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6篇读后感,每篇400字以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7 23:39:31
6篇读后感,每篇400字以上,
要求:八年级上册语文书上每个单元一篇读后感,可以是单元里的一篇课文,也可以是对于整的单元做一个评价,不管你从哪找来的文章,400字左右.
文章: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册 毛泽东
2芦花荡 孙梨
3蜡烛 西蒙诺夫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5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芩
第2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7背影 朱自清
8台阶 李森祥
9老王 杨译(这个字打不出,是角丝旁的)
10信客 余秋雨
第3单元 11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12桥之美 吴冠中
13苏州园林 叶圣陶
14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15说“屏” 陈从周
16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17奇妙的客隆 谈家桢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19生物入侵者 梅涛
20落日的幻觉 黄天祥
第5单元
21桃花源记 陶渊明
22短文2篇(陋室铭 刘禹锡)(爱莲说 周敦颐)
23核舟记 魏学洢
24大道之行也 《礼记》
25杜甫诗三首 望丘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单元 26三峡 郦道元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28观潮 周密
29湖心亭看雪 张岱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使至塞上 王维
渡荆门送别 李白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就这些,,今天下午之前我等答复,本人分有的是,先到+质量=分数.不管你从哪找 来的 都 行
忘记标第四单元了.在15之后
第一单元:炮火中的鱼鹰
――读《芦花荡》有感

一个将近花甲之年的老人,时常穿着一条蓝色的破短裤,拿着竹篙,站在与他相依为命的船上.他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他有短短的、精神的花白的胡子,一双眼眼睛格外的尖利有神.
在战争年代,不管是男女还是老少,都在巧妙地与敌人作斗争.这位不知名的老人,就是没用一刀一枪,让一群日本鬼子蹬腿就去了西天.
他自信.悠闲地撑着船,在夜晚给被敌人严密监视的苇塘里的队伍运送柴米油盐,有时还会带来一两个远方赶来的干部.他对苇塘里负责的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他在密密的炮火中不慌不忙地穿梭,从没有子弹挨过他的一根毫毛.
他有柔情.在护送两个漂亮的女孩子去苇塘的时候,话语里灌着快要溢出来的慈爱.他温柔地安慰着紧张的孩子:“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还有大米和鱼吃.”他真心地赞美洗脸的小女孩子:“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啊!”
他自尊心强.带着女孩进苇塘而让大菱挂了花,觉得没脸见人.本来大菱挂花是敌人的子弹,又不是他给打的,他却如此内疚与自责,觉得是自己没有保护好受伤的孩子.
他机智,想到利用鬼子们的贪婪而在船头放一捆清香而智慧的莲蓬,还自己悠悠地吃莲蓬,引诱敌人进埋伏圈.
他勇敢,单独面对众多的鬼子,他灵巧地划着船,一撑篙,让船溜溜地转个圆圈,装着张皇失措,七拐八拐地让鬼子毫无防备地“上勾”.
他有仇恨,在大菱负伤时打下包票:“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这个铁骨铮铮的英雄汉,在第二天用行动证实了前一天的诺言!
他自信、他自尊,有柔情,又有仇恨,他机智,还勇敢.他是在炮火中悠闲而自由地飞翔的鱼鹰.
这个鱼鹰就是孙犁《芦花荡》中的老头儿.
第二单元: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苍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而我对长妈妈的感情也是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主体把握及最后对她的缅怀、祝福,都能说明感情很深.语言上或叙或议,前后呼应,如3次写“大字形”睡式及谋害隐鼠的怨恨,朴实中带有点韵味,让读者细细体会其中.
读完此篇文章,不难发现,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而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一个人.
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读后感
《中国石拱桥》一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述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又综述解放后我国桥 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发展.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这种明晰的条理 ,是客观事物自身各种关系的如实反映,也表明了作者对所说明对象的深刻明白的认识.
