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的感人事迹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8 07:14:53
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的感人事迹
越短越好
杨育才可能会有人不知道;但一说起电影《奇袭白虎团》,摇头的人就很少了——剧中走进千家万户的主人公严伟才,生活中的原型就是杨育才.
如果说出生于陕西,成名于50年前,现已去世的杨老英雄离我们有点远的话,那么一提起杨老工作、生活在淄博的小女儿,我们立刻就会有了另一种感觉——英雄就在身边,历史就在眼前.
2003年7月1日,我们采访了杨育才的小女儿,济南军区驻淄某部惟一的女中队长、杨辉上尉.
当天,我们又赶到一箭之遥的济南,访问了杨育才夫人——深居简出的李天姿老人.
“不知道作报告的是爸爸”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当我们道明来意时,杨辉说.
“父亲的事,我知道得很少.”杨辉有点不大好意思.其实这怨不得杨辉,杨育才很少提起自己的当年勇,包括对自己的妻子儿女.据李天姿讲,她也是偶尔读了一本《抗美援朝英雄传》,才知道丈夫的事迹的.
1983年,杨辉转学到济南七中上初一.有一次,她和全校的同学一起在礼堂学唱革命歌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完歌后,老师顿了顿嗓子说:“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曾经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斗英雄为我们讲故事,大家说好不好?”对战斗英雄满怀崇敬的同学,听了老师的话,激动地几乎要从凳子上跳起来.
随着一阵掌声,讲台上走来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自己的父亲吗?”杨辉说,“我当时一下懵了,是的,是自己的父亲,步伐稳健、精神抖擞的父亲.”“父亲的报告,把同学们带进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也让我知道了,自己的父亲,就是那个在抗美援朝中,带领只有12人的侦察小分队,深入敌后端掉‘白虎团’团部的战斗英雄.”杨辉说,“同学们知道了都很羡慕我,说我是‘杨门忠烈之后’.第二天,老师还送我一个漂亮的铅笔盒.”
后来杨辉给母亲说了这件事.没想到母亲听了后赶紧捂住她的嘴:“可别让你父亲知道了,要不他又会批评你了!”还让老大不情愿的杨辉,把铅笔盒还给老师.
“老杨的事,我知道得很少”
杨辉说:“我慢慢懂事后,大姐杨军才告诉我,家里人除了母亲,谁也不知道父亲以前的事儿.”其实李天姿女士知道得也很少.因为杨育才根本就不喜欢说这些事儿.
“老杨的事,我很少问.”在济南军区第三干休所一个清凉幽静的小院里,今年70岁的李天姿略带伤感地对我们说:“结婚后,老杨就跟我说好,‘你不管我的事,我也不管你的事’,双方个人的工作互不干涉.”李女士的话,很快就在我们的采访中验证了.
在杨育才大量的个人照片中,有一张胜利后的合影,是他和战友们同金日成合拍的.
李天姿看到夹在影集中的这张照片,嗓门一下子高了起来:“我咋没见过这张照片?……这照片我还真没见过!”
在李天姿二女儿的帮助下,我们惊喜地看到了杨育才一些照片和遗物:抗美援朝胜利后,身挂军功章的一张原版照片,朝鲜战场上吃饭的铜碗,喝水的茶缸.
这些尚未被媒体披露过的旧物,有的已发黄,斑驳起皱,有的已生锈,泛着蓝光,向世人诠释了50年前,英雄和祖国那段尚未尘封的历史.
奇袭“白虎团”
1953年夏,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金城前线开始了大规模的夏季大反攻.
金城,驻有李承晚军队称为“精锐师团”的首都师,而这个师的第一团,又是敌人精锐部队中的精锐,全部美式装备,号称“白虎团”,部署在最前沿的险要地段上.志愿军指挥部决定,在战役开始发起进攻的同时,派一支侦察小分队深入敌后,用化装奇袭的手段,歼灭据守在金城这个突出地带里的硬钉子“百虎团”团部,从而有效地配合整个部队向南推进.经过上级反复研究挑选,带领侦察班执行“虎口拔牙”的这副重担,最终落在了有勇有谋、被誉为“大力士”、“飞毛腿”和“小诸葛”的杨育才肩上.
