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资治通鉴》为什么不算在《二十四史》里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1 02:41:28
《资治通鉴》为什么不算在《二十四史》里
为什么后来没有被乾隆皇帝批准?总不是因为它是编年体而导致的吧?历史书上讲到史书只提及《史记》和《资治通鉴》,大有将两者齐名之意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其来历起源于明朝时,人们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明史》行世,人们就把它与“二十一史”合称“二十二史”.此后,人们又把《旧唐书》并入其中,合称“二十三史”.史书中有一个很有名也很有价值的《旧五代史》,已经散失了.在乾隆年间,学者们主要依据《永乐大典》,又把《旧五代史》辑录整理成书,经乾隆皇帝钦定,与“二十三史”合称“二十四史”,成为过去传统史学领域中的“正史”.这样,我们所熟悉的二十四史就正式形成了.
  由于历代王朝的君臣和史学家都十分重视“以古为鉴”,因此各朝代史家修史的动机不尽相同,但在要求写出历史上的治乱盛衰、得失成败的真象,不使事实湮灭上,却有着基本的共识.司马迁开创的“秉笔直书”是《二十四史》的主流,曲笔作史受到后人的唾弃,所以《二十四史》各史中的本纪部分,逐年记载每一代皇帝在位时的军国大事、社会变化、人事活动,以至大自然的变化,顺序连贯起来就成了一部相当完整的中国历史全纪录,这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由于在中国浩如烟海、多种体裁的史书中,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居于各种史书的首位.到清朝乾隆年代编辑《四库全书总目》时,以纪传体史书记述的内容为正统历史,并诏定《史记》至《明史》二十四种史书为“正史”.自此以后,“正史”便成为《二十四史》的专有名称.
  而《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因而未被列入“二十四史”.但其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并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