹焉,至于恋所生、恤同气,蔼然有陟岵陟屺之思,此则仁人君子之用心也。(《文集》卷一) 他所到的地方,无论船艘、黄河,凡是有关于国计民生,他必咨嗟再三叹息,“恋所生、恤同气”,黄河水患,或税收不公,都引起他的不平,发挥民饥己饥,民溺己溺的心思,是“仁人君子之用心”。他又在《和松庵稿序》云: 尝与友人说诗,作诗有性情,有境遇。境遇者,人所不能意计也,性情者,天之莫可限量也。人为之也,宋子之性情深也。……,恻恻焉不自得,故悲天而悯人穷也,宋子之志也,吾故曰性情为之也。(《文集》卷二) 虽是写宋子的性情,正是说明自己写诗写词的胸襟性情,“恻恻焉不自得,故悲天而悯人穷也”,正因悲天悯人之性,才要抒发民生疾苦。 2、友爱兄弟、持己以正 陈维崧虽然少年是贵公子,过著与名士射箭、骑马、呼倡浪漫的生活,亡国丧父以后,颠沛流离,依附父执辈过生活。但他一生关心手足。蒋永修《陈检讨先生迦陵传》云: 髯为人内行修,视诸弟甚友爱,笃亲戚朋友,遇人温温若讷,生平无疾词遽色,其游诸公闲,谨慎不泄,持己以正,时有所匡,诸公以故乐近之,而莫敢狎也。(25) 这里说明他是一个重情感,友爱兄弟,待人和善,“游诸公闲,谨慎不泄,持己以正”的人。虽然他的词气魄绝大,雄浑雅健,但他为人“生平无疾辞遽色”,又表现出他性格中平和敦厚的一面。徐乾学云: (陈维崧)君门阀清素,为人恂恂谦抑,襟怀坦率,不知人世有险巇事,口蹇讷不善持论。(《陈检讨维崧墓志铭》)(26) 陈维崧个性“恂恂谦抑”坦率谦虚,“不知人世险巇”,不虚假待客。蒋景祁云:“其性情萧淡,不耐拘检。”(《迦陵先生外传》) 3、个性勇猛 陈维崧自称:“猛性何曾改”,敢于骂出不平,“叹朱门酒肉,谁容卿傲,梨园子弟,总妒君才。牢落关河,聊萧身世,进入空亭小忽雷。癫狂甚,骂人间食客,大半驽疑。”(《沁园春》秋夜听梁溪陈四丈弹琵琶)大骂人间食客,或不合理之事。 陈维崧对自己错综复杂的心态,必也十分了解。他在《昼锦堂》述怀: 我所思兮,旁无人者,长啸离墨之阳。时复读书万卷,纵博千场。悲来直携横槊舞,兴来还取数琴张。谁相识,只有当年,郭翁伯郅君章。 石梁。瀑布下,神仙窟,中饶雁鹜余粮。我愿结庐注《易》,梯几焚香。身骑白鹤朝蓬苑,手斟丹液炼飞光。沈吟久,最后却此意茫然未遂,斜日徒黄。 他能“长啸离墨之阳”,又能“纵博千场”,最后在“沈吟久,最后却此意茫然未遂,斜日徒黄。”,这是他性格中特质,能飞扬跋扈,也有“诸君未识吾悲耳,……到得伤于哀乐后,几阵临家笛子;心不许英雄不死。”(《贺新郎》九日感怀)心灵深处隐藏著激愤与痛楚。 他自己在《董文友集序》又说: 夫言者心之声也,其心慷慨者其言必磊落而英多。其窾心爱者,其言必和平而忠厚。偏狭之人其言狷,佚荡之人其言靡,诞逸之人其言乐,沈郁之人其言哀,要而论之,性情之际微也。(《文集》卷二) 因为言者心之声,而“性情之际微也”,指性格差异,必风格不同,因为他的个性写出变化不同之词,能豪放能婉约,能自叹怀才不遇也能关怀民生疾苦。 姜宸英《湖海楼诗集序》云: 所谓湖海楼者,思之知其意不在诗,将无大拯横流,宏济时艰者,其人耶,既而又思前代之人,其遭时不幸,至于颠隮失所,及天下始平,干戈不用,而文士出,而斯人者,已穷困以老,或死不见矣。其人之生平悲愉可喜,饮食格斗,嬉笑怒骂不平,有概于中,一切于歌焉。(《孙豹人诗集序》卷一) 他又在《孙豹人诗集序》说: 其人之生平悲愉可喜,饮食格斗,嬉笑怒骂不平,有概于中,一切于歌焉。(卷一) 诗可表达“生平悲愉可喜”,“嬉笑怒骂不平”,词亦是如此。