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状况?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9 06:54:16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状况?
要比较详细科学一些的知识,我是学历史的,要写论文,关于人口迁移方面的知识.谢谢!
关于中国古代移民
(一)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黄河故道中、下游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古代中国人口分布的重心所在.直至秦、汉之际,此地区的人口在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大体保持在80%左右. 西汉末年长达数十年的社会动乱,致"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黄河流域人口受到严重损失. 东汉末年至三国末年前后九十年间,中原地区战乱频多,此地区人民纷纷向相对安定的南方逃亡,使"中原户口,十不存一". 黄河流域及附近地区出现"名都空而不居,百城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结果黄河流域人口比重由80%下降至60%,直至唐中叶的"安史之乱"前,全国人口分布,大致稳定在这一局面.
(二) 发生在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第二次造成了中原人民大量南移."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 "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官方人口统计只剩约1700万人,总数不到此一历史事件发生前的三分之一. 这次战乱虽仅持续七年(755-763年),但中原地区人民南迁并没有因战乱的结束而终止,直至唐末和五代十国时,南迁的中原人民仍相望于道.经过"安史之乱"后中原人民的南迁,南、北方的人口比例,首次出现均衡的状况.
(三)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再次导致中原人民南迁,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可与历史上的"永嘉之乱"、"安史之乱"相伯仲,其结果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最终完成了中国人口、经济、文化重心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从此中国社会便进入南盛北衰的阶段. 此后中原人民南迁并未停止.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的几次社会大动乱,又 一次次导致中原地区的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尤其是蒙古人、满洲人入主中原之初,迫使中原人民纷纷南逃避难,而先期迁徙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原移民则部分流往岭南.
(四) 赣南客家人因迫于清廷颁布"迁海令"而返迁其祖居地陕南.清统治者颁布"迁海令"的目的,是企图通过对东南沿海地区居民强制迁移,隔绝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的反清武装与内地反清势力的联系,防郑再次北伐. 按"迁海令"的规定,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各省,划地为界,令居民限时迁出."初立界去海二十里,犹以为近也,再缩二十里,犹以为近也,又再缩十里,凡三迁而界始定." 广东最早实行迁界和受害最重的是粤东客家人聚居地,"坠县卫城廓以数十计","尽燔庐舍,民间积聚器物,重不能致者,悉纵火焚之.乃着为令,凡出界者,罪至死.""迁海令"实施前后持续约二十年之久.它的施行给包括客家人在内的沿海地区的居民带来惨重的灾难,迁民颠沛流离十不存八九,渔舟、商船禁止出海,致众多的商港、渔村变为废墟,阡陌良田也成灌莽荒丘.在此情形下,客家人冒险远走南洋,北返西北其祖地,是理所当然的.
同人口本身的发展一样,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其演变过程也不是直线渐进的,而是表现出典型的波浪式起伏.当社会比较安定时,其规模就小,也比较平稳;当社会因天灾人祸出现动乱时,其规模就会陡然增大,增大的程度几乎同动乱的大小完全成正比例.此外,人口迁移的规模与各个朝代采取的政策也有关系.受以上因素影响,在中国人口迁移史上大致形成了以下几次高潮:
(1)秦代和西汉 秦是一个能量很大的皇朝,它统一中国后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中有一些在中国的人口迁移史上,是属于先驱性的,对以后历代的移民政策影响很大.除政治流放外,其内容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实关中”,如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目的在于加强统治,把关中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政治中心.第二类是戍边和开发新区,其中最著名的有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均达数十万人,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汉承秦制”,继续奉行“实关中”和移民戍边的政策,尤其是对河套地区、河西走廊、青海东部以及新疆中部的大规模屯垦移民,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
(2)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促成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三国鼎立的形势确立以前,即各地军阀大混战时期,移民均为逃避战乱的流民,他们由战乱最烈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迁出,大部分向南迁至长江流域.移民中不少学者、士大夫后来均为吴、蜀二国罗致,其中最著名的有诸葛亮、周瑜、鲁肃、张昭等,原籍临淮(今安徽定远)的鲁肃曾号召部属:“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江东沃野千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是为典型代表;另一部分则向北迁至长城沿线甚至辽东,移民中著名的有管宁.
三国鼎立时期,为壮大己方实力,三方均努力招抚流民,发展屯垦,并尽量从境外招收、劫掳人口,包括少数民族,如曹魏把大批匈奴、乌桓人迁至内地,孙吴派兵至台湾,“得夷州数千人还”.
经过前后近90年的人口大迁移,中国长江流域和长城一线人口增加,并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少数民族的迁入,给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在当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民族矛盾,为随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社会动乱埋下了伏笔.
(3)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分裂、大糜烂、大破坏的时期,迁入北方的各少数民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长达一两个世纪的动乱中,黄河流城惨遭蹂躏,从而促发了一次又一次向南方移民的高潮.仅据官方统计,公元313~450年之间北方南渡的人口即达90万人,占北方原有户口的1/7.事实上这一统计由于流离混乱之际,户口多有隐匿流失而大大缩小.正像有人早已指出的:“自中原丧乱,民离本域,江左造创,豪族并兼,或客寓流离,民籍不立.”“时百姓遭难,流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这说明移民的实际规模当远在上述官方统计之上.期内移民的分布仍以长江流域为主,更南的福建两广移民也不少,据记载:“晋永嘉二年,中州版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为中国经济和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历史性转移奠定了基础.
