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语文文言文字词总结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8 02:17:58
初中课本中所有文言文中重点字词(词类活用古今差异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和重点句型总结(判断句倒装句)
解题思路: 同学你好,我们这儿是人教版的,不知和你用的版本是否一样。
解题过程: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 通假字    通假字 本字 读音 例 句 释义 出处    1.说 通悦 yü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愉快 《论语十则》    2.女通 汝 rǔ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你 《论语十则》   3. 知通 智 zhì 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聪明 《论语十则》   4. 帖通 贴 tiē 对镜帖花黄 粘 《木兰诗》    5.火通 伙 hǔo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伴 《木兰诗》   6. 竦通 耸 sǒng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高 《观沧海》    7.争通 怎 zěn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怎样 《如梦令》。李清照   8. 见通 现 xiàn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出现 《西江月》。辛弃疾   9. 要 通邀 yāo 便要还家 邀请 《桃花源记》    10坐通 座 zuò 满坐寂然 座位 《口技》   11. 指 通直 zhǐ 指通豫南 一直 《愚公移山》   12. 反通 返 fǎn 始一反焉 往返,返回 《愚公移山》    13惠 慧 huì 甚矣,汝之不惠 聪明 《愚公移山》    14.亡通 无 w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没有 《愚公移山》   15. 厝通 措 cuò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放置 《愚公移山》   16. 那通 哪 nǎ 问渠那得清如许 怎么 《观书有感》   17. 阙通 缺 quē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中断 《三峡》    18.强通 僵 jiāng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僵硬 《闲情记趣》   19. 距通 拒 jù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抵挡;抵抗 《公输》   20 圉通 御 yù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抵挡 《公输》    21诎通 屈 qū 公输盘诎,而曰: 屈服 《公输》   22 有 通又 yòu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还有 《核舟记》    23诎 通屈 qū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弯曲 《核舟记》   24 衡 通横 héng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横放 《核舟记》    25攀通 扳 bān 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拨弄;扳弄 《核舟记》   26 甫通 父 fù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男子美称 《核舟记》   27 简 通拣 jiǎn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挑选 《核舟记》   28 適通 谪 zhé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强迫 《陈涉世家》   29 唱通 倡 chàng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倡导 《陈涉世家》   30 已 通以 yǐ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已经 《陈涉世家》    31被通 披 pī 将军身被坚执锐 穿 《陈涉世家》   32 食 通饲 sì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养 《马说》    33见通 现 xiàn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显现 《马说》    34材通 才 cái 食之不能尽其材 才能 《马说》    35邪通 耶 yé 其真无马邪 吗 《马说》 古今差异词 例句 古义 今义 出处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丝 弦乐器 蚕丝 《醉翁亭记》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委 放弃 委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去 离开 到,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是 这 表示判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界 限制 疆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亲戚 指父母和内外亲属 指与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被任用 送出,交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被举荐 举起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 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 表现 出征,征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 明白,了解 比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箪食,一豆羹 豆 古代盛肉或其它食品的器皿 豆类名称 《鱼我所欲》    是不可以已乎 是 这 今常作判断词 同上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至也 就 接近,趋向 今常作副词或连词 《隆中对》    孤不度德量力 孤 我 常表“孤独”之意 同上    此诚不可与争锋 诚 确实 常作“真诚”、“诚实”之意 同上    遂用猖蹶 猖蹶 一再失败 凶猛而放肆 同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秋 时 指四季中的秋季 《出师表》    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 扩大 指商店开始营业 同上    引喻失义 义 适宜,恰当 正义,意义 同上    陟罚臧否 否 恶,坏,批评 表示否定 同上    此先帝所以兴隆也 所以 ……的原因 常与“因为”搭配,表示因果关系 同上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卑鄙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现指品质低劣 同上    猥自枉屈 猥 辱,有降低身份之意 卑鄙下流 同上    庶竭驽钝 庶 希望,期望 众多 同上    晓畅军事 晓畅 精通,熟练 通顺 同上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痛恨 痛心遗憾 十分憎恨 同上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 感激 感动 感谢 同上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偏私 偏袒和私心 照顾私情 同上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布衣 平民 用布做的衣服 同上    先帝知臣谨慎 谨慎 严谨而慎重 小心慎重 同上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涕 眼泪 鼻涕 同上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 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现指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 《曹刿论战》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 案件 监狱 同上    情 实情 感情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 见识短浅 指品质低劣 同上    十年春,齐师伐我 军队 今常指老师或军队中一种编制 同上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忠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忠诚 同上    可以 复合词,可以凭借 能愿动词,可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 第二次 表示动作重复 同上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 参与 间隔、空隙,不连接 同上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 跑 行走 《送东阳马生序》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叩问 趋 快步走、奔跑 趋向 同上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再 两次 又一次 同上 一词多义 字词 含义 安 1.