1953年7月13日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12名侦察员化装成敌军,在装扮成美军顾问的杨育才带领下,沿着事先选定的穿插路线,时而匍匐,时而跃进,如利剑一般直插敌人心脏.
摆在杨育才面前的问题,是如何获取敌人当晚的口令,以便随时应付敌人的盘查.当公路上又升起一颗照明弹时,杨育才一边思索着,一边习惯地回过头来看看队伍中是否有人掉队.但这一次检查,他却发现队伍后面多了一个人.起初,他还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等反反复复数了4遍后,他发现的确多了一个人.他让一名侦察员缴了这个人的枪,经盘问才知道这是敌军的一名逃兵.当逃兵发现自己跟着的不是自己人,而是志愿军的侦察员时,吓得浑身不住地颤抖起来.
“今晚口令是什么?快说!”一名侦察员装出很凶的样子,用朝鲜语向俘虏问道.
“口令是……古轮姆欧巴……”那俘虏结结巴巴地回答.
“你说假话,就送你见阎王.”
“真的!真的!真的就是古轮姆欧巴……”那俘虏一下子瘫在地上.
自以为兵力布防天衣无缝的“白虎团”团长,此时正在会议室里手拿着一根教鞭,指着墙上的地图给他们的部下们部署作战方案.在杨育才的周密部署和指挥下,侦察员们分成四个战斗小组,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向着毫无准备的敌人猛烈开火.在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中,不可一世的“白虎团”团部被彻底摧毁,象征着邪恶的“白虎团”团旗被扯下,“白虎团”团长在逃跑途中也被侦察员乱枪打死.这场战斗最终取得了歼敌97名,俘敌19名,缴获大小汽车31辆和一大批武器装备的辉煌战绩.
这次战斗,有力地配合了大部队作战,为金城反击战取得最后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14天后,即1953年7月27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李承晚政府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奇袭“白虎团”成为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极为精彩的一仗.
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我们没有从李天姿和她的女儿那里得到只语片言.
最爱君子兰
兰花满园,葡萄绕屋,榴枝交错.走进杨育才家,首先感到的是一身清凉.一株手腕粗细的兰花,“长了20多年了,是从蚌埠带回来的,”李天姿说,“老杨生前最爱君子兰.”
“家里的孩子没有一人沾他的光,”李天姿有点惋惜,但更多的是自豪,“老杨经常教育孩子,自己的前途自己奔,将来奔得好说明有能力,奔得不好也怨不着别人,只能说明自己不行!”李天姿因此很满意孩子的表现,对我们说:“别人都说俺家的孩子省心.”
1993年3月,小女儿杨辉由于表现突出被推荐报考军校,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解放军测绘学院.毕业后,李天姿想让女儿留在身边,就劝老杨找有关部门通融通融,把女儿分配到驻济南的部队.当时她们姊妹五个,在工作上父亲都没有帮上什么忙,退伍后分配在济南市的老二和老三,单位效益都不好,但杨育才最后还是决定让李天姿给女儿打电话做工作,说服杨辉服从组织分配.
后来,李天姿告诉杨辉:“你父亲有一次在房间里把电话都拨通了,可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有说.”杨育才当时是济南军区资格最老的副师职干部,很多事情其实一句话就行.杨辉的哥哥姐姐们有一次从侧面提起过这个,但是谁也不敢多说.“当时老杨说‘不是不想给你们说情,而是我每次想到在战场上倒下的战友,心中就不是滋味.向组织伸手,心中有愧啊!’”李天姿看着忙忙活活的小女儿,笑着对我们说:“她们姐妹几个都这样,已经习惯(她爸爸的作风)了.”
正是因为这样,杨育才的提升,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走过来的.“他从一名小战士,逐步升职到排长、副连长……最后才成了副师长,没有走过一次后门,所以对孩子也是严加管教.”“其实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老杨不会办事……”说罢,李天姿爽朗地笑了起来.
后记:自1999年5月26日到现在,英雄杨育才已告别人世4年有余.听李天姿老人讲,等等天凉快点了,她要整理整理杨育才留下的东西,在自己家里给老杨办个展览,也算是个祭奠.我们真诚地希望杨老太太早日圆了这个梦.
征得李天姿的同意,采访结束后,我们和杨育才的二女儿、三女儿和小女儿一起,来到济南英雄山下的烈士陵园,向杨育才烈士敬礼献花.此时是下午,松郁郁,山巍巍.