(4)“安史之乱”隋、唐两朝在政治上能量很大,但在人口迁移上的作为却远不如秦、汉,原因在于人民在此之前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动乱,饱尝流离之苦,安土重迁,从心理上对人口迁移十分反感.此外,秦、汉之官方移民,包括屯垦戍边,大多未能终善其事,往往利未见而害先行,教训是很大的.故隋、唐二朝官方组织的人口迁移甚少.直至震憾全国的“安史之乱”爆发,黄河流域再次沉入血海,才触发了又一次人口南迁的大潮.据史书记载:“天宝末,安禄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南奔,吴为人海.”“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这次人口南迁大潮的余波,一直持续到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至此,中国南方的人口规模第一次达到了同北方平分秋色的地步.
(5)“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 由金人大规模南侵造成的“靖康之难”以及其后长达100余年的宋、金对峙,使中国又遭到一场巨大的社会动乱,由此产生的人口迁移,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堪与“永嘉丧乱”和“安史之乱”相伯仲,其性质和形式也相似.据记载,“建炎末,士大夫皆避地……衣冠奔踣于道者相继.”“西北士大夫遭靖康之难,多挈家寓武陵”.“四方之民云集二浙,百倍常时.”连南方一些偏僻山区,也接纳了不少移民,如广西容县“介桂广间,渡江以来,避地留家者众.”北方大批人口的南下,对南方的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南宋的许多文臣武将亦多来自北方,岳飞、韩世忠、张俊等皆是;平民中南下的著名人物也很多,如李清照、辛弃疾等.
(6)元末明初 中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在从“靖康之难”到元末的两个多世纪中屡遭浩劫,至明初已是“中原草莽,人民稀少.”与人口高度稠密的江南形成鲜明对照.这种极不平衡的人口分布格局,产生了对人口迁移的现实需求,再加上开疆卫边的需要,使明初出现了人口迁移的一个高潮,但其性质与前几次因动乱产生的大移民完全不同.
明朝建立后不久即着手组织人口迁移,如“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徙“沙漠遗民”屯田北平附近,徙江西农民于云南湖广,等等.故史籍称“太祖时徙民最多.”明初为了巩固边防,在长城一线设立了称为“九边”的9个镇,在国内其它战略要地,也设立了许多驻兵设防的卫,仅洪武朝三十一年设卫即达136处.为解决边防军的粮饷问题,明初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屯垦戍边,“于时,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肃,南尽滇蜀,极于交趾,中原则大河南北,在兴屯矣.”前往云南屯田的移民多达四五十万,规模浩大,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7)清代对台湾的移民 台湾在元代正式列入中国版图.17世纪初被荷兰殖民者侵占后不久,郑成功即率兵一举收复.此后郑成功组织了对台湾的大移民,不长时间内移民数即达20万人,在全岛总人口中占了大部分.清朝统一台湾后,对移民问题采取了暧昧的态度,即不准移民携带家眷,使之难以在台湾生根,目的乃在于防止台湾人口日增,羽毛丰满后重蹈郑成功在台湾抗清的“覆辙”.直至清代中叶,因大陆人口压力增大,上述政策才有所松动,从而引起对台移民的高潮.1811年台湾汉民已逾200万人,比一个半世纪前猛增了六七倍.清代后期,朝廷鉴于国际形势之险恶,对台湾的战略意义有所认识,不仅完全解除了对移民的限制,还在厦门、汕头、香港等地设立“招垦局”,以提供资助和优惠来促进对台湾的移民,为日后的发展在人口上奠定了基础.
(8)清末和民国时期对东北的移民 在历史上中国的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部)人口一直不多,清初满人倾族入关后人口更加稀少.满清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为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并在辽宁境内筑起“柳条边”,严禁居民越界垦殖.同时又把东北作为流放犯人的场所,这些所谓“流人”,对东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加上违禁前来的农民,全区总人口至清代中叶仍有明显增长.进入19世纪,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源源流入东北,至1840年全区总人口已突破300万人,比100年前猛增了七八倍.这时全国人口已达4亿人,人口压力使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而在国际上,列强步步进逼,尤其是沙皇俄国对东北一直虎视耽耽.在此形势下,满清朝廷遂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弛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如此既减轻了关内人口压力,为朝廷开了一项财源,又充实了边防.此外,对移民还“酌量给以工本”.所有这些都促成了一股“闯关东”的狂潮,到1910年东北总人口已增至1800万人以上,比1840年增长近5倍.
民国建立后,“闯关东”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断,“九一八”以前估计年均移入约25~30万人,大部分来自山东、河北两省,此后移入人数仍很可观.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区总人口巳近400万人,比1910年再翻一番.纵观中国整个人口迁移史,清末民初对东北的移民,强度最大,效果最佳,无论对中国人口地理还是经济地理,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