因为陈维崧的个人遭遇,他仍留在贵公子生活,他不可能亲身体验贫苦,如果不是个性悲天悯人,他仍不能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如果他仍存有词是艳科,没有词能存经存史观念,他不可能在词中关心民生疾苦,如果他个性非豪放不拘,他没有勇气在异族统治下,能藉词表达自己对百姓的同情,对苛政的不满。 所以陈维崧在王西樵《十笏草堂辛甲集序》云: 夫人之年境不同时,而遭遇亦不一辙,论世者考其年境,以悉其遭遇,而因以见其人之生平则百不失一,卫叔宝正始名士,渡江以后辄复百端交集。谢太傅云:中年伤于哀乐,正赖丝竹陶写。杜少陵迁徙白盐赤甲间,而瀼西东屯之作,亦复沉郁顿挫。子瞻动遭口语,黄州儋耳诗歌笔势冠绝。平生俯仰年境,正复关人笔墨事。(《文集》卷一) 此言极是,“平生俯仰年境,正复关人笔墨事。”诗词均为心声之发,情志之形,时代之治乱,他如个人之遭遇,生活之经历,离合之哀乐,皆可感于情意者,抒发成为心声。 姜宸英《湖海楼诗集》序云: 诗所以吟咏性情,然可以考其邑居氏族与其家世之盛衰、君臣交际之离合。而人之一身有先荣后悴、有始困终亨,历时不同则性情之可见亦各异焉。 姜宸英认为诗表达心声,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生平、遭遇、情感,甚至家国兴衰。诗词集中因作者家国之变,所以作品会因作者遭遇、个性、观念的不同,来传递心声。 四、社会词写作内容 陈维崧有一类极特别的词,就是关心民生疾苦的词。历来写农村词者,很少在词中关心民生疾苦,早期描写农村生活的词,如《采莲子》、《舍麦子》、《麦秀两歧》,见于唐崔令钦《教坊记》,(27)大约叙述中原地区农村生活。唐、五代描写农村生活的词,如刘禹锡的《竹枝》及孙光宪的《风流子》。在绮罗香泽,典丽化的花间派词中,显得格外质朴淡雅,歌咏农家耕织之词。北宋初期,词的功用渐成为歌筵酒席“娱宾遣兴”(28)或“析酲解愠”(29)的功用,作品大多吟咏风花雪月,农家生活很少提及,直到苏轼五首《浣溪沙》,才咏及农村风光。南渡以后豪放词家,如范成大、程垓等,虽然有歌咏农家生活之作,但数量很少。陆游、陈亮、刘过的作品,爱国词虽多,但没有农村词。 连稼轩的农村词,大都成于闲居带湖与瓢泉时,他罢官归家后,有机会接触田园生活,虽然他的农村词占词的总数不多,但他笔下的农村生活也只是具有情趣、意趣的恬淡美。所以历来词人无似陈维崧者,在词中表明赋税严苛,关心农民苦雨、物价昂贵、妇女受蹂躏、贫富悬殊等社会民生问题,如果说苏轼词开拓词的境界,指出向上一路,那陈维崧就是提高词的地位至经史,能讽谕、能写实,正是“词合为时而著,词合为事而作”的社会实用功能。 陈维崧这类社会词虽不多,但真实反应社会,词中他所关心的有: (一)赋税严苛 陈维崧就有一系列这种悯农词,如《南乡子》江南杂咏六首,其中五首是探讨清朝赋税之重。如其二: 户派门摊,官催后保督前团。毁屋得缗上州府。归去,独宿牛车滴秋雨。(卷一) 写官府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挨家挨户强迫摊派,“户派门摊,官催后保督前团”,活画官府强盗的行径。穷苦无依的百姓,只有“毁屋得缗上州府”,把拆毁房子贱卖,得钱缴官。现已无家可归,只好“独宿牛车滴秋雨”,忍受秋雨的侵袭,字字血泪的控诉暴政。又其四: 鸡狗骚然,朝惊北陌暮南阡。印响西风猩作记。如鬼,老券排家验钤尾。(卷一) 这首是与上首相联,写统治者不仅向农民强迫逼租,而且要他们定契约,保证赋税收到。连鸡狗都不安宁,“印响西风猩作记”,悍吏拿著官府大红印的契约,神气活现。“如鬼,老券排家验钤尾”,悍吏把旧的契约收起,加以验证。描写悍吏的凶横和阴诈如鬼。其五: 万艘千船,今年米价减常年。