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第三单元测试卷(A)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30 10:22:42
第三单元测试卷(A)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一、积累运用(16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真谛( ) 罪孽( ) 酷肖( ) 旋风( ) 睥睨( ) 馈赠( )
  答案:dì niè kù xiào xuàn pì kuì
  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shuò)___________方 (qǐ)___________首 荷(jǐ)___________
  璀(càn)___________(xī)___________利(bènɡ)___________射
  答案:朔 稽 戟 璨 犀 迸
  3.下列各项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蜿蜒 翡翠 长吁短叹 B.礁石 馈赠 生机盎然
  C.污秽 鞭挞 高风亮节 D.沧茫 退尽 千山万壑
  提示:D项,“退尽”应为“褪尽”.
  答案:D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海燕之歌》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春天的旋律”.
  B.《组歌》选自《泪与笑》,作者是黎巴嫩诗人、画家纪伯伦.
  C.《雷电颂》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节选自历史剧《屈原》.
  D.《雪》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
  提示:A项中应为“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答案:A
  5.请参考下列材料,按“直言警告”与“婉言劝说”的要求,各设计一条戒烟广告语.(4分)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烟草生产和消费量的第一大国,分别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全球11亿吸烟者,3.2亿在中国.在中国,每年都有100万人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肺病、冠心病等疾病,每天都有8万左右的青少年成为长期烟民.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
  (1)直言警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婉言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吸烟有害健康.(或“拒绝戒烟,等于走近生命的尽头”或“烟害猛于虎”.)
  (2)为了您和您家人的健康幸福,请不要吸烟.(或“拒绝烟草,拥抱健康”或“消除乌烟瘴气,就能鸟语花香”.)
  6.(2006重庆中考,5)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横线上.(4分)
  一天,有位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1)想让他认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旅行结束后,父亲问:(2)“你知道这回穷人是怎样过日子了吧?”儿子回答:“我发现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和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头的小河;(3)我们的花园里仅有几盏灯,可他们才有漫天的星星;我们的院子只有那么一点儿,他们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大!”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儿子接着说:(4)“感谢让我明白了我们有多么贫穷!”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动词误用.将“认识”改为“见识、了解”.
  (2)语序不当.“这回”应放到句子的前面.
  (3)关联词搭配不当.“才”改为“却”.
  (4)成分残缺.在“感谢”后加上“父亲”(加上“他”“他们”“生活”均可).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5分,每小题3分)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7.第1段中把海燕比做“黑色的闪电”,意在突出海燕的___________,第2段把海燕比喻成“精灵”,是为了突出海燕___________;“大笑”“号叫”意在强调___________.
  8.“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这句话说明海燕所象征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具有___________.
  9.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能否换成括号里的词语,为什么?
  (1)大海抓住(抱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2)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窜动),一晃就消失了.
  10.“——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海燕___________.
  7.提示:前两空应抓住“黑色的闪电”和“精灵”两个形象的特征认真分析,因在这个形象中蕴涵着海燕的特征.第三个空则是海燕的行动.
  参考答案:敏捷、矫健 反抗、斗争的本质特征 海燕乐观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
  8.高度的预见性、敏锐的洞察力.
  9.提示:把这两组词语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比较优劣.
  参考答案:(1)不能.“抓住”体现了大海的巨大力量,而“抱住”与“箭光”搭配不合适,也体现不出大海的巨人形象.(2)不能.“游动”与“火蛇”相呼应,而“窜动”与“火蛇”形象不符.
  10.答案:反复 作为预言家的极度兴奋与欢快之情
  11.文章的结尾句是什么句式?用它来结束全文有什么作用?
  答案:提示:句式好判断.作用应该结合文章内容及这个句子本身的特点来体会.
  参考答案:祈使句.使全诗的革命激情达到最高潮,有力地收束全诗,突出主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4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2.北方的雪有哪些特点?请从选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说明.(3分)
  13.作者描写南方的雪时,把它作为一种美的象征,对北方的雪的描绘,作者又把它作为什么的象征呢?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各有什么含义?(4分)
  14.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北方雪的态度是什么?(3分)
  15.“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中,“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4分)
  12.提示:从文中可知北方的雪与南方的雪有较大的不同.这种特点是作者通过对北方的雪的描述来表现的.
