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婉约派的代表诗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8 12:09:38
婉约派的代表诗人
婉约词代表人物 冯延巳 韦庄 李煜 晏殊 柳永 李清照 温庭筠 秦观 周邦彦
  冯延巳(903--960)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北宋婉约词初祖晏殊(同叔)和欧阳修(永叔)的词风都深受冯延巳影响,正如清代著名词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所写的那样:“冯正中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冯延巳对宋代婉约词的影响甚至超过花间词的绝大多数词人,与温庭筠、韦庄不相上下.   冯词写愁的最大特点,是忧愁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他词中的忧愁,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和具体情事的特质,写来迷茫朦胧,含而不露.冯词中的忧愁“闲情”,常常很难确指是什么性质的忧愁,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苦闷.比如《鹊踏枝》中的“闲情”,就很难说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一种什么样的愁.作者所要表现的就是人生中常有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忧愁苦闷,抑郁不欢;一种可能已经存在又似乎是即将来临的人生忧患.冯词忧患苦闷的内涵性质,是无法确指的,无法界定的,从而留给读者更大的自由创造联想的空间,有着更大的艺术张力.   在艺术上,冯延巳的特色一是空间境界比较阔大,常以大境写柔情,如“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更漏子》);“楼上春寒山四面”(《鹊踏枝》)等.阔大无限的空间境界,表现出愁思的深重.二是善于用层层递进的抒情手法,把苦闷相思表现得一层深似一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层深”之法,最典型的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他词作也屡用此法.三是在情景的配置上,善于用逆向配置法.词中写情,最常见的是情与景交融互写,但情与景交融配置的方式有同向配置和逆向配置两种.所渭同向配置,是客观景物蕴含的情感指向与主观情感的性质相同,逆向配置是客观景物的情感指向与主观情感性质正好相反.冯延巳词中,常常喜欢用明媚灿烂的春景来写悲哀的情绪.情景的逆向配置,加倍写出了主人公的愁情.面对欢乐之景,尚且苦闷,如果是悲哀之景,其忧愁苦闷更可想而知.   冯延巳的词集名《阳春录》.
  韦庄(836─910)
  唐朝诗人、花间派代表词人之一,与温庭筠并称“温韦”.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韦庄在唐末诗坛上有重要地位.清代翁方纲称他“胜于咸通十哲(指方干、罗隐、杜荀鹤等人)多矣”(《石洲诗话》),郑方坤把他与韩偓、罗隐并称为“华岳三峰”(《五代诗话·例言》).   韦庄与温庭筠又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温、韦词在内容上并无多大差别,不外是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流连光景.韦词注重作者情感的抒发,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五首,追忆往昔在江南、洛阳的游历,把平生漂泊之感、饱经离乱之痛和思乡怀旧之情融注在一起,情蕴深至.其中第一首写江南春色,“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更兼有“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此情此景足使将欲远行的游子痛断人肠,由此词人有“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之劝词.此词情致缠绵,意象鲜明,堪称咏“江南春色”的诸多诗作中罕见之佳作.    风格上,韦词善于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比较真挚、深沉的感情,如〔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女冠子〕“四月十七”、“昨夜夜半”等.他有些词还接受了民间词的影响,用直截决绝之语,或写一往情深,或写一腔愁绪.如〔思帝乡〕“春日游”的“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于率直中见郁结;〔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的“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以终老异乡之“誓”,更深一层地抒发思乡之苦.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许昂霄《词综偶评》评韦词“语淡而悲,不堪多读”,都指明这一特点.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韦词高于温词,指出“端己词情深语秀”,“要在飞卿之上”;“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也是从这点着眼的.但韦词偶有艳亵语,为其不足处.   韦庄的闺情词亦写得非常出色,词语与闺中之美人浑然融于一体,见词尤见人,词音即人语,可谓风韵臻于极致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弦上黄莺语’(见《菩萨蛮》),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称其词“骨秀”,评价他说“端己词情深语秀,虽规模不及后主、正中,要在飞卿之上.观昔人颜、谢优劣论可知矣.”
  李煜(937-978)
  著名的有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李煜,汉族,在位时间(961-975),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是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千古杰作《虞美人》(为其绝命词)《浪淘沙》《乌夜啼》《相见欢》等词.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对“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有其父李璟之作)中.   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的李煜能登上王位完全是个意外,无奈命运弄人,也是刻于历史卷宗上的亡国之君,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功过事非,已成历史之轨迹.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入宋朝进贡,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据宋人王至《默记》,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其词语句清丽,音韵和谐,是词史上顶尖的几位宗师之一.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晏殊(991-1055)
  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汉族,抚州临川文港乡人.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性刚简,能荐拔人才,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主要作品有《珠玉词》.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是北宋文坛上地位很高的文人,《宋史》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骈文、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和北宋前期大多数文人的作风一样,晏殊的诗文词都是继承晚唐五代的传统,他“赡丽”之中有沉着的内容,所以不流于轻倩、浮浅,故为当时所重.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    晏殊一生显贵,尤其善于写旖旎风光,欢愉情趣,但他的作品并不单纯如此,而孕育着深厚的悲戚之感.如他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种人的意志所不能挽回的情景,即使只是个人一时的无名的悲感,也蕴含着人类永恒而无可奈何的悲感,由此而感到人类普遍的永久的无可逃避的命运.由这种主观的悲哀推而至于客观世界的运转,又何尝不如此.“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这就不能不得出“珍惜现在”的结论:“不如怜取眼前人.”(〔浣溪沙〕)这比起《花间》温、韦的清词丽句来,就看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柳永(987?~1053?)
  中国北宋词人.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先后做过睦州团练推官、馀杭县令、晓峰盐场(在今浙江定海县)监和泗州判官等地方官.后官至屯田员外郎,世故称“柳屯田”.   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小令的体制短小,一首多则五六十字,少则二三十字,容量有限.而慢词的篇幅较大,一调少则八九十字,多则一二百字.柳永最长的慢词《戚氏》长达212字.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   唐五代敦煌民间词,原本是歌唱普通民众的心声,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的.到了文人手中,词的内容日益离开市俗大众的生活,而集中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李清照(公元1084~1151?)
  中国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两宋之交杰出的女词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人称婉约词的一代词宗.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金兵入据中原,清照举家南逃.后明诚病故,战乱中书籍文物大部分散失,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遇极其悲苦.据传清照曾改嫁,后世学者对此颇有争议.其晚年生活情况缺乏资料记载,仅知她曾作《打马图经》及自序,还曾携米芾墨迹访米友仁求题跋.   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时,济南城西确有"溪亭”.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一年重阳,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是哪三句,陆德夫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   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词人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词章更为深沉感人.比如那首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掺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两盏三杯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在南渡之初,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高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清照工诗,能文,更擅长词.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二首,活泼清新,语意隽秀.   南渡后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如[菩萨蛮]、[蝶恋花]以及慢词[永遇乐]等,寄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将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的生活晚景融为一体,悲伤愁绪渲染极致,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