“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初日出云,长虹饮涧”.人们将心中最诚挚,最高度的赞叹赠予了赵州桥.“世界上独一无二”、“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马可·波罗又将卢沟桥和中国石拱桥推向了世界.石拱桥以自身高度的技术水平与不朽的艺术价值,以制造者的杰出才能与精妙构思;以在石拱桥的背后永远屹立的中华儿女的辛勤劳作与伟大背景闻名世界!
第四单元:奇妙的克隆读后感
秘密的出生,爆炸性的露面,平静的死亡.其中的成功与失败,创造者自己也不很明白.这只绵羊的一切,似乎都充满象征意味.有母无父,与性无关的出生方式,抛开科学与理性去看,有点神圣的纯洁色彩.然而事实上,多利一生所遭遇的非理性反应中,恐慌多于欢迎.纯洁的羔羊被视为瓶中放出的魔鬼,这种滑稽的反差显示了人类进步过程中始终伴随的某种自我畏惧与自我牵制.总有一些人担心人类知道得太多,尽管在另一些人看来,我们所知道的,与我们需要知道和渴望知道的相比,还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逆转生命时钟.
在多莉之前,几十年失败的试验曾使人们几乎绝望地认为,高级动物的体细胞克隆或许是不可能实现的.从发育中的胚胎提取细胞,移植其细胞核,培育一个与该胚胎相同的个体,这种“克隆”相对来说并非难事.因为胚胎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化潜力,能在发育过程中分化成皮肤、血液、肌肉、神经等功能和基因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其中生殖功能由性细胞——精子或卵子来专门承担.一个性细胞只携带一半的遗传信息,需要精子和卵子结合才能发育成新生命.一个体细胞则拥有一套完整的染色体,不需要性细胞的参与,但是,要让已经“定型”的体细胞重新开始胚胎式的发育过程,等于将细胞的生命时钟逆转到起点处,这样的体细胞克隆对哺乳动物而言究竟是否可能?
多利是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和PPL医疗公司的共同作品.它的基因母亲是一种芬·多塞特品种的白绵羊,在多利出生之前3年就已死去.苏格兰的汉纳研究所在这头母羊怀孕时提取了它的一些乳腺细胞进行冷冻保存,后来又把这些细胞提供给PPL公司进行克隆研究——这后来曾给多利身份的真实性带来一些麻烦.以伊恩·威尔穆特为首的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培养这些乳腺细胞,使它们在低营养状态下“挨饿”5天左右.然后提取其细胞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苏格兰黑脸羊的卵子里.之所以使用苏格兰黑脸羊的卵子,是因为这种羊身体大部分是白的,脸却是全黑的,很容易与白绵羊区别开来.
在微电流刺激下,白绵羊的细胞核与黑脸羊的无核卵子融合到一起,开始分裂、发育,成为胚胎,植入母羊的子宫里继续发育.在277个成功与细胞核融合的卵子中,只有29个存活下来,被移植到13头母羊体内.移植手术后148天,1996年7月5日,一只羊羔诞生了——1/277的成功率,其他的都失败了.直到它去世的时候,克隆技术这种低得惊人的成功率,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这也是科学界普遍不相信雷尔教派的克隆女婴“夏娃”身份真实性的一个原因.
威尔穆特以他喜爱的美国乡村音乐女歌手多利·帕顿(Dolly Parton)的名字为自己的得意之作命名.1997年2月23日这头羊的身份向全世界披露后,世上知道它的人恐怕比知道这位歌手的多得多.一头全白的小羊羔,依偎在生下它但与它毫无血缘关系的代育母亲——一头苏格兰黑脸羊旁边,这张著名的照片向世人显示,生物技术的新时代来临了.它是那头芬·多塞特白绵羊的翻版(准确地说,在细胞核遗传信息上是它的翻版.还有少量遗传信息存储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内,多利的线粒体特征与那头提供卵子的苏格兰黑脸羊相同).一时间,公众欢呼、兴奋或恐惧、茫然,弗兰肯斯坦、潘多拉的盒子和“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成为流行语汇,有人展望克隆优良家畜品种或大熊猫的美好前景,有人喊着克隆人或不许克隆人,有的科学家加紧克隆其他动物,还有科学家把他们培育的胚胎细胞克隆动物推出来分一点光芒,给局面平添了热闹与混乱.
