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维生素以及其他微量元素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9 17:55:11
维生素以及其他微量元素有哪些?
请问有谁知道,维生素以及其他微量元素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在哪里可以摄取的到?如果缺少它们会怎么样?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分布极不均匀,例如碘集中在甲状腺,铁集中在红细胞内,钒集中在脂肪组织,钴集中于造血器官,锌集中在肌肉组织等.微量元素的代谢情况可以通过分析血液、头发、尿液或组织中的浓度来判断.
人体内大多数酶含有一个或多个微量元素,有的微量元素是酶反应中不可缺少的活化剂或抑制剂.微量元素可参与激素的合成,如锌维持胰岛素的结构和功能,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核酸含有V、Cr、Mn、Co、Cu、Zn、Ni等元素,试管内试验发现这些元素可影响核酸的代谢.
一、铁
(一)铁的生理作用
铁在人体中的含量只有0.004% ,微乎其微.但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员.人体中的铁,有 72% 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它是一种含铁的复合蛋白,是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血液运送氧气的重大使命,就是由血红蛋白承担的.
铁是一种变价元素.当铁从一种价态转变为另一种价态时,需要消耗(或放出)的能量极少,因而是血液中氧的良好载体.当血液进入肺部后,红细胞中的铁与呼吸作用吸进来的新鲜氧气相结合,铁便由低价变为高价;当血液进入到身体其它部位时,红细胞中的铁,由高价被还原为低价,并释放出氧气,供组织进行氧化反应.1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4个Fe2+,因此可同4个氧分子可逆结合.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000—67000,因此64000—67000g血红蛋白可结合22.4×4=89.6L氧,即1g血红蛋白可结合1.34--1.36ml氧.
其实,血红蛋白的功能,并不限于运送氧气,还有运送二氧化碳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的作用,这些功能也是与铁分不开的.
(二)铁在人体中的分布、利用和损失
一个成年人,全身含铁约3--5g,除以血红蛋白形式存在外,还有约10%,分布在肌肉和其它细胞中,是酶的构成成分之一.还有一部分称做贮备铁,贮备在肝脏、脾脏、骨髓、肠和胎盘中,约占总量的15%--20%.此外,还有少量的铁,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称做血浆铁,数量约为3mg.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最后在肝脏或脾脏中破裂.这样,每天破裂的红细胞数,约相当于红细胞总数的1/120.同时每天又有相同数量的新的红细胞,由红骨髓产生出来.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红细胞数,保持相对稳定.破坏(或死亡)的红细胞,分离出来的铁,转变成为血浆铁,进入骨髓中后,再次用来生产新的红细胞,肌肉及其它细胞中的铁也是如此,细胞破裂后,变成血浆铁,然后再用来合成新的细胞.因此,铁与蛋白质、脂肪等其它营养素不同,除出血造成铁的损失外,铁在人体内并无消耗,而是循环利用.尽管如此,但仍然有极少量的铁损失到身体外面,即每天脱落的肠粘膜、皮肤细胞以及毛发中所含的铁,成年男子约为0.9mg,女子约为0.7mg.因而每天需要从食物中吸收约1mg的铁,以资补充.又因为铁的吸收率因食物而异,通常为 10% 左右,再加上安全系数,从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中,铁的摄取量成年男子为12mg,女子为18mg,孕妇、乳母为28mg.女子、孕妇、乳母因月经出血、胎儿成长和哺乳等原因,故每日应摄取铁的数量较多.
当每日摄取的铁量,少于损失(应补充)的铁量时,经过一段时间,贮备铁用完,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便会相应减少,从而不同程度地出现贫血症状.医学上常采用红细胞计数的方法,来作为确定贫血的标准.一般红细胞在400万个/mm3,血红蛋白在12g%以上者为正常.红细胞数在300--400、200--300、100--200、100万个/mm3以下,血红蛋白在9--11、6--9、3--6、3g%以下,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贫血.