哪里。2.安心。3.怎么,疑问代词。4.安稳。5.养生(的东西)。6.安定。7.安乐享受。8.地名。   案 1.官府的公文(与“牍”并译)。2.桌子。3.通“按”,按着。 比 1.近。2.比作。3.并。4.等到。5.比起。6.比试。 才 1.仅仅。2.才干、才能。3.刚刚。4.指才之秀者,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与“秀”“茂”并译)。 彻 1.天亮。2.固执、顽固。 诚 1.的确、实在。2.如果。3.诚心。4.实在。 不 1.用在句中表否定。2.通“否”,此时可用于句末表疑问。 夫 1.丈夫.2.大夫,士大夫,古代官名。3.先生。表尊称。4.古代成年男子的通称。5.无词义,在句子中表舒缓语气。 6.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7.与“若”连用,做句首语气词,提起另一件事,依法议论或描述,可译你看那”,“像那”。 8.做指示代词,表“那”。9.用在句中表感叹语气,无词义。10.做句中助词,无词义。 详细 负 1.表“凭依”。2.辜负。3.背,背着。 复 1.在句中表“再”“又”。2.在句中表“恢复”。3.表示“来往”。4.表“反复”。 盖 1.大概,表推测。2.用在句子开头,表示整句关系解释原因。3.用于句子开头做发语词,引起下文的记叙或议论。 更 1.古代夜间记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2.遍。3.更换。 详细 固 1.本来。2.很。3.固执。 顾 1.看,回头看。2.仔细。3.拜访。 见 1.见到。2.看见。3.觐见。4.见面。5.通“现”,出现。6.通“现”,显现。 7.引见。8.见……于,固定用法,表被动。9.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间 1.之间。2.夹杂。3.偏僻的。4.当中。5.参与。6.偶尔。7.一会儿。 闻 1. 听说,听到。2.名声,这里指好名声。3.使……听到。4.听从。5.出名,被统治者重用。6.学识、学问。 亡 1.死去的。2.通“无” ,不久。3.逃亡犯。4.灭亡。5.逃离。6.没有,先写作“无”。7.使……灭亡。 无 1.没有。2.无法。3.更不要。4.不要。5.还不如。 悉 1.悉数。2.全部、都。 习 1.温习。2.习惯。3.练习。 遗 1.赠送。2.遗留。3.给予。 鲜 1.少。2.指代鱼。3.鲜美。 相 1.辅佐。2.跟着。3.一起。4.表示动作,偏指一方。5.相互。 向 1.假使。2.从前。3.刚才。 晓 1.开导。2.精通。 谢 1.告知。2.认错。3.请问。 行 1.走。2.前行。3.出门远行。4.行为。5.行动。6.奉行,遵守 详细 修 1.高。2.修建,修整。 焉 1.哪里。2.表肯定。3.代词,指捕蛇这件事。4.于此,在这里。5.怎么。6.语气助词,呀。 已 1.停止。2.已经。 以 1.凭,凭借。2.这么,如此。3.用,把。4.用来。5.因为。6.认为。7.以便。8.如果。9.从。10.来。11.要。 阴 1.私下里。2.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恨 1.伤心,悲痛。2.遗憾。 详细 或 1.有人,有的人。2.有时。3.有的。4.或许,或者。5.如果 及 1.等到,到了。2.达到。3.比得上。4.和。5.从而。6.或者。 解 1.脱下。2.解剖。3.理解。 详细 故 1.所以。2.因此。3.原因。4.特地。5.过去。6.朋友。7.老朋友。 8.汉代人在门生面前自称故人。9.旧的知识。10.故乡。11.世代做官的人家。 就 1.完成。2.靠近。3.开始从事。4.去。 举 1.被举用。2.推荐,举荐。3.推行。 俱 1.一起。2.都,同。3.向。 详细 军 1.军队。2.征兵。3.驻军。4.军营。5.军事。6.当兵的。 克 1.能够。2.动词,战胜。3.克制。4.通“剋”。严格限定期限。5.能。 劳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2.劳山即崂山,位于山东即墨海边。3.犒劳。 其 1.他们,他们的。2.他,他的。3.这,这个。4.它,它的。5.其中的。 6.那,那个。7.难道。8.其实。9.千万。10.放在“如……何”句式前,加强语气。 临 1.抵达、到。2.靠近。3.面对。4.将。 怜 1.爱。2.与“可”组合,译为“可惜”。 良 1.确实,实在。2.肥沃的。3.善、好。4.善良。 理 1.道理。2.治理。3.纹理。4.法治。 情 1.感情。2.实情。3.心情。 窃 1.偷窃。2.谦词,私下,代“我”。3.偷偷地、暗中。 穷 1.尽,“走到……尽头”。2.穷尽。3.穷苦、贫困。4.隆深。 零 1.零,孤苦的样子。2.下雨,比喻像雨一样落下。 期 1.约定。2.日期。3.期年:满一年。 详细 乃 1.才。2.于是,就,便。3.就是。4.是。5.却。6.竟,竟然。 请 1.请求。2.允许。3.询问,请教。4.问。5.希望。 莫 1.不。2.不要。3.没有谁、没有人。 去 1.离开。2.召。3.距离。4.逃离。5.到 却 1.再,又。2.转折。3.推辞。 详细 然 1.不译。2.于。3.然而。4.……的样子。 阙 1.城楼。2.通“缺”,缺少。 时 1.时候。2.从前。3.这时。4.常常。5.到时。6.按时。7.季。8.当时。 胜 1.禁得住。2.胜过。3.极大的。4.赢、打败。5.禁受。6.胜利。7.承蒙。 食 1.饭菜。2.吃的。3.通“饲”,喂养。4.吃。5.干粮。6.给…吃。 古今异义 字词 古义 今义 例句 出处 秋毫 纤细的羽毛 比喻最细微的食物 明察秋毫。 《童趣》 危 高 危险 唯危楼一座。 《山市》 去 离开 与来相对 太丘舍去。 《陈太丘与友期》 十九 十分之九 数词十九 死者十九。 《塞翁失马》 尝 曾经 尝试 未尝识书具。 《伤仲永》 但 只是 但是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木兰诗》 博士 当时专掌经典传授的学官 学位名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 虽 即使 虽然 虽人有百手。 《口技》 走 跑 行走 夸父与日逐走。 《夸父逐日》 汤 热水 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及其日中如探汤。 《两小儿辩日》 无论 不要说 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新 最近 跟“旧”或“老”相对 二男新战死。 《石壕吏》 至于 到了……的时候 表示另提一事 至于夏水襄陵。 《三峡》 略 一点儿 跟“祥细”相对 人物略不相睹。 《观潮》 河 黄河 泛指河流 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东西 指代方向 泛指人或事物 任意东西。 《与朱元思书》 会意 对书中的旨意有独到的体会 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每有会意。 《五柳先生传》 假 借 与“真”相对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送东阳马生序》 国 国都 国家 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 往往 到处 常常 卒中往往语。 《陈涉世家》 谢 道歉 感谢 长跪而谢之曰。 《唐睢不辱使命》 卑鄙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不道德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请 请允许我 希望对方做某事 请献十金。 《公输》 亲戚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 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所以 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鄙 鄙陋,目光短浅 粗俗,低下;轻视,看不起 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 地方 地方;方圆 区域 今齐地方千里。