1998年2月,曾有科学家对多利作为体细胞克隆动物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在怀孕的动物体内,可能会有少量胚胎细胞沿血液循环系统到达乳腺部位,因此这些科学家提出,威尔穆特等人是否恰好碰到了一个这样的胚胎细胞、多利是否仍然是胚胎细胞克隆的结果.汉纳研究所还保存着一些多利的基因母亲的乳腺细胞,DNA分析很快证明,多利的确是体细胞克隆的产物,并不存在胚胎细胞混杂的可能性.
此后,克隆鼠、克隆牛等多种克隆动物纷纷问世.第一个克隆人在好几年的“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之后,也终于在2002年底“据说”诞生了,但没有证据,科学界未予承认.至今,科学家对克隆过程仍有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味道.为什么体细胞核与卵子融合后能够发育?有人猜测,可能是低营养环境中的挨饿状态使体细胞休眠,大多数基因关闭,从而失去了体细胞的专门特征,变得与胚胎细胞相似.不过这仅仅是猜测,并未得到证明.
充满困扰的一生
克隆过程的成功率一直非常低,流产、畸形等问题较多.这是由于克隆本身的问题,还是仅仅因为技术不够成熟对DNA造成了伤害?人们对此还无法问答.作为第一头体细胞克隆动物,多利的健康状况受到密切关注,因为它可能代表着其他克隆动物的命运.多利一生的大部分时候过着优裕的明星生活,它善于应付公众场合,毫不怕人,在镜头前有着良好的风度.与公羊“戴维”交配后,多利于1998年4月生下第一个孩子邦尼,后来又生育了两胎,一共有6个孩子,其中一个夭折.从生育方面来看,它与普通母羊并没有不同.在2002年初被发现患有关节炎之前,多利几乎是完全健康而正常的,除了由于访客喂食太多而一度需要减肥.
1999年5月,罗斯林研究所和PPL公司宣布,多利的染色体端粒比同年龄的绵羊要短,引起了人们对克隆动物是否会早衰的担忧.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结构,对染色体起保护作用,有点像鞋带两头起固定作用的塑料或金属扣.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变短一点,短到一定程度,细胞就不再分裂,而启动自杀程序.端粒以及修补它的端粒酶,是近年来衰老和癌症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许多科学家认为,端粒在动物的衰老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一些人担心,克隆动物的端粒注定较短,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根本问题.另一些人认为,多利的端粒较短可能是克隆过程的技术问题所致,这不一定是体细胞克隆中的普遍现象,有望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消除.譬如美国科学家用克隆鼠培育克隆鼠,一共培育了6代(最后一代惟一的一只克隆鼠被别的实验鼠吃掉,实验被迫中止),并没有发现端粒一代一代缩短的现象.由于克隆动物数量不多,而且普遍比较年轻,因此还难以判断哪一种说法正确.端粒与衰老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端粒较短是否一定导致早衰,也是尚未确定的事情,这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克隆技术可能带来健康问题,是多利的创造者们强烈反对克隆人的直接理由: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克隆人,对克隆出来的人太不负责任了.
2002年1月,罗斯林研究所透露,多利被发现患有关节炎.这引起了有关克隆动物健康问题的新一轮骚动.绵羊患关节炎是常见的事,但多利患病的部位是左后腿关节,并不多见.威尔穆特说,这可能意味着现行的克隆技术效率低,但多利患病的原因究竟是克隆过程造成的遗传缺陷,还是纯属偶然,可能永远也弄不清楚.与主张动物权利的人士的观点相反,他强调,对动物进行克隆研究不应该因此停止.相反,要进一步研究,弄清楚其中的机制.此后,罗斯林研究所限制了外界与多利的接触.