乍可宣房填蚁穴。愁绝,不愿官家言改折。(卷一) 写农民在层层剥削下的痛苦与愤恨,虽然丰收,米价却大跌。农民已经够忧愁了,宁可去当筑河堤的苦工,“不愿官家言改折”,“改折”指以谷物折合银两缴税,再也不愿官府的赋税改革。 《金明池》丙辰秋日书事: 落落门摊,寥寥间架,报道新添赋额。小市对、蜗庐马磨,绮陌傍、朱扉画戟。总和他、絮铁钱醪,一例载、少府泉刀税籍。有铜山兔脱,金穴蝇营,只算黔娄陋室。 瘦巷空壕风萧瑟,遁逃无术。人竞说、天家榷酤,谁解学、仙翁点石。使天边、月府清虚,怕未稳琼楼,难安桂魄。见敬业坊前,奉诚园外,多少题门卖宅?(卷二十九) 丙辰是康熙十五年(1676),陈维崧五十二岁,他到河南商丘接妾与子回到宜兴。词中“报道新添赋额”,写明政府又加赋税,压榨百姓血汗,连城市中的小居民和经营小本生意的商贩,也要进行剥削,那怕是“蜗庐马磨”的升斗小民,也难逃苛税的勒索,可怜百姓却“遁逃无术”,以致街坊上到处“题门卖宅”,民不聊生。 (二)农民苦雨 陈维崧除目睹苛税给予百姓造成的惨状外,还通过亲身接体验,看到百姓因雨的疾苦。如《金浮图》夜宿翁村,时方刈稻,苦雨不绝,词纪田家语: 为君诉:今年东作,满目西畴,尽成北渚。雨翻盆,势欲浮村去。香稻波飘,都做沈湘角黍。咽泪频呼儿女,瓮头剩粒,为客殷勤煮。 话难住。茅檐点滴,短檠青荧,床上无乾处。雨声乍续啼声断,又被啼声、剪了半村雨。摇手亟谢田翁,一曲淋铃,不抵卿言苦。(卷十四) 此词有小序记述词的背景,在收割时节,夜宿农村老翁家,老翁诉说为起头,“今年东作,满目西畴,尽成北渚。雨翻盆,势欲浮村去。香稻波飘,都做沈湘角黍。”道尽老翁的悲痛,本来今年农作物是丰收的,但暴雨成灾,西边的田地已成汪洋大海。连稻子也都沈入波中。虽然家中困窘,只剩一点米,却“咽泪频呼儿女”,殷勤招待客人。 下片“话难住”,指老翁的苦情诉说不完,“茅檐点滴,短檠青荧,床上无乾处”,写雨声滴滴答答的响,屋子又漏雨,所以无一乾处。这一句是化用杜甫“床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出农家无钱修补房子的困苦。“雨声乍续啼声断,又被啼声、剪了半村雨”,写人们在雨灾的侵袭下痛苦不堪,雨声稍微小了,又被人们啼哭声掩盖住。最后三句“摇手亟谢田翁,一曲淋铃,不抵卿言苦。”表明词人对老翁的感谢与同情,说明即使是唐明皇自蜀归,悼念贵妃,所唱《雨淋铃》曲以记恨,也比不上你的悲苦。 《解蹀躞》秋雨夜宿田: 淼淼孤村断垄,只浪花翻舞。疏檠自绿,茅檐伴人住。休问红糯黄粱,总搴菰米,茭丝湿烟难煮。 夜将曙白,项鸦啼棠树,树西近官路。丛丛古庙老巫击铜鼓。敢幸今岁西成,只祈暂歇床头淙淙雨。(卷八) 词中写到雨多水患,已经无暇去问“红糯黄粱”的情形了,煮饭时就是放些菰米,菰米即茭白,它的茭丝潮湿难煮,说出农家的辛苦。因为“孤村断垄”,已经断了与外界的交通,最担心的是“床头淙淙雨”,住的茅草屋已经漏雨了。“敢幸今岁西成”,今年的雨患成灾,根本不用指望收成,只是求求老天不要再下雨了。 (三)战争带人民的灾难 1、战争时草菅人命 清为了平三藩,不管正是收成时节,却抢抓百姓去服役,在草菅人性的手段下,百姓敢怒不敢言,只能屈服暴政,并自求多福。如《贺新郎》纤夫词: 战舰排江口。正天边、真王拜印,蛟螭蟠钮。徵发棹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骤。叹闾左、骚然鸡狗。里正前团催后保,尽累累、锁系空仓后。捽头去,敢摇手! 稻花恰称霜天秀,有男丁、临歧诀绝,草间病妇;此去三江牵百丈,雪浪排樯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亟倩巫浇酒。