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何苦 哪怕,怕什么,愁什么 不值得做,犯不着 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可 大约 能愿动词,可以 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耳 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 而已”“罢了”;   名词,耳朵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身 亲自 身体 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交通 交错相通 交通运输 阡陌交通 《桃花源记》 再 两次 又一次 再拜献大王足下。 《鸿门宴》 贰 从属二主 “二”的大写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 信 信物 书信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例句 解释 出处 名词活用为动词 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 《童趣》 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按时。 《论语》十则 名词作状语 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 《狼》 名词作意动词 父利其然也。 利:把……看作有利。 《伤仲永》 动词用作使动词 无丝竹之乱耳。 使……受到扰乱。 《陋室铭》 形容词用作名词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新: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旧: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论语》十则 形容词作意动词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异:感到惊异。 《伤仲永》 形容词用作使动 而竖其左膝。 竖:使……竖,竖起。 《核舟记》 动词用作名词 急湍甚至箭,猛浪若奔。 奔:飞奔的马。 《与朱元思书》 动词的意动用法 如鸣环,心乐之。 乐:以……为乐。 《小石潭记》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作则飞砂走砾。 走:使……走。 《满井游记》 更多词类活用 中考文言文字词总复习:通假字 中考文言文字词总复习:通假字 通假字 例句 解释 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悦”,愉快。 女 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通“汝”,你 知 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通“智”,聪明。 还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通“旋”,回转,掉转。 齐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通“剂”。 止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通“只”。 亡 日之其所亡。 通“无”。 屏 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通“摒”。 尔 无他,但手熟尔。 通“耳”,相当于“罢了”。 见 路转溪头忽见。 通“现”。 坐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通“座”。 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返”。 惠 甚矣,汝之不惠。 通“慧”,聪明。 阙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通“缺”。 强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通“僵”,僵硬。 道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通“导”,引导。 曷 缚者曷为者也? 通“何”。 诎 公输盘诎,而曰…… 通“屈”,折服。 1、 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通常不用判断词“是”。 基本形式: (1)“……者,……也”。 例: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天时不如地利) (2)“……,……者也”。 例: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连说) (3)“……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4)“……,……也” 例: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5)“……也” 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己亥杂诗)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黄生借书说) 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1、斯是陋室,惟吾德 。(陋室铭) 2、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例:1、非天质之卑 2、兵革非不坚利也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2、 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 例: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b 蒙后省 例: c对话省 例:(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例:1、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例:1、投(之)以骨。(《狼》) 2、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 例:1、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2、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5)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例:1、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口技〉〉) 2、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两小儿辩日〉〉) 3、一(个)男附书致,二(个)男新战死。(〈〈石壕吏〉〉) 3、 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例:“何陋之有?” 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3: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1、何有于我哉? 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2、告之于帝。 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3、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1、屠惧,投以骨。 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 “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4、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4、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 例: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 a “为”表被动 例: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 “为……所……” 例: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所吞”即“被……吞掉” c “于”表被动 例: 管夷吾举于士 “举于……”即“在……被举荐”。 5、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例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 例:1、……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 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 例:此何遽不为福也 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 例:何以战 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