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读《弟子规》心得300字左右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9 14:15:16
读《弟子规》心得
300字左右
读了《弟子规》中的其中一篇—入则孝.这一篇章令我颇有感受.
如今,许多孩子都是父母的独生子,总是被父母护着、宠着、溺爱着,所以,有些孩子便逐渐淡忘了—“孝”这个字眼.
也许,许多人都读过《弟子规》,而真正能按按照书上说得去做又能有几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名,行勿懒”父母都对孩子体贴之微,千依百顺.左一声“妈妈”又一声“爸爸”让父母为了自己的一点小事奔波劳累.但是当父母请你帮着买个东西,干个家务,却总找个借口辞掉.
“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需顺从.”有时,父母出于关心,多叮嘱两句,做错了事多教育两句,我们就会不厌其烦的说父母过于唠叨,有时还顶几句嘴,狡辩是非,“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侍候父母安眠.这就是这句话的意思.子女要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要让他们感到舒适.而现在,大多是父母对子女关爱有加,这样照顾着我们,又有多少子女能这样的照顾自己的父母呢?是父母养育了我们,是父母教育了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父母是世上最爱我们、最疼我们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的一举一动无不牵扯着父母的心.而惟有“孝”才能报答父母,报答他们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让每一个子女都报答父母吧!
《弟子规》心得体会
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我高中的一个历史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祥见拙作《传统文化的没落之路》)我的父母曾经在这方面教育了我很多,为人处世,以及一些礼仪都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这么算来,我已经有起码二十一年接触传统文化了.
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出生于八十年代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现在,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我记得老师曾经说过:“你愤怒吗?读《弟子规》吧!你痛苦吗?读《弟子规》吧!……”大意如此.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难免产生几分怀疑的心态.是的,音乐可以使人平静,放松;运动可以使人忘记烦恼,心胸开阔;阅读能使人忘记现实,醉心于与先哲的时空中.《弟子规》这一本小书,又有多大的能耐改变一个人的心情的功用呢?可就是那么一次,我受到了《弟子规》的启发,改变了心态.一个晚上熄灯后,同伴讲灵异故事,我被吓得出了一身的冷汗.故事结束后,一个上铺的兄弟慢慢走到我床头,猛的大叫一声“啊……”.我以为出了什么事,被吓到了,也歇斯底里的大叫起来.过了几秒钟才发现是他恶作剧,我是愤怒的灵魂出窍了,忍不住骂了他几句.虽然马上语气缓和了下来,可我还是一直没有睡着,仿佛鬼魂一直在我身边,冷不丁可能就拉拉我的头发,摸摸我的脚什么的,而一些恐怖片的情节也在我头脑里闪个不听,长发遮面的白衣女子,僵直的胳膊,冰冷的手指,死鱼般的白眼……越想越怕,禁不住心理暗暗恨这个捉弄我的这个人.最后,我想起《弟子规》的“泛爱众”,想起了“我生活我的生活.我爱所有的人,即便他伤害我欺骗我,我都会原谅他,因为他是我的同类,因为我相信他身上残留的人性”,这些我多年前写给自己的格言.不禁心情越来越平静,后来就不知不觉的睡着了.第二天,又看见这个兄弟,虽然依旧心理上有些障碍,但是敌意已经没有了.现在,已经好如当初了.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