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4/28 07:36:35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2、汉武帝在位时主要有哪些作为?
休养生息政策
休养生息政策指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以后,统治者不搞劳民伤财、严刑峻法的统治,改以宽刑薄赋的政策,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休养生息政策自汉高祖开始,历经几代皇帝(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执行了六七十年.结果是“海内殷富,国力充实”.班固说:“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汉文帝(前202—前157)
汉文帝即刘恒,汉高祖之子,先封为代王.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之乱,他入为皇帝.公元前180—前157年在位.他大力执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主张轻徭薄赋.文帝二年、十二年,两次把田租减为三十税一,十三年(前167年)下诏全免田租,到景帝元年(前156年)才又恢复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又把算赋(人头税)由每人每年交纳120钱减为40钱.徭役也相应减轻,原一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三年而一事”.他还主张宽刑,十三年时,下令废除了连坐亲属的法律和一些残损肉体的肉刑,如,黥(在脸上刺字)、劓(割鼻)、刖(断足)等.轻徭薄赋和减轻刑罚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文帝注意节俭(课文小字有停建露台的例子),提倡廉政.有一次有人献给文帝一匹千里马,文帝说:皇帝出门前面有仪仗,后面有从车,一日走50里,我一个人乘千里马能跑到哪里去?他把马还给献马人,并发给路费,叫他回去,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文帝的励精图治和注重节俭,节省了财政开支,形成了廉政风气,减轻了人民负担.因而当时“海内殷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汉景帝(前188—前141)
汉景帝即刘启,汉文帝长子.前156—前141年在位.景帝重农,曾和百官一起劝农,令皇后督导植桑、养蚕、织布诸事宜.景帝下诏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景帝又减轻了文帝时的笞刑(文帝除肉刑后,改为笞刑.笞刑是用竹板鞭打犯人),断狱从轻,因此狱事简省.人民所受压迫比秦时有显著的减轻.时王国势力膨胀,景帝用晁错计削藩,后来平定七国之乱,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政权.文帝、景帝在位四十年,史称“文景之治”.
陆贾
陆贾,楚人,从汉高祖定天下.经常在汉高祖的左右,出谋划策,或出使诸侯.他在汉高祖面前说话,常常引用《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里的话.汉高祖谩骂道:“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回答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汉高祖说:你给我写些文章,分析秦朝为什么会失天下,我为什么能够得天下.于是陆贾写了12篇文章,呈送汉高祖,称为《新语》.“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以上见《汉书》卷43《陆贾传》).《新语》卷上《无为第四》:“秦始皇设为车裂之诛,以敛(压制)奸邪.筑长城于戎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事愈烦,天下愈‘乱’(指农民起义);法愈滋,而奸愈炽(法律越繁,犯法的人越多);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残暴烦苛)而用刑太极(过)故也.”又《至德第九》,有“壮者耕耘于田”等语,主张让农民有种地的时间.
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
据《汉书·高祖本记》载:公元前202年五月,“兵皆罢归家.诏曰: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入关灭秦的关东人愿留在关中的免徭役12年),其归者复之六岁(愿回原籍的免徭役6年).民前或相聚保山泽(战时逃亡山泽的),令各归其县,(恢)复故爵、田宅.……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军吏爵……无爵及不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故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七大夫以上(七等爵以上的官员)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七大夫以下免除本人及全家的徭役).”
汉武帝的历史功绩主要有
第一,汉武帝实施了一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和发展.
汉武帝刚刚登上皇帝宝座时,由他的祖母窦太后掌握大权.公元前135年,窦太后死去,汉武帝开始把一切大权都掌握到自己手中,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首先打击了外戚丞相田,然后加强了他身边收转文书的尚书、中书的地位,使丞相成为有名无实的职位.自此,中书和尚书成了中央发号施令的机构.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彻底解决藩国问题,他命令藩王们不能把封地仅仅传给继承王位的长子,还必须划出一部分来分封给其他几个儿子,并且互不统属.这样一来,藩国的土地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弱,后来就无法与中央对抗了.这是汉武帝的聪明之举.
汉武帝还加强了原有的监察制度,并建立了一套选用官吏的新制度.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命令各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并用“公车上书”的办法,使官吏及人民都可以上奏章给皇帝建议国事,意见合乎治国要求的,就根据上书人的特长授给官职.
第二,汉武帝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长久的影响.
董仲舒认为,皇帝是奉上天的意旨来管理人民的,上天给了他统治人民的权力,绝对不能违反.这种说法正好迎合了汉武帝的心意,汉武帝便采取这种思想来做统治思想和维护封建制度的工具.在举行测试的时候,汉武帝对其他各派学说的人一概不取,独取儒生.于是,要想做官就得接受儒家学说,士人都变成了儒生.
第三,汉武帝出兵抗击匈奴,使西汉王朝的政权更加巩固,国家更加统一,为西汉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从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兵和匈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作战,最后取得了抗击匈奴的全面胜利,充分体现了他的雄才大略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汉武帝还用大量移民的办法来充实边防,发展生产.
第四,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公元前138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探险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联合大月氏共同防御并打击匈奴势力.公元前119年,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随后,中亚、西域各国以朝贡为名,经常到长安访问和贸易.中国和西域各国之间的人员和贸易往来,从西汉开始,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延续了1000多年.
第五,汉武帝开拓了南方和西南疆域,使越族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和汉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汉武帝使越族三个部落归属汉室后,把他们迁移到长江、淮河、南海等地,与汉族人民长期共居,彼此逐渐融合,形成了自秦始皇以来没有完成的“大统一”局面.汉武帝在开拓西南地区的过程中,把铁制生产工具和较高的汉族文化传到这些地区,或多或少地破除了这些地区的闭塞性,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第六、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汉武帝在位时修建了漕渠、白渠、龙首渠,还在秦朝开成的郑国渠旁边开了6条辅渠,灌溉高地.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发数万士兵堵住了黄河决口.经过这次治理,黄河下游大约有80年没有闹过大水灾.
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屯围、屯垦等发展农业的重大措施.他还大力推行代田法和新农具,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