  参考答案:它“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在孤独寂寞之中,北方的雪谱写了一曲最为动人的乐章:“凛冽的天宇下”,北方的雪俨然是一个斗士.它“蓬勃地奋飞”,弥漫于太空中,“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像是一个奔放的挑战者.
  13.答案:“北方的雪”象征勇者、强者、胜者,是不甘屈服于现实,决心以勇猛的战斗来迎击黑暗势力的革命者的形象写照.“南方的雪”,它是一种美的象征,但这种美未经磨炼,不能长久地保持;而“朔方的雪”虽然孤独,不被理解,但有一种战斗的豪情,一种澎湃激昂的斗志,使人联想到那艰苦卓绝又令人神往的战斗.
  14.提示:第一问可以通过读原文,从文中找出.第二问则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作者的感情.
  参考答案:称“北方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表达对北方的雪的喜爱.
  15.提示:对这个句子的理解,还是应该结合文章的象征意义,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完成.
  参考答案: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他成为了雨的精魂——你举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灵魂.
  (三)(2006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15分,每小题3分)
  晨
  刘白羽
  ①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顺了石柱攀缘到三层楼上来的老藤树比来时茂盛多了,有些柔韧的枝蔓伸展开来,带着绿叶,向人轻拂,似在表达它的欣快之感.在露珠晶莹的树叶丛中,一只小蟑用稚哑的嗓门,轻轻嘶叫.愈来愈明亮的阳光却显示:将要来临的又是十分炎热的一天.但,不论回头怎样火热,甚或会从燠(yù)热之中来一阵风掣电闪,现在这早晨却如此清新、宁静.
  ②如若仔细地分析一下,这清晨之可爱究竟在何处呢?是这清凉,是这朝露,是这潮湿泥土的芬芳,是这云霞烂漫的宁静.是的,我想是这一切.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一个人的生活之中,不知要经历多少曲折复杂的道路——他焦灼,困难,轻松,欢乐.而千千万万早晨之中的每一个早晨,当它到来的时候,都使你感到像第一次和它接触一样新鲜.它永远那样清新澄碧,而又永远那样鼓舞人心.人们在日常谈论中,常常用“朝气”与“暮气”这两个极端相反的字眼,评判一人一事,来说明那是生气勃勃的,还是气息奄奄的.这个“朝气”就是从永远给人清新之感的早晨发展而来的.朝气——使人想到:精力充沛,双眸明亮,两颊鲜红,向新的未来迈开脚步.也许这未来之中充满莫可测的事变,而那早晨总还是那样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以无限情意督促人们起步.
  ③今天早晨就是这样可爱,我望着它就像第一次看到早晨.那几片朝云,给阳光照得像嫩红的玫瑰花瓣一样轻柔、绰约、缥缈、悠然.病中,我常常感觉到:愈是在困苦的时候,愈觉得清晨之可贵.因为我们送走了过去,而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一天的逝去与另一天的来临,便标志着人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我现在浸沉于晨光的快感之中,我思索着,这个清晨像什么?很像早霞中升起来的一片白帆,也就是每一个早晨都在我们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它是那样洁白,它是那样漂亮,但它标志着永远向前,而且标志着坚定不移的方向.
  ④在我沉思默想时,不知不觉的,那一片片的云由红色变得发白发亮,像给强烈光线照得透明的、轻柔的羊毛卷一样,它们朝着蓝天远处冉冉飞去,就如同白帆朝远天航去一样.
  ⑤突然,一切一切,偌大的天空和地面都变得出奇的宁静,蝉声没了,人声没了,那赫然闪耀的宇宙中充满一种庄严肃穆之感.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
  16.填空.
  第①段依次描写___________、沾满露珠的藤树的绿叶、___________等景物,表现了早晨的清新、宁静.
  17.第②段和第③段,把清晨比作“新的起点”“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有什么含义?
  18.第③段和第④段,先后用“玫瑰花瓣”“羊毛卷”作比喻,描述了朝云怎样的变化?
  19.文末为什么说“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请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理解.