神佑我,归田亩。(卷二十七) 词是因为著战争,从一个家庭的不幸写起,真是惨绝人寰。词的前五句,展现诸王拜印、调集大军,州县雷厉风行,徵发船只及民夫的壮阔。“里正前团催后保”,可见里正前后叫嚣,抓到人就“锁系空仓后”,就权用绳索锁在空仓房后面。然而“稻花恰称霜天秀”,稻穗成熟,然而男丁却徵调,杜甫“纵有健妇把锄犁”,仍是“千村万户生荆棘”,这里没有健妇,而是徵夫向“病妇”告辞,病妇担心“此去三江牵百丈,雪浪排樯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路长人远,风急浪高,能否承受官吏的凶狠,被土牛鞭打,怕这一去天人永诀。“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亟倩巫浇酒。神佑我,归田亩。”丈夫求妻子唯一能做的事,是请巫祝向荒祠浇酒,保佑平安归来。写尽暴吏苛政,人命不保的无奈与无能。 《塞孤》宣武城外书所见: 谁唱敕勒歌?诉尽销魂事。绣镞残骸攒猬,树腹崖根潜老魅。招蜀魂,呼湘鬼。鹃已叫,洛阳城;鹤未返,辽西市。总春闺、梦中夫婿。 陈维崧写此词是康熙十五年,在河南商丘,词人于兵火中,赴商丘去探视其妾所生的儿子。刚好遇到三藩造反,因为战争之故,造成多少苦难与冤魂。一路上看见“绣镞残骸攒猬”,尸骨堆积如山,而招“蜀魂”、呼“湘鬼”的啼叫哭泣声,写出了在宣武城外的悲痛。结句“鹤未返,辽西市。总春闺、梦中夫婿”,有如古诗中“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归梦里人。”多少冤魂厉鬼,魂魄飘汤野外,战争残害人们所造成的苦难,历历在目。 2、战争对妇女的暴行 我国向来妇女的地位是低落的,社会诗中有探讨妇女的命运、地位,如张籍《别离曲》,探讨男子长年在外,把妇女放在家中守活寡,又如《离妇》写生不出儿子的女人,“无子坐生悲”,被驱逐出门。词中少有人探讨妇女问题,并写到战祸对妇女的影响,陈维崧的《八声甘州》、《贺新郎》,正可视之为词史。如《八声甘州》客有言西江近事者,感而赋此: 说西江、近事最销魂,啼断竹林猿。叹灌婴城下,章江门外,玉碎珠残。争拥红妆北去,何日遂生还?寂寞词人句,南浦西山。 谁向长生宫殿?对君王试股,别鹊离鸾。怕未终此曲,先已惨天颜。只小姑、端然未去,伴彭郎、烟水月明间。终古是、银涛雪浪,雾鬓风鬟。(卷十五) 写的是永历三年(1649)正月,南明永历帝在肇庆,清军克南昌,杀金声桓,江西再次沦陷。清军在此烧杀残害,奸淫掳掠的罪恶,“玉碎珠残”、“争拥红妆北去,何日遂生还”,妇女受到迫害,生还的希望是渺茫。只有“小姑端然未去,伴彭郎、烟水月明间”,“小姑”是小姑山,“彭郎”是彭浪矶,端然未去。铁蹄所至,所有妇女几乎是被掳一空,难逃厄运,造成妻离女散的个人、家庭、社会悲剧。全词是一幅惨不忍睹的妇女受蹂躏图。 又有《贺新郎》新安陈仲献客蜀总戎幕府,常俘一妇,询之,盖仕族女也。仲献闭置别馆,召其夫还之。因赋是篇: 天畔蚕丛路。记当日、锦城丝管,华阳士女。一自愁云霾蜀栈,飞下桓家宣武。有多少、花钿血污。十万娥眉齐上马,过当年、花蕊题诗处。葭萌驿,鹃啼苦。 春宵高宴元戎府。明月下、玉容黯淡,有人低诉。妾本良家子,叹息鸾分钗股。客亦为、泪零如雨。掷却黄金归破镜,问德言、还认菱花否。吾事毕,拔身去。(卷二十七) 这词是反映康熙平三藩的情形。清军在蜀骚扰,荼毒生灵,妇女被害,尤为惨重,迫使“十万娥眉齐上马”,造成“花钿血污”,惨绝人寰。以与下片陈仲献俘一妇的义举,互相比较。