一般足月胎儿肝内贮存的铁,可以供应6个月,早产儿仅够供应3--4个月;同时婴幼儿生长迅速,5个月时体重增加1倍,1岁时增加2倍;又婴幼儿的排泄量比成年人高出数倍,因而在出生后9--34个月期间,往往容易缺铁.如不能及时添加含铁多的辅食,贫血症状还会延续很长时间.其它如大量出血或慢性出血者,患慢性疾病、发热性疾病者,以及病理情况下铁代谢异常者等,也会出现缺铁性贫血.
(三)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症状是:⑴由于供氧不足,体内的血液更多地流向重要的脏器;而通向暂时影响不大的皮肤、粘膜的血管开始收缩,因而常会出现皮肤、眼睑内粘膜变白;特别是口唇、指甲和耳垂等部分,这种现象更为明显.⑵由于无法供给细胞足够的氧气,从而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呼吸急促、心跳加速、乏力、易疲劳、食欲减退以及嗜睡等.⑶缺铁性贫血还容易造成脑内缺氧,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思维,使思考能力变差,健忘以及经常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对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还会直接影响到脑的正常发育以及身体的发育.此外,还会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和能量的利用等.
缺铁性贫血起病缓慢,当每天摄入的铁数量不足时,并不会立即发生贫血,而是利用身体中贮备的铁;当贮备的铁用完,开始向贫血的倾向发展时,也不会立即出现上述症状,甚至多数人连自我感觉都不明显.当病人到医院就诊时,病情一般都已发展到了中度贫血.因此,经常注意铁的补充,并使体内有一定数量铁的贮备,以保证身体的真正健康,实属必要.
(四)铁的补充
1、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每百克含铁25mg)、动物全血(每百克含铁15mg),其它为肉类、淡菜、虾米、蛋黄、黑木耳(干)、海带(干)、芝麻、芝麻酱、大豆、南瓜子、西瓜子、芹菜、苋菜、菠菜、韭菜、小米以及红枣、紫葡萄、红果、樱桃等,含铁都很丰富或较为丰富.
2、提高铁的吸收利用率.设法提高铁的吸收和利用率也是重要的.动物肝脏、血和肉中的铁,是以血红素形式存在的,最容易被吸收,其吸收率一般为22%,最高可达25%.植物中所含的铁,大多是以植酸铁、草酸铁等不溶性盐的形式存在,所以难以被人吸收、利用,其吸收率一般在10%以下.
实验证明,铜也参与人体的造血过程,并能够影响铁的吸收、运送和利用.因此,在补充铁的同时,还要适当补铜.此外,维生素C能促进肠内铁的吸收.
3、食铁过多的危害.服用各种铁剂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只有缺铁的人才能服用,而且不能过量,过量可中毒.体内过多的铁沉积于器官中,对肝、心脏等脏器有害.
二、铜
(一)铜的生理功能
人体里的含铜量比铁还要少.可是,缺了它造血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也会造成贫血现象.在人体中,有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要靠酶的催化,人体内至少有11种氧化酶,都含有铜离子.例如,有一种能促使体内的亚铁离子(Fe2+)氧化成铁离子(Fe3+)的亚铁氧化酶,就是一种含铜0.34%的大分子.它对体内铁的运输和利用,有重要作用.缺了它会造成血色素下降,这就是缺铜性贫血.另外缺铜会造成骨胳变脆、心血管功能紊乱、皮下出血等症状.
近几年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人体里的铜元素,对人体骨架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凡摄入足够铜元素的少年,身高都在平均身高以上,而那些低于平均身高的少年,铜的摄入量,大都低于标准值.个别矮个少年,铜的摄取量,要比高个子少年低50--60%.
铜元素在机体组织发生癌变过程中还起着抑制作用.如我国一些边远地区的妇女和儿童,由于佩戴铜首饰,加上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铜器,这些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很低.另外,铜还有预防心血管病、消炎抗风湿等等作用.