  20.你认为这篇文章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16.答案:淡淡的朝阳 轻轻嘶叫的小蝉
  17.提示:这都是比喻性的说法.应结合上下文弄清其深层含义.当然要注意对形象本身的分析.
  参考答案:(1)鼓舞人心,促人起步;(2)启发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朝着坚定不移的方向前进.
  18.提示:抓住文中关键词来分析这种变化.
  参考答案:描述了随着阳光的逐渐增强,朝云由嫩红而渐渐变得发白发亮的过程.
  19.提示:这一问题,应结合文章的主旨及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感情,由浅入深地思考.因为貌似简单的话语蕴涵深意.
  参考答案:(1)新一天的生活开始了;(2)人生新的奋斗开始了;(3)由对清晨景物的描写联想到新的生活的开始,表达了作者渴望投入新生活的激情.
  20.提示:“一切景语皆情语.”其实,所有写景的文字都会融入作者的感情,甚至包含对社会人生的思索.
  参考答案:这篇文章不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同时还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与认识.(意思对即可.)
  三、作文(40分)
  21.红烛、露珠、泥土、浪花……生活中,很多的“物”往往被拿来比喻某类人.请选定你熟悉的某“物”写一篇喻人的文章,题目自拟.
  提示:“写物喻人”的文章构思的着眼点就是“由物及人”——在对某种事物进行描述之后,引出对某一类人的评赞.其写法是先情感丰富地写“物”,再通过联想颂“人”.对“物”往往写得多而细,而对“人”则点到为止.以“泥土”为例,你可以先深情地吟唱泥土,赞扬它的朴素、无私、博大,最后通过联想,将泥土与“农民”进行勾连,从而明写“泥土”而实歌“农民”,使文章有深的意味.
  答案:略 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题
  (时间 120分钟 总分15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总分人
  得 分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4分)
  脑髓( ) 哺( )育 炽( )热 鲜( )为人知
  gèn( )古 深suì( ) jiǒng( )乎不同 qiè( )而不舍
  2 王维的《竹里馆》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俄国诗人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劝告人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3分)
  4 《孙权劝学》中有两个成语被后人常用,这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 )(2分)
  A.甜腻 娴熟 尽态及妍
  B.沟壑 抽畜 慷慨以赴
  C.剽悍 妍丽 相得益彰
  D.机杼 谰言 九屈连环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最恰当的一项词语是( )(3分)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就罩住了.
  A.撑 放 捆 拿 扯
  B.支 撒 系 牵 拉
  C.支 放 套 牵 拉
  D.撑 撒 系 拿 扯
  7.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4分)
  A.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
  B.坏事做尽的张朝富,虽然一字不识,但未到中年,他的头顶就成了不毛之地.
  C.小娟郑重其事地跟我说,她要和我作好朋友.
  D.这篇文章虽然写得不好,但比起以前来还是有一点进步的,我这样想,不是聊以自慰吧?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4分)
  A.一个由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将在今年底建成投产.
  B.“有偿新闻”应当受到严肃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
  C.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
  9.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福楼拜的星期天》 莫泊桑 小说巨匠 法国
  B.《邓稼先》 杨振宁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C.《伤仲永》 《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北宋
  D.《丑小鸭》 都德 丹麦 童话作家
  10.下列句子和原文不一致的是( )(2分)
  A.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C.壮士百战死,将军十年归. D.秋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1.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4分)
  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了一幅幅田园巨画.
  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12.下面文段括号里,依次应填入的句子是( )(4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有表示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示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示虔敬,(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示成功,( ).
  (1)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示憎恶
  (2)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示悲痛
  (3)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示否定
  (4)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示不幸
  A.(3)(2)(1)(4)
  B.(1)(3)(2)(4)
  C.(2)(3)(1)(4)
  D.(4)(3)(1)(2)
  13.请你仿照小欣给“业勤”的赠言,根据下面两位同学名字的特点,各写一句既得体又有意义的赠言.(4分)
  业勤:业精于勤,荒于嬉.
