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永远的鼓声阅读答案麻烦大家进来看下,这是原文永远的鼓声 田成林/文  ①当月亮骑在东面山峰上的那个马鞍形的豁口时,我举目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1 20:51:02
永远的鼓声阅读答案
麻烦大家进来看下,这是原文
永远的鼓声
田成林/文
  ①当月亮骑在东面山峰上的那个马鞍形的豁口时,我举目四顾,忽然发觉自己迷路了.
  ②鼓声就是这时传来的,似惊雷,如礼炮,像万马奔腾,穿透皎洁的月光,在天地间滚涌着.我觉得脚下的土地在颤抖,山林在呼啸,星空在狂欢.一股神奇的力量,像漩涡一般把我的身心紧紧地吸住.我被强烈地震撼了,身不由已地向鼓声传出的方向奔去……
  ③翻过一道斜坡,林中骤现半个场院大的空地,几盏大红灯笼高挂在树梢之上;树下有一人,正铆足了劲儿,聚精会神地擂响一面大如磨盘的红鼓——这是我平生见到的最大的鼓.走近了看——那鼓身的红漆已脱落斑驳.鼓手见有人,就停了下来,把两只擀面杖粗的鼓槌放在鼓架上,用惊诧的目光打量着我这个不速之客.这时,我才看清鼓手竟是个七旬开外的老人,赶忙上前告诉他我迷路了.老人指明下山的路以后,邀我歇一歇,喝口水再走.盛情难却,何况我已口干舌燥.于是,随老人走进林中一间小屋,坐下喝水.
  ④闲谈得知,此地名唤“擂鼓台”,曾是古战场.宋朝抗金名将韩世忠和他的夫人梁红玉,在这里与金兀术进行过无数次殊死拼杀.传说中的梁红玉“悬羊擂鼓破兀术”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也就从那时起,这里的人民与鼓结缘,每逢节日擂鼓以示庆贺便成风俗.从建国第二年开始,擂鼓台每逢"七一"党的生日和“十一”国庆节,就要举办赛鼓会.每次赛鼓,都是由他打头鼓.今年乡里的领导考虑到他岁数大了,想让年轻人把他替下来.讲到这儿老人情绪显得有些激动,拉着我走出小屋,指着那面鼓说,“我躲在这儿,就是练鼓来了.日子越过越好,咱心舒坦,今年这头鼓,我是打定了.再说,我会九九八十一套鼓谱呢,就冲这,也不能让年轻人把我替下来不是?”老人说完,拿起放在架子上的鼓槌,高举过头顶,停滞片刻,猛地,系在槌上的红绸当空划出两道火一样的弧线,“咚咚”的鼓声便响彻夜的天空.
  ⑤莫说意境何其美好,单是那宽阔粗犷、苍劲雄浑的音色就令人赞叹不已.有时纵然含着点儿闷重,仍不失其昂扬悠远的特质.而那双舞动鼓槌的双臂,也愈发得势了,或高扬或低回,鼓槌挽成了两朵盛开的花,让人眼花缭乱.这时,老人迟缓的身躯也灵动了许多,忽而挺直腰杆,忽而微屈下蹲;忽而划腿,忽而跺腿;忽而旋转,忽而前倾;灯下,我看见老人眼里熠熠生辉的,分明是噙着的泪花.
  ⑥九九八十一套鼓谱,或行云流水,或排山倒海,或波澜壮阔,年逾七旬的老人,一气呵成,那足以撼动天地的鼓声早已震得我魂魄出窍、热泪盈眶了!
  ⑦我知道,这不是一个短暂的情绪,鼓声带来的不仅是洪亮的喜悦,还是质朴的老人对生活挚爱的宣扬……随着老人一声沙哑的呐喊之后,所有的声音全部消失,一切归于寂静.但我心中的鼓声是恒久的,永远绵续不息、轰鸣不止.
10.文章中的“鼓声”有什么特点?摘抄文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
11.说说文章第⑤段中老人眼中的“泪花”包含着怎样的情感?
12.文章描写生动富有表现力,任选一句画线句进行赏析
我选________句(填序号),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结尾说,“所有的声音全部消失,一切归于寂静”,为什么“我心中的鼓声是恒久的,永远绵续不息、轰鸣不止”,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10.宽阔粗犷、苍劲雄浑
11.老人的“泪”是热爱之泪,是伤感之泪.热爱,是因为鼓伴随着他的成长,是中华历史悠久的传承.他是鼓的孩子.鼓声溶进他的骨髓.而伤感则是哭泣鼓被现今的物欲淹埋.不再有从前的壮丽.
12.不懂 哪有划线句
13.虽然声音消失了,但作者心潮澎湃,充满了喜悦.他会永远拥有老人那种对生活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