说起杨育才,可能会有人摇头说“不知道”;但一说起电影《奇袭白虎团》,摇头的人就很少了——剧中走进千家万户的主人公严伟才,生活中的原型就是杨育才.
如果说出生于陕西,成名于50年前,现已去世的杨老英雄离我们有点远的话,那么一提起杨老工作、生活在淄博的小女儿,我们立刻就会有了另一种感觉——英雄就在身边,历史就在眼前.
2003年7月1日,我们采访了杨育才的小女儿,济南军区驻淄某部惟一的女中队长、杨辉上尉.
当天,我们又赶到一箭之遥的济南,访问了杨育才夫人——深居简出的李天姿老人.
“不知道作报告的是爸爸”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当我们道明来意时,杨辉说.
“父亲的事,我知道得很少.”杨辉有点不大好意思.其实这怨不得杨辉,杨育才很少提起自己的当年勇,包括对自己的妻子儿女.据李天姿讲,她也是偶尔读了一本《抗美援朝英雄传》,才知道丈夫的事迹的.
1983年,杨辉转学到济南七中上初一.有一次,她和全校的同学一起在礼堂学唱革命歌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完歌后,老师顿了顿嗓子说:“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曾经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斗英雄为我们讲故事,大家说好不好?”对战斗英雄满怀崇敬的同学,听了老师的话,激动地几乎要从凳子上跳起来.
随着一阵掌声,讲台上走来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自己的父亲吗?”杨辉说,“我当时一下懵了,是的,是自己的父亲,步伐稳健、精神抖擞的父亲.”“父亲的报告,把同学们带进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也让我知道了,自己的父亲,就是那个在抗美援朝中,带领只有12人的侦察小分队,深入敌后端掉‘白虎团’团部的战斗英雄.”杨辉说,“同学们知道了都很羡慕我,说我是‘杨门忠烈之后’.第二天,老师还送我一个漂亮的铅笔盒.”
后来杨辉给母亲说了这件事.没想到母亲听了后赶紧捂住她的嘴:“可别让你父亲知道了,要不他又会批评你了!”还让老大不情愿的杨辉,把铅笔盒还给老师.
“老杨的事,我知道得很少”
杨辉说:“我慢慢懂事后,大姐杨军才告诉我,家里人除了母亲,谁也不知道父亲以前的事儿.”其实李天姿女士知道得也很少.因为杨育才根本就不喜欢说这些事儿.
“老杨的事,我很少问.”在济南军区第三干休所一个清凉幽静的小院里,今年70岁的李天姿略带伤感地对我们说:“结婚后,老杨就跟我说好,‘你不管我的事,我也不管你的事’,双方个人的工作互不干涉.”李女士的话,很快就在我们的采访中验证了.
在杨育才大量的个人照片中,有一张胜利后的合影,是他和战友们同金日成合拍的.
李天姿看到夹在影集中的这张照片,嗓门一下子高了起来:“我咋没见过这张照片?……这照片我还真没见过!”
在李天姿二女儿的帮助下,我们惊喜地看到了杨育才一些照片和遗物:抗美援朝胜利后,身挂军功章的一张原版照片,朝鲜战场上吃饭的铜碗,喝水的茶缸.
这些尚未被媒体披露过的旧物,有的已发黄,斑驳起皱,有的已生锈,泛着蓝光,向世人诠释了50年前,英雄和祖国那段尚未尘封的历史.
奇袭“白虎团”
1953年夏,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金城前线开始了大规模的夏季大反攻.
金城,驻有李承晚军队称为“精锐师团”的首都师,而这个师的第一团,又是敌人精锐部队中的精锐,全部美式装备,号称“白虎团”,部署在最前沿的险要地段上.志愿军指挥部决定,在战役开始发起进攻的同时,派一支侦察小分队深入敌后,用化装奇袭的手段,歼灭据守在金城这个突出地带里的硬钉子“百虎团”团部,从而有效地配合整个部队向南推进.经过上级反复研究挑选,带领侦察班执行“虎口拔牙”的这副重担,最终落在了有勇有谋、被誉为“大力士”、“飞毛腿”和“小诸葛”的杨育才肩上.
1953年7月13日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12名侦察员化装成敌军,在装扮成美军顾问的杨育才带领下,沿着事先选定的穿插路线,时而匍匐,时而跃进,如利剑一般直插敌人心脏.