  方英:
  志成:
  二.阅读(共60分)
  (一)(26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住在心理,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习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14、此文段出自课文《 》作者是 国的 .(3分)
  15、“今天听讲,我全都懂”的原因是( )(4分)
  A、“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
  B、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讲解过
  C、今天讲得容易
  D、“我”心灵受到震动,思想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16、“这可怜的人”指的是( )(2分)
  A、韩麦尔先生 B、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
  C、我们 D、韩麦尔先生,我们
  17、“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用了哪个动词?作用是什么?(4分)
  答: .
  18、文中的“我”是指 .(1分)
  19、文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2分)
  A、表注释 B、表补充说明
  C、表转折 D、表停顿
  20、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对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记住了自己的语言,就记住了自己的祖国.
  B、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只有记住自己的语言,人民才不会甘心做亡国奴,国家才有希望.
  C、这句话表示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语言深挚的热爱和对国土沦亡的痛苦心情.
  D、这句话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21、文中两处出现了“好像”一词,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处地方都是比喻句的标志,都是比喻词
  B、前者是比喻句的标志,后者不是
  C、后者是比喻句的标志,前者不是
  D、A、B、C三项都不对.
  2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找出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比喻 排比 比拟 B、比喻 比拟 反复
  C、比喻 排比 反复 D、排比 反复 比拟
  2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2分)
  答: .
  (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的题.(20分)
  我的自白
  丁肇中
  我虽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但我肯定我不是天才,在12岁前,我还没上学呢?
  念小学时,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大学的附属小学.小学的老师全是妈妈的学生,谁都不管我,爸爸、妈妈也不怎么管我.当时我对上学没什么兴趣.到学校看看,不喜欢我就走掉了.到池塘游泳,到河边捉小虾,四处游荡.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与其它小朋友一样,生活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
  我的父母都是教授,都是科学家.家里进进出出的也都是科学家,再加上从小父母就把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讲给我听,耳濡目染地,我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童年,影响我最深刻的人是我的外祖母.外祖母一直照顾我.她没有一般“望子成龙”的心态.我父母也让我自由发展,这和很多中国的家庭不同.
  每天,我从早上7时30分踏进实验室,到晚上11时走出实验室,没有圣诞节,没有星期天,这是出自我对科学的兴趣.可以说,是兴趣把我牵引到世界科学的“峰巅”.
  兴趣对一个人的事业很重要.这么长的时间,没有兴趣,如何去享受工作呢?所以我劝那些想干一番事业的朋友,应该以兴趣为出发点,不能勉为其难.
  现在,我不勉强孩子读书.其实,孩子在学校考第一并不代表什么,至少,我认识的那些科学家,都不是年年拿第一的好学生.我便不曾考过第一名.我这位开明的爸爸常把我的孩子带进实验室,从小如此.我的女儿3 岁时,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各种仪器了,而且她有过目不忘的本事.问我希望女儿长大后干什么,我当然想女儿学物理,长大去接我的“班”,不过女儿却对生物有兴趣.对这我不去干预.各有各的兴趣嘛!我想她将来会在生物学上做出成绩的.父母不该包办孩子的兴趣,因为“包办 ”是不能代替孩子的.
  24.作者为什么会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2分)
  答:
  25.作者认为,一个人要在事业上有成就,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2分)
  答:
  26.作者受到的家庭教育和一般家庭有什么不同?(2分)
  答:
  27.作者的工作态度怎样?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工作态度?(2分)
  答:
  28.对工作和学习,兴趣固然很重要,但完全凭兴趣去工作学习成吗?(4分)
  答:
  29.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哪些道理?(最少写出两点)(4分)
  答:
  30.简要谈谈你对成才的看法.(4分)
  答:
  (三)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14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1]然.
  (注:[1]信:确实,的确.)
  31联系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带点的词.(2分)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
  (2)诸儿竞走取之( )
  32.在下列句中括号里填上省略了的成份(4分)
  (1)见道旁李树多子,( )折枝.
  (2)人问之,(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3.翻译下列句子.(4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
  译文:
  34.其他的小孩都跑去抢李子,为什么王戎不动?(4分)
  答:
  三、作文(50分)
  35、作文要求:
  ①以《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必须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以叙述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表达方式.
  ③内容上写人与人之间的优良精神面貌,感情要真挚、感人;文中不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④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