(二)人体内的铜含量
营养生物学研究证实,人体内微量元素铜的含量为100--150mg,其中肝脏含10--15mg,占全身总含量的10%.新生儿肝脏中铜含量远高于成人,这是由于母乳中缺少铜,因而将胎儿期储存在肝脏的铜用于克服出生后最初几个月的铜供给缺乏.正常人血浆铜水平为100--200mg/100ml,人体每日用膳食提供的铜量常为2--5mg,其中约有0.6--1.6mg被吸收而维持体内铜代谢平衡.
(三)含铜丰富的食物
目前人们膳食中铜元素偏低,对身体健康很不利.因此,必须藉助膳食来提高铜的摄入.在各种食品中,首数动物肝脏的铜含量为最高,其次是猪肉、蛋黄、鱼类、蛤、蚌、牡蛎和贝壳类食物,其他如香菇、芝麻、黄豆、黑木耳、果仁、杏仁、燕麦、荠菜、菠菜、龙须菜、芋头、油菜、香菜等.同时,也可有意识地使用铜制炊具,帮助机体摄取补充铜元素.但应该着重指出的是,人体对铜的需求量与中毒量十分接近,因此,切不可擅自滥服铜制剂,以预防过量中毒.
三、锌
(一)锌的生理功能
正常成人含锌1.5--2.5g,其中60%存在于肌肉中,30%存在于骨胳中.身体中锌含量最多的器官是眼、毛发和睾丸.跟铜有些相似的是锌也是多种酶的成分,近年来发现有90多种酶与锌有关,体内任何一种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含锌的酶.锌可促进生长发育、性成熟,影响胎儿脑的发育.缺锌可使味觉减退、食欲不振或异食癖、免疫功能下降,伤口不易愈合.
(二)缺锌的症状
临床早已证明,缺锌儿童生长发育停滞,性成熟产生障碍,伤口愈合能力差.我国19省市对儿童的调查结果表明,60%的学龄前儿童,锌含量低于正常值,从而影响到发育.人的溃疡病、糖尿病都与缺锌有关.近期研究表明,缺锌与夜盲症有关.维生素A在体内的逆转及其在血液中正常浓度的维持,都与锌有关.此外缺锌时,人的暗适应能力和辨色能力减弱.青春期男女脸上常长出粉刺,形成原因之一就是缺锌.
(三)锌的吸收
一般成人锌的吸收率约为20%--30%,锌的吸收也受肠道内很多因素的影响.植酸、草酸和纤维素可降低锌的吸收率.动物性食物中锌吸收率高于植物性食物,粮食经发酵可提高锌的吸收.
(四)锌的供给量标准及富含锌的食物
我国锌的供给量标准,成人除孕妇、乳母外为1.5mg/每日.动物性食物是锌的主要来源,如牡蛎、鱼、海产品、豆类及谷类也含有锌.蔬菜、水果中含量极低.谷类等含锌与当地土壤含量有关.
由于锌与铜在某些方面竞争,因此铜过量会导致锌的缺乏,锌过量也会导致铜的缺乏.
四、氟
(一)氟在人体内的分布
氟在人体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骨胳、牙齿、指甲和毛发中,尤以牙釉质中含量最多.骨胳中以长骨的含氟量最多.依次为股骨>肱骨>掌骨>颅骨>腰椎.男性骨胳中氟含量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人的内脏、软组织、血浆中含氟量较低.成年人体内含氟约为2.9g,仅次于硅和铁.氟的生理需要量为0.5--1mg/日.氟对人体的安全范围比其他微量元素要窄得多,从满足人体对氟的需要到由于过多而导致中毒的量之间相差不多.
(二)氟的吸收
肠、胃是氟吸收的主要部位.从肠、胃吸收的氟,能很快进入血液,其中绝大部分与白蛋白结合(约75% ),一小部分以氟化物的形式参与运输,并很快进入组织、唾液、肾脏里,大量聚集在骨胳及牙齿内.影响氟吸收量的因素主要是含氟量,其次为氟的存在形式.溶解度高的氟化钠最易吸收,氟化钙较差;食物及水中含Ca、Al、Mg多时干扰氟的吸收,铁则可促进氟的吸收.谷类食品含氟量低,吸收率低,海产品含氟量高,吸收率亦高.