俘妇自诉遭遇战祸的苦衷,“妾本良家子,叹息鸾分钗股”,良家妇女惨遭横祸,夫妇分离,使客人都为之“泪零如雨”。俘妇自诉,有如汉末蔡琰的《悲愤诗》、北宋亡时蒋兴祖女的《减字木兰花》“朝云横度”词、徐君宝妻的《满庭芳》“汉上繁华”词,都是受害者自诉悲苦遭遇的血泪篇章。 (四)感叹贫富悬殊 陈维崧一生颠沛,流离困顿,“恻恻焉不自得,故悲天而悯人穷也”,(《和松庵稿序》《文集》卷二),所以他看到贫富悬殊,便起悯人之心,如《醉蓬莱》虎丘月夜,见有贵官呵止游人者,戏填此词: 正歌场匝地,舞榭临风,碧天如昼。官自何来,拖麟衫艾绶。从事喧豗,郎君贵倨,禁游童趋走。千载吴山,一场秋兴,月僝花僽! 黄鹤飞仙,玉清谪吏,偶趁风光,闲来林薮。见此尘容,展轩渠笑口。七贵貂蝉,五湖烟水,问谁堪长久!且掣青萍,化为铁笛,作狂龙吼。(卷十五) 虎丘是江苏吴县,是苏州名胜。写穿官服的大官们,尊贵傲慢,正在喧闹,却“禁游童趋走”,禁止游人嬉戏,“玉清谪吏”指具有正义感的游人,看完“展轩渠笑口”,感到好笑,这种独乐的权贵恶势力,专欺侮无钱无势的游人,让人“化为铁笛,作狂龙吼”,愤恨社会不公,却无能无力,如此不满有如狂龙怒吼之声。 《水龙吟》春游即目,赋得侍儿堪感路旁人: 花间一辆雕轮,绣纬袅尽东风细。龙幡压角,翠钗 叶,流苏百琲。暗想其中,宫黄蕃锦,不过端丽。纵玉环丰艳,金堂娇贵,瑶池侣,休凝睇。 忽见花枝徙倚,是谁家穿廉燕子?忍当春冷,抛他幔后,彩笔飘蓬,青衣沦贱,古来如此!料归时浅导银灯,转那个,屏风底。(卷二十一) 本词的上片是描述贵妇容貌衣饰的美丽,座车的豪华。“翠钗叶”指妇女的首饰,“流苏百琲”指装饰马车上有穗状的流苏,“宫黄蕃锦”指妇女额上所图的黄色涂料,并穿上鲜艳夺目的服装,她们春游时的奢侈,犹如神仙下凡。下片写著贵妇的婢女,“忍当春冷,抛他幔后”,料峭春寒时,衣服穿的少,被坐在车尾发冷。“彩笔飘蓬,青衣沦贱”,这里彩笔作书生的代称,(30)青衣是婢女的代称。两者成为明显的对比。词中忠实的记载贫富悬殊,对沦为婢女的人赋予深深的同情,当然也借境自赋,显露自己的处境贫穷。 又《水调歌头》夏五大雨浃月,南亩半成泽国,而梁溪人尚有画舫游湖者,词以寄慨: 翠釜一朝裂,铜狄尽流铅,江南五月天漏。炼石补仍穿。骤若淫龙喷沫,狂比长鲸跋浪,庐舍没长川。菱蔓绕床下,钓艇系门前。 今何日,民已困,况无年。家家秧马闲坐。墟井断炊烟。何处玉箫金管,犹唱雨丝风片,烟水泊游船。此曲纵娇好,听者似啼猿。(卷十四) 梁溪是指无锡,此时无锡农村正遭受严重的水灾,以“翠釜”破裂,“铜仙”流泪,形容雨势之大,如“狂比长鲸跋浪,庐舍没长川”。“淫龙”、“鲸鱼”,比喻雨期之长,因此百姓困苦,“家家秧马闲坐,墟井断炊烟”,已经无法耕田,户户都已断炊,生活困窘可知。 下片却指出然而地主官僚们依然“玉箫金管”,画舫高歌《牡丹亭》,寻欢作乐,有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个贫富强烈的对比,在风中雨中,富人不愁吃穿依旧听歌、游船,逍遥自在。词人表明他的感受,“此曲纵娇好,听者似啼猿”,听到地主官僚的乐音,真似啼猿的悲痛。结意悲天悯人,欲哭无泪。 (五)收成欠佳、物价昂贵 陈维崧曾不只一次提到,因雨灾或没指明原因收成不好,而造成物价昂贵,民不聊生,如《念奴娇》将发金陵前一夕大雪,挑灯不寐,闷填此词,拟归示蘧、庵、桢伯、云臣、竹逸诸先生,暨大士表兄、南耕表弟: 炉火微红官烛冷,北渚田荒,西畴租少,枉说丰年瑞。(《湖海楼词集》页312) 又《金菊对芙蓉》姜学在自宛陵扫墓归,停舟过访即送其返吴门: 此去帆影霏霏,正茂苑莲红。笠泽鱼肥。叹吴中今岁,刈获全稀。赁舂薄俗防人面,梁木萎、门户凋微。