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分不清孔子老子孟子韩非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1 13:56:57
分不清孔子老子孟子韩非子
1、孔子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人.家中排行第二.是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古文献整理家——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论语》.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战国末期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是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之一.他还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孔子又称“文圣”
2、老子
老聃(dān)(约前571~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李耳”是汉武帝反黄老之道时,对“聃季”两字各去一半的贬义反称,无先汉依据).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陈国,安徽涡阳,河南鹿邑互有争论)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3、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又字子车、子居(待证实).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多数人称为“孔孟之道”.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批驳杨朱,墨翟.孟子像(20张)父名激,母仉氏.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多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谱》上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子思去世时离孟子出生还早几十年,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4、韩非子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