(三)加氟牙膏能防龋齿
牙齿是由三部分构成的.下部是长在牙槽里的牙根,细长成锥形;上部是露出牙槽外面的牙冠;牙冠与牙根之间的部分是牙颈.牙冠外面是釉质又叫珐琅质,是包住牙冠的一层硬组织.这层硬组织是由一些钙盐和有机物组成的.钙盐中主要是羟基磷酸钙,还有些碳酸钙、氟化钙等.
人的饮食尤其是儿童饮食中,糖类物质是不可少的.这些食物残渣留在牙缝里,再加上细菌的作用,会形成酸性物质.釉质虽很坚硬,但对付不了酸性物质,羟基磷酸钙会在酸的作用下溶解,牙冠的保护层就被破坏了.酸性物质乘人之危继续深入,致使牙齿组织土崩瓦解,形成空洞,这种牙齿硬组织逐渐发生变色、软化和缺损的疾病就称为龋齿.
由于当氟化物遇到釉质中的主要成分羟基磷酸钙时,氟离子就会与之作用,生成氟磷酸钙,来代替羟基磷酸钙保护牙齿.氟磷酸钙不仅很坚硬,而且不怕酸的侵蚀,它还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减少口腔内酸性物质的生成.所以,为了防止龋齿的发生,一般可在牙膏里加入适量氟化物.有些国家还采取了在自来水中加氟的办法.
人体中缺氟,不仅会造成龋齿,对骨胳也能产生重要影响.氟能增强骨胳的硬度,加速骨胳的形成,缺氟会造成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这在低氟地区比较常见.对骨质疏松患者,服用适量的氟化钠,会使病症减轻.
不论是在牙膏中加氟、在自来水中加氟,还是直接服用氟化钠,都必须注意要适量.如果摄入量过多,不但没有好处,还会引起氟中毒.中毒的主要表现是,牙齿表面失去光泽,牙齿上出现灰色、褐色斑点,这就是斑牙症.严重者会使牙齿变黑,牙被腐蚀而破碎.过多的氟对骨胳、肾脏也有所损害.
氟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人的膳食和饮水中,都含有氟.食品中,以鱼类、各种软体动物(如贝类、乌贼、海蜇等)含氟较多.茶叶含氟量最高,而粮食、蔬菜和水果中的含氟量,因土壤和水质不同,有较大差异.
五、钼
钼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是一些酶的组分.缺钼可引起这些酶活性下降,导致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不良,龋齿的发生率显著提高,而且会引起急性心肌病 —— 克山病.
六、硒
近年来发现,硒对人的生命有重要作用,可延缓细胞衰老,保护细胞的完整性,抵抗重金属中毒,从而延长人类寿命,故硒被称为长命之素.据美国调查,该元素低的地区,人们易患心脏病、脑溢血、高血压、贫血、不妊病等40多种疾病,死亡人数比通常地区高两倍.我国陕西紫阳和湖北恩施地区,由于硒的含量较多,对喉癌细胞抑制达30.2%--67.7%,癌症患病率和死亡率比缺硒地区减少一半.我国流行14省市、自治区的慢性关节病——大骨节病,其病因和发疾机理也是由于低硒、低铜造成的.
七、锗
锗亦为生命必需微量元素.有机锗在人体中有很强的脱氢能力,可防止细胞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锗还具有抗肿瘤、抗炎症、抗病毒等生理作用.据日本学者报道,有机锗是一种广谱抗癌药,治疗转移性肺癌、肝癌、生殖系统癌和白血病都有效.据瑞典和美国报道,有机锗治疗恶性淋巴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大肠癌、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癌均有效.因此,有机锗被誉为“人类健康的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