摆在杨育才面前的问题,是如何获取敌人当晚的口令,以便随时应付敌人的盘查.当公路上又升起一颗照明弹时,杨育才一边思索着,一边习惯地回过头来看看队伍中是否有人掉队.但这一次检查,他却发现队伍后面多了一个人.起初,他还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等反反复复数了4遍后,他发现的确多了一个人.他让一名侦察员缴了这个人的枪,经盘问才知道这是敌军的一名逃兵.当逃兵发现自己跟着的不是自己人,而是志愿军的侦察员时,吓得浑身不住地颤抖起来.
“今晚口令是什么?快说!”一名侦察员装出很凶的样子,用朝鲜语向俘虏问道.
“口令是……古轮姆欧巴……”那俘虏结结巴巴地回答.
“你说假话,就送你见阎王.”
“真的!真的!真的就是古轮姆欧巴……”那俘虏一下子瘫在地上.
自以为兵力布防天衣无缝的“白虎团”团长,此时正在会议室里手拿着一根教鞭,指着墙上的地图给他们的部下们部署作战方案.在杨育才的周密部署和指挥下,侦察员们分成四个战斗小组,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向着毫无准备的敌人猛烈开火.在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中,不可一世的“白虎团”团部被彻底摧毁,象征着邪恶的“白虎团”团旗被扯下,“白虎团”团长在逃跑途中也被侦察员乱枪打死.这场战斗最终取得了歼敌97名,俘敌19名,缴获大小汽车31辆和一大批武器装备的辉煌战绩.
这次战斗,有力地配合了大部队作战,为金城反击战取得最后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14天后,即1953年7月27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李承晚政府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奇袭“白虎团”成为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极为精彩的一仗.
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我们没有从李天姿和她的女儿那里得到只语片言.
最爱君子兰
兰花满园,葡萄绕屋,榴枝交错.走进杨育才家,首先感到的是一身清凉.一株手腕粗细的兰花,“长了20多年了,是从蚌埠带回来的,”李天姿说,“老杨生前最爱君子兰.”
“家里的孩子没有一人沾他的光,”李天姿有点惋惜,但更多的是自豪,“老杨经常教育孩子,自己的前途自己奔,将来奔得好说明有能力,奔得不好也怨不着别人,只能说明自己不行!”李天姿因此很满意孩子的表现,对我们说:“别人都说俺家的孩子省心.”
1993年3月,小女儿杨辉由于表现突出被推荐报考军校,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解放军测绘学院.毕业后,李天姿想让女儿留在身边,就劝老杨找有关部门通融通融,把女儿分配到驻济南的部队.当时她们姊妹五个,在工作上父亲都没有帮上什么忙,退伍后分配在济南市的老二和老三,单位效益都不好,但杨育才最后还是决定让李天姿给女儿打电话做工作,说服杨辉服从组织分配.
后来,李天姿告诉杨辉:“你父亲有一次在房间里把电话都拨通了,可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有说.”杨育才当时是济南军区资格最老的副师职干部,很多事情其实一句话就行.杨辉的哥哥姐姐们有一次从侧面提起过这个,但是谁也不敢多说.“当时老杨说‘不是不想给你们说情,而是我每次想到在战场上倒下的战友,心中就不是滋味.向组织伸手,心中有愧啊!’”李天姿看着忙忙活活的小女儿,笑着对我们说:“她们姐妹几个都这样,已经习惯(她爸爸的作风)了.”
正是因为这样,杨育才的提升,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走过来的.“他从一名小战士,逐步升职到排长、副连长……最后才成了副师长,没有走过一次后门,所以对孩子也是严加管教.”“其实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老杨不会办事……”说罢,李天姿爽朗地笑了起来.
后记:自1999年5月26日到现在,英雄杨育才已告别人世4年有余.听李天姿老人讲,等等天凉快点了,她要整理整理杨育才留下的东西,在自己家里给老杨办个展览,也算是个祭奠.我们真诚地希望杨老太太早日圆了这个梦.
征得李天姿的同意,采访结束后,我们和杨育才的二女儿、三女儿和小女儿一起,来到济南英雄山下的烈士陵园,向杨育才烈士敬礼献花.此时是下午,松郁郁,山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