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串联电路中确定半衰期的过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4:19:13
用示波器观测RC串联电路的充放电过程通过Vc波形图判断时间常数大小

直线表示充满了.没法判断.曲线从零开始,到变成直线,根据x轴扫描时间计算出.前提是你的电源是脉冲的,否则你只能得到直线.无法判断.

放大器的反馈电阻上并联 RC串联电路 请问这RC电路的作用是什么?

降低放大器的带宽.(对交流信号有用,对直流信号无用)带宽就是指放大器在某一频率范围内放大能力接近.那么这个范围就是带宽.不同容量的电容对不同频率的交流信号有不同阻抗.放大器上的反馈电容容量一般比较小,

rc串联电路中电容上的波形与rl串联电路中电阻上波形相似的原因

你是指直流激励情况下rc电路电容电压和rl电路电阻电压吧?因为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是状态变量,以电容电压或电感电流为变量所列的微分方程是相类似的,其解的也就类似.而rl电路中电阻电压为Ur=RI,即与电

M7130平面磨床的电气图纸中,变压器编成127V后并接的RC电路中的电阻R发烫是啥原因.RC是串联的.

你说的就是这几个电容电阻,.这几个电容电阻,.有几个是退磁的时候消除磁盘里面的电用的,.你也可以不用要那几个电容电阻,.我做维修的,.我试过,.7几年的平磨接触的多了,.另外这个绕线珐琅电阻也不好买的

RC电路中的时间常数RC中R是整个外电路电阻还是跟电容串联的还是跟电容并联的电阻数值?

如果电路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RC电路的时间常数,要根据具体电路分析,这时的时间常数分为两个,一个是充电的时间常数,一个是放电的时间常数.这是因为充电和放电电路发生了变化.

RC串联电路的R越大,时间常数越大,过渡过程的时间越长吗?

是,若是一充一放周期是1.386*RC,若是只是充满电容的电是周期的一半.

在RC串联电路中(R可变),现已达到稳态,若增大R的值,该电路是否会产生过渡过程,为什么?

1、在RC串联电路中(R可变),现已达到稳态,若增大R的值,该电路是否会产生过渡过程,为什么?因为此种状态下,电容两端的电压Uc等于RC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U,所以回路中I= (U- 

关于在正弦RC串联电路中,如何计算电容两端的电压Uc?

Uc=ui*(1/jwC)/(R+1/jwC)=ui/(jwRC+1)其中j为虚数单位,也可以看做是相角90度;角频率w=2*pi*f,R为电阻,C为电容.答案肯定是向量,有模值有角度.再问:补充一下

RC串联电路中怎么求流过它的电流和加在电容两端的电压

1、求电路的阻抗,Z等于电阻的与电容容抗的平方和再开方2、用它们两端的电压除以这个阻抗,就是它的电流值3、这个电流再乘以电容的容抗就是电容上的电压.

为什么RC串联电路和RL串联电路中 Ur和Uc的电压之和不等于电源电压啊?

因为它们的电压相位不同,不能简单地相加.把幅值和相角用复数表示后相加就相等了

RC滤波电路中R的作用

平衡滤波泄放稳定作用.

在RC串联电路中半衰期指的是什么?它和时间常数t=RC有什么关系?

就是一个周期内,电容的值从最大经放电衰减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t*ln2

RC串联电路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一书的内容多达几万字,得抄到猴年马月!有没有简洁点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结构有何特点本人在高频功率放大的高效率、高可靠、不烧

在一个RC串联电路

Z=U/I∠(φ1-φ2)=110√2∠-30º=55√6-j55√2由Xc=1/ωC=1/314C=55√2有C=1/(314×55√2)≈0.000041=41μfS=U×I=(220√

在RC串联电路中题,在RC串联电路中,已知电阻为100Ω,电容为47μF,接在12V,50Hz的正弦交流电源中,求串联电

容抗Xc=1/(2πfC)=67.73Ω;阻抗|Z|=√[R²+Xc²]=120.78Ω;I=U/|Z|≈0.1A再问:那个第一部求容抗没看懂能把数字也带进去么再答:就是一个代数据

RC一阶电路的方波响应中,研究RC电路的过渡过程时,为了观察电路中充/放电的电流波形,一定要在电路中加取样电阻么?请简述

必须要加上,如果不加电阻电路中就没有电流流过,虽然电容两端有电压.为了出现震荡电流必须加电阻.再问:但是里面有两个电阻的,一个R和一个取样电阻r,R肯定是要有,但是不知道r可不可以不加再答:必须要加上

RC文氏桥正弦振荡电路的vpp由什么确定

RC文氏桥正弦振荡电路的输出电压幅度Up-p由正负电源电压及运放芯片输出幅度限定.如果您希望Up-p=3V,使用普通运放做RC文氏桥正弦振荡电路时,选用正负6V双电源就可以;使用新型轨对轨运放时,正负

RC串联电路的复数阻抗Z 等于什么?

在RC串联电路中,有阻抗则是在交流电路中,这时电阻和电容产生的电流不在同一平面内,存在一个夹角,Z=R+jC=R+U/I=R+1/jwC