2003年2月14日,研究所宣布,多利由于患进行性肺部感染(进行性疾病为症状不断恶化的疾病),被实施了安乐死.如同关节炎一样,肺部感染也是老年绵羊常见的疾病,像多利这样长期在室内生活的羊尤其如此.但绵羊通常能活12年左右,6岁半的多利可以说正当盛年,并不算老,它的肺病究竟与克隆有没有关系,又是一个难以搞清楚的问题.目前研究人员正对多利的遗体进行详细检查,科学界对此十分关注,尽管检查结果未必能对上述问题得出确切答案.威尔穆特对媒体表示,多利之死使他“极度失望”.他提醒其他科学家要对克隆动物的健康状态作持续观察.
在几年前,罗斯林研究所已经对多利的后事作好了安排.遗体检查完毕之后,它将被做成标本,在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向公众展出.理论上,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或科学博物馆更适合安置这只科学史上最尊贵、最著名的绵羊,但苏格兰科学家们自有他们的理由:“因为她是一只苏格兰羊.”
第五单元:《大道之行也》读后感
原 文 欣 赏: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出自西汉戴圣辑录、编纂的《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里的句子,句子的意思是使人人都得到社会的关爱.
两千多年前的人们就构想了美好的大同社会,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老人的晚年生活,中年人应有的作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时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和残疾人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这是大同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为实现这样的社会生活而奋斗着,奋斗着…….社会主义新中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人民是社会主义生活的主人,社会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各个阶层的人们的生活水平都逐步提高了.各种慈善机构相继成立了.如老年人协会,(还有养老院)、孤儿院、残联协会等等,使“人人都得到社会的关爱”的思想逐步得到落实.这是令人高兴的事.因为它充分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就在社会主义公德正在得到认同和颂扬的同时,却正遭受一些人的亵渎.
一次,我到县城去玩.在餐馆吃午饭时,碰到了这样的一件怪事:一个老奶奶从门外走来,老板说:“老奶奶又来了,真是小猪儿好卖,天天来呀”!接着是招呼老奶奶坐下,连忙给老奶奶打来饭菜,让老奶奶吃.因为老奶奶是壮族,老板用汉话告诉我们几个宾客,老奶奶有四个儿子,四个儿子都很有钱.分家后,老奶奶轮流着跟四个儿子住,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却让老奶奶成了无人供养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在老大家住,还差四五天才满一个月,可老大就叫着让老二接走.这到没什么,最让老奶奶受不了的是,每次让老奶奶吃饭,汤汤渣渣就是一碗“咚”地,砸在老奶奶的面前,说:“来,吃饭!”.老大如此,老二老三老四也是这样.
老奶奶边吃饭边用壮族话对老板表示感谢,说没有老板了,她可能就活不成了.老板用汉话给我们说,他没有母亲,老奶奶就是他的母亲,他要做老奶奶的儿子.我听了老奶奶的遭遇,停了老板的话,心里有一股激流在涌动,眼睛湿润了.临走时,那个老板又说:“只要老奶奶一要钱,他就给,每次都是五元”.我在想,自己的儿子为什么不供养自己的老人,而别人却要供养呢?怪哉!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得到体现?
第六单元:读陶渊明《归园田居》有感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晋】陶渊明
在读这首诗的第一遍,陶渊明给我的印象就是他是一个哲学家.他鄙弃官场黑暗,宁可回乡种田的气概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也许有些人认为陶渊明很傻,有官不做,有俸禄丰衣足食的生活不过,偏偏跑回老家扛着锄头,撸着袖子去种田,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值得吗?
我很明确的告诉你,值得.
人活在世上就是要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陶渊明选择种田也不是因为他傻.他其实很聪明,因为自古以来,在官场混的人,无非只有一个初衷,就是做大官,名留青史.然而历史证明,常在官场游走的人,最后有两种结局——第一,被官场腐败,继而腐败官场;第二,做个公正无私的好官,然后被腐败官场的搞下台.第一个对后人的影响无非是遗臭万年、遭人唾骂,唾沫星子也淹不死他;而第二种清官、廉官可就是牢狱之灾,有的点背还会丢了小命.可见,陶渊明两种人都不愿做,他十分聪明的选择了弃权,我退出了,你们官场的事就和我无关,找茬也找不到我头上.