(《词集》卷十六) 从“北渚田荒”、“叹吴中今岁,刈获全稀”,都感叹收成不好,这是康熙盛世,词人却赤裸裸的表明“梁木萎、门户凋微”,生活的萧条,除了感叹收成不好,也叹息物价昂贵,如《沁园春》纸贵戏作: 今年纸贵如珠,问洛下当年有是夫?纵画他灰焰,还疑帝虎,刻他竹粉,莫辨之无。已矣乎途穷。(《词集》卷二十五) 又《沁园春》余既沈 濒死而远公亦一病累月,乃其病中,独持斋甚坚,词以讯之: 叹参苓暴贵,妇难窃药,鸡豚差贱。(卷二十五) 词中也记参苓暴贵,而家中养的鸡豚却不值钱,叫人如何生存。 从以上举例可知陈维崧关心百姓,西悲悯农人,他的社会词中关心极广,是历代词人所无法相比者,这也是他值得尊敬处。 五、社会词的价值 陈维崧的社会词有以下价值: (一)存史 如《纤夫词》即是指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等起兵抗清后,清廷先后命顺承郡王勒尔锦进军湖南,安亲王岳乐进军江西,简亲王喇布镇守江南,在长江一带组练水师、徵集水手事。词人目睹战争所带给人民的灾难,有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又如《塞孤》宣武城外书所见,记载从康熙十二年(1673)起,三藩造反后的情形,因为战争的缘故,枯骨魂魄哀怨,这首词是哀悯战争戕民之事。如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的悲痛。 (二)存典章制度 如《南乡子》江南杂咏: 鸡狗骚然,朝惊北陌暮南阡。印响西风猩作记。如鬼,老券排家验钤尾。(卷一) 《清史槁校注·田赋》云: 圣祖在位,……其州县官挪用正款,捏称民欠,及加派私徵者。……,自世祖定赋税之制,正杂款繁多,咨题违错,驳令查覆,印官及借部之名,擅行私派;其正赋钱粮,本有定额,地方官吏遇有别项需用,辄令设法,实与加派无二。……自顺治间订正赋役全书,至是二十余年,户口土田,视昔有加,按户增徭,因地加赋,条目纷繁,易于淆混。(31) 《清朝文献通考·田赋二》云: (康熙七年)谕户部向地方官员滥徵私派,苦累小民,屡经严饬而积习未改,每于正项钱粮外,加增火耗,或将易知田单,不行晓示,设立名色,恣意科敛,或入私囊,或贿上官,致小民脂膏竭尽,困苦已极。(32) 都是指贪官污吏滥收赋税,民不聊生。词中所提的“印响西风猩作记”、“老券”“钤尾”,即是当时用“官用印信钤盖契纸”的税收情形。《清朝文献通考·征榷》云: 谕旨民间买卖田房,例应买主输税交官,官用印信钤盖契纸,所以杜奸民捏造文券之弊,原非增课也,后经田文镜创契纸、契根之法,预用布政司印信发给州县,行之既久,书吏夤缘为奸,需索之费数十倍,于从前徒饱吏役之壑,甚为闾闾之累,不可不严刑禁止。(33) 又《南乡子》江南杂咏之三: 万艘千船,今年米价减常年。乍可宣房填蚁穴。愁绝,不愿官家言改折。(卷一) 康熙时税收又有折卷情形。当时折徵之目有四:曰永折,曰灰石米折(又作灰石改折),曰减徵,曰民折官办。……《清史稿校注·食货》云: 又以苏、松、常、镇四府差繁赋重,漕米每石折银一两,其随漕清赍席木赠截等银,仍徵之耗米,及给军行月赠耗等米,亦按时价徵折。康熙八年,定河南漕粮石折银八钱。九年浙江嘉、湖二府被灾,每石折徵一两。(34) 陈维崧词忠实的记载“改折”,用“官用印信钤盖契纸”的税收情形。 (三)扩大词境 在陈维崧以前,词已经打破艳科,狭隘的观念,但是没有词人在词中关心民生疾苦,正视百姓的困难,只有陈维崧敢在词中探讨百姓因税收、苛政、战祸带来的痛苦,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迫害,民不聊生的情形,如果苏轼是拓展词的境界,那陈维崧更是使词靠近芸芸众生,不只是歌唱而已,而是抒发民怨、宣泄民情,除了有香草美人之思,有寓意、有寄托外,词尚且是“为时而作,为事而作”,宣泄民情,补察时政,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有讽谕现实的作用。 (四)、提高词的地位 陈维崧曾在《曹实庵咏物词序》云:“仆每怪夫时人词则呵为小道。”(《俪体文集》卷七)他不把词当为小道。王灼《碧鸡漫志》称苏轼词为“指出向上一路”,陈维崧的贡献是提高词的地位如经如史,他关心民生疾苦,把唐宋人认为只是歌筵酒畔“娱宾遣兴”或“析酲解愠”的小词,当作是为“存经存史”的工具,词不再是末流小道,而是有如诗经、史传一般的地位,可以记载历史,讽谕时政,他更提高词的地位。 六、结 论 陈维崧是历代词人词作最丰富,《湖海楼全集》中词有三十卷,一千多首词中内容无所不包,如怀古、咏物、怀才不遇等等,但其中以关心民生的社会词,是最具特色之一,是词中创举,因为大多数豪放派词人在词中较少触及百姓的疾苦,连苏轼、辛弃疾都不例外,只有陈维崧在词中真正关心百姓现实悲苦的一面,这是词的开拓。 这种写作方式与陈维崧的时代背景、个人的经历、个性有极大关系,他是明以气节著称的四大公子之后,亡国破家后,又久试不中,漂泊江湖、沦落天涯,仰人提携。加上陈维崧因为有友爱手足、刚猛悲天悯人的复杂个性,及他的词学观念,是为“存经存史”,他嘲笑那些只“谈文藻,向豪苏、腻柳寻蓝本”者,把他们比作“蛙黾”。因此道途中所接触所看到者,皆是农人因雨灾、因黄河泛滥、因税收、因苛政、因战争、因贫富不均,所造成的痛苦、不平等。这些有关于国计民生,百姓的痛苦,他必再三叹息,以仁人君子之用心,借词来补察时政,宣泄民情,如杜甫、白居易写社会诗一般,发挥民饥己饥,民溺己溺的心思。 他的社会词有一、赋税严苛;二、农民苦雨;三、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四、感叹贫富悬殊;五、收成欠佳、物价昂贵,内容非常丰富,真实的探讨社会问题。他是词史上第一个用词记录民生疾苦者,因为他创作社会词,使我们藉由词窥知在康熙盛世时,清的社会真实的黑暗面。陈维崧社会词的贡献是,一、存史;二、存典章制度;三拓展词境;四、提高词的地位。陈维崧不仅是清伟大的词人,他的社会词是词史上的光辉与突破。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p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 pre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ab-stops:45.8pt 91.6pt 137.4pt 183.2pt 229.0pt 274.8pt 320.6pt 366.4pt 412.2pt 458.0pt 503.8pt 549.6pt 595.4pt 641.2pt 687.0pt 732.8pt;font-size:12.0pt;font-family:"Arial","sans-serif";} span.HTMLChar {font-family:"Arial","sans-serif";} div.WordSection1 {page:WordSection1;}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