其实,选择这种解决方式也证明陶渊明是想做一个好官,可是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时代不允许,他为了避免出现后者那种悲惨的结局,所以选择退出游戏.
但是我要强调,陶渊明这并不叫退缩,或者是胆小怕事;他只是做到了我们常说的那个“识时务者为俊杰”,做一个识时务的俊杰,这并没有错,相对那些沉浸在官场尔虞我诈的死亡游戏里的人来说,陶渊明是看得清的,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当时作为一个当局者,非但没有被搅进局里,而且跳了出来,将一切看得清清楚楚,而后全身而退.我不得不说他是个智者!
政治永远是最黑暗的,头脑简单的永远搞不了政治,否则被人算计了,自己还不知道;太狡猾的也不可以,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只有那些有大局性、而又有能力的人才真正适合.找我对陶渊明的了解,他肯定不会是后者,我也不晓得他的大脑结构是简单还是复杂,不过有一点我知道,他是一个正直的人,这一点和屈原很像,但他不是屈原,他没有屈原陷的那么深.他是爱自己的国家的,但他不会在国家即将灭亡的时候去跳江.他只是做他自己,让自己保持干净,不被官场的肮脏所玷污.他想出淤泥而不染,但是前提是必须要跳出淤泥.否则结果就是我之前说的两个结局,要么变成一枝泥荷,要么干净的倒下,被淤泥所掩埋.
所以我说他很聪明,几千年以来,陶渊明没有任何负面的评价,很对人对他的淡薄名利而感到钦佩,从而赞叹他.我不得不说我也佩服他,他其实比那些自以为是官场大哥大、智商极高的那些人聪明得多,比如:严嵩、魏忠贤;同时也包括张居正和海瑞.严嵩就不用说了,和自己的独眼儿子把持了几年朝政,就被徐阶给捅下去了;魏忠贤更是,一个老太监,不知深浅,文化程度还没我高,就跑到前台去得瑟,崇祯一上台他就完蛋了.而张居正则是很不值得,他为了万历那个昏头昏脑的皇帝付出了十年,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先不说他有没有沾上淤泥,他死后的一些事对他彻底的不公平,这就很不值;再说海瑞,清廉是清廉,但是他有点过了,他做的那种官,说好听了是铁面无私,往难听了说,就是四六不认.他到别的地方上班,人家员工都集体辞职,人活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意思?再回头看看陶渊明,一生没有大起大落,平凡而又舒适,不像张居正那样好心没好报,也不像海瑞那样不得人心,更不像严嵩、魏忠贤那样臭名昭著.
陶渊明比明朝那些著名官员早了几千年,那些三品以上的官个个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大学士,怎么可能不晓得陶渊明?这只能说明陶渊明的做法不被人理解,或者说他们没到陶渊明那个境界.所以,到了这步,我们必须承认陶渊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智者.
跳出来,很重要.陶渊明自己也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说明他曾经也对官场抱有幻想,而且一去三十年,相当于他人生的一半啊(那时的人活到六十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他还能在别人沉浸其中的时候跳出泥潭,我们没别的说,只能说他的思维里有着与常人思维不一样的哲理.
同时他也喜欢他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生活.而且还过得“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日子相当不错,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的生活,日子过起来就是舒服!
可惜的是,直到今天,几千年后的今天,还有许多人仅仅是表面上跟着附和陶渊明何等何等的淡泊名利,自己何等何等佩服他,其实他们并不理解,甚至像我开始的时候说的,说他脑子有问题.的确,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理解他的人少之又少,很正常.
曾经的人,现在的人,以后的人都不会理解他,他属于他的哲理,只能存在于他留给后人的诗作里,《归园田居》、《杂诗》,里面都会很多关于他这种哲理的诠释,可惜,除了少数人,那些为了人和任何任何理由而忙碌的人是无法去关注与理解的.
我们只有等待少数人的理解,那依然会很漫长.
哲理的存在,往往是不被人理解的.
但是,我理解.
LZ看着多的就删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